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Hello大家好,这里是《大奇聊车》,每日为大家分享汽车资讯、选车用车、技术解读,帮助您快速了解综合类汽车知识,以下内容如有不实,还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感谢大家关注~

前言

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两田+一产”始终有着经久不衰的市场表现,无论是面对消费人群的变化或各种政策的积压,总是能够做到气定神闲,拥有强者风范。不过在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讨论日产有些许萎靡,尤其是在新能源的大势下,丰田本田凭借THS与i-mmd混动系统已将日产彻底甩开,事实真的如此吗?

经常关注车圈的朋友都知道,此前日产曾宣布2022年将推出4款搭载「e-Power智充电动技术」的混动车型,并宣称搭载其销量将占比品牌总销量30%,同时这也意味着日产将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直面丰田THS与本田i-mmd系统。那在未来“两田+一产”能否在新能源市场中“三足鼎立”呢?具体还要看它的「e-Power技术」的实用性 ,毕竟消费者关注的并不是车企的发展动态,而是在技术上面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即使阔别再多年,技术稳定且产品可靠同样能够获得青睐。

那么什么是「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呢?这也正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e-Power混动技术」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果您看过笔者此前发布的「丰田THS-II」与本田「升级版/普通版i-mmd」的内容,您对混动系统的架构会有一定了解,它的结构组成基本一致,都是由汽油机、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动力电池等一系列配件组成,仅是在配件规格以及技术层面有一定差异化。它就像我们小学时上美术课一样,每个人都是几张纸和一盒水彩笔,根据个人对绘画方面的能力与造诣不同,所绘制出的画面不同,或难或简。不过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便是“专利技术”,闻其名便能知其意,笔者就不做过多解释。那日产绘制的「e-Power」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一解析。

“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它所绘制的结构实际十分简单,即58kW的1.2L自吸汽油机、80kW的永磁同步电机(聆风同款)以及1.5kWh容量的电池。在整个工作环节中,汽油机的作用仅是为电动机提供能量,而能够驱动车辆的也仅仅是电动机,这台1.2L的自吸汽油机始终将自己保持在最节能的工作模式下,为驱动车辆的电机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所以它的经济性比较好。

在电池电量充足时,汽油机、发电机不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由电池供给电动机来驱动车辆。若电池电量低于系统标准,则由发动机与发电机为电池补充,从而让电动机保持长久工作。表面上看驱动车辆的动力来源是电池,实际由于容量问题,一定意义上来说它的动力来源属于这台1.2L自吸汽油机,与其他混动有着一定区别。

“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与其他混动车型的区别

与丰田/本田混动的区别

丰田THS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属于混联式结构,它们拥有三种驱动模式,通过分离装置来实现电驱、汽油机驱动以及电机与汽油机共同驱动。而本田「e-Power」从系统结构来说它是属于单一的串联式混动,工作原理更为简单。不过也难逃串联式的先天缺点,那就是能量损耗严重的问题,这点也是日产在研发时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e-Power混动技术」始终是由电动机来驱动车辆,所以它的行驶感受更加贴合纯电汽车,就驾驶感受而言它与丰田本田也有一定差别。

与增程式的区别

有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说“这不就是增程式混动吗?”,实际不是。因为它们的动力来源有着区别,增程式笔者也曾发布过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看看(打个广告),增程式车辆用燃油补给电池来带动电动机仅是作为第二方案,若想达到经济效果依旧是靠充电来给予续航。而本田「e-Power」仅仅是靠发动机来补给,完全不需要充电桩,所以两者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能否成为市场主流

能否成为主流我们从两方面分析:

其一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售价问题:这也是新能源车型之所以无法热销的主要原因。从成本角度出发,本田「e-Power混动技术」搭载的发动机是此前日产玛驰的1.2L机器,电动机将采用聆风同款,并且它的电池容量仅为1.5kWh,无论是相比纯电或插电车型的大电池成本都要低得多,所以从售价方面考虑应该不会太高,对于纯电车“跃跃欲试又碍于价格问题”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其二则是自身特点(已知的信息):我们都知道永磁同步电机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自身结构紧凑并且转换效率高,不过它也存在一定缺点那就是容易发热导致退磁等问题,所以聆风这款电机额定功率(70kW)无法达到最大功率(80kW),实际上所有的永磁同步都是如此。不过这点对于我们的影响不大,日常用车中即使是爬坡道路想达到最大功率也很难。况且70kW的额定功率已经不低,完全可以满足长时间高速续航,同时较高的额定功率安全性也更高,也是这台电机的精髓所在。

“闷葫芦憋大招”,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能否成为主流?

此外,日产在「e-Power混动技术」上的强化还包括电池体积方面,据官方介绍将搭载的动力电池体积仅为聆风的5%,所换来的则是更加经济的燃油效果以及更好的加速体验。

最后

日产给予国人的印象一直就是慢半拍,当丰田、本田的混动技术在国内步入正轨之时日产才发布引入国内的信息,的确符合很多网友给予它“闷葫芦”称号。虽然发布时间慢,但它的每一项技术都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肯定这点是最难能可贵的,比如十年磨一剑的VC-Turbo。而本期我们所提到的「e-Power混动技术」我认为也是日产在“憋大招”,因为从已知的特点来看它足够有竞争力,未来是否能够成为主流,还是要等上市再进行多维度考量,毕竟上方陈述的售价问题仅是笔者个人猜测,最终好要等厂商揭晓。

对此,不知您怎么想呢?

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您的每一个微小举动都是笔者创作的动力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