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理论讲述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但是在春季后期却突然出现持续的低温天气的一种现象。由于我国南北方物候不同,各地的倒春寒时间与标准也不一样,北方晚一些,南方早一些。

倒春寒形成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冷空气带来的。春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这时,北方冷空气还不时来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就会形成持续性的低温、阴雨天气。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介绍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至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倒春寒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比上一阶段气温要低很多,第二是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持续5天。[1]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据历史资料显示:北京30年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左右。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3月8日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已达到15.2℃,而最低气温只有3.3℃,早晚温差还比较大。

通常,人们将进入2月末3月初作为春天的开始。春季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多。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1、当股价进入一轮上涨就像春季的(2-3月份),是万物开始苏醒阶段,相当于股票在建仓吸筹、阶段 。2、春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这时,北方冷空气还不时来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就会形成持续性的低温、阴雨天气。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春季的特点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多。相当于股价在上涨阶段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股价进入回调期我们可以把这回调定义为倒春寒。春是由冬转夏的过程,我们把春作为是机构在洗盘阶段是不影响股价上涨周期。夏枝繁叶茂农作物茁壮成长 ,夏温度适宜、雨水偏多适合农作物成长,虽然受外界天气因素影响(比如大风、冰雹)但不影响农作物生长。这就好比股票进入主升浪阶段股票受题材、热点的追捧股价可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就翻倍。夏到秋,秋就是收获季节,股票进入大幅上涨机构面临出货我们要及时获利了结。秋到冬就要进入休眠阶段,随之股票也进入这休眠周期可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等。


月线均线设置为3、6、12、24月,确保均线粘合向上发散,月线多头趋势(3>6>12>24月),可判断上涨趋势以形成。


倒春寒理论讲述


春:大地进入苏醒阶段,随后股价进入调整阶段(倒春寒周期)。夏:拉升阶段,秋:收获期,冬:休眠期。例如:价值成长股票会经历几轮春、倒春寒(调整阶段)、夏、秋、冬


倒春寒理论讲述


中国软件涨幅4倍


倒春寒理论讲述


立讯精密

倒春寒理论讲述


深南电路


倒春寒理论讲述


南大光电(3倍涨幅)

倒春寒理论讲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