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在歐洲歷史上,僱傭軍曾經很廣泛地存在於戰場上。尤其是意大利的那些商業城市,把防務都交給了僱傭軍,還經常用他們打擊競爭對手,爭奪某些地方的貿易權。

中世紀以後,歐洲的僱傭軍曾經一度主宰著戰場。他們中最驍勇善戰的瑞士步兵,直到今天仍然擔負著保衛羅馬教廷的重任。近代民族國家形成後,僱傭軍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這種拿錢為僱主打仗的風氣,並沒有完全消失。很多歐洲軍人都會跑到所謂的落後國家,訓練當地軍隊,或者直接上陣作戰。中國、日本等國,在追趕西方的過程中,也都曾聘請過這樣的歐洲軍官。

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在仿效洋人軍事的開始階段,兩個外國人差點用大清的白銀,組建起一支不受大清控制的艦隊。他們把自己當成僱傭軍,想承包中國的海上防務,以達到攫取更多利益的目的。

這兩個外國人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李泰國,名字很中國,卻是一個地道的英國人。他出生於1833年,父親是英國駐廣州的第一任領事,因此通曉漢語和滿清官場,很快成為英國駐華的外交骨幹。

鴉片戰爭使英國獲得了協定關稅的特權,清朝的關稅稅率必須得到英國方面的同意。為了管理海關事務,雙方成立了關稅管理委員會,李泰國代表英國出任江海關的英方司稅。

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滿清既沒有海關的經驗,也沒有相關人才,官老爺們更是害怕與洋人打交道。看到李泰國主持的海關能夠朝廷帶來不菲的收入,效率超過原來各口岸的自行徵稅。於是,清政府開始洋務運動後,決定由李泰國擔任海關總稅務司,全權負責清朝的海關。

中國最繁華的江南地區,是關稅的主要來源,自然也是李泰國等英國人最為關注的地區。太平軍發展到上海郊外,給李泰國帶來很大的衝擊。太平軍的強大戰鬥力動搖了李泰國對清朝的信心,以傷病為藉口請假回到英國。

代行總稅務司職權的是英國人赫德,他向清廷建議,徵收一定的鴉片印花稅,得到的銀子用來購買一支小型艦隊,幫助清軍鎮壓太平軍。李泰國對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幾年前他就有過類似建議,但沒有被批准。

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隨著太平軍在江浙地區的進展,清政府感到鎮壓力量不足,終於在1862年1月同意了赫德的建議,撥款65萬白銀,委託李泰國購買七艘軍艦以及招募人手等相關事宜。

李泰國興致沖沖地在英國組建了這支艦隊,費用突破原定的65萬兩,達到92萬兩白銀。他聘請的艦隊司令是英軍阿思本上校,這傢伙參加兩次鴉片戰爭的對華作戰,現在拿著清朝的薪水,變成了僱傭軍。

李泰國與阿思本私下籤訂了僱傭合同,7艦和600名官兵完全由阿思本指揮,只接受李泰國的命令,中國海關撥給艦隊四年經費1000萬兩白銀。1863年9月,阿思本艦隊開到上海和天津,等待清政府批准這份合同,才能正式行使職權。

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此時當家的恭親王還沒有傻到家,這支由大清供養,卻完全由洋人掌握的艦隊,不但索要的運行經費高得離譜,更無法接受的是,連皇帝的命令都不需要完全聽從,這真的是大清艦隊嗎?事實上,英國政府確實動過這支艦隊的腦筋。

清政府原本打算讓中國人當艦隊統帥,英國人只作副手。清朝還要派人上船學習,最終掌握這支艦隊。大清再糊塗,也不敢把這種有關國本的軍事力量,交給洋人來掌控,更何況還是兩次打敗過清軍的英國人。

曾國藩等地方實權派也對阿思本艦隊表示反對,因為太平軍已經窮途末路,根本不需要他們助戰。而阿思本還提出由艦隊進攻太平軍佔據的天京,顯然是想搶湘軍的功勞和戰利品。

一支中國掏錢建立的軍隊,建立後,不聽中國命令,只聽英國人命令

李泰國以為艦隊在手,有了要挾清政府的資本,進一步提出控制常勝軍等中外聯合武裝,全權掌握大清的海關,並享受王爺的待遇,否則便解散艦隊。他的野心超出了眾人的想象和大清的承受能力。

1863年11月,恭親王拒絕了李泰國和阿思本的要求,散就散了吧。讓阿思本把艦隊開回英國拍賣掉,一切歸零。李泰國被清政府辭退,離開中國回了英國,赫德正式接替總稅務司。

李泰國覺得清政府沒有強有力的軍事力量,便妄圖趁機發展一支忠於自己的武力,榨取清政府的錢財。這種想法很像中世紀的僱傭軍,但是時代變了,他的計劃註定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