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最近重新温习老电影,看了由周申导演的喜剧电影《驴得水》,突然觉得感慨万分。

该影片由张一曼(任素汐饰),孙恒海(大力饰),周铁男(刘帅良饰),裴魁山(裴魁山饰)主演,讲述了在1942年,一堆怀揣梦想的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山区,开办了一所小学发生的事情。

由于当地条件艰苦,喝水困难,每次都要用驴去拉水,但由于他们申请驴的餐饮资金上层不批准,所以他们让一头驴“驴得水”,冒充一名英语老师吕得水来填平账目。

但是谎言只是一时的,“驴得水”终归不是老师“吕得水”,在收到教育系统的一封要派特派员,来学校检查的信下,大家都担心这个谎言会被识破,正好这时有一名铜匠经过,大家经过商量便留下了这名铜匠冒充英语老师“吕得水”。

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围绕着这名冒充的英语老师“吕得水”来展现,从孙校长为了自身利益和稀泥,周铁男被枪打击过后的懦弱,裴魁山由于张一曼和铜匠睡后的黑化,到铜匠一朝得志后的各种小人行径,揭露出了隐藏在人性之中恶的一面。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剧照


一、贪念:走向深渊的第一步

弘一法师说:贪心是不知满足的心。贪念一起心就被奴役,从而被贪心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自由可谈。想要内心自在必须心无贪念。

但洛克菲勒也对他的孩子说过,当我们冷静地追溯人类历史的踪迹,我们就不难发现,试问有谁对那些美好的东西不生爱慕、贪得之心?有谁不想独占自己甚至是他人所需要的一切?

世上绝不存在不贪心的人的。倘若你有一颗橄榄,你就一定会想整株橄榄树都归你所属。

但是贪心是要有限制的,通过奋斗而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法的手段而去实践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贪念,这就是让人所不齿的,也是坠入深渊的第1步。

电影《驴得水》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说由于是上级部门不批这一头驴的餐饮费用,所以他们不得不把这一头驴当做一名老师报上去从而得到公费。

但是这个费用得专款专用,除了用作驴得水的餐费以外,其他的钱都要用在学校上。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无力


可是在贪欲的驱使之下,所有人都忘了这一个事实,被校长提出给予学生奖学金,让一曼汇报驴得水的支出情况的时候,一曼汇报出来了,饲料费,驴修维修费,驴掌更换费,却还汇报出来了,假牙费(裴魁山),服装支出费(一曼),健身器材费(周铁男),眼镜修理费(校长的),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放任自己的贪念。

当时裴魁山刚进学校时,还反问过所有人:为什么要来搞这个乡村教育?是要改变中国农民的贪欲,可是他们却连自己的贪念也都改变不了。

在这个贪念的驱使之下,他们放任自己所有的欲念,把专款专用的钱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之上。

贪心不是件坏事,它没有什么不好的,每个人都是可以有贪心的。但是有贪心不代表着是通过不法的途径来得到,当内心的贪被无限放大,形成私欲的时候,人就容易走偏道路。

《拉•封丹寓言》说到:贪心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内心的欲望是无穷尽的。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这样而形成的,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贪念是小小的,便放纵自己的贪念。但有1就有2,当尝到了贪念甜美的果实的时候,贪念一旦形成,就再难以回头。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虚伪发言


二、谎言:一个谎需要无数的慌来圆

当贪念形成,而自身又想掩盖内心的贪的时候,便会给自己找无数的借口,于是便形成了谎言。

费尔南多说:当谎言的开始,可能只是由于一件小小的事情。但当谎言产生的时候,却意味着将会产生更多的谎言来掩饰,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有掩饰不了的那一天。

电影《驴得水》中的校长他们便是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之中,他们最开始的谎言只是为了养一头驴子,但是当谎言越撒越大的时候,后果已经不是他们自己能控制的了。

由于每次特派员下来的时候,吕得水老师都不在场,从而引发了特派员的不信任,要求这一次他们来到的时候,吕得水老师必须在场。当时学校只有4位老师,只能去找一名人人冒充吕得水这个老师。

铜匠便这样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在冒充结束以后,由于铜匠的“出色”表现,们成功的骗过了特派员,并且获得了3万元的奖励。

他们把这些钱用去吃喝玩乐买东西,裴魁山直接买了一件貂皮大衣,但是他们收到了第2封来信,特派员要再次来学校,并且带着美国人来学校来见吕得水老师。

在这一段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荒诞的事情,他们先是让吕得水老师,说他被困在外面回不来,然后铜匠自己一个人出现,在之后他们戳破了铜匠是吕得水老师的这一个谎言,但是特派员却由于利益的问题,说铜匠必须得是吕得水老师。

而后为了蒙骗美国人,他们直接让铜匠假扮假死,但是当他们得知美国人要把1万美金送给铜匠的时候,校长让自己的女儿孙佳,假扮铜匠的未婚妻,谎言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之中被放大,而当铜匠听到美国人说要带孙佳去美国的时候,他便直接诈尸,群人又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和耶稣的理论来论述,铜匠为什么会假死又复生?

在美国人信了铜匠复生以后,他们便把校长绑了起来,让孙佳和铜匠结婚,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汇成成一条线,直到最后无法收场。最后在铜匠的妻子出场后,美国人说了一句话,真是不可思议。

大伙最开始的谎言,不过只是希望能够保护自身的利益,但当谎言失去控制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尝到自己的恶果。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都不无辜


三、兽性:人性的自私表现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那就是“畜生就是畜生”,什么是畜生呢?就是没有人性,已经遗忘了人的本性,当人们把欲望放出来以后,就容易把心底的兽性激发出来。

加藤谛三《与内心的冲突和解》一文中说到:“人类的矛盾体现在理性与感性、良心与本能冲动、理想与现实、场面话与真心话、正面与反面、人性与兽性”

当一个人的人性不受控制的时候,他内心的兽性便会被释放出来,具体就体现在一个人的自私行为上。

影片前半段都是在对人性的探讨,大家都是为了学校这一个目标而汇集在一起,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都是人性之中弱点的体现,但影片的后半段却急剧的从人性转变成了兽性的探讨。由于人的自私行为,每个人都释放出了内心的魔鬼,开始罔顾道德,放弃了自我的良知,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兽性:只为释放自己的欲望,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巴塔耶将“人性”和“理性”关联起来,他说自从有了理智,人才摆脱了兽性,形成了人性,当一个人没有理智,只会考虑自己的时候,兽性便会被释放出笼。


裴魁山觉得自己被一曼背叛了以后,完全忘记了他当初和一曼在一起的日子,直接骂一曼是公共厕所,秉持着一种我得不到也要毁掉的信念。

而张铁男在被特派员让人用枪打了他以后,一曼在他眼皮底下差点被强奸,他也不管并当做没看见。自己喜欢的女人孙佳不愿嫁给别人,他还去劝说,在自私的表现下,完完全全体现出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铁匠,完全是把人性中的兽性发挥到了极致。

鲁迅先生的文集《二心集》有一句话“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铁匠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的身份被揭穿的时候,他直接跪地求饶,而当他从奴才变成主子的时候,他直接逼迫学校的4位老师臣服于他的脚下。在他自私的表现下,他把他骨子里的授予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畜生即使成了人,骨子里依旧还是畜牲的性子,小人一朝得志便是兽性的表现。在自身利益的提前下,人往往会抛弃自己骨子里的人性,而把兽性释放出来。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小人得志


四、人性:学会理智对待欲望

人是离不开欲望的,欲望是个中性词,人拥有欲望不是一件坏事情。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欲望中产生的,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那就变得不再灵动。

有欲望不是件坏事情,但是要学会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做人要有能把欲望关在笼子里的能力,而不是让它放任自由,任凭它本能的行事。

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人和动物的区别不仅于人能直立行走,更在于人会思考,能够用思想控制自己的行为。

《驴得水》之中,人的兽性被激发,是因为人的贪念越来越大,一群人都没有控制住自己内心的自私自利,只顾着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谎言一个接一个,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从而导致人性的缺失。

影片的最后身孙佳的离去,一曼的死亡,是对现状无力的反击,也是对众人做一个“高贵的野蛮人”的不齿,人比动物更高级,就是人能学会控制住自己本能的反应,在保护自身的情况下对他人有同理心,不做伤害他人之事。


《驴得水》欲望与人性|贪念—谎言—兽性—回归人性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结尾:

《驴得水》运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头驴终归是驴,披上了“吕得水”名字的铜匠,最终也变不成能教书育人的教师,不是披上人皮就是人,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在道德的高标准线中要求自己,才是人和兽的区别。

所谓人性,不过是能道德和理智的约束下做自己。而兽性却是把自己的欲望放出牢笼,任其自由的肆虐,但最终却是害人害己。

所谓做人,就是在有欲望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性,人与兽之间差的并不只是一具皮囊。

我们无法成为圣人,也做不到无欲无求,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我们和禽兽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在面对世间的丑陋,自己兽性大发的时候,还能有有一个冷静的头脑,维持欲望和人性之间的平衡。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能够看透世间肮脏,也能维持本性不变。

一个优秀的人从来不是没有欲望,而是在欲望之下能维持自己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放弃自己做人的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