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一线城市给你的这些,都是幻觉

所有的一线城市,天生都自带滤镜。譬如说,小城的安稳,会让人觉得碌碌无为。但在一线城市即使安稳,人们心中也有一团火,感觉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对于那些不甘心、要追梦的人,一线城市是战场。人越不甘于平庸,与现实之间的战争就越激烈。在这片土地上,痛苦、快乐、巅峰、低谷,一切体验,在梦想和现实的短兵相接下,才有最真切的绽放。或许一线城市,是幻象和真实的交织带,也是梦想和现实的碰撞场。

幻觉1:我拥有了一线城市的资源

对不起,一线城市给你的这些,都是幻觉


在五道口的街上,见过许多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快乐地生活在北京,丰富的生活,被网红小店、音乐会、展览填满。他们以为这一切的繁华、便利、炫目,就是生活的真相,就是北京的真相。可是他们不过是漂浮在真相之上的一群孩子。当他们终有一天,长大成人,知道了婚姻要买房子,知道了孩子要上学,知道了父母需要医院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一切东西,不是仅仅身处北京,就能解决。是的,这里有最豪华的小区,升学率最高的小学,最知名的医院。可能属于你的,大概只有外卖食品的敷衍,出租屋的狭小空间,独自度过的中秋节,还有那些,疲惫到不发一语的夜晚。

对不起,一线城市给你的这些,都是幻觉


幻觉2:我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


从北京西站走到羊坊店派出所,要步行25分钟,穿两个马路,转五次弯。那是Elly落户的派出所。户口办下来那天,是个冬日下午。太阳照得很敷衍,有点像她新户口页上,那个红章印。一页纸,一个章,一个标签,一个身份认同。它终于把她白纸黑字地,写到了这座城市的人口簿上。在后来出差的时候,别人又问起,你是北京人吗?Elly终于能抿嘴一笑,抑住语气中的那点儿骄傲点点头,不在意地说:嗨,算是个新北京人吧。终于能闭眼细数,二环三环的高架入口。终于能熟练穿行,雍和宫旁横横竖竖的小巷子。终于靠着父母积蓄,首付了四环外的一套小户型。终于,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也算是在北京扎根了。

幻觉3:我工作很忙,我朋友很多

对不起,一线城市给你的这些,都是幻觉


对不起,一线城市给你的这些,都是幻觉


国庆的假期,Tony喝多了酒,在家昏睡了两天两夜。梦醒来,第一件事是从枕旁拿手机。屏幕亮起,一切如常。新闻在依然推送,主播在活蹦乱跳地直播,微信的工作群依然热闹。那时Tony想,可能在这个城市,他死了,大概都要一星期之后,才会有人知道。只是有几次喝的迷迷糊糊,蓦然间不知身处何处的时候,那一瞬间总是在困惑:我是在哪里。是出差在外,酒店的大床上?还是蜗居于出租房,没有温度的床榻上?还是在老家,那个不知名的四线小城市,旁边屋里,就是酣睡着的父母。来这以前,以为这座都市的热闹也是属于自己的。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的人,不过都是表面风光,内心孤单的假狂欢者。

幻觉4:我是高收入者,工资超过全国90%的人在前三季度的居民消费榜中,上海荣登全国榜首。媒体评论的原因有两点:1上海人全国最能挣,2上海人全国最能花。新闻出来之后,底下有句留言被顶到了最高的地方:“上海人是最能花,我们挣三万花两万——可这是我想花的吗?”在一线城市,或许你的月薪是人家的3倍,但你的房价是人家的10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