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动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原作的改编动画,这类动画通常是改编已经在市面上发售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漫画、小说、游戏等作品,像《海贼王》、《刀剑神域》、《鬼灭之刃》的动画版都属于改编类的动画。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鬼灭之刃》


一类是没有原作的原创动画,这类动画没有原作基础,是最开始就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这类作品里也产生了很多经典,像《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星际牛仔》等等。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时至今日,原创动画的作品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改编动画的数量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改编动画在原作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了很高的人气和市场知名度,并且已经有了最保险的剧本,和要从零开始进行宣传和创作的原创动画相比,改编动画不仅规避了风险,还省钱省时又省力。

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当下,原创动画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造势。在日本动画发展初期,当时连本像样的动画咨询杂志都还没有,做原创动画可以说是死路一条。如果没有一代代动画人的努力,我们可能就看不到那些优秀的原创动画了。

下面我们就穿越时光,来看看日本原创动画走过的风风雨雨吧!

一、原作至上

在日本动画发展初期,日本的经济并不发达,动画人还不具备以动画的形式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任性地表达自我想法的资格,只有制作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生存下去。

这个时期,改编有漫画原作的作品是最为保险的。

日本动画早期最有名的三家动画公司分别是:东映动画、虫制作公司、龙之子公司。除了东映以外,另外两家都是资金有限的私营公司,一旦制作出一部没有市场反响的原创动画就足以让他们关门倒闭。众所周知,虫制作公司是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创办的,他们公司的作品基本都是改编手冢治虫自己的漫画,一方面手冢治虫的漫画影响力放在那里,另一方面改编别人的漫画需要支付高昂的版权费。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虫制作公司的动画几乎都是改编手冢的漫画作品


由此可见,制作原创动画基本就是作死的举动,但是原创动画还是展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走过泥泞,终见光明。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了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原创动画,那就是西崎义展和松本零士合作的《宇宙战舰大和号》。这是日本第一部先有动画后有漫画,并且能大获成功的原创动画。当然,作为监督的松本零士功不可没,他自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漫画家。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宇宙战舰大和号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松本零士

《宇宙战舰大和号》完结后,它的接力棒交给了《机动战士高达0079》。《机动战士高达0079》诞生的最初原因就是因为付不起改编漫画的版权费,庆幸的是高达还是取得了成功,并且成为日本动画史上最优秀的机器人动画。除了作品本身素质过硬,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新资本的注入。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机动战士高达0079

这个时期,以万代为首的玩具公司开始崛起,万代敏锐的眼光看中了“高达”背后的商机,与“高达”的合作更是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也推动了日本机器人动画产业的发展。最后甚至收购了制作“高达”动画的SUNRISE公司。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于此同时,广告业也逐渐成形,这也给了动画更大的发展空间。动画咨询杂志《Animage》的创办更是给原创动画提供了宣传和推广的平台。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Animage》对松本零士的动画《银河铁道999》的跟踪报道


这些因素都为80年代原创动画得以大展宏图提供了基础。

三、蓬勃发展的80——90年代

有了70年代打下的基础,80年代对于原创动画来说面临着极大的机遇。1982年播出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打开了这个时代原创动画的序章。

《超时空要塞MACROSS》和《机动战士高达0079》一样,一是在后期衍生了很多部以它们为基础的系列动画,开创了各自的IP文化;二是两者都是机器人题材的动画,机器人玩具产品的销量都很不错。而且,《超时空要塞MACROSS》开创了美女+机器人的先河,更打开了动画新的经营模式,它捧红了女主林明美的声优饭岛真理。除了配音以外,饭岛还演唱了片中的插曲。伴随着作品的人气,这些歌曲与饭岛的名字渗透到动画迷心中,成为“从虚构角色中诞生出现实的歌手”此类声优偶像的先驱。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林明美在第一次星间大战战中她用自己的歌声感化了敌人,取得了家乡保卫战的胜利。

我们熟悉的《天空战记》(龙之子公司制作)、《魔神坛斗士》、《魔神英雄传》(SUNRISE公司制作)都是在80年代诞生的原创动画。

在80年代,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GAINAX公司的成立。这个由一群狂热的动画人组成的集团,在90年代制作出了享誉世界的《EVA》。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进入90年代,原创动画百花齐放。“高达”系列继续高歌猛进,推出了《机动战士高达0083》、《新机动战记高达W》等;“超时空要塞”系列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超时空要塞7》、《超时空要塞PLUS》;渡边信一郎也推出了经典代表作《星际牛仔》;今敏推出《未麻的部屋》开始作为一名动画导演受到世界的瞩目;宫崎骏也是玩得风生水起,《红猪》、《幽灵公主》正是这段时期的作品······

四、成功背后的秘密

如今,原创动画不再令大部分动画公司退避三舍,越来越多具有独特才华的动画人创作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原创动画,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新海诚。日本的原创动画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不仅有动画人主观的因素,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

1、动画人的妥协与坚持

在原作至上的的环境下,就连宫崎骏都没有办法抗拒,正是由于他提交的《风之谷》企划因为“没有原作”而被打回,才无奈地花了两年时间完成《风之谷》的漫画。在漫画有了好的反响后,动画的制作才得以开展。所以《超时空要塞MACROSS》也不例外,它的漫画版正是由人物设计美树本晴彦绘制的。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风之谷》漫画


从此以后,日本的漫画界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动画的先行造势漫画。一部原创动画在编剧阶段就找漫画家画几集相关的漫画,然后制片人就拿着漫画和企划书等相关资料去拉投资,是否能让投资商乖乖地从口袋里取出钞票,就靠制片人在漫画的基础上去描绘动画的美好前景了。

制作动画的先行造势漫画是动画人的妥协,同是也是他们对于制作原创动画的执着坚持。正是有像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赤井孝美、山贺博之、庵野秀明、贞本义行等等对动画抱有原始热情并且才华横溢的动画人,才能撑起原创动画的大旗!

2、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的形成

仅仅只有才华和热情是没办法成大事的。以GAINAX为例,资深动画迷都知道,GAINAX公司以颠覆传统的动画类型和实验动画而闻名,也因为一些著名动画的预算问题而声名狼藉,有时甚至会以限制动画格数来紧缩预算。GAINAX的组成成员确实都非常有才华,但是正是因为对动画过于狂热,导致为了做出理想的效果不顾忌预算和成本。这也导致他们每拍一部动画都要元气大伤,然后各自打零工还债。

这些问题在制作《EVA》的时候也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大月俊伦和庵野秀明找来了广告公司、唱片公司、电视台、玩具公司等企业,把做动画以外的问题全部交由这些公司来分担解决。而动画公司本身只要做好动画就行了。这些参与到动画制作发行及周边开发的公司就构成了动画制作委员会,《EVA》正是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的第一个实行者。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大月俊伦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庵野秀明


日本动画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财力在相应的发行渠道、物流渠道、销售网点等领域推广自己的作品形象,但是动画制作委员会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制作委员会架设起各种关系网,包括投资商、周边设计、销售发行等,将动画作品纳入到商业运作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相对于曾经动画公司一方承担风险的境况,实现了动画制作的“风险均摊、利益均沾”。这样的体制,对于动画各方面的参与者都是有好处的。

缔造无数经典的日本原创动画,是如何从泥泞走向成功的?

日本动画制作委员会体系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了,投资方的收益在制作委员会制度中得到了保证,但是动画制作公司最后得到的收益却微乎其微,这也不得不促使动画公司降低人工的薪酬。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被称为了万恶之源,日本也开始有人抵制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了。

但是这也无法否认在原创动画发展的过程中,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任何制度都具有时代性,它在相应的时代产生——发展——消亡。旧制度走向终点,必然有新的制度去接替它。

五、结语

从日本原创动画发展的几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它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在跌跌撞撞中逐渐成长,最后书写出华丽的乐章。我们国家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动画创作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才华,建立健全的动画制作、发行、销售体系,保护动画创作者的切身利益,是一件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希望我国的原创动画能够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