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人們總是懷舊的。

無論是一個走街串巷的剃頭匠,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老茶館,只要想到它們,就能引起一代人的懷舊浪潮,就能喚起獨屬於他們的時代記憶。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天光映攝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很多我們看到過的一些傳統民間手藝、傳統建築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

而攝影,能真實的定格住這一時刻,留下這一刻的鮮活,若干年後,仍能供人細細品味......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四川省雙流縣彭鎮有一處座落在城中小巷中名不見經傳的老茶館。

這裡沒有招牌,卻一天到晚座無虛席。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天光映攝

來這裡的大多是中老年人。

一杯茶,只要不換茶可以在這裡喝上一天,因價錢便宜,很受茶客的青睞。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天光映攝

屋裡坐不下就到屋外坐,老人手上拿著菸袋,靜靜地靠坐在椅子上,時不時地喝上兩口茶,享受著這難得的閒適時光。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天光映攝

屋頂破損的青瓦、斑駁的牆面、褪色破舊的桌子、竹椅......

這一切更凸出老茶館歷經歲月的滄桑。

茶客們在這裡喝茶聊天,有的在這裡打撲克、下象棋、看電視、打盹,好不逍遙自在。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天光映攝

老茶館雖老,卻不失特色,獨特的建築風格、人文環境,向我們再現了屬於川西壩子的歷史文化。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的攝影師前來採風,這裡也成為了一個懷舊的採風景點。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梨花似雪

傳統剃頭匠一般都挑著一副沉重的擔子行走於各村鎮之間。

一把椅子、一個燒水的爐子、一塊刮刀布、一把梳子、一面鏡子就是他們剃頭的全部用具。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梨花似雪

能放下一把椅子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工作場所。

鋒利的剃刀在頭上,臉側不斷地移動。只聽見一聲聲嗞嗞拉拉的聲音,頭髮、鬍鬚就落地了。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梨花似雪

現如今,傳統的剃頭師傅已經很難看到了。走在繁華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都是裝修精美的理髮店。

而傳統的剃頭師傅因為手法單一,場地簡陋等問題,很難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因此正逐漸地退出歷史舞臺。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打草鞋,是過去廣大農村一種傳統的手藝。

一些地方几乎家家戶戶都打草鞋,無論是上山砍柴伐樹,還是下地幹活挑擔都需要它。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精彩記錄

打草鞋需要一套簡單的工具,包括草鞋耙子、腰弓、雕板、木杵,剪子等等。

過去編織草鞋的原料分別是稻草和線麻兩種,而現在,大多草鞋的材料以舊被褥布條,毛線,麻線為主。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精彩記錄

打草鞋,程序雖然簡單,但很麻煩。

要想編制一雙草鞋,一般需要花3-4小時,中途不能休息,既費時又費力。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精彩記錄

編織好的草鞋穿起來輕便、通風、又防滑,還有按摩保健作用,是山區居民自古以來的傳統勞動用鞋。

如今,草鞋也在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即使是山區人,也很少穿了。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打鐵是一種原始的手工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鄉村小鎮,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

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小圩鎮,一條老街上排著侯家的三個打鐵鋪,他們有著祖傳的手藝,個個技術精湛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木林風

鐵器在火爐中燒的通紅,將燒紅的鐵器快速夾到大鐵墩上。

在整個過程中,匠人要不斷的忍受著高溫,不停的捶打鐵器,直到它慢慢變成匠人的理想樣子。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木林風

一件鐵器的打造,看似很簡單,卻很難學,打鐵人不僅要吃苦耐勞,還要細心。

在打鐵中,淬火和回火技術,全憑實踐經驗,很難掌握。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橡樹攝影網@木林風

現如今,這樣的鐵匠鋪很難再看見了,隨著現代工藝的發展,不鏽鋼用具逐漸取代了鐵器,成為人們家中的日常用品。

而打鐵這種傳統工藝,隨著歲月的流失,也將會悄悄遠去,以另一種形態出現在我們眼前。

老胡同掃街!我抓拍的這組圖,很多人都沒見過......


有很多的建築、很多的手藝,都在逐漸沒落,即使是小時最常見的彈棉花、“砰”的一聲炸出的爆米花......

想再見也成了一種奢望,能有一張張記錄當時生活的照片,時常拿出來看看,也是一種別樣的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