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根据十九大报告,中国近一个阶段的发展将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也就是到2050年,我们无论是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社会实力、科技实力,都应该全面在世界占有领袖的地位。

距今还有30年。

现在的中小学生30年后之后正好是40多岁,是中国成为世界领袖的时刻。

我们今天的教育直接面临着,30年之后这批人能不能承担起中国世界领袖地位的这样一个责任。

但是反观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方向不明、思路混乱。

这样的一种混乱的局面成长起来的孩子,30年之后别说能成为世界领袖,恐怕打工人家都不一定要用。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们得反思,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我个人的判断是,家庭是教育的源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这么多,源头的问题就是家庭,必须集社会力量来呼吁家长,从家庭误区中走出来:

不要以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万事大吉了;

不要以为只要花钱雇老师,多给孩子报一些辅导课,孩子就能成名了。

在人大附中期间,我承担了一个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

通过研究我发现,问题孩子教育出自问题家长,我在中学工作了40多年,结合个人的体会,我想谈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素。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年年带高三,其中一个班有37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后来那些班也很厉害。

我有大量优秀学生的案例,反过来我寻找他们成长的源头,然后发现优秀的学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所以,给大家总结了家庭教育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广泛阅读兴趣的培养。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40多年了,还是一套试卷选拔所有的人,这种选拔制度全世界只有中国在用。

所以中国的高考必须改革。

怎么改?

其中一个最大的动向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

今后的高考将大幅度地提高语文的分数,语文的分数占有最重要比例的就是阅读。

河北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华好诗词》里,经常有一些小不点,这些小不点背的诗词行云流水一般,一点不亚于那些成年人。

在中小学生最佳的阅读时刻,家长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学生的阅读。

怎么关注呢?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做到一点,家长们让孩子去自己阅读自己买书。

当时我的孩子是这么培养的:

我每周都带女儿去新华书店,把她放在那儿,然后我在旁边看报纸,打发时间,她就在少儿读物那个地方,非常投入地看。

我们在那个地方待上半天,走的时候她抱一大摞书,我也不看她买什么,我只看后边的那个价格,然后买单。

她一周买的书,一周就能看完,然后周末我再陪着她去书店。

连续坚持了3个月,女儿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就完全培养起来了。

我家里房间不大,但专门有一层是图书馆,里面都是孩子看过的书。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家有万卷子孙贤,胸有万卷气自华。

看过那么多书的孩子,他能考不上北大吗?

读过这么多书的孩子,他能不智慧吗?

阅读兴趣应该是这么培养的。

孩子越聪明往往越调皮。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捣乱,就让他玩电子游戏。不久之后,一个网瘾少年便诞生了。

中国有句古话,要想让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把地里种满庄稼。

要想让这些聪明孩子不去瞎折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读书阅,让阅读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个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智慧、更加富有。

二、阳光自信性格的培养

美国著名哲学家拿坡仑·希尔说: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少的差隙,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个巨大的差异便是一生的成功和失败。

这个世界上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一个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凡是学习陷入困境的孩子,几乎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家长判断孩子能不能有诗和远方,其实就看一点:孩子是把学习当成享受,当成乐趣,还是当成活受罪。

凡是把学习当成活受罪的孩子,没有一个笑到最后的。

一个不想学习的孩子,什么样的方法对他都没用。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教高三这么多年,我发现凡是笑到最后的,无一例外的是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当成一种享受。

一上学就愁我要上学了,一做作业就骂娘,一考试就烦躁,这样的孩子,什么样的方法对他来讲都是没有用的。

什么叫学习?学习通俗地讲就是苦到尽头方知甜的过程,浓缩成四个字:何为学习?苦尽甘来。

蔡元培先生有句话,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你希望孩子完美,所以唯恐给他一点表扬他会骄傲,他会自满,你必须找出他的缺点来,结果,越找缺点越多,越找你越痛不欲生,越找学生越兴趣索然。

现在很多孩子被学习折磨得死去活来,压根不是学习本身的事,是心态出问题了。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

孩子呱呱坠地,那么天真、那么活泼,为什么最后成了差生?

是教育把他培养成了差生。

让他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一个差生便诞生了,孩子本来有成绩,你也不表扬,孩子本来有进步,你也不鼓励,你光挑毛病。

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在你反复挑毛病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就废了。

家长的理由很充分,我是希望孩子完美。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完美之人?当你要求孩子完美的时候,你已经不把孩子当人待了。

那些希望孩子完美的家长,你得醒来。

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让一个差生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个学生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这么多年我就是用这个办法帮助一个一个学生脱贫致富了。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我前不久看了曼德拉的书,总结出一句话: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何为教育?

就是在孩子的青少年时候通过激励让他相信自己,从而让他的潜能得到激发,让他创造奇迹,这才是教育。

所以我那个班55个学生考上37个北大清华,不是学生优秀,关键是老师优秀。

我本身带有激情,然后我让我的激情去影响学生,让他们知道天下之大舍我其谁,考差了,就是把不该暴露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能把这些问题彻底消灭,这次失败注定下一次的成功。

所以当一个学生擦干眼泪,从失败中出来的时候,他就沉淀了一份巨大的正能量,这就是成长。

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

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知识的口袋,硬往里灌,而是把他当成一个火把,抓住他的每点失误,每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扬起自信的风帆,从而创造奇迹。

三、良好思维的开发

第三点,是良好思维的开发。

大数据分析,14岁之前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时刻。

如果这个年龄之前,学到他喜欢的东西,他的智力将会得到巨大的开发;

但是这个阶段如果被老师、被家长逼着学了不想学的东西,干了他不想干的事,对他的智力则是一种巨大的摧残和扼杀。

所以千万不要逼着中小学的孩子去干他不想干的事,去学他不想学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这件事很重要,请你认真备课、认真思考,然后请跟孩子平等地做一次深入的沟通。

他一旦对这个事感兴趣了,就成功一半了。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数学家克莱因讲过这么一句话:

音乐能激发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拨动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学能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这以上的一切。

我是教数学的,华罗庚先生一句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小学阶段看一个孩子主要看他的智力状况,他的思维开发主要是靠数学。

但是我坚决反对,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逼着他硬去学数学,而且还参加比赛,还得拿奖,这个孩子如果不喜欢数学就废了。

但是在孩子精力旺盛的时候,适度接触一点数学思维的训练,对一些数学的难题稍做挑战,对孩子一生智力的开发都非常重要。

四、确定一门特长

最后是提前确定一门特长。

马和牛赛跑当然是牛输了,但这不能证明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人的无知。

现在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还是盯着孩子的分数排名,这没有多大前途。

现在进北大清华有十条路径。

有一个恐怖的数据:2016年凭着裸分进北大清华的占30%;2017年凭着裸分考进北大清华的15%;2018年凭着裸分考上的没有公布,估计都不到8%。

所以一个不注重孩子多元化发展的家长,一个不注重多元化发展的学校,一定没有希望。

不做问题家长:决定孩子成绩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阅读、自信

当今时代智慧型的家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要学会提前设计孩子的未来。

我的孩子刚上初一,就已经注定了肯定能上北大,为什么呢?

我提前早就设计好了。

我女儿高中都没考上时,在家里哭哭啼啼。

我说:“你哭个啥劲,反正最终你都能上北大,你还在乎中学在哪儿?”

后来我女儿提前半年同时被北大、清华、人大录取。

怎么来的?

就是提前设计出来的。

我带的37个学生也是提前设计的:13个学生保送清华、北大:25个学生取得艺术、体育特长加分。

那个班真正凭着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只有三四个。

最后归结成一句话,当今时代智慧型的家长一个最突出的标志就是要学会提前设计孩子的未来,越早越好。

期待各位家长通过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实现自己真正成功的人生。

(作者:王金战 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整理自第十二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演讲主题《家庭教育四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