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生活中要烹飪的話,增鮮和調味的調味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雞精和味精。那麼大家知道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味精的起源

味精的主要起源地是在日本,在日本,味精叫做味之素,還有一家專門生產味精的公司,那就是味之素公司。1908年,有一位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中發現了湯變得鮮美的原因,那就是穀氨酸鈉,他將這個成分分離出來,再製作成晶體,它就是味精。但是從海帶裡面提煉出來的話成本較高,經過多次實驗,最終他從甜菜、大豆、小麥等食材中提取出了穀氨酸鈉的精品,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味精。

味精是鮮味調味品的第1代產品,是單一成分穀氨酸鈉的結晶體,簡單直接,味道也比較的純粹尖銳。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雞精的起源

雞精才是中國人有認同感的一味鮮味複合調味料,雞精是參照雞肉的鮮味組合,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在經過一系列提煉加工而形成的鮮味調味品。其中整雞是關鍵,還要加入一些輔料,比如說洋蔥、大蒜、雞蛋等等。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差別

雞精和味精在口感上就有很大的差別,味精口味較單一,雞精的鮮味、口感、香味都要更加的醇厚綿長,豐富持久。

看成分,大家就會覺得雞精比味精要更健康,而實際上,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只是加入了一些輔料而已,因此這兩味調料品其實區別並不大。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在實際的生活中,烹飪時,大家還是會更加偏愛雞精,是因為雞精的香味更加濃厚,也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在烹飪單一食材時,我們可以選擇口味單一的調味品 ,能夠起到增鮮的作用,如果加入了複合調味料,還有可能會損失植物本身的特殊風味。而在烹飪酸性菜餚,比如說糖醋類菜餚時,也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容易溶解,鮮味效果會很差。

雞精的成分雖然比味精要複雜一些,但是市面上合格的雞精和味精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並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吃了真會有害健康?


味精是否有害健康?

那麼味精和雞精有害健康的謠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在20世紀中期的時候,在美國加州,一位醫生到中餐館吃飯,用餐幾個小時之後,身體出現了很多不適的症狀,所以他就猜測是因為吃了添加了味精的食材導致的,他就把他的個人主觀猜測發表在醫學雜誌上,從而在醫學界和民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家就一直覺得食用味精會有害健康。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知道雞精和味精的區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