故乡的茶馆,记嘉兴小镇的茶馆

同学让我写一写“过去的茶馆”。


茶馆是中老年男人的聚会场所,女人和小孩是不去茶馆的。


我认为我对茶馆的了解不多,就采访了比我年长三岁的老钱。


老钱说:“我爸爸不去茶馆,但我爷爷每天都会去杨庙镇上的茶馆喝茶。他天不亮就起床去茶馆喝茶,每天都去,茶馆有他固定的座位。茶馆的桌子比八仙桌小,长方形,可以坐六个人。


一个茶馆,大约有四五十桌。茶馆的常客都有固定的座位,如果谁没来,其他人就会问他为什么没来。乡村里没有秘密,这茶馆就是乡村熟人社会的信息交流平台。


茶馆里只供应茶,每位2分钱(也可能是5分钱),油条、包子是从外面街上买的。江南的茶馆,都是喝早茶。去茶馆的人,天不亮就起床。喝完早茶,一般是七八点钟。有人喝完茶离开了,他的座位空出来,又有人进茶馆,坐在这个座位上。最迟到九十点钟,喝茶的人也都散了。


茶馆里我进去过一次,里面都是水雾和烟雾,人们一边喝茶,一边抽烟,所以雾气腾腾,人声鼎沸。冬天的时候,外面很冷,一进茶馆,因为茶馆里有很多人,又都在喝茶、抽烟,所以非常暖和——这就叫‘人气’。”

鸳湖茶社 | 故乡的茶馆,记嘉兴小镇的茶馆


老钱描述的杨庙茶馆,和我印象中的陡门茶馆,几乎是一样的。


陡门茶馆,我们叫茶馆店。陡门镇上,只有一家茶馆店。虽说茶馆店是中老年男人的聚会场所,倒也不是所有的中老年男人都会去茶馆。中年男人忙,如果没有生意要去茶馆谈,是没有闲工夫去茶馆的。老年男人有这个闲工夫,但很多人没有社交的兴趣和才能。


所以,既有闲工夫,又有社交的兴趣和才能的人,才是茶馆店的常客。


作者:豌豆,北大博士,20年前自陡门镇求学北京大学,现工作于北京。


- End -

鸳湖茶社 | 故乡的茶馆,记嘉兴小镇的茶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