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術:上品丹法與一乘頓法


內丹術最早見載於古籍丹書者,是東漢時期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唐宋以來,養身家稱《周易參同契》為“萬古丹金王”,自此書後,始出現各種流派的內丹書籍。

宋元以來,有的內丹書中,把直接煉神還虛而不專門煉精化氣的內丹功法稱為內丹術中的“上品丹法”或“最上一乘頓法”。這種內丹術的產生,實際是漢魏以來道教的守神、坐忘一類靜功與佛教禪宗之禪進一步融合的產物。宋代金丹派祖師陳楠將內丹分為三品。其中上品丹法“天仙之道”,以精神魂魄意為藥材,以行往坐臥為火候,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以定慧為水火,“片餉之間可以凝結,十月成胎,不論卦爻斤兩,法則簡要,惟以心傳心”。這種丹法,即直接煉神還虛,以修性為要,清淨心地為宗,是頓悟漸修的法力,有“一時辰內管丹成”之說。

《樂語堂語錄》中講:“上品丹法,以神入於虛無中,不著色,不著空,空色兩忘,久之渾然融化,連虛無兩字亦用不著。此即《莊子》所謂‘上乘神光’者是也。相傳,佛祖釋迦牟尼修煉即以此法而頓悟成佛。就是說,內丹分三關,自有為入無為者為漸法,修上關煉神還虛而兼下二關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者為頓法。

《唱道真言》雲:“果有上智之士,一朝悟入大乘,能於行往坐臥四威儀中,一空所有,時時返照,半年十月,火候到時,自然性月當空,元神出現。所以聖賢又教竟修上關煉神還虛一招,此妙妙之論也。”文中所講的時時返照法,指反究心的自性,是明心見性的修煉法門。

陳楠將流傳的各類丹法分為下、中、上三品,依次為地仙、人仙、天仙。“頓法”即陳楠所講“上品丹法”、“天仙之道”,而“漸法”指下品丹法與中品丹法,即地仙、人仙之道。後來李道純繼承其說,將丹法分為漸法三乘與最上一乘,而其所講的最上一乘,即陳楠所講的上品丹法。李道純把內丹修煉分為漸頓兩途,從煉精化氣入門來修煉內丹者,稱之為“漸法三乘”,依次為下乘、中乘、上乘。一入手即煉神還虛者為最上一乘。對最上一乘頓法修煉的丹法,李道純是這樣來論述的:“最上一乘,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為為丹田,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渾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文中的許多術語,總的來講,無非是說此道以修心為門,做清淨心地的工夫,修習戒定慧,達明心見性,為初結丹,以打破虛空,與道合真為究竟。

自此,在我國前人留下的內丹書中,就出現了漸頓二法。直到明清以來的內丹著述中,這頓法修煉之法始終為養生家所推崇和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