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國寶中最為神秘的,非和氏璧莫屬。一是迄今為止仍無法得知和氏璧是什麼模樣的;二是和氏璧到底是什麼材質;三是和氏璧採自哪裡;四是和氏璧的下落。

卞和抱璞的故事, 最早見於《韓非子·和氏篇》,春秋時期的卞和得璞(沒有經過琢磨的玉)於荊山。卞和採得的等於是塊原石,他認為這是罕世之物,決定獻給楚厲王。楚厲王找人一看,認為這只是塊普通的石頭,這下卞和犯下欺君之罪,被砍下了左腳。

武王即位後,卞和又拿著和氏璧見武王,這次同樣被鑑定為石頭,把右腳也砍下了。文王即位後,聽聞卞和抱璞在荊山上哭了三天三夜,眼睛流出的已不是淚而是血。這次,文王命人將璞剖開,並將之命名為“和氏璧”。而後世對於記載中的“荊山”具體在什麼地方一直存有爭議。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春秋戰國時期玉璧

和氏璧採自哪裡

一、湖北陽新

據《輿地紀勝》記載: “為卞和得璞之所。”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則直接指出 “荊山在湖北陽新縣北五十里”。

二、湖北南漳縣

1983年商務印書館版的《辭源》中引用漢代《孔安國傳》記載 “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相傳卞和得璞於楚荊山,即此。”另據《中國名勝詞風俗》記載, 湖北南漳縣城西約75公里的荊山南麓,有巖高百仞,壁削如屏,相傳是卞和得璞於此。

三、安徽蕪湖縣

據《太玉府志》記載, “蕪湖縣東南十六里,介天成湖與長河之間,有大、小二山,曰大荊,曰小荊;《九域志》則記載,“大荊山即卞和得玉處。

四、安徽懷遠縣

據《懷遠縣誌》記載,“荊山,縣新倚也,在治西南,濱淮突起。”而《鳳陽府志》及《中國名勝詞典》 也認為懷遠縣荊山有抱璞巖,傳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

五、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懷遠縣汴和洞

和氏璧的材質及形狀之爭

據《晉書·與服志》、《玉璽譜》等記載,和氏璧 “色綠如藍,溫潤而澤”,這是後世認為和氏璧顏色的主要依據之一。一直以來,對於和氏璧的材質到底是什麼?有著五種不同的說法。它們分別是: 藍田玉、獨山玉、拉長石(一種寶石)、和闐玉和綠松石。

但主要還是藍田玉、獨山玉與拉長石之爭。

據曾親眼目睹過和氏璧的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錄異記》描述和氏璧是,“藏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若按照他的描述,首先可以排除的,就是綠松石。

因為綠松石在春秋時期並不罕見,且不符合側面看是綠色,正面看是帶白的特點。而和闐玉雖然也有各種不同色調的,但從玉石的分佈上講,荊山是不可能產出和闐玉。因此,也可以將其排除。

據說秦始皇在統一天下時得到和氏璧,並且將其雕刻成傳國玉璽,“命李斯篆文,玉工孫壽刻之”。《太平御覽》、《後漢書光武帝紀》及《文獻通考》等記載,“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 眾多的史料及文獻認為,和氏璧的材質應為藍田玉。同時,藍田玉也符合《錄異記》中關於和氏璧特性的描述。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拉長石



2001年,浙江寶玉石研究所的袁奎榮教授宣佈破解和氏璧材質之謎,他拉長石完全符合“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的特點。而在中國湖北的神農架和內蒙古也有寶石級的拉長石產出。

認為和氏璧的材質是獨山玉的,主要依據有四,一是南陽是楚重鎮,卞和是楚人;二是卞和是識玉者,鎮平多玉人,識玉者多;三是鎮平歷史上也曾有“騎帝山上多金,山下多玉”的記載;四是鎮平縣至今仍有卞莊、和營兩自然村,其村民自稱與卞和有親緣關係。

春秋時鎮平所用玉料,多屬獨山玉、藍田玉、綠松石等。其中,藍田玉和綠松石都離楚山、荊山較遠,唯獨山玉與楚山荊山較近,卞和所得的玉有可能是獨山玉或鎮平所產的某種玉。

和氏璧究竟是什麼形狀的也是一直存有爭議。有說和氏璧在剖開後,並沒有再次進行加工,仍如玉璞般;有說雕成了玉璧;還有就是被秦始皇製成了傳國玉璽。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綠松石玉璧

和氏璧下落的說法

按照歷史的記載,和氏璧在五代十國以前一直有著一條較為清晰的“傳承線路”,五代十國以後漸漸又摻進了一些傳說,使得和氏璧的下落愈發的真假難辨。

楚文王是最先得到和氏璧的,到了戰國時期和氏璧到了趙國的趙惠文王手中。接下來就發生了“完璧歸趙”的故事,最終和氏璧又被秦始皇製成了傳國玉璽。

此璽用陝西藍田玉雕琢而成,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這顆玉璽經北周、隋、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

後唐末帝李從珂為石敬瑭圍困自焚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瞭。在北宋哲宗時,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送至朝在後,經諸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這就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

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和氏璧被金國掠走,此後便銷聲匿跡。等和氏璧再次出現時,已是忽必烈死後。而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被叫賣於市,後為相國伯顏命人購得。

伯顏買走後,又作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舉動,他竟將收繳各國的歷代印璽統統磨平,並分發給王公大臣用作刻制私人印章。據說朱元璋稱帝后,元順帝攜玉璽逃至大漠。至此,和氏璧算是完全無影無蹤了。

(明、清及民國時期發現的所謂“傳國玉璽”也早被一一證實為贗品。)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既壽永昌 ,受命於天玉璽

和氏璧是否被忽略

早在明、清時期開始,就出現了眾多的質疑聲。認為《韓非子》中的“卞和獻玉”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寓言故事,雖然戰國到漢朝時的國璽也不大,只有小小的如印章般大小,但被製成玉璧的和氏璧太薄,根本無法制成玉璽。

現今可知和氏璧只可能是三種形狀,要麼仍是未雕刻的璞;要麼是塊玉璧;要麼是像一方小小的印章般的玉璽,且已被磨平甚至刻上別的文字。

從春秋戰至明、清時期,有著眾多的帝王及王公大臣們的墓葬。這些墓葬中有的至今仍保存完整,但有的已慘遭破壞或盜掘,有的則是經考古後才被發現。

那麼,是否可以作出一個大膽的猜測,就是和氏璧曾經就呆在某個大墓之中。以和氏璧可能出現的三種形狀來看,如果和氏璧是以未經雕刻的半原石狀態出現在古墓中時,無論是被盜墓者或考古人員發現,也未必會對其加以重視。畢竟這樣的“石頭”與墓中其它貴重的珍寶相比,可說是毫不起眼。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和氏璧出土遺址

就算是被製作成了玉璧或玉璽,一是從來沒人知道和氏璧的模樣;二是在和氏璧上並無文字,就算有也只是某位蒙古王公大臣的名字。這樣一來,在無任何證據的前提下,無論是盜墓者或考古人員,一般只會認為這是墓主人的隨葬之物,而將其忽視,甚至從未往和氏璧上考量。

此外,一些在古代被認為極為罕見的材質,如拉長石、藍田玉、獨山玉等,在現代人看來已不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物品了。因此,極有可能和氏璧早就被盜墓者盜取出來而流落民間。另一個可能,是和氏璧在考古時沒有受到專家的重視,最終與其它墓中出土的文物一道保存在文物倉庫,或出現在了博物館。

如果真的存有這種可能,那或許和氏璧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