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喜欢玩手机,打游戏,到底怎么去教育?

山川虎哥


首先,这个电子产品几乎人手一部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不让孩子接触。而且,很多家长甚至也是手机不离手,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大人开着电视刷抖音...

1:小朋友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和玩的内容,在偏小的时候可能还能控制,到了高年级以后几乎无法用权威来控制,孩子会见招拆招。这时候,需要家长做的,就是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要立下严格的规矩并按照执行,比如:写完作业或者完成某项任务可以看半小时,玩的内容可以从益智类型选择。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高年级,突然立规矩孩子会叛逆反抗,家长也会情绪爆发,两方沟通会出现严重隔阂。这就需要家长首先放下架子,先做沟通,多和孩子聊天,鼓励多运动转移注意力,再来做一个约定,慢慢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2:其实,孩子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很大程度是家长的原因。家长是否能做到在孩子面前不耍手机不玩游戏呢?另外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或者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现在的孩子视力都有偏低,一两岁的孩子都可以自己下载APP,无师自通。电子产品带来的是新的教育模式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隐患。很多人网络成瘾,离开了网络似乎没有办法生活,其实成年人也有同样的问题。

3:我建议家长,首先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做一下阅读或者健身,亦或者写写字画画等,哪怕就是和家人一起做饭了家常的动作,都会潜移默化改变孩子。对于电子产品,其实不光是一个习惯的问题,更多折射的是家庭教育。想要孩子全面健康积极乐观的成长,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家人。

最后,我想说:家长改变1%,孩子改变100%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部分,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甚至多学科的学习。家长平时关注政治时事,孩子自然也就了解的多,家长喜欢历史,孩子也会感兴趣,家长喜欢美食,孩子也会有偏好.....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先要朝那个方向努力。

祝孩子全面发展!健康幸福。一起成长。


中小学资讯


作为一个初中学生的家长,我的孩子也喜欢打游戏,经常让我愤怒不已,却又无计可施。

孩子上初一的时候,为了接送孩子方便,为他购买了手机,他竟然偷偷躲在被窝里打游戏,导致上课无精打采、眼睛也开始近视了,让我使劲揍了一顿,但是效果不佳,游戏依旧,只是由地上转为地下。

今年寒假期间,我又发现他在英语直播课堂打游戏,我没有鲁莽的开始训斥责骂,而是调整了教育方法,推心置腹地与他贪心交心,现在看来效果还挺好。

一、孩子,请你算算“经济账”。寒假期间,孩子报了某VIP英语在线课程,参加这个课已经一年了,首先我给孩子算了一下经济账,每节课近百元,假期60天每天一节,共计6000元,我的工资要还住房贷款,孩子妈妈的工资正好是5000元,假期中还要报别的课程,花费更多的钱。孩子,如果你在直播课上都在打游戏,不但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更是把父母的生活费、治病钱都无谓的消耗了,这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

二、孩子,和你谈谈“生命线”。

从教育体制先谈起,中国的教育是很公平的,特别是高考,是最后一次只看分数不看脸的选拔,所以要想下半生有高的起点,过上有质量的生活,高考是你唯一的机会,所以高考分数线就是“生命线”,只有学习才能让“生命线”充满生命力。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时光是不会倒转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是一句空话,未来的路,只能靠你来走,今生努力奋斗,从杜绝游戏网瘾开始吧!

三、孩子,跟你讲讲“诚信度”。平时我跟孩子约法三章,只要是休息时间,可以批准他外出玩耍或者打游戏,但学习的时候就必须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这次,孩子有悖于自己的诺言,正好让我抓住把柄、击其软肋。于是我就从他不遵守诺言,让我很伤心说起,这是对父母信任的不尊重、不诚信,让孩子明白违背誓言有很严重后果。

四、孩子,邀你做做“监督员”。在这方面,我也向你道个歉,这个假期,我也是一直休息,在你学习的时候,我一直都在看电视、看头条,或者写点无聊的碎片,也没做计划看一些书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没有给你做好榜样。今天我也向你承诺,我也要开始做一些人生规划,也要报考一些技能证书,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与你一起共同成长。


教育讯息


你好,我这个方法是我朋友教育他儿子用的,他儿子喜欢玩手游,玩的还很溜。为了孩子学习,他们夫妻也经常生气,怎么说孩子还是会偷偷摸摸去玩。

后来他和孩子摊牌了,游戏可以玩,每天一次30分钟,然后写出你玩游戏的感受,500字以上。通过这件事情,他儿子的作文能力得到提升,每天还都能玩到游戏。

这是我所见到比较有效的案例,希望能帮助到你。


爆炸的大油梭子


增强家长管束效果几种方法

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我觉得用泥巴捏出一个球都比切水果要好。


二、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他自然会找到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iPad等等。当然iPad也是要收起来的。

三、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法律上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我见有家长居然跟自己的孩子炫耀新手机的诸多游戏功能,这不是教唆犯罪嘛。 四、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折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其实就像有的人听说喝酒有害健康,于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用抽烟来替代了喝酒,这又有什么用呢?



五、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有的家长跟我哭诉,作为书香人家的孩子,居然对家里的书一点都不喜欢,一本都不看,我问家长你们家都有什么书?家长说这我还真不清楚。所以你看,只有家长真正的爱阅读,爱分享,孩子才会慢慢喜欢。

六、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比如小猿搜题、猿题库、家长帮、百度作业帮、有道词典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我看见有的家长的手机吃喝玩乐的软件一应俱全,唯一的一个学习软件就是有道词典,还从来没有安装过,这样的手机落在孩子手里,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七、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八、和孩子约法三章,并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人也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用枪指着孩子,残忍地把手机收起来锁在保险柜里,顺便把保险柜的钥匙也锁进保险柜里,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可以玩半个小时,但是一定是在作业全都完成之后,而且如果玩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那么下次就要相应地减少时间。



九、让孩子自己赢取玩手机的时间。 首先要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孩子用心经营自己的游戏账号,已经做到了在游戏世界里呼风唤雨君临天下的地步,他如果一走了之,那么江山社稷怎么办?这种家国情怀使得孩子不忍离去。还有的孩子专业经营QQ空间好几年,认识了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和北非的诸多好朋友,如果瞬间消失,那么这些跨越国界和肤色的友谊该何去何从?所以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制定奖励措施,每天作业完成的好,正确率高,就会赢得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

十、让孩子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从来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如果说考试考差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这跟玩不玩手机没有太大关系,班上的学霸们也都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复习。所以如果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我们就得想办法跟孩子沟通,最好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的这几年以来,自己的一些变化,比如耐性的减弱,体重的增长,成绩的下降,朋友的减少,等等,并且帮孩子来增强自控能力,比如向班里自控能力强的同学取经,制定自己的每日作息计划和每周学习目标,等等。


慌梦


小学生喜欢玩手机,打游戏,这很正常。我们成年人都长这么大了,不也喜欢拿着手机天天刷,老公男朋友不也喜欢玩王者荣耀?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首先要摆正心态,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样可以不给孩子大压力,也不会给自己过大压力,觉得玩手机这事非全部摈弃不可。

第二,家长是孩子的典范,是孩子的榜样,在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的同时,你做到了没?要让宝爸或者宝妈都要做到哦。

第三,约法三章,给孩子说明经常玩手机的坏处。同时,让孩子完成一定的学习,并且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才可以玩手机。在孩子完成良好时,一定要进行表扬,有惩罚,必须要有表扬,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第四,至于周末嘛,可以合理安排培养亲子感情,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那我就陪他玩,但是也要让他陪你去运动,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他朋友,以后说话就更方便了。

总而言之,电子设备增多是一个巨大诱惑,需要我们家长一起合力,从自身做起,才能去要求孩子。争取当孩子的朋友。





missAngela


小学生喜欢玩手机,打游戏,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习惯可不是岁数一大,就会自动改变的。相反,岁数大了,还会变本加厉,更加离不开手机。

堵不如疏。小学生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打游戏?因为他没有别的兴趣爱好,手机是他的最爱。家长要培养他正确的兴趣爱好,没时间陪小孩的,可以把他送到兴趣班,最好是他比较喜欢的那种。或许费用不菲,但你要想到,如果他戒不掉游戏瘾,那就废掉了。如果因为有了另一种正确的兴趣爱好,而使他生活学习走上正轨,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带他多出去走走,北京的天安门、故宫博物院、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野生动物园、外滩、迪士尼乐园等等。通过外出游玩,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当他心里有了世界,那小小的游戏又怎会束缚得了他?

最后,我再说说如何帮他戒掉游戏瘾。那就要让他屡屡受挫,完全得不到乐趣。有报道说,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游戏,偷偷地玩跟他一样的游戏,花钱买好的游戏装备。只要孩子一上线,他就也跟着上线,在游戏里痛揍他,让他在游戏里充满失败感,最后就不感兴趣了。

这毕竟是个例,普通的家长做不来。那就告诉他玩游戏的危害,和他讲道理,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理讲通了,再帮他戒掉游戏瘾。教会他一通乱按,游戏就会很快结束,永远升不了级,也就不会从里面获得乐趣了。


客座评论员


首先需要区分一下。如果题主所说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游戏。那么,应该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在进行的时候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因为从动物行为学的观点来看,游戏是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在进行潜在学习。这类的游戏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派上用场,以便更好的生存。

如果题主所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游戏(即电子游戏)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我就是从小玩游戏玩到大的。我开始玩游戏那会儿,主机还是FC,电脑用的还是windows98。那会我才上幼儿园。可以长年保持对游戏的热爱,足见游戏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在我高三和初三要参加升学考试的这两年,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没有让我对这个爱好影响到我的人生。(虽然,最后高考也没考的多好。目前只能在一个三流985苟且度日。现在好像不流行叫985了,改叫双一流了。)所以,我可以自豪的说:“I am a gamer not only just a player.”我是一个玩家,而不只是一个游玩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游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娱乐活动,比起电影,音乐,阅读拥有更强的交互性,游玩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在故事中的“存在感”。让游玩者可以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即亲自进行操作)来体验一种与现有生活完全或者部分不同的人生。而这种自我操作的“掌控感”也使得游戏也比其他的娱乐方式更容易让人沉迷。

其次,电子游戏和其他任何一种文化载体相同。同样有着优秀和低劣之分。优秀的游戏作品发人深思引人入胜。低劣的作品混淆视听毒害思维。在这一点上,由于其凌驾于其他载体之上的交互性所造成的损害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以上几点而言,我所能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三点。

一、不要敌视电子游戏的存在,但是也不要彻底放开。具体就是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游戏观念。虽然玩游戏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不能让游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该学习的时候要学习,该睡觉要去睡觉,该吃饭要来吃饭。

二、培养正确的游戏品味。小孩子的辨别能力差,无法区别游戏的好坏。大部分时候都是周围的小朋友玩什么我就玩什么。比如王者荣耀等社交游戏。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出筛选。

【当然,也不是说这类游戏不好,只是严格来说只能算及格,大抵连平庸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可以玩,没有内涵、没有寓意。如果用艺术来举例大概就是儿童简笔画(无意对喷,如果有喷子请自行忍住)】

三、承接上一条,如果孩子已经沉迷于王者荣耀这类社交游戏。不妨试试提高其对游戏的品味。人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物,一旦尝试过更好的就很能觉得不那么好的像以前那样吸引自己了。所以,为其提供相对更具内涵,更具深度也更有趣的游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以上即是在下之拙见。



老万哥数学课堂


方法

01

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要合理利用手机,要给孩子商量好哪些内容可以玩,哪些内容是不可以乱玩的。

02

如果孩子想玩手机就安排好时间,千万不要在做作业的时候,或者上课的时候偷玩手机,不然的话就会耽误自己的课业,影响自己的成绩。

03

要有激励措施,如果孩子的作业又快又好的完成了,或者比往常提高了效率,那么就为玩手机游戏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允许孩子多玩一会儿,孩子尝到了甜头,下次作业就会写的更好了。

04

在孩子完成作业了以后,要给孩子多安排一些其他方面的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孩子就会慢慢远离手机游戏了。











蓉城老师说语文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喜欢玩手机,分两种情况:

第一,大人天天手机不离手,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因为相比较作业,手机里面好玩的镜头那可是更有吸引力,孩子是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的,所以首先大人要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记住,是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陪着。你用不用心,孩子能感觉得到。我是做互联网生意的,也是天天手机不离手,但是我很明确的告诉儿子,我是在工作,不是在玩,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玩过抖音,打过游戏,手机上连游戏都没有下载过,所以除了查询不懂的知识,画画,儿子基本上没有玩过手机。就算是查询资料,我也不会让他独自拿着手机超过1个小时,并且反复地强调手机对他来说就是毒药,一定的洗脑是必要的。这个时候的孩子讲规则比讲道理行得通,实在是想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规定好时间就可以,如果违反规则,下次就少一次看动画片的机会,表现好的时候,我会夸他有自制力,很了不起,儿子也沾沾自喜很是得意。

第二中:父母忙于事业,就用手机来打发孩子无聊的生活,缺少父母陪伴童年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同时也是缺爱的,有什么比孩子完整的人格还重要的事吗?养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了不起的事业,既然生了孩子,作为父母就应该对他们负责,孩子不是小狗小猫,给口吃的就可以了,高质量精神陪伴才是儒养孩子最好营养,要不然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亲情会很淡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唯有放下工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孩子是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父母给他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着孩子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对孩子负起责任来吧。我的教育理念就是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就是一片灰暗,毫无生机,有句话说非常对,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张馨文聊家常


首先,沟通是必须的,不要带有不好的情绪去沟通。不要骂他,不要指责他。

  • 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手机有什么地方吸引他,同样吸引他的东西,有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替代。

  • 对于孩子来说,想要他放弃一个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考虑替代的产品。让他逐步从原来的兴趣中脱离出来。
  • 给他玩手机设定一定的门槛,例如一天多做五题数学题,多背五个单词,多画一张画,多学两首歌。完成指定的任务,可以玩手机多长时间,完不成,就减少时间。时间总是有限的,孩子做了其他事情,势必会减少玩手机的时间,要慢慢减少,让孩子不知不觉中脱离手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我们都经历过成长,我们小的时候,对于喜欢的东西也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
  • 延后策略,他当准备开始玩手机的时候,给他一个小小的事情,占用他五分钟时间,目的也是减少玩的时间。
  • 当有一天,他发现玩手机的时间已经缩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那就离脱离手机的时间不远了。
  • 至于周末的时间,因为整块的时间比较长,就要看家长是否有时间去陪伴孩子了。如果家长有时间,那么陪伴他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最好了。包括我前面说的各种,还有出去踏青。当然现在在疫情当中,暂时不可以。但是你陪着孩子做事,效果肯定比让他自己独自做事效果好。
  • 如果家长没时间陪伴孩子,那么可以找其他关系好一点同齡人的家长。让他们在一起,制定一些比赛类的活动。奖励可以是礼物,他们平常想要的东西。
所有这些,有一点很关键,不要急,我们大人要戒烟,戒手机都很难,就别说小孩子了。已所不俗,勿施于人,给孩子一点时间。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