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扇動了翅膀 環衛3000億估值也要動一動?

話說,今天一打開電腦,搜索框就自動跳出了#中國疫情正在結束#字樣。喜大普奔!

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世衛組織開的口。70%病例已經康復出院的好消息確實令人精神振奮,老鐵們,不用隔層紗呼吸的美好生活,離我們不遠啦!

致敬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各行業戰士!

現在,進入本文的主題——自抗疫以來就備受關注的環衛。

“環衛工人背50斤噴霧器,消殺三條街”

“xx市(區、縣)加強疫情期間的環衛保潔工作”

“嚴防死守抗疫防線的‘橙色’封鎖線”

“中藥藥渣日產10餘噸,大型垃圾壓縮車每天清運”

“武漢12座方艙醫院休艙,千名環衛工人保潔消殺收尾”

“緊盯垃圾收運,做好源頭防疫”

“無人駕駛智能環衛車助力抗疫”

……

想必,類似的消息應該每天都能看到,尤其是在這種特殊的時期,環衛清潔服務又處在戰“疫”防線的關鍵節點上。一方面,生活垃圾、醫療垃圾清運不能停擺;另一方面,特殊時期的消殺工作是重中之重。

由此,行業機構對2020年的環衛服務市場進行了重新評估,也慎重調整了一些長遠預期,以匹配此次疫情和相關政策催化的長期利好。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從河北的《關於做好環衛、供排水、物業等領域疫情防控工作》、四川的《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城市環境衛生的緊急通知》,到廣西的《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環衛工作的緊急通知》、廈門的《廈門市環衛工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手冊》等,環衛服務似乎經歷了全國覺醒。

疫情扇動了翅膀 環衛3000億估值也要動一動?

環保在線曾不止一次地就環衛這個主題說過,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建設成為近年來助推“大環衛”站上風口的兩大契機。而業界曾預估,環衛市場有望在5年內達到3000億的規模,複合增速30%—40%左右。

不過,合計一下2019年環衛的表現:

道路清掃面積215億平米,總市場規模1600億左右;垃圾清理51000+萬噸,總市場規模310多億;公廁運營覆蓋35萬多座,總市場規模也在310多億左右。這三大主要業務,已經為環衛拉住了2200多億的市場。

再加上這幾個領域本身8%—13%的年增長率,業內預估2022年環衛市場估值就能達到2700億左右。更有樂觀的群體表示,或許3000億的目標也能想一想,畢竟這次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可能比預計的更大。

這種說法有幾個主要的支撐點:

① 目前一線城市的環衛市場化程度較高,鄉鎮較為薄弱,而疫情的爆發將這種差異化凸顯得淋漓盡致,造成了相當的緊迫感。

② 經此一“疫”,環衛服務的關注度暴漲,人們在防護的硬性要求下更加關注環境衛生狀況,尤其是廢棄口罩的處理、醫療垃圾的處理、消殺工作的頻次、糞汙的處理達標情況等。顯然,疫情讓群眾的環衛意識陡然拔高了一大截。

③ 疫情期間,各地啟動了應急預案,無論是公廁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生活垃圾,還是消殺保潔,極盡所能“壓榨”管理能力,環衛服務更是首當其衝。也就是說,疫情對環衛管理水平的“催熟”作用很可能會持續發酵。

④ 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環衛設備無人化趨勢,無人駕駛環衛車上路,這些概念平時很多人聽起來都是#雨女無瓜#,現在卻成了#這個可以有#。各種原因,大概跟欣賞“美國採用智能機器人治療新冠患者”是一個心情。

⑤ 智慧化和信息化建設,無疑給這次疫情的環衛工作帶來了巨大影響。在傳統環衛向智慧環衛升級的途中,遭逢新冠肺炎這種突發情況,其優勢的凸顯在此就不贅述了。總之,加速建設智慧環衛體系,或成為此次疫情帶來的蝴蝶效應。

短期受益於消殺、應急環衛服務、環衛裝備等的需求提升,環衛服務行業業績增幅是有目共睹的。那麼長遠來看,蝴蝶扇動了翅膀,政策注入了動能,剛需拉動了市場,科技創新了模式,城市的智慧升級指明瞭未來方向……

環衛,還遠沒有觸及到天花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