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果树蚧壳虫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用户1239057861847


今年疫情管控,让我们在家闲了一个多月,现在已是三月了,万物已渐渐苏醒,农民进入繁忙的农事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我们果农也是一样,果树苏醒,抽枝发芽,进入了新的一轮生长期,要想获得高产,春季的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春季气温适宜,果树的病虫害也开始发生,特别是果树害虫也开始繁殖活动了,不及时防治将会对果树的生长,开花结果产生减产甚至绝收。

现在对果树产生危害的常见蚧壳虫。它一种寄生在果树的枝叶或果实上的害虫,常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和诱发其他病害。那我们用什么药剂进行防治效果好呢。个人认为对于害虫类用具有内吸和触杀性的药剂混用效果比较理想。内吸性的杀虫剂有杀扑磷、辛硫磷等,兼触杀和内吸的噻虫嗪、吡虫啉。采用喷施和灌根的方式同时进行。喷施最好加上有机硅或植物精油等助剂,增加活性和渗透性,发挥更大的药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悦发记


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果树介壳虫的防治技巧。

防治果树介壳虫 抓住两个关键期

防治果树介壳虫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即在惊蛰后至芽萌动时、卵孵化期至若虫期。这两个时期介壳虫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

1、天敌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壳虫的天敌,然后想办法引进、保护,利用天敌治虫。例如吹绵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粉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孟氏隐唇瓢虫;黑点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寡节小蜂;甲介壳虫和红蜡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敌防治介壳虫,是比较彻底而又省事的办法,但技术性较强。

2、施药防治 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气晴朗暖和时便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即陆续上蜡,当虫体上蜡后,防治就较困难。所以一旦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一般可用亚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射,也可用松碱合剂防治,防治农药浓度,冬天可浓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内吸性农药,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杀虫醚、杀螟松、氧化乐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对象、害虫种类及发生虫害的时间,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壳虫喜欢阴、湿的外界环境。利用冬季林木进行修剪疏删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以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的生活条件,达到控制介壳虫繁殖的目的。如无法修剪疏删时,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开春后,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


永不言弃DZ


果树蚧壳虫一般作用的药物有:

1.噻嗪酮

2.阿维菌素·螺虫乙酯(效果较好)

3.仲丁威·吡丙醚(杀卵效果较好)

因有些蚧壳虫蜡质层较厚,有些触杀型杀虫剂很难渗透,请复配加上阿维菌素,对蜡质层有软化作用,效果更好

另外还农药杀虫剂还分有很多剂型,如悬浮剂,胶囊悬浮剂,乳油,微乳,水乳

其中:

乳油的杀虫效果最好,但是因其渗透性强,在有些水果上乳油要慎用(如花期不用,果实套袋后使用),否则会破坏果霜,污染果面;同时有些水果上乳油剂型和有些杀菌剂(如氧基丙烯酸酯类)不能混配使用(否则易造成药害),具体作物请和当地农药销售咨询

悬浮剂的杀虫剂相对安全

微囊悬浮剂相对持效时间长

个人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用

其实最重要的是:大面积爆发虫害的果园,一定要做好冬春两季的清园工作,这样能有效的降低虫口基数,这是非常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方案如下:

不同的作物不同地区,易感蚧壳虫的种类也不一样,其越冬部位也有很大的区别,打药的重点部位有所区分:

康氏粉蚧一般在树皮、土缝越冬,所以要扒除果树老皮重点打,然后用辛硫磷随水浇灌,效果很好

球坚蜡蚧、日本蜡蚧、桑盾蚧一般在枝条越冬

梨圆蚧整个果树地上部分都能越冬

草履蚧在果树附近杂草越冬

如若区分不清蚧壳虫种类,就仔细些以上部分全部打清园


义字号葡萄通


果树经常会患有多种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见有蚜虫、粉虱、蚧壳虫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繁殖快种群基数大世代重叠

现象严重,因此防治难度系数较大,而蚧壳虫除了以上共有的特点之外,还因为它们自带防护服,虫体外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泌有厚厚的蜡质层,真正的虫体被这层防护服重重包裹,寻常药剂难以渗透进去,虫子因无法有效接触药剂而不能轻易被消灭,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防治呢?

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农药,对于蚧壳虫的防治,打农药不仅仅涉及到药剂的选择更要注意助剂和打药时机的选择。

实际应用当中,大多数防治蚧壳虫的药剂还停留在杀扑磷、敌敌畏高毒农药的用药水平上,而这些高毒农因为属于禁药,不仅不让生产和销售,更容易因毒性大和残留问题而无法在果树上使用。

所以,选择合适的药剂是第一要务,那么应该选择哪些种类的药剂呢?下面有几个方向可以作为参考:低残留、低毒、内吸、渗透性强。前面有介绍说蚧壳虫外面包被有厚厚的蜡质层,药剂不容易渗透进虫体表面,所以内吸和渗透性是保证药效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对于剂型也应该严格要求,最好是乳油类型的,乳油剂型通常含有有机溶剂,能有效渗透靶标内部,提高药效。

综上,这里推荐几种药剂:啶虫脒·毒死蜱乳油、噻嗪酮毒死蜱乳油、唑虫酰胺·螺虫乙酯乳油

等。同时混配高效渗透剂,利用渗透剂的强渗透性带毒入蜡质层内部毒杀蚧壳虫。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手段通常简单且出奇制胜,方法也比较多重多样,这里着重介绍两种方法,分别是色板诱杀法和人工隔离法。

  • 色板诱杀:不同害虫有不同的颜色趋性,比如春秋两季,傍晚时分,假如你穿着黄色衣服,那么最容易吸引虫子往衣服上面飞,这就是颜色趋性。同理,蚧壳虫也有喜欢的颜色-黄色,所以可以采用黄板诱杀法,用黄色诱集过来再进行处理,提高杀虫效果,方法简单实用。
  • 人工隔离:顾名思义就是剪除有蚧壳虫的侧枝,然后收集到一起深埋或者焚烧即可,但此法有个缺点,就是只能虫害初期使用,大量爆发时还是建议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

3.生物防治

生态平衡是需要生物多样性来维持的,那么蚧壳虫大量爆发时,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会有大量的天敌前来取食蚧壳虫,比如瓢虫,本方法环保无毒且高效,适用于果树尤其是做有机水果的农户使用。但此法也有缺点,就是见效慢,防治速度不去化学防控,且天敌生物生存受环境影响大,对农户来说如何保证大批量天敌活下去至关重要。难度较大。

故此,推荐使用乳油剂型的,且具有内吸型和渗透性的药剂来防控蚧壳虫,推荐药剂详见上文,在此不一一赘述。


海精灵


我是《乡野者41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蚧壳虫是果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常群集在枝,叶,果上,危害很大。防治这种虫抓住两个关键期:

1.惊蛰后到果树芽萌动时是防治蚧壳虫的最好时期。

2.在蚧壳虫孵化期又是一个好时期。

常用的药有《杀扑磷》《噻虫嗪》《有机硅高渗透剂》,这三种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搭配使用,可以将蚧壳虫杀绝。比例是1:1500,就是假如每种药各取1克,然后加入1500克的水。



乡野者413


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果树介壳虫的防治技巧。

防治果树介壳虫 抓住两个关键期

防治果树介壳虫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即在惊蛰后至芽萌动时、卵孵化期至若虫期。这两个时期介壳虫的介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此时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

1、天敌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壳虫的天敌,然后想办法引进、保护,利用天敌治虫。例如吹绵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粉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孟氏隐唇瓢虫;黑点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寡节小蜂;甲介壳虫和红蜡介壳虫的主要天敌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敌防治介壳虫,是比较彻底而又省事的办法,但技术性较强。

2、施药防治 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气晴朗暖和时便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即陆续上蜡,当虫体上蜡后,防治就较困难。所以一旦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一般可用亚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射,也可用松碱合剂防治,防治农药浓度,冬天可浓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内吸性农药,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杀虫醚、杀螟松、氧化乐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对象、害虫种类及发生虫害的时间,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壳虫喜欢阴、湿的外界环境。利用冬季林木进行修剪疏删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以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的生活条件,达到控制介壳虫繁殖的目的。如无法修剪疏删时,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开春后,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


我是孙小玲


大家好我是石子下面谈谈介壳虫的防治

病情分析:介壳虫常见种类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主要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在树体上有卵的地方涂抹护树将军1000倍液,窒息性杀死虫卵。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这样一般情况下就可以消灭虫害了。





石子的小树


  蚧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由于其危害很大,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中国农药第一网会为朋友们介绍果树蚧壳虫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果农朋友们有所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果树蚧壳虫的危害和果树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果树蚧壳虫的危害

  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果树枝、叶中的汁液,虫口密度大时,常造成果树水份和营养短缺,其排泄的密露还可诱发病害,影响果树的光和作用削弱树势,严重者导致枝干枯死。而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为果树蚧壳虫虫害的高发期

  果树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一、初发生点片果园,应彻底剪除有虫枝烧毁或人工刷抹有虫枝,以铲除虫源。

  二、在芽前(即冬季或春季)喷洒5度石硫合剂,或5%的柴油乳剂防治1~2次,虫口密度大的枝干喷药前可用煤油刷擦虫体,以利于药剂渗入,提高杀虫效果。三、做好观察,5月下旬~6月上旬蚧壳虫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蚧壳之前,用药剂防治较为有利,为提高杀虫效果,药液里最好混入0.1%~0.2%的洗衣粉。可用25%氯氰·辛硫磷、12%高氯·毒死蜱、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功夫、10%氯氰菊酯、25%高氯·辛硫磷。48%毒死蜱、40%扑杀磷+增效剂或含马拉硫磷或丁硫可百威的药剂吡虫啉或啶虫咪喷洒,间隔5~7天再喷洒一次,可杀灭大部分蚧壳虫若虫。果树若平时所用杀虫剂 一直是苦参碱与氯氰菊酯复配的生物农药,蚧壳虫可不需专门防治,其会自然被淘汰出园,因为氰戊·苦参碱在温度为20℃以上时对蚧壳虫防治有特效。


马金人各庸壬


题主你好,对于果树蚧壳虫的防治不能掉以轻心,不然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以下我提供一份果树蚧壳虫防治办法,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一、认识蚧壳虫

蚧壳虫属同翅目, 蜡蚧科害虫,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果树枝、叶中的汁液, 虫口密度大时, 常造成果树水分和营养短缺, 其排泄的密露还可诱发病害, 影响果树的光和作用削弱树势, 严重者导致枝干枯死, 因此, 对蚧壳虫的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防治方法及药剂选择

蚧壳虫一年发生2—3代, 5月下旬—6月上旬是其危害最严重的一代, 由于其身体外表分泌有一层蜡质, 且发生不整齐, 所以防治时应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初发生点片果园, 应彻底剪除有虫枝烧毁或人工刷抹有虫枝, 以铲除虫源。

二、在芽前喷洒5度石硫合剂, 或5%的柴油乳剂防治1—2次, 虫口密度大的枝干喷药前可用煤油刷擦虫体, 以利于药剂渗入, 提高杀虫效果。

三、做好观察, 5月下旬—6月上旬蚧壳虫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蚧壳之前, 用药剂防治较为有利, 为提高杀虫效果, 药液里最好混入0.1—0.2%的洗衣粉。

可用25%氯氰·辛硫磷、12%高氯·毒死蜱、4.5%高效氯氰菊酯、10%氯氰菊酯、25%高氯·辛硫磷、48%毒死蜱、40%扑杀磷+增效剂或含马拉硫磷或丁硫可百威的药剂吡虫啉或啶虫咪等农药喷洒, 间隔5—7天再喷洒一次, 可杀灭大部分蚧壳虫若虫。

果树若平时所用杀虫剂一直是苦参碱与氯氰菊酯复配的生物农药, 蚧壳虫可不需专门防治, 其虫会自然被淘汰出园, 因为氰戊·苦参碱在温度为20℃以上时对蚧壳虫防治有特效。

以上资料希望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可以关注笔者后留言或私信的方式,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名叫星星的植物医生


1,杀扑磷禁止使用以后,再卖的产品农药之中缺少对成虫的特效药,也对蚧壳虫的防治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2,在这种情况下,防治时期非常重要,卵块刚刚孵化出来若虫是最佳防治期,用毒死蜱,噻虫嗪复配就可以打死。

3,刚刚孵化的若虫非常小,不容易发现,通常是在4月中下旬。刚出来的时候像小米粒那么大。个小型红蜘蛛差不多,那就是最佳打药时间。这个时期的蚧壳虫大概只有5-7天,错过了打药时间,蚧壳虫就会长出保护的蜡层和粉层,就非常难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