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猶記得那年,我們即將畢業,離開熟悉的校園,離開父母的懷抱,獨自踏上成長之路,一邊滿懷期待和夢想,一邊面對陌生的成人世界膽戰心驚,我們的害怕源於對未知的恐懼,不知道一腳踏下去會遇到什麼妖魔鬼怪。

但人總是要步入社會,獨自經歷和成長的,就像影片《千與千尋》中的少女千尋一樣,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如何克服恐懼和焦慮,或許千尋能夠給出一些答案。

再害怕,也要努力獲得工作機會


父母變成豬後,千尋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陌生的成人世界,好在白龍告訴她想要在這裡生存下去,就必須要工作,沒有工作的人會被變成動物,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讓自己得到一份工作機會。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在去尋找鍋爐爺爺的路上,千尋像極了我們每一個第一次去面試的人,下樓梯時的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站在門口時的猶豫與徘徊,還不小心被滾燙的鍋爐燙到,像極了笨拙的我們,越緊張越容易出錯。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但最終,她還是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小聲說道,請您讓我在這裡工作,她必然不會這麼容易就得到一份工作。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在鍋爐爺爺這裡,她沒有得到工作機會,就像面試失敗的我們,雖然沒有得到工作,但卻收穫了勇氣,讓我們能夠勇敢地面對下一次機會。

所以,當千尋來到湯婆婆這裡時,她的聲音變大了,她想要工作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儘管湯婆婆用各種手段讓她害怕,她也沒有妥協,最終,她幾乎是靠著勇氣得到了工作機會。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工作是生存的必要,就算再害怕,也要克服恐懼,爭取一個工作機會,這是每個人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不抱怨,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


就像我們大部分新入職場的小白一樣,千尋幹活慢,別人地板來回擦了三遍,她才進行第一遍,還會不小心滑倒;髒活累活都安排給她,上司還會刁難她。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但她沒有一句抱怨,而是跌倒了再爬起來,繼續幹;髒活累活,也咬牙堅持。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最可惡的是湯婆婆安排她服侍腐爛神沐浴,這是一位所經之處臭氣能繞樑三日,所有人都躲著走的人物。

千尋接到這個任務,所想的不是怎麼推脫,而是如何把這件事做好,結果自然也出人意料,這位腐爛神洗去重重汙垢後,真身竟是潔淨清亮的河神,為報答千尋,他給了她一枚能洗去汙垢的藥丸。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同時,千尋也收穫了所有人的掌聲,包括她的老闆湯婆婆的表揚。

千尋初入職場的經歷幾乎是每個職場新人都會經受的,不抱怨,不推脫,認真努力把每一項工作做好,是新人進階的必備技能。

抵得住誘惑,才能避免入坑


初入社會的小白們,大概最怕的就是被坑被騙了,很多人也會利用年輕人的單純和渴望成功的慾望,進行詐騙或其他不當操作。

如何避免自己入坑,唯有堅守自己的初心,抵得住看似輕鬆的誘惑,控制住不斷增長的慾望。

慾望這個主題,貫穿著整部電影。先是千尋的父母,因貪口舌之慾而變成了豬,後有無臉男的出現,其本身的意象或許就是,人們一旦墜入對慾望的追逐中,往往也就迷失了自己。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無臉男給出的金子也是一種對人的慾望的考驗,青蛙想要金子,結果一步一步被吃掉,這裡所有人都想要金子,於是百般討好,千般諂媚,直到有人被吃掉,局面控制不住,他們才覺得恐慌。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唯有千尋,無臉男給她很多很多的金子,但她不想要,這不是她想要的,她拒絕,最後,她不但自己沒有入坑,還給了無臉男那顆清洗汙垢的藥丸,拯救了他。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適當合理的慾望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通過什麼方式獲得,不勞而獲或者所謂的捷徑,其實暗中都標好了價格。

知恩圖報,保持善意

千尋最讓人感動的就是不顧一切危險,去救她的朋友白龍,因為她懂得知恩圖報,她對鍋爐爺爺說:“不管怎樣,我都要救白龍,因為他救過我。”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於是,她踏上了去尋找錢婆婆的路,這一路不止表現了她的決心和勇氣,還表現出她的善意。

她幫助無臉男上了電車,允許他坐在她旁邊,她帶著巨嬰,一路顛簸,終於到了錢婆婆那裡,瞭解了真相,最終也找回了白龍的名字。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當我們踏上社會,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幫助我們的人,但我們要學會知恩圖報,你幫我,我幫你,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

從前,我們學到的是你想人待你友善,你要先待人友善,但社會可能會告訴我們,你待人友善,人不一定待你友善。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成人世界才漸漸變得冷漠起來。

我想這也正是千尋想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若別人為惡,你也要為惡嗎;若別人貪婪,你也要貪婪嗎;若別人不善,你也選擇不善嗎?

我想,答案在你心中。

花花世界萬象,不要弄丟自我

有人說:“社會像個黑色的大染缸,無論加進什麼新東西去,都會被染成黑色。”

其實不然,就算表面蒙上一層黑,有些人也會保持著自己獨特的色彩,直到自我的光芒完全展露無遺,因為他們從未忘記過自己。

找回自我,也是影片中的一個主題。所有滯留在魔法世界走不出去的人,都忘記了自己的名字,變成了湯婆婆手下的工具,記不起前世今生。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而千尋卻從一開始,就牢牢記住了自己的名字,她不是大家嘴裡的小千,她是荻野千尋,到了最後,她也幫助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和記憶。

正如臺詞裡說的:“曾經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忘記,有時候只是想不來罷了。”

電影《千與千尋》: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怎樣戰勝恐懼,獲得成長

成長或許就是,獨自一人穿越一條長長的黑暗隧道。有害怕,有痛苦,有迷茫,有失望,但即便如此,也不要忘記你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