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京、西京都在中国,为何偏偏东京在日本?

月光下的温唇


地名,是根据时代变迁,而改变的,其中统治者的喜好以及美好愿景,是地名更改的重要依据,简而言之,地名的更改并无太多的规律可言,历史越悠久的地方,曾经用过的地名越多(邯郸除外)。甚至直到建国以后,地名依然更改过很多。

但有一种地名的更改,相对来说要严格得多,虽然也有统治者的喜好,但因为这样的地名改动,干系众多,所以即使是统治者,也要谨慎应对,这就是首都的改名。


东西两京的前世今生

古代中国,很多情况下喜欢用京或者都,来证明一座城市首都的地位,这种习惯,一般认为源于西周时期。

当时西周的都城叫做镐,但当周武王灭了商纣王以后,为了体现京城得地位,改名叫镐京。这也是西京的源头,而现在,则更多叫西安。


在东汉时期,汉朝的国都迁到了洛阳,但由于东汉是承接于西汉王朝,但刘秀的根基在洛阳,因此,虽然他自称是西汉景帝的后裔,但出于国家管理和自己根基考虑,并没有迁都于长安。

但长安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名义上也相当于一个都城,但毫无疑问,在东汉,洛阳是毫无异议的京城。

这也成了后世一直以来实行的两都制打下基础。甚至,会有三都,甚至五都的出现,这就出现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这样的说法。

两都制,或者叫陪都制如果按照现在习惯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政治文化中心,一个是经济贸易中心。

隋唐时期,这种两都制得到充分的发展,隋唐王朝,包括中间的武周,都在实行两都制,这就有了西京和东京这么一说,因为隋唐时代两都制发展极为迅速,人们也习惯把长安叫做西京,把洛阳叫做东京(或者叫东都,神都)。

这实际上是源于地理因素划分而成的。

东西两都,兴于东汉,盛于隋唐,因此,人们习惯性的把长安叫做西京,把洛阳叫做东京。

但到了宋朝时候,虽然也有东京这个名号,但指的是汴梁,也有西京这个名号,但指的是洛阳。

而到了辽国,就更有意思了,辽国先后出现了东京,西京,南京、中京、上京五个都城,而辽国统治的土地,远不如汉唐,甚至和北宋不过半斤八两而已,却出现了五个都城,也算是历史少见。而对于辽国而言,西京指的是大同,东京是辽阳。

到了元朝,没有东西京一说,都城叫做大都,还有一个元朝的发源地,被称为上都。并没有官方资料上显示元朝有过东西两京的记录。



可以说,从元朝开始,东西两京的说法就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南北两京。

南北两京的前世今生

南北两京的出现,源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南方人口在南宋时超过了北方,而且这样的超越是全面的超越,不单是人口,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除了军事)。

南方人开始寻求更高的地位,而这样做最简单直观的办法,就是建都。

其实在南方建都,东吴、东晋、南宋,都曾经建都南京,这也证实了南京的文化底蕴。

但这些建都依旧差了一点火候,那就是,没有一个大一统王朝建都南京。这对于把大一统当作第一大事的中国人而言,的确差点火候。

将南京的地位提升到了名副其实首都的时候,是在明朝,当时叫做应天府,朱元璋在这里建都,并且持续了三十多年,即使到了永乐大帝时期,他依旧把南京作为都城,直到永乐十六年,才迁都北京。


从此,在明朝,有了三个都城,南京,北京还有一个叫中京。中京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存在感很低,位于现在凤阳县,中京的出现,只是因为朱元璋是凤阳人,所以,他把凤阳也封为京城。

而北京的历史,现在看来,是从元大都开始的,一直持续了六百多年,而北京的历史脉络,相对来说就比较清晰了,虽然也改了许多名字,但至少从元朝到现在,(中途明朝前期和中华民国是不是都城),北京的地位一直都很稳固。

一些人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除了中国有东西南北京城以外,在日本首都也是东京(从法律角度来说,日本是没有首都的,东京顶多算是日本的行政中心,出于表达习惯,暂且称之为首都)。


其实,这和中国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好像中国人在历史上改了无数地名一样,日本人的地名也改了无数次,而东京,原来叫做江户,这个名字在日本幕府时代就已经有了,历史比东京这个名字悠久很多,直到明治维新时候,才改名叫东京。到头来,也不过是日本国家自己的事情,和中国没有啥关系。


小小嬴政


答:不但南京、西京、北京都在中国,东京也在中国;至于日本那个东京,它那是盗版的、山寨的。

中国的东京在哪儿呢?

看过小说《三侠五义》吗?

里面有一出精彩纷呈的大戏,叫——“五鼠闹东京”。

讲的是北宋仁宗时期,江湖上有著名的三侠五义,三侠为南侠展昭,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北侠欧阳春;五义又称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因为三侠中的南侠展昭轻功了得,被宋帝仁宗赐号“御猫”并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包大人手下当差。“御猫”之名引起了五鼠的极大不满,他们联袂上京找展昭挑战,大闹开封府。

对喽,中国的东京就在现在的河南开封。

如果没看过《三侠五义》的同学,应该看过《水浒传》哈。

《水浒传》里面也有一出精彩纷呈的大戏,叫——“李逵闹东京”。

讲的是梁山好汉大闹东京的故事,发生地点,也是北宋的帝都东京。

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开封曾经是被叫作东京;但被叫作东京的,可不单单只有开封。

比如洛阳,也曾经被称为东京,或东都。

中国历史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以南北朝为分界,此前局势以东西对峙为主——战国时期,七国争雄,西秦独对关东六国,所以出现了连横和合纵之说。南北朝之后,特别是五代十国轻后,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对峙局面。

那么,就形容了东、南、西、北等四京之分。

周平王东迁,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基本奠定了后世东、西两京的位置。

刘邦建汉,一开始,就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后来权衡再三,还是定鼎在了长安。

光武中兴,先是定都洛阳,后来有过还都长安的想法,最终在群臣的劝阻下放弃了。

董卓乱政,曾火烧洛阳,迫切汉献帝西迁长安。

三国归晋后,晋都定在洛阳。

但是五胡乱华,永嘉奇祸,洛阳被焚,铜驼流泪;晋愍帝司马邺还一度迁都长安,作最后的顽抵。

从东晋到南北朝,基本上,所有的北伐,包括祖逖、桓温、谢安、刘裕等等人,都是围绕着收复洛阳和长安展开的。

隋朝终结了南北朝后,定都长安,洛阳为东都。

隋朝亡唐兴,也定都长安,高宗和武周时期兴建洛阳为神都。

大唐灭亡,版图破碎,赵匡胤建宋时,版图大为萎缩,他却一口气连建了四个都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府(也称汴梁、汴州、汴京)、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与北宋对峙的辽国也建了四个都城,其中以临潢为上京,以幽州(今北京)为南京,以大同为西京,以辽阳为东京。

宋金时期,南宋虽不能收复失地,仍尊北宋四京为都城,而把杭州定为行都,称临安。

金国先是从上京会宁府迁都燕京(今北京),后在濒临灭亡时,又迁都南京(今开封)。

元灭金后,以燕京(今北京)为都城,称大都。

明太祖驱逐蒙元,定都金陵;后明成祖北迁,建造北京,金陵城就成了南京。

……

下面说说日本的东京是咋回事儿。

以前日本的首都是在日本关西地区南方的京都,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天皇将皇宫搬到了江户,使江户成了日本的政治中心。由于江户在日本关东地区,即在关西的东面,所以江户就被改称为“东京”了。

也就是说,日本的东京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别想多了。


覃仕勇说史


汴梁在什么地方,中国有北京,南京,西京,那么东京在哪里?东京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所以中国的东南西北京都有,今天的日本东京,不是中国的历史上的东京。

中国历史上的东京在开封,河南省开封市。

欢迎大家去看一下,这里有许多的古迹,这里是北宋的京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市景。

开封是原河南省的省会,这里有许多故事,杨家将,北宋的宫殿,北宋时期的城墙已经复原,走进开封古城,你就进入了宋朝时期,仿佛能够听到古代兵器碰击声,和战马的嘶叫声。

看见许多的复古风格的古代建筑,亭台楼阁,小河流水,湖泊荡漾,古风词曲,悠悠宋朝音乐。开封的北面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清澈见底的黄河水,岸边的松柏,牡丹花映天仰日,气垫船水中飞驰,黄河边骑马奔驰。沙滩绿草如茵,铺盖如毯。

有人会说黄河水不是黄的吗?怎么是清澈见底的呢?黄河水是黄色的那已经是老黄历了,今日的开封,今天的黄河,今非昔比,斗转星移。已经旧貌换新颜了。

开封人民非常的热情,厚道,他们能够跟你讲不完的开封故事,开封地下还有三层开封古城。这里埋葬着古老的开封故事,古城遗址全部在今天的开封地层下面。李自成引黄河水灌开封,泥沙淤积,只有古老的铁塔没有被埋,开封人民又在泥沙淤积的开封古城遗址上面从建了一个新的开封,而老开封就在新开封的泥土下面静静地述说着开封古老的故事。

今天的东京开封,美丽而神秘,博大而精深。


宝树白石



月夜箫声414


能发这样的一个问题,足可以看出来这个发问题的作者对历史不是了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先后存在过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西京一般指的是西安,南京、北京的地名现在还存在着。而东京——汴梁则是比较悲剧的,随着宋朝的没落,名字也改掉了。

在这四大京都上,北京、南京、西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首都。而东京在其中就显得默默无闻,以至于导致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

而日本的东京,则是明治维新后改名的,日本东京在改名前叫——江户。江户是谁建的呢?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德川家康在平定内乱,统一日本全国,而在这时候,德川家康重新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行政中心,当时的江户只是一个在日本历史上很不出名的小渔村,在经过多年的修建,江户成了日本封建时期的经济、政治中心,而当时日本的首都不在江户,而在京畿地区,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避让,由于东京地区便利的路上交通、海上交通优势,在日本明治时期被重视。在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城市莫过于东京,东京现在是日本的经济、金融、教育中心,gdp占日本综合的一半,人口占日本的三分之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日本这样,首都能够占据全国经济这么大的比例,在这里足以看出东京的重要性。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东京本来也是中国的,小子不听话,天天跟老子吵架,闹情绪,嚷嚷着要自己过!老子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被气得就让他出去自己单独生活试试,可这小子脾气一点没有变好的,到处惹是生非,现在该想办法教训它,让它理智,理性的为人处世的,孝敬老人家的,让他知道中国是老子,是长辈,是根!


易人01


中国不但有北京、南京和西京,而且还有东京,北京是现在的北京市,南京是现江苏省南京市,西京是现陕西省西安市,而东京则是现河南开封市。中国有“四京”,而日本已有“两京":日本东京市、日本京都市西京区,为什么日本偏偏也有“东京",而且还是首都呢?

现在的日本东京市是首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古代的东京叫“江户",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以来的主要都市,1868年日本江户幕府倒台,明治维新日本天皇由京都迁都江户,施行府制,借鉴古代中国传统成立东京府,1889年5月东京15区又从东京府中分离出来成为东京市,自此东京就成为了日本的首都。

为什么日本偏偏有个东京呢?日本自古以来就崇拜中国的文化,中华文明一直对周边的国家影响很深,日本在唐朝开始就一直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文化,就连朝鲜也是如此,朝鲜首都平壤也曾经叫西京,因为中国古代带有“京"的地方就是京城、皇城,日本天皇在明治维新时期将江户取名“东京"就是借鉴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



舞动人生124


说明……华夏的根很庞大,开枝散叶呢😄


琴诗煮肉


这和中国古代人聪不聪明没有任何关系,日本的东京跟中国的东京不是同一个东京,这虽然看上去有点像绕口令,但这并不是绕口令,这个日本的东京,自然是日本东京,而中国的东京是中国的东京。两者决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座城市。

在宋代,有一本著名的书叫东京梦华录,这本书是当时的南宋人写的,怀念当年在东京城的北宋生活,如果有人不注意的话,还会以为这个人是在日本东京生活过,可是在宋朝,日本东京还没有建立起来,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宋朝东京就是代指的宋朝汴京。


宋代的京城也就是,宋代的东京城,在水浒传里那也是大大的有名,所谓东京城繁华似锦,各色匠人如云集结,可以说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一派盛世气象。

至于题目中提到的西京,北京,南京,在不同的时期,代指不同的城市,就拿与宋朝同时期的辽朝做例子,辽朝有自己的西京,有南京,这里面的西京是哪里呢?

有人想当然的以为是今天的西安,因为有一首诗是一首唐诗,说得非常好,说是烽火起西京,牙璋辞凤阙,这首唐诗就是形容在西安城看到烽火狼烟,可这就犯了大错了,当时的西安,明明还在宋朝的手里,并没有落到辽朝的手里,那么,当时的西京到底是哪里呢?这里的西京是当时处在辽朝控制下的大同。

同样的道理,这里的南京也不是今天的南京城,那么大辽国的南京到底是哪里呢?说出来吓你一跳,大辽国的南京居然是今天地理意义上的北京,是不是绝没有想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所谓的东西南北京,这都是一种方位的称谓,就还拿辽朝举例子,它的西京和它的南京都是相对于它中都的方位来的。 除了辽朝这个例子,还有许多其他朝代也是通过一个首都,一个陪都,来以首都为中心,按照方位进行命名,比如说在唐代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也就是说,在唐代,西京就是西安,东京就是洛阳,所以你要是只是生搬硬套的套,你会发现在历史上的东西南北京,地理位置变来变去,仿佛沧海桑田一般,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乃至会怒而大骂,说这些记历史的人都在瞎写。

就是日本的东京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说句实在话,和中国的东京确实有那么一点关系,不过,也仅仅是有一点关系。毕竟在那个时候,日本受到中国许多文化的影响和辐射。

在日本历史上足利幕府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当时幕府命令手下的封臣上杉定正想方设法筑造一座新城,于是,这位封臣下令家臣太田道灌去付诸实施,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江户城的建造便在这位封臣的家臣手里面督办完成的。


江户城的选址据今天日本考古学家考古,就在在今天日本的的皇居一带。 江户就是东京城的前身,当时日本本来的首都是京都地区,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也想建一个三京体系,于是有了将江户改称为东京的想法,随后在江户时代的幕府封臣佐藤信渊建议将都城移到江户,并命名为东京,将大阪命名为西京,形成东京、西京、京都的三京。

后来日本果然成立了管辖江户这区域的东京府,由此,开始使用东京这个名称。但是他们也知道,在中国也有东京这种称呼,所以日本人为了避免尴尬,相当多的人将东京写成“东亰”,他们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毕竟不管怎么写京还是“亰”是“京”,但是使用“亰”字,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日本当时不愿意或者说不敢直接冒犯中国,随着后来日本国力的强盛,再也没有人使用那种异体字东亰了,全部写作东京。


夏目历史君


在中国古代,东京、西京、北京、南京都有,只是现在只留下北京、南京两个城市名称,东京西京随着朝代的变化及都城位置的变化而消失。

在古代“京”字一般代表国都所在,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一般都是相对于自己那个朝代都城的地理位置来区分方位。



先来说说北京、南京两个城市名称由来,南京城在中国历史上有“十朝都会”之称,有“金陵”“秣陵”“建康”“建业”“建邺”“江宁”等称谓,南京城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国都的地方,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在应天府建都,将元大都改名为北平府,有平定北方之意,明成祖朱棣在夺得帝位之后,就打算迁都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如今的北京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到满清入关后,北京仍然是都城,降南京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到了民国时,南京又被定为首都,而北京改为北平,新中国成立后,首都设在北平,北平改为北京。这就是现在“北京”“南京”的来历。



那么为什么现在只有北京、南京而没有东京、西京了?

其实在古代,中国有“东京”这个地方,而且是两个,一个是东汉的国都洛阳,一个是北宋的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公元25年,汉朝宗室后裔刘秀推翻王莽政权,登基称帝,建都河南洛阳,为表示合法与正统性,国号延续前汉,因刘秀所建的汉朝国都在河南洛阳,而刘邦建立的汉朝国都在长安,地理位置一东一西,所以又叫洛阳为东都,也可以称为“东京”,长安称为“西京”。这也是后人称汉朝为西汉东汉的原因!



北宋时有东西南北四京,赵匡胤建国后,设开封府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洛阳在北宋前就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因为唐末遭战火破坏,辉煌不在,五代时朱温建后梁,把国都选择在汴州开封,只是开封建都是在草创阶段,不象洛阳有基础,所以设开封为东都,洛阳为西都,五代的晋、汉、周依照后梁制度,北宋篡周得国,沿后周制,还是以开封为首都,洛阳为陪都,所以称开封、洛阳为东西二京。到宋真宗时,因为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是赵家发迹之地,宋真宗下诏将应天府设为南京做陪都!宋仁宗时契丹声言要南下攻宋,听到消息的宋朝廷开了个会议,吕夷简主张建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为北京,如果契丹真的南下,就可以御驾亲征,在北京指挥抗战,宋仁宗采纳了这个提议,把大名府建为第四个陪都北京。



现在中国的城市没有“东京”“西京”,跟都城变化有关系,“北京”“南京”这两个城市的名字,从明朝开始到现在,都曾做为首都存在着,“北京”“南京”的称谓没有断过,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下来。而北宋的东西南北四京,到南宋时就都不再是宋人所有,所以东京西京的称谓也随着消失,而北宋的东西南北四京,也都有了别的名字,所以到现代“东京”“西京”就被弃用了。

而日本的东京,在四百多年前称为“江户”,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打败德川庆喜,在9月3日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迁都东京,从此东京成为日本的首都!



其实国家城市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直在变化,对于“东京”“西京”的名字消失不要过于纠结, “东京”“西京”在中国曾经存在过,只是现在换了一个称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