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医生对癌症患者说“手术很成功,切除干净了”,怎么知道切干净了?

岫姐姐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症病灶切得越干净,那么越不容易复发,术后效果越好,生存时间也越长。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外 科医生水平的问题,一个外科医生手术水平怎么样,也体现在术中能不能尽可能的帮患者把肿瘤切干净。厉害的外科医生,可以在尽量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或者是不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把肿瘤切完。那么外科医生是怎么知道切干净没有的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外科医生的几个手段。


第一,通过肉眼判断。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有些肿瘤,和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

特别是一些良性的肿瘤,它 的外层还有一层包膜,和周边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由于图片太血腥,我就不在这里放图片了),医生只需要沿着包膜将肿瘤完整的“挤”出来就行。

有的癌症和周围正常组织从颜色、质地上有区别,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分辨出来,从而将肿瘤病灶完整的切下来。

而有的癌症病灶和周围组织非常像,肉眼很难分辨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医生就要采用下一种方法。


第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技术。

当肿瘤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长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人类肉眼已经无法完全分辨了,这个时候就要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技术。医生在手术时,会从病灶边缘取一些组织,立即送到病理检查室。病理科的医生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这块组织,如果在组织里面发现了癌细胞,那么说明医生还没有完全切完,要继续扩大切除的范围;如果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面没有找到癌细胞,那么说明切干净了。

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取出组织,立即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医生马上处理后就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报告给手术医生。手术医生根据病理医生的意见,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各种组织的形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我们医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切除病灶。

但是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拥有这种技术,因为这一项技术有设备要求,而且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才行。而我国,目前病理科医生大概缺30万左右,更不要说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了。因此,很多医院并不具备这种技术。


第三、术中磁共振技术

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顶级医院拥有术中磁共振。

将磁共振设备建在手术室中,手术患者可以在不离开手术室的情况下进行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可以很好的分辨出肿瘤

(这是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脑肿瘤,很容易和周边组织进行区分)

当医生切完了之后,立即在手术台上做一个磁共振,如果发现还有肿瘤残留,立即继续手术切。如果在磁共振下看见肿瘤已经切除干净,那么就可以结束手术了。


第四、清除淋巴结

我们的淋巴结,是构成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些癌症转移的重要途径。比如乳腺癌、胃癌等,医学家通过多年的经验发现,有些肿瘤早期就会朝附近的淋巴结转移,因此,手术中,除了肿瘤本身的病灶,医生还会按照要求将这一个个的淋巴结一起切除。当把这些淋巴结也一并清除之后,才叫切除干净。


医生通过上述几种方法,尽可能的将肿瘤切除干净。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有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冰冻病理技术、术中磁共振技术也无法发现的漏网之鱼。这是目前技术条件限制和人类生理极限导致的。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病人在术中尽管用了冰冻病理、术中磁共振,也请了最好的医生,最终还是会肿瘤复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恶性肿瘤,就算医生说切除干净了,也要进一步进行化疗、放疗的原因。

当然,由于这些技术的出现,已经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增加肿瘤患者的生存机率,降低了肿瘤复发概率。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技术也会应用到临床上,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战胜癌症。


纯手工打字,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和关注我,为大家带来靠谱的医学知识。


人体探索者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癌症患者以及家属,手术后,最希望医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手术很成功,肿瘤都切除干净了。那么,医生是怎么确保肿瘤切除干净了呢?手术的原则是什么呢?今天曾医生就来说一下,外科医生是如何确保肿瘤切除干净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整块的切除原发肿瘤

医生需要完整的切除原发肿瘤,例如,乳腺癌的患者,需要将整个乳腺癌的结节完整的切除,不能将肿瘤分块切除,不能一点一点的扣下来,这样会造成肿瘤脱落,导致癌症播散。其他器官的肿瘤也是一样,都需要完整的将肿瘤切掉。

(2)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

做手术的时候,切除原发癌症的时候,不能紧贴着癌结节切除,而是需要远离肿瘤组织,需要切除一部分正常组织。因为癌细胞是呈浸润性生长的,就像螃蟹或者章鱼的脚一样,像四周生长。肿瘤的周围组织,看起来正常,但是可能已经有癌细胞了。为了保证切缘阴性,一般需要距离5厘米左右切除整块正常组织和癌症。有时候,为了保乳或者低位保肛,切缘的距离会短一些,需要术中做冰冻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没有癌症,才能这么做。

(3)清扫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大多数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肿瘤细胞通过肿瘤周围的淋巴管,首先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然后可以转移到下一站的淋巴结。再以乳腺癌为例,一般首先转移到腋窝的淋巴结,然后是锁骨下淋巴结,最后是锁骨上淋巴结。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类似的,首先转移到肠旁的淋巴结,然后是肠系膜淋巴结,最后是肠系膜动脉淋巴结。做手术的时候,需要清扫这些淋巴结。不管淋巴结有没有转移,都需要切掉,然后送去病理科检查,在显微镜下观看,是不是真的没有淋巴转移。现在,也有淋巴结示踪技术,如果第一站的淋巴结,也就是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那也可以避免淋巴结清扫,减少手术创伤,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应用最为广泛。

除了这三点,还需要做到术中无瘤原则,例如肿瘤不接触原则,锐性分离,探查先远后进等等。肿瘤手术非常复杂,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做手术的时候,都希望找专家做,因为不同的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真的会差很多,有部分医生没有做到根治性切除,术后短时间内就出现复发,也是可能的。


普外科曾医生


当手术成功后,在家属沟通区,给家属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手术很成功,切除的很干净。我相信这句话,是给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家属最大的安慰。

那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怎么知道手术切除的很干净呢?

我以乳腺癌为例,讲解乳腺癌的手术原则:

一:乳腺癌手术成功的标志就是:

完整切除了病灶本身,以及清除了癌灶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腋窝淋巴结)。

具体来说:

①.保乳手术:切除癌灶后,切除癌灶周围约2cm处一周组织,称为:切缘。送检病理检查,查看癌灶的“上、下、周围”,看看有没有癌细胞的残留。如果没有,表示切除干净;如果有癌细胞残留,则切缘不净,需要进一步切除。全乳切除手术则不需要化验切缘。

②.腋窝淋巴结:恶性肿瘤与良性不同,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需要清扫该器官所属的淋巴结。乳腺癌就是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只有完整清扫了淋巴结,才叫切除干净。



二:手术很成功,切除很干净,是否还需要化疗呢?

手术切除干净,指的是:完整切除了癌灶及所属淋巴结。但是,很可能在手术前,癌细胞已经通过:淋巴道、血管等途径进入了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些亚临床转移病灶,目前的辅助检查(彩超、CT,磁共振等)是发现不了的。


因此:手术后,需要进一步进行辅助化疗,杀灭体内可能残存的癌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

我是@乳腺科杨医生,从事乳腺疾病诊治工作,有问题请留言咨询!


乳腺科杨医生


通常癌症病人手术后,手术医生都会将切除下来的组织拿给守在手术室外的家属,并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肿瘤都切除干净了。有些家属会有疑惑,你是怎么知道都切干净的。其实任何手术都是有严格的规范的,而癌症手术又不同于其他手术,肿瘤外科医生几乎人手一本《癌症标准手术图解》,不同的癌症手术方式,切除多少都是有依据、有标准、有章可循的,并不是医生随意为之。

保证手术成功,并将肿瘤切除干净,必须保证以下几点。

1.将肿块完整切除 癌症肿块必须完整的整块切除,而绝对不能一小块一小块的切,整块切除就像拔一棵树一样,把所有树根找到之后,从底部完整的将树和树根一锅端。

2.将必须清扫的淋巴结清扫干净 一个规范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必须要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比如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淋巴结一般至少应为6组,其中肺内3组、纵膈淋巴结3组(包括隆突下淋巴结),而且要求切除的最高组淋巴结无转移。

3.保证了切缘阴性并有足够距离的切缘 规范的肿瘤切除必须要求切缘阴性,也就是切缘的组织病理检验后无癌细胞存在,而且阴性切缘与癌组织间要有5公分的距离。其实有些肿瘤较大,或者与重要器官组织非常接近,难以做到5公分的切缘,另外有一些早期癌症无需达到此标准。手术医生术中会将肿瘤进行染色可以大概判断肿瘤的边缘。之所以要有足够的切缘,是因为癌症的生长就像螃蟹,会伸出很多触角,如果肿瘤近切缘,难以保证局部肿瘤完全切除,而近切缘是癌症易复发的原因。

手术医生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很成功,肿瘤切干净了,其实指的是肉眼所见的肿瘤切除干净,而且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了淋巴结清扫,也保证了术中的“无瘤原则”。这种切干净并不意味着彻底治愈了,从此和肿瘤说拜拜了。因为癌细胞是具有游走性的,有极少数肿瘤细胞有可能在术前就游走到其他地方潜伏起来了,如果免疫细胞未将其清除,过段时间就会出来作乱。越早期的肿瘤发生微小转移的几率越小,治愈率也就越高,早中期或者中期偏晚的肿瘤就很难保证手术前有没有一些不安分的癌细胞已经随血管或淋巴管跑到别处了。所以,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对于不是极早期的肿瘤需要进行术后化疗或者放疗,目的就是让体内残留癌细胞能够尽可能被彻底杀灭。


胡洋


我是小影大夫。医生对癌症患者说手术很成功,切除很干净,怎么知道切除很干净,不同癌症,切除的范围也不一样,切的位置需要做病理检查,没有癌细胞,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完了,把有可能带有癌细胞的组织都切除了,才是切干净,否则术后容易复查和转移。

癌症手术,怎么知道切干净了?

1.切缘阴性

做癌症手术时,手术中看到的癌肿,不一定是真实的癌肿的范围,以为能看到的肿瘤,只能说明肉眼上有癌细胞,但是有很多癌肿的周围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也已经侵犯了。比如说能看到的癌肿是2cm,但是实际上癌细胞已经侵犯了不止2cm,有可能是周围的3cm都有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侵犯。所以恶性肿瘤的手术,一定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每一种不同的手术都有规定切缘要切多多少的范围,一定要保证切缘没有了癌细胞,这叫切缘阴性,才能算是规范的手术。

比如癌肿实际上是侵犯了5cm,但是只切了能肉眼所看到的2cm,另外有3cm的组织还有癌细胞,但是没有切除,身上还有很多癌细胞,那这个手术就跟没做是一样的。一样还会复发和转移。

所以癌症患者做了切除手术,医生需要送病理,把切的位置去做病理,没有看到有癌细胞,就是切缘阴性,把可能有癌细胞的都已经扩大范围切除了,这就是切干净了。

2.淋巴结清扫

癌症容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转移方式有第一站,第二站和第三站等等,就像公交车一样,要从一站到一站。

所以做癌症手术的时候,也是常规把第一站的清扫了,再到第二站,每一站的淋巴结都要做活检,看看有没有癌细胞的浸润,如果有,那么还要扩大切除。如果没有可能就只切这一部分。每一种不同的手术,也有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比如乳腺癌手术,最容易的就是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所以手术时,一定要清扫同侧的淋巴结,把有癌症侵犯的淋巴结去掉。这样才能完全的切除癌症,清除癌细胞,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另外,影像上看到肿大的淋巴结并不是都是转移,不大的淋巴结也不是一定没有转移。肿大淋巴结只能提示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是不是真的转移,要以手术的活检为准。

切干净了,就一定不会转移吗?

那么手术后,切缘阴性,淋巴结也切除了,就一定不会复查和转移吗?不是,只能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为有些狡猾的癌细胞有可能已经从病灶位置逃出去,隐藏在血液中,这是没有手段能检测到它的存在。所以术后还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也是为了把这些隐藏的癌细胞杀灭掉,尽量少的减少复查和转移的风险。


小影大夫


我来试着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在医院上班,通常是,手术做完后第一时间拿出标本来给家属看,医生会说,您看这是切下来的肿瘤,完整的切下来了,家属有时候也看不明白。您问的怎么才能知道切干净,一般是这样来判定。一:我们做肿瘤手术要遵守手术时无瘤原则。

1.手术切除肿瘤应在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内进行,一般在肿瘤边界外1~50px的正常组织处进行切除。

2.为防止肿瘤扩散,应对肿瘤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除,切除采用电刀。

3.手术中尽量避免挤压肿瘤,减少播散。

4.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手术野。

5.对肿瘤外露部分或破裂部分应以纱布覆盖、包裹,减少播散。

6.口腔面部恶性肿瘤表面有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化学药物处理,避免手术过程中污染种植。

7.术中应先结扎静脉后再结扎动脉,以减少癌细胞的血行转移。

8.先处理距离肿瘤较远的淋巴结,后处理距离肿瘤较近的淋巴结。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清扫的颈淋巴组织和原发灶应是连续的组织。

9.肿瘤切除后,缝合前应用大量低渗盐水或化学药物切底冲洗创面。

10.创口缝合时必须更换手套及器械,凡接触过肿瘤组织的手套、器械、纱布及无菌巾均需更换。

11.有时可于术中应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学药物以减少癌细胞播散和转移

二:只有按照无瘤原则去切肿瘤才有可能达到完整切除肿瘤。

三:癌细胞是肉眼看不到的,术中的切干净是指肉眼看不到肿瘤。如果非要抠字眼,癌症患者是全身性疾病,外科手术属于局部治,血液中还会有癌细胞,所以说,癌症患者术后一般要化疗,进一步控制血液中的癌细胞。


肿瘤医生张西坤


对于切除性的手术,可以分为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病变。恶性肿瘤的切除干净只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便满足我们现有的几个“切除干净的标准”,也不一定代表真身体内就没有肿瘤细胞的存在,也不能保证术后肿瘤不会复发和转移。良性肿瘤不会转移,切除干净也就切除干净了,但是不代表切除干净不会复发。这篇主要和大家聊一下恶性肿瘤“切除干净”的标准。

病理判断切下的标本的切缘是否阳性

我们把肿瘤切下来,如何判断体内有没有残留呢?我们不可能直接化验人体内留下的组织,只能通过切下的标本做间接的判断。

如果切除的标本的切缘有肿瘤细胞,就说明没有切干净,我们也称为切缘阳性。反之,如果标本切缘都是正常的人体组织,就说明原发灶切干净了。

病理诊断:切缘阴性。代表肿瘤切除很完整。

这个可以这么理解:有一个白色的木板,中间是有一块黑色的部分,现在需要将这块黑色部分完整切下来,不允许白色木板上有黑色部分的残留,切完之后如何通过黑色部分判断有没有彻底切完? 我们的判断方法就是切下来的黑色部分的一周有没有完整的白色木板包绕,如果切下来的部分外周是一圈完整的白色部分,那么我就可以判断已经完整切除了,如果切下来的部分有黑色裸露,那就说明大白色木板上也会有黑色残留,这样就认为没有彻底切干净。

如何保证原发肿瘤切干净了?

癌细胞是无法通过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因此为了保证切干净,只能多切,将肿瘤组织完整的包裹在内。就如上文提到的木板的例子,如果直接贴着黑白交接的地方切,很难保证就一定能够切干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离交接处一定距离的白色部分开始切,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黑色部分都在里面。切恶性肿瘤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标准,有些肿瘤需要保证0.5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有的则是直接把整个器官都切除,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保证能够完整切除恶性肿瘤。

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彻底的切干净?

很多人都说都说医生都已经说切干净了,为何手术之后又发生了转移?是手术根本没有切干净?还是其他原因?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判断原发灶切除干净的标准,但是达到标准以后就一定代表体内没有肿瘤细胞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发灶的切除干净不代表体内就一定没有肿瘤了。这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目前医疗技术所限制的。

里面的关系是这样的:

  1. 如果明确有转移,那么通过手术是一定切不干净的;

  2. 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已经转移,通过手术可能能够切干净,也可能切不干净,这个谁也不不能保证到底有没有切干净,只能由时间判断。每种情况的复发率不同,如果肿瘤侵袭性低且小,那么切完之后不复发的概率就非常大;如果肿瘤侵袭性高而且肿瘤比较大,术后病理判断切缘也是阴性,但是其复发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有了转移就不能通过手术彻底切干净?

肿瘤的转移是需要途径的,主要有三种途径:淋巴道、血运和直接种植转移。

不管是哪一种途径,肿瘤的转移都是需要“道路”的。一旦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这条道被肿瘤打通了,即便切了原发灶和转移灶,谁能保证转移的通道内没有肿瘤,也不能保证没有那些正在发生转移但还没成型的癌细胞。

切不干净的恶性肿瘤怎么办?

  • 那些已经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建议在术前或者术后做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等,因为发生转移的肿瘤是不能通过手术刀彻底切干净的,所以需要这些治疗的辅助。对于一些非实体肿瘤或者对化疗、放疗很敏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化疗、放疗就是主力治疗手段。

  • 不能保证切干净的肿瘤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非常关键的,即便做了辅助治疗,定期的随访复查都是必须的,随时跟踪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

我们经常听到老百姓这样说:“谁谁得了癌症,手术之后3个月死了;XXX得了癌症,化疗不到一年就死了;还不如不手术、不化疗!”

对于这样的话,我也不是全盘否定,因为对于某一个人就是这样,不确定因素很多,的确有可能他不手术或者不化疗能活的更长一点。但是总体而言,经过大量的统计学的研究表明,经过治疗的癌症患者总体是比那些不治疗的患者活的要长的多!

  • 早期癌症患者不用多说,发现之后积极治疗肯定是获益的。

  • 有的患者癌症的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已经有了转移,这种患者从治疗中的获益的确有限。对于那些非常严重且治疗意义不大的患者,我也不建议做激进型治疗,只要给予一般的止痛、对症解除一些并发症治疗即可,保证患者不遭罪。

  • 所有发生转移的癌都不建议手术或者辅助放化疗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癌虽然已经转移,但是恶性程度不高,而且手术之后依然能够获得一个很好的生存期,这种情况也是建议手术治疗的。

所以转移性癌手术不手术需要考虑很多情况,不能一刀切的认为手术好或者不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岳文昌医生


在医学术语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因此癌症指的即就是恶性肿瘤。我觉得一个谨慎、负责任的医生应该不会说把癌症切除干净了。

一、理解上可能存在概念误用。

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可以称为肿瘤,但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是不称为癌的。对于大部分非医学专业的人容易用癌来代指肿瘤。良性肿瘤是可以通过手术切干净的,但癌,即恶性肿瘤却不一定能切干净。

二、如何判定手术中是否已将癌症切除?

对于癌症的外科治疗,很多时候并不能保证100%地将癌组织切除干净。目前的做法是在切除的过程中,在切除癌症本身基础上,还要切除癌周围的一部分正常组织。同时,对于肉眼可见的远处淋巴结及周围浸润的可疑组织也会一并切除。

对于高度恶性的未转移肿瘤,在必要的时候还会通过术中冰冻病检来确认切口周围的组织是否还有癌组织存在,如果有应扩大切除范围。

三、为什么不说把癌切除干净了?

癌与良性肿瘤最大的区别就是癌具有转移性。但是何时转移?转移至何处?转移了多少?都不得而知。我们说切除一个癌,只是切除了肉眼可见的癌,对于已发生的转移性癌、是否已发生转移,我们预见不到。


四、我们是否可以说一个手术很成功?

施行某个手术肯定会有它的特定目的,一般是近期目的。如果手术顺利,且已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是可以说这个手术是成功的。至于远期目标,得另当别论。

因此,我们可以说某个癌症手术成功,但不应说已切除干净,也未必知道是否100%切除干净了。


普外三角针


外科医生是如何保证肿瘤切除干净了呢?

一.整块的切除原发肿瘤

医生需要切除整块的原发肿瘤,不能分块切除,这样会导致癌症传播。

2保证足够的手术边缘

做手术的时候,切除原发癌症的时候,不能紧贴着癌结节切除,而是需要远离肿瘤组织,需要切除一部分正常组织。

3手术中无瘤原则也很重要

切除手术,需要做到术中不解除癌细胞,避免手术引起转移,成为无瘤原则

如果做到了切除干净,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其他组织损伤,可以说是做到了手术很成功,但是对于肿瘤最重要的是预防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如何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延迟病人生存期?

近些年来,天然产物治疗癌症因其整体治疗、毒副作用小、无药物依赖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和研究,因此成为主要的抗癌新药来源。自2007年以来,己经有12种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被用于癌症治疗,有许多报道表明天然产物可以克服肿瘤耐药性。

对于肿瘤病人,临床医生建议结合今抗刺果番,今抗刺果番被俗称为“癌症杀手”。今抗是天然刺果番荔枝有效提取物,刺果番具有发展为天然抗癌药的潜力,在南美和非洲等地,刺果番己经被用作抗癌药物来治疗癌症和肿瘤。有许多研究表明刺果番荔枝具有抗癌效应:托雷斯和他的同事研究表明该植物的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体外实验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得癌细胞发生凋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可能是由于刺果番提取物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最后使细胞死亡。


林医生说见闻


我们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切除干净了”,肯定是在我们进行肿瘤手术切除之前,充分考虑手术的合理性,根据实际肿瘤的类型、大小,是否发生转移等等,制定了相应的手术切除范围以及切除后可能根治的程度有了一定判断,同时肯定提前告知患者本人以及家属有可能发生手术失败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肿瘤切除干净肯定是有统一的手术规范的。比如要完整切除肿瘤原发灶,同时肯定要保证有切除足够的肿瘤周围边缘正常组织,但也要通过病理活检手术切缘才能确定是否切除彻底,当然还有对有转移的部位如淋巴结进行清扫等等。

接着说实话,这切除干不干净还跟你的主刀医生医术水平有关,但是哪怕是专家教授,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100%切除干净!

  1. 对于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可能很少会复发和转移,但是一旦遇到是“高度恶性”肿瘤,其生产速度那不是一般的快,而且侵袭力特别强,很容易复发;
  2. 我们对一个肿瘤术前的转移情况受到医疗技术的限制的。实际上的肿瘤术前转移情况只是在我们目前医疗技术能观察检测到的前提下了解到的,有时候哪怕我们把原发灶切的再干净,有一些医疗技术没发现的微小病灶同样会被忽略掉;
  3. 所谓的根治手术,也是我们所能检查观察到的一种切除肿瘤手术,所谓肿瘤范围也是有一定不确定性的,微小病灶没看见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不得承认,手术过程中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发生导致癌细胞扩散可能性;
  4. 患者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进行治疗过程中是否有不耐受现象等等也跟肿瘤术后是否会发生复发转移有着密切关系。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肿瘤切除是否切除干净,要正确理解这句话,不仅要相信你的主刀医生,更要理解肿瘤有可能发生复发转移的不确定性!

所以,要解决肿瘤是否切除干净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早期发现肿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