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极速车王》?

任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极速车王》是一种已经濒临灭绝的电影。许多好莱坞电影公司很少制作这样的电影。事实上,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它的制作过程反映了这种主题的“吃力不讨好”。据说这部电影的剧本很久以前就已经写好了,但它一直静静地躺在福克斯的“无法制作”名单上。一些著名导演试图拍摄它,但都以失败告终。《极速车王》是《泰晤士报》在南加州拍摄的传记片,但整部电影的地点还包括乔治亚州和法国。美术部门需要重现跨越南加州、密歇根州、佛罗里达州、英格兰、意大利和法国旧时代的场景,还需要制作或租赁数十辆价值连城的20世纪60年代赛车。

这部电影讲述了有远见的汽车设计师卡洛尔·谢尔比(卡罗尔·谢尔比)和著名赛车手肯·迈尔斯(肯·迈尔斯)的故事,以及他们在1966年勒芒(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GT-40中革命性地打破法拉利规则的故事。

尽管拍摄花了至少24周的时间,但艺术总监弗朗索瓦·奥杜伊(弗朗索瓦·奥杜伊)觉得值得一试。自从他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以来,他一直重视美术的初步研究。虽然导演和他都不是汽车专家,但他对著名的GT-40赛车却知之甚少。然而,作为电影的艺术导演,奥杜伊必须成为电影故事主题的“常驻专家”,所以剧本的背景必须彻底研究。

负责特别研究的人是奥兹(Ozzi Inguanzo),他是该董事的亲密伙伴,也是《金刚狼》系列的主要创始人成员。他整理了整部戏的角色和活动时间表,并整理了关键的汽车、轨道、场景和角色,如做学术研究。不幸的是,在研究期间,几十年前目睹这些事件的大多数人不幸去世,所以起初他们只能使用记者和历史学家的记录和证词。然而,作为一名研究员,奥兹找到了肯·迈尔斯的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和伙伴,他是一个富有的劳斯莱斯商人,名叫为查理·阿加皮(查理·阿加皮奥),在西部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初,他被肯(肯)雇用为一名18岁的机械师,在肯一家外国汽车修理店工作,然后被提升为迪通拿(代托纳)、赛百灵(塞布林)和勒芒(勒芒)汽车耐力赛的队长。阿加皮的叙述非常详细,为剧本提供了大量详细的材料,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程。



弘轩影视


从默片时代的滑稽追逐到《速度与激情》,need for speed一直是最能体现电影“运动影像”特质的主题之一。聚焦1966年勒芒耐力赛的《极速车王》是此类型下的最新选手,如片名所示,它充斥着对速度的极致还原和对造车过程的精细刻画。底特律的工厂流水线和摩德纳的作坊,勒芒夜雾弥漫的赛道和乡间小路,扳手与方向盘,加速,过弯,撞击与燃烧,《极速车王》用稳健的叙事和炫目的剪辑,将观众带入挡风玻璃后的第一视角,钻入汽车底盘聆听发动机的轰鸣。

但你不需要是赛车爱好者,甚至不需要懂车,也能在《极速车王》中收获当今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影院体验。《极速车王》这个有借《极速风流》东风之嫌的中文译名,或许不完全准确,这部影片不是专为速度崇尚者准备的视觉奇观,不只是肾上腺素为第一主角的竞技电影,它还是人物为先的传记片,细节丰富的年代电影,充满幽默和转折的剧情片。

英文片名Ford V. Ferrari,福特对战法拉利,虽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但可能对于理解本片更适宜:《极速车王》是一部关于对抗与妥协的电影。这种对抗,不只是勒芒赛道上两位车手双车并行火花四溅的对峙,更多的是赛场之外,两位汽车巨头的理念之争,商业世界与理想主义的博弈,纯粹与不纯粹、尊严与妥协之间的对立。

Ford v. Ferrari:是车王还是广告狂人

影片故事设定在二战后60年代婴儿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标榜个性的美国年轻一代不再中意流水线生产的国产福特,来自异国更具“匠人精神”的跑车品牌显得更酷,而连续在勒芒耐力赛中获胜的法拉利更是成为速度和冒险精神的代名词。面对下降的销售额,福特公司的营销鬼才Lee大胆提议福特开发跑车产品线,收购正处于财务危机中的法拉利,而Lee这个拍脑袋之举在也成为整场福特法拉利大战的源头。经历了语言不通坐立不安的尴尬谈判后,Lee为老板带回他们被法拉利戏耍了的消息,和一句致命的讽刺:“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

“尊严”,是《极速车王》不断出现的重要议题,而将尊严受损作为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非常聪明的戏剧处理。听到竞争对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厂丑,福特二世都带着戏谑的表情不屑一顾,但最后这句挑战尊严的讽刺却让他神色大变,直接宣布在当年的勒芒向法拉利开战,要用一辆福特制造的跑车击败法拉利。准确来讲,他这里的用词不是击败,而是埋葬。亨利·福特二世,这个继承了创始人祖父亨利·福特之名的二世祖,和他对身份的不自信以及所背负的重压,也就此丰满地树立起来,让观众心中福特V法拉利的天平悄悄倾斜。

《极速车王》极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在整个故事的行进过程中,片名中这两个公司,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摇摆。法拉利一方在开篇中被塑造成了狡诈的恶人,似乎他们作坊里精雕细琢的养眼红色跑车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装腔作势。待到勒芒开赛时,法拉利方的车手像个沉默着奸笑的反派,而看台上法拉利老头每一次的气急败坏,和主角Carroll每一次的作梗都能让观众感觉舒爽。

而影片前中段的福特二世正相反,观众会支持他尊严受损后的复仇意愿,而在此之外他显得极有大局意识和商业头脑,对主角团队也比较尊重。一场狂飙后的哭泣是本片最好笑的一个段落,也让这个车业巨头显得有点可爱。然而,这个意料之外的喜剧段落正铺垫了亨利·福特与速度和驾驶之间的疏离,铺垫了福特根本不懂赛车的事实。

福特公司的高层Leo在主角们到达勒芒终点线之前替老板当了恶人,用会议室里那一套官僚主义一次次为主角们制造障碍。但当终点到来时,观众们会逐渐看清,玷污速度纯粹性的的反派永远不会只有那么一个,所有体育精神,竞技道德,所有对速度的浪漫主义幻想,在商业世界中都不过是终将转换成销售额的宣传品和营销话术。

所以当我们的车手成为品牌形象下的牺牲品,亨利·福特变成了抛下团队坐着直升机去用餐的资本家,反而是一直板着脸嚷着意大利语的法拉利老头,向Ken低头致敬。

Carroll Shelby & Ken Miles:速度的终极意义

在福特与法拉利的大标题下,本片毋庸置疑的两位真正主角,是由马特·达蒙饰演的赛车设计师Carroll Shelby,和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车手Ken Miles。不同于许多其他体育类型片着重刻画选手与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极速车王》将重点放在了这一对惺惺相惜互相成就的同队友人身上,这一处理也显示出《极速车王》对于竞技与输赢,对抗与妥协的不同解读。

影片以Carroll在勒芒参赛时的回忆片段开场,勒芒赛道迷离的夜雾陡然变成洛杉矶的悠闲阳光,而Carroll这位首个赢下勒芒的美国赛车手,不得不因心脏问题放开方向盘退居幕后。但Carroll明显是不甘心的,他对速度丝毫未减的迷恋从他开篇引用的诗句就能看出:“当发动机转速达到7000时,一切都将逝去。”

前赛车手的身份,和对赛车事业的忠诚,成为驱动Carroll在整部影片中行动的引擎,这个总是嚼着口香糖不屑一顾的德州汉子,将不厌其烦地在商场与赛场间周转斡旋,险棋走遍,也要确保他精心打造的GT40里坐着一位真正的车手。

Carroll心中最纯粹的车手,是传说中很不好相处的Ken Miles。这个总是瘪着嘴一脸刻薄的英国男人,在方向盘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push,以报废的风险在一圈圈的竞速中突破着车辆的极限,也一次次将他自身肉体和精神的极限向前推进。

达蒙和贝尔,在本片中的表演是现象级的。就如两个角色的关系一样,两位影帝级别的演员丝毫没有抢占银幕时间,或是“飙戏”的倾向,有的只是没有表演痕迹的松弛自然。达蒙完全将自己化成了那个赛道边掐表的领队人,情绪内敛细腻;而贝尔,橡皮人一般的体重控制能力只能说是对他敬业精神的赞扬中最低级的一层,《极速车王》中出神入化的伯明翰口音,对人物不同状态转化的处理,都证明贝尔早已是当代最好的男演员之一。没有人会不爱贝尔塑造的Ken,即使这个人物根本没有讨任何人喜欢的意图。

大多数观众,大概都对66年勒芒赛的最终输赢不太了解,而《极速车王》的类型模式和故事走向,也似乎是以这场赛事的最终结局作为终极悬念。但在最终三辆福特越过终点线时,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受骗了:《极速车王》不关乎胜利,它的最终主题,是妥协。

Carroll对身体状况妥协,退出赛场后开始心不在焉地服着药;而当他获得福特提供的机会可以带领团队重返赛道后,即使他耗尽心力花样百出地抗争着,到最后也不得不在资本和权力面前放下尊严。

Ken似乎是纯粹和自由的化身,但他在进入GT40的车舱前还是有经济压力和家庭责任缠身。在成为福特车手后,他的第一次重大妥协,发生在福特高层禁止他出席前一年的勒芒比赛时。脾气火爆的Ken,出人意料地没有一走了之,他在空荡荡的车库里钻进车下,从收音机里听着队友们在勒芒的最新消息,一面认真地做着点评。

真正控制着那些炫酷赛车的不是把着方向盘的车手,看台上众人簇拥的赞助商们,才真正踩着油门和刹车,掌控着这些他们砸下重金的玩具。Ken输不起这个机会,只能躺在跑车投下的阴影里,继续玩这个他并没有话语权的角力游戏。

而Ken更为重大的一次妥协,出现在勒芒赛道的终点线前。这一次的妥协,是真正表意上的妥协,放慢,减速,交出对速度的控制权。当然,对于Ken最后的这个决定肯定有很多非常不同的解读,而我倾向于将它落脚于之前Ken与儿子的一场谈话中。Ken的几次妥协,都可能是为了保住自己作为赛车手的机会做出的选择。这种妥协,是理想主义下忍辱负重的无奈,但或许对于Ken来说,更是明白速度的意义之后的通透与释然。

在一次次打破个人记录,一次次将手中这台车逼到物理极限后,Ken已经拓宽了自己速度的边界。对于Ken来说,赛道不是直线型指向终点的,他真正的赛场,是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止的进程。所以Ken不需要赢,他只需要握住方向盘的那个机会,因为那之后他便不会停。

这或许是《极速车王》与其他类型片最不同的地方。“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虽然看上去只是安慰失败者的鸡汤,但对于真正纯粹的竞技者而言,这是绝对正确的行动指南。或许竞技者这个说法,在这里都不够准确,因为在Ken最后的那场驾驶没有其他对手,只有他一个人,在旷野中驶向一团火光。

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在现实的框架下,《极速车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改编。从现实与电影的不同中,或许就能看出创作者们的表达重点:现实中,恩佐·法拉利不但没有在比赛最后对Ken致意,他甚至根本没有出席66年的勒芒赛;而福特公司,其实也没有为Ken设下重重阻碍,在65年的勒芒就有派Ken出战。对这两个公司脱离现实的塑造,一方面丰满了《极速车王》的情节,一方面或许也是创作者们自己站了队,站在所谓“纯粹者”的角度去批判行业垄断者的不纯粹。这样的处理是否有失偏颇,可能得福特、法拉利及其消费者们自己去裁定了。

而作为真实人物的传记片,《极速车王》也免不了夸大这两个主角的领导力和重要性,将车队中其他的车手和工程师们模糊化或彻底抹去。真实历史中,Carroll和Ken并不是福特GT40的最大功臣,但为了方便叙事和建立人物,《极速车王》直接将这款传奇车型记在了两人名下。

但这并不是在批判《极速车王》,虚构作品与真实世界之间,本身就有巨大差距,而创作者们也是拿着有限的信息和老旧的电视画面,用自己的态度和解读填补故事中的空白。除了人物塑造的趣味和对类型叙事略带颠覆性的解读,《极速车王》作为体育电影和传记片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对Ken家庭的展现。

在这位赛车手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他的亲人不再是电视机旁忧心忡忡的阻碍,相反,Ken的家人都是站在刻板印象对立面,脱离功能性的角色。妻子Mollie是与Ken绝对相称的灵魂伴侣,会把车开得比他还快,会在看到两个大男孩打架时拎一把花园椅打开一本杂志坐在一边,而Ken的儿子Peter,是Ken最大的崇拜者,但会在Ken做出妥协时露出不解和失望,又最终真正读懂父亲。

虽然这篇文章着重于站在赛车门外汉的角度,讨论《极速车王》赛场之外的表意与叙事,但这不代表《极速车王》的赛场不好看。从Willow Springs,到Daytona,最终到勒芒,《极速车王》中的三场赛事,和赛事之间的无数测试,都依靠临场感十足的摄影、声效和剪辑,生生制造出一种生理上能感受到的速度感。甚至不需要3D,那种游乐园里沉浸式的高速体验,《极速车王》做到了。

《极速车王》设定在60年代,但除开年代设定,整部电影从题材选择到叙事手法,都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当今时代的,扎实而稳健的复古感。在Disney+流媒体平台上线的这个周末,当多数媒体人对《极速车王》票房持悲观态度时,这部在流媒体和“达斯米奇”时代显得不合时宜的影片,在开画首周意外票房大爆,将作为系列电影重启作的《霹雳娇娃》“埋葬”。《极速车王》远不可能是部杰作,但它能成为给古典主义电影人们的一记强心剂,又再一次证明,“need for speed”在影院中,永远不会过时。


兔子的小视频


非常好看,对汽车有一定了解的人看比较容易理解很多专有名词,还有就是LEMAN勒芒赛事的了解。说的是福特想在勒芒比赛中赢法拉利,以及传奇车手肯 迈尔斯的故事!

很纯男人的电影,关键词:速度,情义,极限,完美

老实说,喜欢跑车的我想不懂为什么有的男人会喜欢挖掘机!

那个时代的法拉利和保时捷都是小公司,电影里面分别有福特车和法拉利超越保时捷的镜头,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保时捷才是真正玩转勒芒的王者。把一开始的保时捷招赛车手的场景结合进电影可以说趣味十足了。

福特公司内部不和,各种官僚风各种商业味,感觉作者在嘲讽正是这些原因导致福特现在不怎么样了。

除此之外还是一部美国爱国电影,第一次纯美国团队赢赛车冠军,之前都是欧洲的,感受美式爱国情怀,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

整个电影除了血脉喷张的赛车场景还有充满柔情的富含哲理的台词。

真的超喜欢谢尔比开头和末尾时,吃下心脏病药物以后,开始飙车的场景,看过后自然懂我!




青涩柠檬影视剪辑


这部片子质量非常高,导演几乎完美地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赛道上那些稍显原始但又让人肾上腺飙升的赛车画面。在今日刚刚揭晓的本年度奥斯卡中,凭借令人屏息的画面调度,一举拿下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大奖。

两位主演也出色地演绎了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和肯·迈尔斯(Ken Miles)两位在赛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尤其是肯·迈尔斯,这部影片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赛车历史上有些被埋没的无冕之王。

不过就是影片的片名似乎有些跑题,无论是英文名还是中文译名,感觉不应该叫Ford vs. Ferrari,应该叫Ford vs. Ken Miles...


墨朗电影


《极速车王》是詹姆斯·曼高德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马特·达蒙、乔·博恩瑟等主演的动作传记剧情片。于2019年11月15日在美国上映。讲述了几个伙伴一起经营福特公司,最终成为第一支勒芒耐力赛冠军车队的故事。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的首次搭档,分别两度陪跑奥斯卡影帝的“苦命兄弟”。两人在电影中的造型,轮廓分明,粗粝写在脸上,正是美国60年代男子气概的化身。这是贝尔的又一部冲奥之作,也顺利入围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但是今年的奥斯卡影帝之争属实激烈,“小丑”凤凰、“戛纳影帝”班德拉斯、老司机,贝尔这次怕是又悬了,但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随着故事的深入,会发现在福特与法拉利的明争之外,福特公司内部的暗斗才是电影的核心冲突,存在于公司高层的管理者和赛车团队之间。

“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在法国勒芒举行,全程8.36英里,赛车要连续跑24小时。起点和终点都在体育场里,赛道穿过田野乡间,曲折蜿蜒,变幻莫测,在1966年以前,美国产的汽车从未赢得过该赛事冠军

可是因为法拉利在开发高性能赛车方面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公司难以为继,而福特恰好处在寻求战略转型的节点。亨利·福特二世放话,“设计福特自己的赛车,参加‘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找最后的汽车工程师,最好的赛车手,不惜一切代价,在法拉利骄傲的领域正面击败他们……”

特别是影片结尾最后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简直是演绎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啊。影片堪称完美,从拍摄、场景、演员、结构、镜头等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是一部表现不俗的传记片。赛车题材的类型电影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容嬷嬷上树


《极速车王》其实从电影美术的角度来看,其制作的过程就反映了这种题材的“吃力不讨好”,据说这部影片的剧本早就写好了,只是一直默默地躺在福克斯的“无法制作”名单中,一些著名导演试图将它拍出来,但都以失败告终。

《极速车王》是一部在南加州拍摄的时代传记片,但全片的拍摄地还包括乔治亚州和法国。美术部门需要复活跨越南加州、密歇根州、佛罗里达州、英格兰、意大利和法国旧时代的场景,还需要制作或租赁数十辆无价的1960年代赛车。

本片讲述了有远见的汽车设计师卡洛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与著名的赛车手肯·迈尔斯(Ken Miles)的羁绊,以及他们用福特GT-40在1966年的勒芒(Le Mans)24小时耐力赛中革命性地打破了法拉利统治的故事。

尽管拍摄至少需要二十四周,但美术总监弗朗索瓦·奥杜伊(Francois Audouy)觉得值得一搏。他从业以来一直重视美术的前期研究,尽管导演和他并不是汽车专家,同时也只是隐约知道那辆著名的GT-40赛车。

但作为本片的艺术总监,奥杜伊必须成为本片故事题材的“常驻专家”,因此必须对剧本的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负责专项研究的是奥兹(Ozzy Inguanzo),他是导演的亲信,也是《金刚狼》系列的主创成员。他整理了整部剧的角色与事件时间表,像做学术研究一样把关键的汽车、赛道、场景、角色整理了出来。

这部电影是在肯·迈尔斯(Ken Miles)诞辰100周年之际于2018年11月1日杀青的。拍摄的最后一天,当加利福尼亚的夕阳落在阿瓜杜尔塞(Agua Dulce)的地平线上时,似乎他们真的完成了一个特别的成就;当然这个关于赛车手如何应对巨大困难的故事与电影设计人的工作似乎十分一致,面对各种不一样的挑战,建立角色生活的电影世界,将文字里的梦境转让成现实。


Yj大橙子哥哥


哈喽大家好。我来评价这不电影

这部片子质量非常高,导演几乎完美地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赛道上那些稍显原始但又让人肾上腺飙升的赛车画面。在今日刚刚揭晓的本年度奥斯卡中,凭借令人屏息的画面调度,一举拿下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大奖。

两位主演也出色地演绎了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和肯·迈尔斯(Ken Miles)两位在赛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尤其是肯·迈尔斯,这部影片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这位赛车历史上有些被埋没的无冕之王。

不过就是影片的片名似乎有些跑题,无论是英文名还是中文译名,感觉不应该叫Ford vs. Ferrari,应该叫Ford vs. Ken Miles...

作为一个福特粉和阿斯顿·马丁粉,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偏门小故事吧,作为大家观影时的佐料。

有轻微剧透,请酌情阅读。

1、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自始至终都不是福特GT40赛车项目的唯一人选。

这一点强哥有过交代。卡罗尔·谢尔比与福特的相识并不是影片中那样在福特收购法拉利失败之后由李·艾柯卡(Lee Iacocca)登门拜访的。他与福特的结缘,来自于一段近乎空手套白狼的车圈轶事:

卡罗尔·谢尔比在1959年夺冠后因为心脏病结束了自己的赛车手生涯,为了继续从事心爱的赛车事业,他找到了英国AC Cars的老板对他说:我手里有一台福特最新的V8发动机,你给我一个底盘车架,这台车肯定牛逼!然后他回到美国,又找到亨利·福特二世(Henry Ford II)说:我现在手里有一具在欧洲最一流的赛车底盘,你只要给我一台你们的最新的V8发动机,我就还你一个冠军!谢尔比就这样打造出了传奇的AC Cobra。

▲Shelby Cobra 427 50周年复刻版

这段演绎十分传奇,然而事实上,福特并不是谢尔比一开始中意的对象,他看上的是雪佛兰的引擎,不过雪佛兰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克尔维特,因此拒绝与谢尔比合作,谢尔比才转向福特,而此时福特正苦于没有参与运动赛事,而被雪佛兰“今日夺冠,明日大卖(Win on Sunday, Sale on Monday”的营销策略打的市场份额连连下滑,因此李·艾克卡极力说服亨利·福特二世开始参与运动赛车,双方一拍即合。因此,亨利·福特二世其实从1962年就已经决定要进军勒芒了,李·艾克卡与谢尔比也早就成了老相识。

GT40项目最初是交给Lola的首席工程师埃里克·布拉德利(Eric Broadley)进行开发,并且邀请了率领阿斯顿·马丁夺冠的约翰·韦尔(John Wyer)担任车队经理。由于在1964年参赛成绩一直不理想,福特才紧急换帅,将项目交给了卡罗尔·谢尔比。不过后来约翰·韦尔又成立了自己的赛车公司JWA,并使用GT40 MKI以私人车队身份帮助福特又夺下1968和1969年的勒芒冠军。采用海湾石油(Gulf Oil)涂装的赛车也成为经典。后来约翰就转战保时捷了,这是后话。

▲1963 Lola Mk6 GT

1965年项目依然不见起色,3辆GT40 MKI在勒芒全部退赛,谢尔比也遭遇信任危机,不像影片中那样靠着一段演说说服了亨利·福特二世,而是在剧中恶人里奥·毕比(Leo Beebe)的操纵下,将项目拆给了三个团队,由美国的Shelby American和Holman-Moody以及英国的Alan Mann团队共同推进,以确保1966年取胜,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为车型开发了轻量化的7.0L排量V8发动机,取代之前的4.7L排量V8,车型进化为GT40 MKII。

因此1966年福特派出了8台GT40 MKII和6台私人车队的GT40的强大阵容以对抗法拉利的13车阵容。所以在1966年福特的夺冠阵容中,其实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福特厂队的。

▲1966年勒芒起跑线上,遍布着GT40

2、不得不提的阿斯顿·马丁

熟悉汽车的朋友可能知道,20世纪80年代阿斯顿·马丁曾经被福特收购,后来又在金融危机前夕被出售。其实阿斯顿·马丁与福特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就开始了。

正如影片开头所交代和大家所熟知的,卡罗尔·谢尔比在GT40项目之前,是一名阿斯顿·马丁车队的车手,曾经驾驶过阿斯顿·马丁如DB3,DB3S,DBR4,DBR1等等的经典赛车,并且驾驶DBR1赢得了1959年的勒芒24小时全场冠军。

当时福特想要进军欧洲赛场,在收购法拉利失败的情况下,就一定需要一支深谙欧洲赛场精髓的团队帮忙,而在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如果算上超豪属性,纵观整个欧洲,除了法拉利,真正能够与法拉利抗衡的,非阿斯顿·马丁莫属。别忘了,1959年阿斯顿·马丁在勒芒击败的,也是法拉利。

而从阿斯顿·马丁光荣退役的美国牛仔卡罗尔·谢尔比,将两个品牌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GT40是基于Lola公司的Lola Mk6改造而来的,因为Lola Mk6搭载了福特的V8发动机,这样改造起来最为方便。而在1967年阿斯顿·马丁也发布了基于Lola T70 Mk3赛车打造的Aston Martin Lola,巧了不是?到后来2008年和2011年,阿斯顿·马丁又联合Lola打造过原型车组别的赛车,就是来自于彼时的渊源。

GT40项目的首任车队经理是来自从1947年大卫·布朗收购阿斯顿·马丁就开始运营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韦尔(John Wyer)

福特GT40项目的车手阵容高手云集,不少是卡罗尔·谢尔比在阿斯顿·马丁时的队友。比如Phil Hill,Graham Hill,Lucien Bianchi,Innes Ireland,Maurice Trintignant(原谅我名字就不一一翻译了)

而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福特收购阿斯顿·马丁的运作中,也是卡罗尔·谢尔比在暗中牵线搭桥的...

3、无冕之王肯·迈尔斯

作为一个车迷,真的很高兴有这样高质量的赛车故事片向观众讲述肯·迈尔斯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就请大家去观影吧。

在大量的资料中,包括肯·迈尔斯的好友,传记记者以及媒体们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当年肯·迈尔斯遭遇的愤慨以及惋惜,正如电影中所述:

“They robbed you.”(他们抢走了你的冠军.)

▲影片截屏

因为如果肯·迈尔斯夺冠,他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夺得戴通纳24小时(Daytona 24H)、赛百灵12小时(Sebring 12H)以及勒芒24小时(Le Mans 24H)三大著名耐力赛事的大满贯车手。而他对整个GT40项目的成功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实际上,尽管电影中已经将这一段矛盾冲突演绎得无比激烈,依然不及在现实中那么让人唏嘘。

这里插播一句,影片中为了让对立更突出,肯·迈尔斯没能参加1965年的勒芒,但实际上他去了,与他搭档的是布鲁斯·迈凯伦(Bruce McLaren),对,就是那个现在成为一个品牌的迈凯伦。

影片中临近比赛结束肯·迈尔斯驾驶的1号车仅仅领先布鲁斯·迈凯伦的2号车4分钟,1号车只要放慢速度让2号车追上来就可以。现实中,1号车领先2号车达到4圈之多,这是无论如何都放不了水的呀,然而就在比赛的最后时刻,1号车在一次进站中竟然装错了刹车总成。。不得不再次进站更换总成,4圈的领先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而且肯·迈尔斯当时勉强同意同时冲线的条件是ACO“承诺”比赛中可以认定并列第一,谁知冲线之后就因为“8米之差”被裁定为第二,痛失大满贯。

▲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以包揽领奖台的结果成功兑现在欧洲赛场击败法拉利的诺言

而仅仅就在2个多月后,肯·迈尔斯就在测试GT40 MKIV原型车J-Car的时候因为事故身亡,直至今日,都没有人成就大满贯的伟业。

另外分享2个小彩蛋:

4、早期的汽车风洞测试竟然是用毛线的?

影片还还原了早期汽车进行风洞测试的场景。在你的印象中,风洞测试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在缺乏计算机仿真的情况下,想要得到车身表面各个位置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汽车工程师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影片截图

对,就是在车身上粘满毛线,根据它们随风飘动的方向来确定车身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不过在现实工作中,这样粘着毛线在赛道上开,一是车手驾驶困难,二一个给工程师仔细观测也不方便,用望远镜远远看着显然不靠谱。这项工作一般都是在风洞中静态进行的。

而且在开发GT40 MKI,MKII和MKIII的时候应该都没有用到这个工具,只有在开发全新造型的MKIV的时候才用到了这样的风洞测试方法。

▲福特工程师在风洞中测试GT40 MKIV原型车的造型

5、夺冠喷香槟的开创者——丹·古尼(Dan Gurney)

前面提到福特GT40项目的车手阵容十分强大,其中有一位也浑身都是故事。他的名字也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他就是丹·古尼。他也是一位赛车史上的著名车手,早在谢尔比在为阿斯顿·马丁服役的时代,他就是谢尔比在欧洲赛场的老对头。

后来谢尔比凭借着Shelby Cobra建立了自己的车队后,他就成为了谢尔比麾下的车手。这一点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有描写。

1966年的勒芒中丹·古尼驾驶的GT40 MKII因为机械故障遗憾未能完赛。

1967年GT40夺冠后,由于车身来自英国制造商Lola,夺冠车手是英国人布鲁斯·迈凯伦,被人诟病这不是属于美国人的胜利,于是谢尔比的团队打造了GT40 MKIV。GT40 MKIV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并且使用铝制车身,相比GT40减重了30kg,同时派出丹·古尼和A·J·福伊特(A·J·Foyt)这对美国本土车手,一举赢得冠军,成就了美国车手驾驶美国赛车“完美地夺冠”,并且成为历史的唯一,这样的剧本也是没谁了。


剪辑高手123


作个人感觉极速车王是一部“纪念和怀念传奇”的影视


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揭晓的名单中,在众多备受好评的影视中,好莱坞大片《极速车王》非常值得一看。


不同名牌大车的竞赛,暗藏了福特GT的传奇


从片名看,FORD v FERRARI,福特vs法拉利,似乎是一个商战电影,实际上它讲诉的是1966年福特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打败法拉利的故事,一个专注于造消费者买得起的车的企业如何用90天时间打造出一台赛车,并打败勒芒赛场上的常胜将军。


核心人物


卡罗尔·谢尔比

电影中的卡罗尔·谢尔比毫无疑问是美国汽车界传奇人物,剧中对他的描写基本都是写实的,尽管他患有心脏瓣膜疾病,但这并没有妨碍他赢得勒芒冠军,在此之前他还参加过美国空军,做过飞行员。在当打之年选择退役后,他开办了驾驶培训学校和赛车公司,继续热衷于汽车赛事,所以这也才有了他与福特的不解之缘。除了前述中帮助福特打造GT40赢得勒芒的成就外,他还是帮助福特的Mustang野马车型进行性能升级,成就了野马GT系列多款高性能车。后来随着李艾柯卡被迫离开福特转投克莱斯勒之后,谢尔比又开始与克莱斯勒合作,打造出了多款高性能经典车款。


肯·迈尔斯

电影中的二号人物无疑是肯迈尔斯。这是一个悲情英雄,如果不了解赛车历史,可能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如果当年是他获得了福特的第一个勒芒冠军,或许结果又将不一样了。他是英国人,曾经做过坦克兵,性格比较怪异,但却跟谢尔比是好朋友。他是天生的天才车手,同时也是优秀机械师,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对赛车了如指掌,能够很准确很精确的知道赛车的状况,并把车开到极限。


李·艾柯卡

在电影中,李艾柯卡没有太多戏份,但在开始的时候他提出福特要迎合年轻市场,是非常正确和有想法的战略,他本人在现实中也确实是如此做的。李艾柯卡可以说是一位天才销售,无论是对于福特还是对于后来的克莱斯勒,艾柯卡都是功不可没的功臣。


汽车或赛车题材的电影并不多,一方面市场狭小受众窄,另一方面汽车文化市场发展全球太不均匀。


婣蝆影视


极速车王是我过去一年中看到的最好的电影,这其实不能算是一部赛车片,而是一部传记片,我是一个既不喜欢看传记片也一直很讨厌马特达蒙的人,但是这个片子马特达蒙演的太好了,至于克里斯蒂安·贝尔这种神级的表演派,这种片子就是让他放开秀演技的。同样是两个影帝对戏,极速车神在所有方面都胜过另外两部两个影帝对戏的大片好莱坞往事和爱尔兰人。它不止重现了汽车工业史上经典的一幕,还传递很深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人为什么奋斗,执着的信念是不是那个结果?这个片子有个很有意思的人物艾柯卡,前面部分我以为李·艾柯卡会在片中有重要表现,结果后面基本没戏了,三十多年前,艾柯卡就像今天的巴菲特,是企业之神,影响了全世界的企业家,90年代初我就看了他的传记和著作,不过这个片子里的艾柯卡看起来是个没什么担当的人。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坚定了一直的太多,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持续技术积累和无法计数的实验,要坚定的相信传统汽车企业,相信宝马奔驰奥迪,绝不要相信任何初创的新车企,不要相信任何初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含但不限于特斯拉、蔚来以及所有,等他们能活过30年再说,汽车,绝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产业。


北京生活日记


如何评价《极速车王》?内心发自肺腑的说一句:真的非常好看。

本片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荣获了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奖。

故事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有远见的汽车设计师卡洛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与著名的赛车手肯·迈尔斯(Ken Miles)的羁绊,以及他们用福特GT-40在1966年的勒芒(Le Mans)24小时耐力赛中革命性地打破了法拉利统治的故事。

而《极速车王》这部影片的名称,其实可以换种说法《福特vs法拉利》,记录着两大传奇汽车公司当年的恩怨情仇。

这是这部电影的背景。要赢得这场战役,重要的不是车,而是车背后的人。

而本部影片主要围绕着三个中心点去构思:

1:因心脏病从赛车手转行做工程师的卡洛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

2:卡洛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旗下的英国车手迈尔斯(Ken Miles)的职业赛车生涯

3:面临销量大幅下跌的福特公司,如何通过收购法拉利打翻身仗的亨利·福特二世。

赛车手的生命哲学,真实故事改编,自由/利益,片中告诫着人生的速度与激情,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