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民俗

摘自--榆中縣誌

第二節習俗

一、服飾

(一)帽巾

清代,男子蓄辮。民國時期,農村中老年男人蓄剪髮,戴瓜皮帽,城鄉中上層人土則多戴禮帽;姑娘留長辮,下襯青布條,續假髮(以辮長為美),扎紅頭繩,結婚則梳纂纂、套網子、戴裡帕;中小學生多戴遮簷帽(也叫制服帽)。50年代始一般男姓夏季多戴遮簷帽,冬季戴棉帽;婦女夏季多戴衛生帽,冬季戴黑色平絨或絲絨縫製形似鍋的鍋鍋帽和各色方巾。80年代前後,用有色毛線編制的鍋鍋帽在中老年婦女中一度時興。

回族男性戴白色便帽,俗稱“回回帽”。已婚女性原纏白色布巾,現多戴白色女帽。

(二)衣飾

清末至民國時期,禮儀場合男興長衫,有的外罩馬褂;女著旗袍,有的戴首飾。平時,男上衣多為對襟式,少數為大兜襟(左衽),顏色冬青夏灰;女穿大兜襟(右衽)、無領袖的“夾夾子”、大檔褲,老年婦女扎褲腿。衣料質地富家多為細布、毛線、皮毛、綢緞,平民為平布、粗布。50年代始,男裝多為學生服、中山服、列寧服、軍便服;女興短對襟衣,小醐領,顏色多灰、藍、黑三色。衣料興平絨、條絨、卡嘰、毛呢、的卡、的確良等。80年代開始,先後時興西服、皮夾克、夾克衫、滑雪衫、蝙蝠衫、喇叭褲、大檔褲、直筒褲、牛仔褲、健美褲、短裙、軍大衣、呢子大衣、風衣,衣色豐富,質地多樣,化纖棉毛呢俱有。

(三)鞋襪

宋末至民國年間,婦女纏足,鞋有鏽花布底、木頭底鞋等;男子則穿圓口布底鞋。冬季,南北山群眾多穿毛鞋、氈鞋、生牛皮鞋(內襯麥草)。襪用白布縫製,多為長襪,也有用粗毛線織林穿者。為求耐穿,加襪底,溜跟。經濟困難者,只穿鞋,不穿襪。50年代後,縣內居民逐漸穿膠鞋。70年代後,大部分人穿成品鞋,自做鞋很少。80年代以來,皮鞋普遍化,城鎮流行長統靴、旅遊鞋、防滑鞋、板鞋。女鞋多高跟,男鞋興半高跟。襪子也由線襪、棉襪、絲襪發展為尼綸襪、腈綸襪、彈力襪等。

二、飲食

1949年以前,縣內人民生活十分貧苦,飲食以炒麵、雜麵饃、饊飯、菜疙瘩為主,每日1餐3餐不等。50年代以後,生活逐漸改善,逐漸以臊子面、雞蛋麵、炸面、漿水面、拉條子、揪面片、碎麵條、禾田麵湯為主。90年代,有些人吃雜糧抄疙瘩、饊飯、攪團,只是為換口味。夏天用面換釀皮、涼粉吃。饃饃有發麵蒸成的蒸饃、花捲,烙成的鍋盔、酥餅、千層餅、發糕,油炸的油餅、油條、油果子、油饊子,死麵(也叫燙麵、不發酵)油胡旋、乾麵鍋盔及豬油閤兒、芽面個兒。還有肉、菜做餡的包子、餃子,間或用油糕、煎餅。飲料為漿水、罐罐茶。

三、民居

農村居民多以自然村為居住群體,毎戶用木椽作模具,夯築圍牆,自成院落,每個院落佔地0.3~0.5畝,多為方形。川塬地區民居多為土木、磚木平房,房屋佈局有一面形、兩面形、三面形和四面形,大部分習慣蓋北房,殷實人家建成四合院,主房高出院中其他房間,大門磚雕,木刻,不能正對主房。1956年起,農村修建新式房屋,人字木架,兩簷水瓦房,三開玻璃窗。1985年後,漸有磚混平頂房和樓房,嵌以彩色瓷磚、馬賽克,安裝鋼門、鋼窗。北山一帶,絕大多數人家住窯洞。一般在向陽的山崖上經過鏟削,形成80度左右的牆面,然後掘土成窯。窯門上方挖通風小洞,從窯頂向上挖出山煙滷。70年代後,多挖大窯門,安裝玻璃窗。至1990年,全縣7.56萬戶農民共有房屋520.45萬平方米,其中土木結構408.17萬平方米,磚木結構53.45萬平方米,磚混結構3.64萬平方米,樓房1.02萬平方米。

四、行旅

解放前,群眾上集趕會,走親訪友,短途全靠步行,遠行一般騎馬、騾、驢,少數人坐轎車子。50年代初,仍以步行為主。50年代後期,自行車漸多。60-70年代,普通幹部、職工上下班,農村青年趕集會,普遍騎自行車。中老年農民進城,坐拖拉機。70年代開始,各鄉鎮陸續通班車。同時,也有集體、私人購車營運的。

縣級幹部下鄉,50年代步行或騎騾馬,60年代騎自行車,70年代坐北京吉普,80年代乘小轎車。


榆中--民俗

棲雲之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