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查10次,胜过黑名单

用户留言说:征信查询过多,会影响贷款吗?

会!并且,查询过多,就相当于黑名单。


在个人征信报告公共信息栏“查询记录”中,就是记录申请人在相关金融机构申请时的查询日期,查询机构以及查询的原因。


征信查询一般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那么哪些查询是对申贷有影响的呢?


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以上查询均被金融机构认定为“硬查询”,其这类“硬查询”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


何为“硬查询”


征信查10次,胜过黑名单


如果征信报告上“硬查询”频率高,且用户没有放款或信用卡下卡成功的记录,就说明该人财务状况不佳。银行和金融机构90%会拒绝贷款/下卡。


其金融机构是如何看待“硬查询”


征信查10次,胜过黑名单


每个金融机构对“硬查询”都有自己的标准,我来看看常见的机构是什么标准。


银行:标准是“连三累六”:即一个月内连续3次,3给月内累计6次的硬查询;


民间:“连五累十”:1个月不超过5次,3个月不要超过10次;


风控:一般1月内有关贷款和信用卡查询超过3次,酌情通过,但是超过4次以上,则不予以通过贷款申请。


为何硬查询过多申贷会被拒?


征信上的查询次数并不是多多益善,查询过多,只能说明:

1、近期你非常缺钱,在多个金融机构申请,存在较大的风险。

2、有可能你有很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负债较高,还款能力较差。

3、征信不好,想采用“散弹射击”的方式,看看那家通过就去哪家。

4、申请多被拒绝也多,说明你有问题,而且有些问题从征信上无法看出。


个人如何规避“硬查询”过多


如果硬查询过多且情况严重者,就像被列入黑名单,拒贷没商量!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


管住手:

任何的一次查询记录都是有迹可循,主要是因为当月内想申请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或是在不同的贷款机构尝试办理贷款所造成的。办理贷款和信用卡并不能带着“试一试”的态度,这是极其影响你的个人征信,防止硬查询过多,应该要管住你的手!


看协议条款:

有些人认为,除了银行申请其他信贷机构是上征信记录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征信系统也不断地在完善,在办理小额贷款前,务必要看清楚《用户协议》,向信贷经理再三确认办理贷款是否上征信记录;


沉住气:

无论你是主动查询或是被查询,当你需要贷款时,请提前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在硬查询较多的月份申请贷款,否则贷款不仅被拒,更会增加一次被查询的记录,进入被拒的死循环。


上了征信黑名单,后果很严重


1、水陆空阻止赖皮出行

买不了飞机票、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高铁、动车一等座,也买不了私家车。


2、不得担任老板、董事、监事、高管

如果你个人征信有污点,那不好意思,这意味着你没机会当老板、董事、监事、高管了。


3、查封、冻结支付宝账户

网上订旅游住房、买保险、租房、相亲等等,都会受限。


4、网上冻结、划扣财产

执行法官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能对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到、冻住、扣掉了。


5、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

在消费金融、信用卡酒店、租房、租车等场景,通过网络等渠道,全面限制失信人。


6、禁止高消费

不能在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任性地消费;不能借款买房子,申请信用卡和借款更是难于登天。


所以请不要把自己信用不当回事,因小失大,最终得不偿失!在未来征信好,对你越有利,请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