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後,我不再是那個無牽無掛的年輕人

03年非典的時候,我還是個學生,研二。

那時,北京是嚴重的疫區,學校裡也有風傳經濟學院的病例已經去世。學校食堂每天都會發熬好的中藥等,一群人戴著口罩排著隊領取。宿舍裡也會每天上報體溫,嚴格排查。

隨著疫情愈發嚴重,很多人陸續離開北京。四人宿舍只剩下我一個人。

再後來北京封城了。因為北大有學生宿舍在校外的萬柳,沒有辦法完全封校,出校門是要嚴加盤查的。而清華,則是完全封閉,我們還打趣清華的學生,果然是理工科,做事嚴(si)謹((ban)。我們還曾經跑到清華,隔著欄杆和被封住的人聊天。

學校的人越來越少,晚上,走在校園裡,空蕩蕩的。有些從外地回來的學生,被統一隔離在一棟博士生宿舍樓,據說他們在那裡打球玩沙包,甚是歡樂。

那時候,還沒有移動互聯網,手機都還是黃屏的,打電話很貴,主要靠發短信。上網,也主要是玩BBS,好朋友們一起灌水聊天,很是歡樂。

實際上,雖然疫情很嚴重,但是,被關在象牙塔裡的很多記憶還是很開心的。

畢竟,年輕人,牽掛少,父母都在家裡,沒什麼危險。村裡很多路口也封閉了,對北京回來的人嚴格排查。自己關在宿舍,也沒什麼大危險,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記得最後北京解禁之後,師門還組織了一次聚餐,慶祝這劫後餘生。

而這一次,儘管上海並不是疫區,卻感受很不同,擔心更多,恐慌也更多。

因為,我不再是那個無牽無掛的年輕人了!

原本過年想帶著兩個孩子回老家看姥姥,票早買好了,妞兒也很期待。可是,看到官方報道每日增長的病例,想一想火車站這種人員混雜的地方,真的沒有勇氣。我擔心兩個孩子抵抗力差,圈裡朋友一針見血:我們更是死不起,上有老下有小的!

額,確實如此,我們再不是那個無牽無掛的年輕人了。

除了照顧好自己,還要照顧好家人。

除了照顧好家人,更要照顧好自己。

減少一切外出吧。叮囑公婆也少去超市,儘量戴口罩。

今天,武漢封城了,雖然有些遲,起碼開始控制病源流出了,希望能夠儘快控制住疫情,早日解除封禁,讓孩子們可以重新去撒歡!

祈禱!

祝福!

平安!


十七年後,我不再是那個無牽無掛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