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壯大,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的魅力進一步彰顯,學漢語的越來越多,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浪潮。

那麼有人問了,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還要學英語嗎,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可認明確一點,現有許多人對學習英語有意見

一直以來,都有人都要求降低英語權重甚至取消英語,而且呼聲很高。他們的理由是:學習英語佔用過多的時間,使用效率又不高,還影響了其它知識的學習;多元的世界不只能學英語;專業人士專攻英語能學的更精;非英語專業可以有更多時間在自己的專業範圍內鑽研創新等等。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不錯,現實中也確實有這種現象:

我們從小就學習英語,最後能用上英語的不足1%,而這1%的人中,又有99%的人留校教英語!如此往復,那學習英語的意義何在?

因此,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而著名學者俞敏洪也曾說,英語在中國的地位太高,甚至遠高於母語漢語的地位,這在別的非英語國家都沒有的!他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難度,把英語拉下“神壇”,減負減重。

現實環境中,漢語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

不可否認,現在中國的國際地位處在不斷的上升階段,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廣闊,與世界各國聯繫越來越緊密,影響不斷擴大,漢語文化的獨特魅力得到發揚。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是在中國千年的朝貢體系內形成的通用語言,現在全球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廣泛度第二,而且漢語是聯合國的六種官方語言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漢語列為第二語言進入教科書。這也為漢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打下基礎。

這又使得許多人自豪感加強,自信心倍增——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語?

需要說的是,一種語言能夠得通用,最重要的一點是母語人群的國家必須強大!中國在可見的將來會逐漸具備這個條件的。

不過,漢語還的確有比英語更先進的優越性

首先,漢語具有高效的組合性,任何其他語言都沒有這個優勢。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能夠用很少的記憶文字來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思維鮮明敏捷,尤其在科研上優勢凸顯。也就是,你只需掌握它的基礎量就能運用自如。在現代社會一個說漢語的人只需要掌握2000~3000個字,就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寫論文。

而英語體系隨著新事物的增多,語言的基礎量也在快速增加,人類有限的時間和需要掌握的基礎詞量形成強烈的矛盾。英語單詞從莎翁時代的幾萬個暴漲到今天的幾百萬個,每出現一個新事物,就要對應造出一個新單詞,這在高速發展,新事物頻出的時代是不可思議的。而漢字在總量不變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組合的優勢是英語所不能比的。重要的是,漢語的優勢還有很多,不再逐一表述,優勢再多,也必須以國家強大作支撐才能進一步傳播。

其次,漢語不是真的那麼難學。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有人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這個觀點是錯的,其實中國人學英語一點都不比外國人學漢語容易。還有人主張說漢字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可以給漢語配上拉丁字母,漢語的傳播速度會大大加快,對此也不予置評。

真實的情況是,學漢語是先難後易,學拉丁語是先易後難,只學點皮毛不加深入是體會不到這一點的。漢語具有精簡性,高效性,精確性,而且生動穩定,並在現代的語音輸入效果優勢明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底蘊豈是幾百年的英語可比的?

好吧,漢語真的那麼優秀?那就讓外國人自己說吧。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前不久,BBC承認:漢語逐漸崛起,有望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並自嘲地說,“學這懵逼的語言這絕對是對全世界人類智商的信任啊!孩兒們!準備接受來自東方巨龍的支配吧”……哈哈哈。

關鍵是人家是認真的,還舉例論證:

  • 1.漢字很有美感。

漢字無論在結構還是書寫上都有著獨特的美感,如果世界想發明一種完美的通用書寫語言,那一定是漢語。

  • 2.漢字具有包容性,且簡潔高效。

在中國,方言眾多,卻都能用漢字書寫交流!這簡直太神奇了。有研究人員認為,漢字是古中國統一的關鍵因素之一,漢字也統一了中國文化。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 3.漢字便於理解。

漢字是表義符號,易於理解,具有智慧,有效率又準確,BBC認為,這便是漢字即將風靡世界的原因之一!

在美國本土,有越來越多人學習中文。2015年有報道指出,學習中文的中小學生在兩年內翻了一倍,大學內的中文學習者則在十年來增加了五成;2016年,澳洲政府耗資了980萬澳元搞了個很牛逼的軟件來學中文;英國先後兩任首相大衛·卡梅倫和特蕾莎·梅都曾親自提倡中文學習……

世界各地都逐漸掀起了學中文熱,中國文化開始得到推崇。

  • 4.同時,現在電腦翻譯與聲辨技術也不斷進步,兩人說話,機器可即時翻譯。

那還辛苦地學英語幹什麼呢?還需要人類翻譯員嗎?所以,電腦翻譯技術、“混合語”的出現,中文的崛起,也是對英語的真實威脅,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哈哈,漢語真的這麼厲害?於是,許多網友都開始飄飄然了,認為漢語一定會取代英語並走上世界,並且還腦洞大開地超前規劃了:

網友甲說,等那一天到來了,外國人要取得中文資格,要先從背《百家姓》、《三字經》,寫田字格開始;網友乙說,那太簡單了,要先學古代文言文,教授都頭痛的那種;網友丙補充說,寫漢字必須要用毛筆,還要一定蘸上那種正宗的“香味四溢”的墨汁……

不過冷水來了!現實的情況是,英語還是國際通用語言,而且在國內也有人竭力人反對取消英語,而且理由充分: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學英語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人才是需要參與到國際交流中去的;英語是屬於世界的文化,不應該是某個國家的;未來從事與英語無關的工作可以放棄英語……

而俞敏洪也是堅決反對取消英語的,並且理由更充分:

他認為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由國家來決定的,而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發展趨勢。就是在國內搞科研,也要查詢大量英文文獻;隨著我國走向國際化,無論文化、貿易、科技還是交流,都離不開英語,畢竟英語是門通用語言,是國際化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並被國際廣泛接受與運用……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還有,如果取消英語的學校教育,人們還會通過社會教育去加強英語學習。主動放棄英語學習,則無法進行世界交流……

聽到這些是不是心冷了,其實大可不必的,我們應該大度些。

我們知道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是因為曾經作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在15對世界各地進行了殖民掠奪的結果。在此基礎上英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這也奠定了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基礎,這是其一。後來同文同宗的美國逐步強大,英語進一步得到加強傳播。而且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英國和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上的地位一直遙遙領先,影響力巨大,於是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便順理成章,直到如今。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再重複說一遍,一種語言能夠得通用,最重要的一點是母語人群的國家必須強大!雖然英語還是世界通用語言,但我們要大度些,還要有信心。

不過這下你就明白了,雖然目前漢語在世界範圍內飛速發展,勢頭迅猛,但是漢語想要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還是需要較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有這種想法,還是挺豪情的,不是嗎?

對了,你認為漢語能代替英語嗎,那讓我們先充滿期待吧!

漢語能替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俞敏洪:英語現在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