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2019年12月,吉林北大湖滑雪場附近農戶殺豬場景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按吉林老年間的規矩,一般小康之家會在臘八之後(最遲臘月二十六、七)殺豬。那時候春節在望,隆冬季節,室外寒冷乾燥如同天然冰箱一般,生熟肉塊容易速凍保鮮。隨著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本平常人家年節時解饞的豬肉,已不再是生活中的稀罕食物,沒必要非得在過年期間饕餮。加之冰箱、冰櫃等電器日益普及,終讓殺豬的日子一再提前。在農村,甚至陰曆十一月的幾場雪後,便有迫不及待殺豬的人家。然而對吉林百姓而言,無論是殺豬還是吃肉,往往不是滿足口腹之慾那麼簡單,其中所隱藏的生活內涵,才更值得今人細細回味。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吉林地區家豬飼養歷程的回顧

吉林地區的家豬飼養的歷史悠久,歷來是農民主要的家庭副業。大戶養十幾頭,小戶養1-2頭(1991版《永吉縣誌》),凡家蓄而戶飼,肉肥而味美,除本地消費外,亦為出口大宗(偽滿版《吉林新志》)。直到解放前,吉林本地飼養的家豬都是東北民豬體系內的大民豬、二民豬、荷包豬等類型。這幾種東北民豬產仔多、肉質好、抗寒、耐粗飼,與重慶榮昌豬、中原太湖豬並稱為中國三大地方優質豬種,在世界地方豬種保護名錄中位列第四位,其中體型中等的二民豬飼養最為普遍。

儘管東北民豬有著許多優點,不過也存在瘦肉率低、增肉速度慢等缺點,為了以滿足豬肉要求,從1950年開始,吉林地區由政府倡導,開始了家豬品種改良。

由吉林省農場(現省農業科學研究所)引進巴克夏、約克夏改良豬種(1991版《永吉縣誌》),1959年又引入克米洛夫品種公豬與二民豬雜交,相繼繁育成吉林黑、吉林白、吉林花等三個優質豬種,深受廣大飼養戶的喜愛。為適應市民對瘦肉的需求,1984年5月,九站農研所從廣州引進美國杜洛克種豬7頭,與吉林黑(巴克夏與民豬雜交品種)雜交繁殖為杜吉黑一代,各項指標明顯優於地方品種(《吉林市副食品志》)。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吉林地區的家豬無論是增肉速度,還是肉質口感已經較從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當年仔豬出欄時,每頭體重比從前的老品種民豬提升近25%左右,若飼養得法,個體甚至會達到400斤以上。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舊社會豬倌放豬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舊社會豬倌放豬

除了品種改良,家豬的飼養方式也在解放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解放前,家豬多半由專門的豬倌放養——一些人編排出戲弄豬倌的順口溜就記錄瞭解放前的情形:小豬倌,哭咧咧,破衣露嗖趿拉鞋……,而小豬倌往往結合民豬通體烏黑的特徵,並不高明地用一句順口溜回敬:老鴰落在豬身上,看見人家黑,看不見自己黑……

隨著晚清吉林城開始加速擴容,一些曾經的近郊居村屯不斷被劃為城區。儘管市容市貌不斷城市化,可舊時養豬的民俗卻往往以圈養的方式得以保留。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吉林市內的平房區尚有養豬的居民(如我童年時生活過的永昌衚衕)。​養豬也一度為部分市民改善了生活,增加了副業收入。有首民謠就對城市養豬就做了比較生動的記錄:

禮拜禮拜(星期天),上山䂾(lǎi)菜,

䂾菜餵豬,豬長飛快,

今年殺豬,啥肉不賣

肥的㸆油,瘦的炒菜

豬尾(yi)巴請客豬毛賣

豬糞留著學大寨……

八十年代初,為改善城市衛生條件,《十不準》等地方法規陸續出臺,吉林市市區內養豬現象逐步絕跡。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殺豬在吉林城內的發展剪影

養豬對於一座城市而言,顯然沒有屠宰業的發展更有意義。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城商人馬雲峰呈請當局批准,率先在今吉林市新地號和北極門外開設兩處屠宰場,專營屠宰業務(前者專事屠豬,後者專事屠牛,《吉林市副食品志》)。隨著東、西關屠宰場的設立,屠宰業在吉林城內迅速發展,到了第二年(1909年),吉林城共有民設屠宰場所二十戶,每日屠宰豬二百餘頭、牛三十餘頭(晚清版《吉林通覽》)。民國時,馬雲峰的兩個屠宰場被收歸國有,加之溫德河子新建屠宰場,通歸當時的省城警察局管理。到了1937年,屠宰場更成為日偽當局斂財的部門,甚至成立了一處所謂“日滿合辦”的屠宰場。這一年,吉林市共宰殺5663頭豬、681頭牛,屠宰業興旺程度可見一斑。

吉林市解放後,屠宰場有公私之分,1956年實行公司合營,私營屠宰業主多被吸收為國家正式職工。1958年,吉林市屠宰場更名為吉林市肉類蛋禽聯合加工廠,簡稱“肉聯廠”,1969年黃旗屯肉聯廠開始建設,1973年正式投產,屠宰單位由國營一統。直到1980年以後,吉林市才陸續出現集體個體屠宰業戶。

在黃旗屯肉聯廠投產之初,機械化程度並不高。殺豬還是沿用“刺殺”土法屠宰:把豬殺死後,在豬後腿蹄上部位,通豬體皮下各部,用人工吹氣使其膨脹,然後置入專備大鍋內,用熱水泡燙,邊燙邊用水刨子褪毛,待毛褪淨後,再開膛分割……(《吉林市副食品志》)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屠宰行業機械化程度逐步提升,各工序專用機器逐步取代人工,勞動生產率有了顯著提高。當年的黃旗屯肉聯廠對吉林市的市民生活影響極大,許多順口溜談到吃肉解饞,都會提到黃旗屯:

某某某,蹬三輪

一蹬蹬到了黃旗屯

黃旗屯下館子

吃了兩盤豬腸子

豬腸子賊拉拉香

又喝了兩碗甩袖湯……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路邊豬肉攤床舊影

生活質量的改善,影響了吃豬肉的習慣

直到改革開放前,吉林市及周邊百姓的植物性油脂攝入量都很有限,富含脂肪的豬肉就成為補充脂肪攝入的重要來源。因而一直以來,在人們的眼中,肥肉的多少是衡量豬肉質量的重要標準——皮下肥膘少於三指厚,才算得上好肉。用厚厚的肥膘肉㸆油,在從前是很讓老人和孩子期待的,㸆油時不僅會吃到酥脆可口的油渣,還往往會順帶來一餐噴香的豬油拌飯。

招人喜歡的肥膘肉不僅會用來㸆油,還會被烹飪細做。除了蒜泥白肉、酸菜汆白肉外,還有一種“酥白肉”算是東北菜裡的老牌美食。酥白肉是一種掛漿類菜餚,選用豬膘肉,切片掛糊,在油鍋炸蓬炸透,然後投入熬開的糖漿中翻勺蘸勻,出鍋後撒上青紅絲和芝麻。脂肪和焦糖使得這道菜香甜酥脆,非常受過去的食客歡迎。只不過這道菜熱量太高,已經不大符合當代人的飲食標準,如今通常只存留在一些傳統菜館的菜單之中。

不單肥膘肉,各類豬肉也受歡迎,除了“吃豬尾巴怕後”外(怕後是說擔心危險而產生的過度警惕),吃豬肉在民間幾乎沒有什麼禁忌和說道:各種熘炒、紅燜、蒸煮菜餚會選用最為適宜的豬肉部位,如豬裡脊、梅花肉、五花肉、前槽後鞧都有各自獨特的用場。豬的內臟在分割前,因形狀被俗稱為“燈籠掛”,心、肝、肺、肚、腸、腰子,都會被烹調成風味不同的美食;豬血會被加入佐料灌成特色血腸,或者直接蒸成美味的血糕;豬皮會被剔淨、切碎,熬製成美味的皮凍;豬骨會分為棒骨和刺骨,用來熬湯或醬骨頭——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家豬可謂渾身是寶,腹腔中的板油,甚至內臟裡的油脂都不會被輕易浪費。

​然而時代的進步讓吃豬肉的習慣漸漸發生了變化,家庭餐桌上的豬肉菜餚被店鋪中的買來的各種豬頭、豬耳、豬爪、豬尾、香腸等熟食分去了一部分份額。近幾十年,生活質量的明顯提升,因油脂攝入量過高,已經導致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出於對健康的考慮,人們不再鍾情於那些有著數指厚膘的豬肉,轉而選擇低脂豬肉——傳統習慣已悄然改變。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旗人祭祀,取自《吉林舊影》

旗人祭祀殺豬與“吃白食”的俗語

一直生活于吉林大地的旗人,素來喜食豬肉,祭祀敬奉神明、先祖,必以豬肉為“犧牲”貢品。旗人每年的祭祀活動次數多、程序繁雜,殺豬獻牲的講究自然不少:

擇純黑(無雜毛者)牲豕(《永吉縣誌》),祭日未明,由鍋頭到豬圈,將祭祀專用黑豬從圈內領出,不抓不綁,邊領邊擊鼓誦唸神祠。把豬領入西屋內,再將黑豬綁置起來放在桌上,開始領牲儀式(《吉林市滿族志》)。主祭者捧酒祝畢,灌豕耳,動則吉(豬頭受耳中酒刺激而痙攣晃動,代表與神明取得了聯繫),謂之領牲,於神前割牲,曰獻白(《永吉縣誌》)。若豬頭沒有動,則必須重新唸誦神祠,灌酒於豬耳,直到豬頭晃動,豬耳“撲愣”才動刀殺豬。

黑豬領牲宰殺完畢後,火燎、水燙,刮洗乾淨,開膛破腹,分割豬頭、脖圈、梭子骨、前腿帶哈拉巴(肩胛骨)一副二件、後腿帶枯隆骨一副二件、肚子、肋條骨帶大梁骨兩件、腰子、後臀骨帶尾等十二件(《吉林市滿族志》),煮八分熟後撈出,置大銅盤放在西炕梢供之,曰阿瑪尊肉(《永吉縣誌》)。這個過程在祭祀儀式中叫擺件子

,也叫拿件子。

在主祭的察瑪唱誦完畢後,阿瑪尊肉(也叫老虎肉)便被分給參加祭祀的族人分食。這種祭典上的豬肉不能被拿出門,傳說那麼做會引起神怒。但可以邀請外人到家裡吃,請人不分旗人漢人,甚至過路的生人,只要未穿戴狗皮製品,都可以進門分享。參加分享阿瑪尊肉的人不必備禮,更不必付錢,進門簡單道賀後就可以大快朵頤,吃得越多,主家越高興。醉飽離席不必致謝,主家也不送。由於參加這種活動所吃的免費食物以白水豬肉為主,故而在民間留下“吃白食”的典故。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抽刀白肉,取自《吉林特產風味指南》

流行在東北的殺豬菜並非上講究的傳統菜品

吉林地區凜冬漫長,冬季寒冷乾燥,豬肉富含脂肪,是各階層百姓抵禦嚴寒的首選肉類。由於旗人經常祭祀殺豬,對烹飪豬肉極有經驗心得,為讓普通食材具有不凡姿態,常常會在烹飪技術上精益求精。以汆白肉為例,若處理不當,要麼會讓豬肉過於油膩而使人不敢動箸,要麼會讓豬肉過於鬆懈而失掉香滑口感。其中奧妙一在煮肉的火候,二在“片肉”的刀工,而刀工往往起到關鍵作用。

解放前沒有電動切肉機械,切肉全仗人工。汆白肉的肉片講究用長刀片成,肉片越長越好,越薄越妙——長近半尺,薄可隔肉看字。七八成熟的豬肉長片,不僅要如錦緞般有波浪起伏的褶皺,入口還要滑嫩脆爽(與講求入口即化的紅燜肉不同),咀嚼下去,要“香溢滿口而不膩,鮮留唇齒而不腥”。若肉片大小有異、薄厚不勻,則無論湯水多麼鮮美,也不能算做成功。我在小時候聽過許多年長且喜歡“窮講究”的老吉林人說過,那種大厚肉片子“在早”都是給窮跑腿子(底層傭工)拉(解)饞的,根本上不了檯面!——普通的食材如若不採用精細的操作,何來不菲身價?

​至於現在東北流行的殺豬菜,則是在汆白肉中加入各種豬雜碎熬煮的湯菜,儘管已經使用了酒精塊加熱的小鍋盛裝,但骨子裡還是大鍋燉菜的一種——講求實惠,管飽管夠的農家菜式。這種菜應該是闖關東之後才盛行開來的,其所飽含的文化內涵,與講究排面和儀式感的旗人奠基而形成的吉林傳統菜式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吉林紀事:那些已經淡出歷史的“殺豬吃肉”民俗軼事

吉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幾千年前的黑豬形象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的世界裡,飲食不僅僅是生存需要,也是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在吉林市,許多老習慣、老說法已然消逝在時光流動之中。然而在今天的生活中,重提一些往事,會讓人們猛然間發現,一些最不起眼的生活細節,竟然也有那麼波折的演進過程!於是,對於一切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人們的確都應懷有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