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學過生物的都知道,我們人類包括許許多多的動物最初都是由一個受精卵形成,這顆受精卵只是一個單細胞,然後分裂成兩個、四個、八個……越來越多的細胞最後組成了一個由單層細胞組成的球球,這個球球我們稱之為

囊胚(Blastula)。而後這個小球開始變形、變大,最終變成各種動物以及人類,頗有一種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韻味。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細胞分裂

道生一,一生二(簡陋的二胚層動物)

時間再次回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在這個時候生命大多都是以單細胞與多細胞的形式存在,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看做是受精卵與囊胚時期。這個時期的動物們基本上都沒有完善的器官與組織。後來這個由單層細胞構成的球開始向內凹陷,變成了由內外兩層細胞組成的杯子狀動物,於是二胚層動物就這樣出現了。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這些二胚層動物有的身體不斷開孔,然後讓水流通過這些孔,然後吸收水中的有機物在由其他開孔排出,而它們的細胞雖然分為兩層,但是裡面卻沒有器官和組織,僅靠一些細細的骨骼支撐著自己,後來這種動物被我們稱之為海綿動物。咦,海綿寶寶或許就是這種原始的二胚層動物呢。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而有一種形如酒杯一樣,和海綿動物類似固著在海底濾食的

古杯動物已經滅絕了,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有潔癖,不能再海水渾濁的地方生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難怪它們長得像個杯具(悲劇)。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而最後一種就是我們如今最常見的腔腸動物(現在被稱為刺胞動物),也就是水母之類的動物,它們已經擁有了神經細胞以及原始的肌肉細胞。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二生三,三生萬物(高級的三胚層動物)

這三胚層動物就高級多了,它們在這內外兩層細胞之間又長出了一層(中胚層),可別小僅僅只是多了一層,這一層為後來的各種組織器官的提供了物質基礎。由於和外界環境的接觸更復雜了,在這之間產生的變化就出現了許多可能,比如出現了骨骼、肌肉、血液、淋巴和各種組織,更為複雜的呼吸、循環、運動、內封面、排洩、生殖等系統也慢慢開始出現,而外形也擁有了更多樣的變化,行為也越來越複雜化。

而中胚層不但擁有無窮的演化潛力,還能貯藏水分和營養物質,生存能力大大提升,也不用整天為了吃而苦惱,於是就能騰出時間來思考: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那是哪裡來的呢?看著這些趴在海底過著鹹魚一樣生活的海綿動物,如此原始且簡陋,那肯定不是海綿動物變得。那古杯動物呢?額,那只是個杯具(悲劇),也可以忽略了。那麼剩下的只有腔腸動物

了。

這裡我們在回到寒武紀之前的埃迪卡拉紀,那個時候大家(二胚層動物)有的躺在海底曬太陽(三分盤蟲);有的像一顆海草,在浪花裡舞蹈(查恩盤蟲);有的飄在水中,用長長的觸鬚獵食(水母),直到後來出現了一種三胚層動物(扁形蟲),它們擁有了更為複雜的內部結構,更高效的攝食,運動,消化和繁殖能力,並且擁有了更高的演化潛能,它們的後代在此基礎上紛紛改良,迅速搶佔了地球上的各種生態位。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小小的蠕蟲,無限的可能

在寒武紀前夕,這些蠕蟲(扁形蟲)大多都是軟趴趴的,然後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它們的身體慢慢的鋪展開來,肌肉和內臟沿著中軸線排列,漸漸的變成了一種兩側對稱的結構,而這種兩側對稱的結構後來成為動物界的標配。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由於身體只有一個開口,所以它們無論是進食還是排洩都是由這個開口負責,也就是所謂的口菊不分。這些扁形蟲食物也發現了這樣的進食效率十分低下,於是它們乾脆將消化道翻出來包住食物,然後在體外消化的差不多後在大包回身體裡慢慢吃,於是很多體型比它們大得多的動物也難逃它們的口菊。

即使是這樣,消化系統也還是十分低級,於是這些扁形蟲再次對它們的消化系統進行改革。它們在身體的後方又開了一個小口,它們的後代組成了動物界的一個小門類——紐形動物門。誒,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流水線了。食物通過粉碎、酸解、酶解、細菌輔助降解、養分吸收、水分吸收最後變成殘渣從後口排出。吸收好,身體也棒,有了高效的消化系統,這些蠕蟲接下來的演化將會出現更多的可能。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這些在海底緩慢爬行的蠕蟲們可能想不到,它們的後代(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無論經歷多少次災難,但是都能頑強的挺過,最終成為這顆星球的主人!

一、二、三,三生萬物——生命大爆發前夕

文|臭臭

字數|1648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