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浇水?那你的苗木可能长不好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分的多寡和吸收的时间对苗木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保证苗木水分的有效供给是苗木培育和养护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浇水技巧,仅供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不会浇水?那你的苗木可能长不好

对于新栽苗木

要连续浇三次保活水,以小水慢灌的方式令植物根部吸足水分,然后压实土壤,扶正、固定苗木,加速植物根系与土壤的密接。尤其北方一些早春干旱、风多雨少、地面蒸发大的地区,新种树木必须经常浇水,而且要浇足灌饱。

对于生长期苗木

苗木生长期一般可以分为花前、花后、花芽分化三个时期。

在苗木开花前及时浇水,可以解决其萌芽、开花、新梢生长时所需的水分,同时还能预防春寒、晚霜的危害;而多数苗木在花谢后半个月左右会进入新梢生长期,此时必须保证水分供给,才不会抑制新梢的生长;苗木花芽分化期若水分不足,则会严重影响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这对观花、观果类的苗木尤为重要。


不会浇水?那你的苗木可能长不好

对于休眠期苗木

一般秋冬和早春之间,大多苗木处于相对休眠和半休眠的时期。在秋末或冬初土壤即将封冻之前要浇封冻水,以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待到早春土壤将要化冻之时,又要及时浇解冻水,以达到预防早春干旱、提高土温、促进树木萌芽和增强耐旱能力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浇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于浇水量

苗木的浇水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树种、规格、生长状况以及土质、气候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苗木的浇水量以达到土壤持水量的60%-80%为宜,在干旱时期或土质不好的地区应适当增加。

一般来说,乔木比灌木、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阳性树种比阴性树种、浅根性树种比深根性树种的需水量大;速生、生长期长或观花、观果、观叶的苗木水分需求量较其他树种更大;苗木生长期比休眠期的需水量大。


不会浇水?那你的苗木可能长不好

关于水源选择

苗木浇水的水源任何都可以,但就不能是被污染过的废水,废水里面一般含有重金属,对植物有害,一般可以采用溪水、河水、井水等,也可以是自来水,绝不能使用受污染的废水。

关于浇水方式

常见的浇水方式有人工浇灌、机械喷灌、地面灌水、喷灌等,目前大多地区是以人工浇灌为主。浇灌之前要先松土,保证土表不板结,令水分容易渗透。浇水时应一次灌饱灌透,若采用小水浅灌的方式容易造成苗木根系向浅层生长,不利于苗木的抗风、抗旱能力。待突然表面稍干后,可及时加盖细干土或中耕松土,减少水分的蒸发。

本文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