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本著一心拉片的宗旨,本圓桌會成立的目的便不再是去揭示這部電影的表達主旨等,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觀眾,肯定就有一千位教父了。因此,我們將以視聽語言的藝術等硬條件為主,輔以有關內涵的軟內容,也歡迎各位讀者朋友抒發己見,進行探討。

那正篇開始。

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教父I》是如何採用燈光為人物塑造性格的?

開場。

隨著包納薩拉(殯儀館老闆)的聲音,“I believe in America”,鏡頭淡入,然後,我們驚訝地發現這時的燈光是頂光。

有一定生活常識或攝影攝像基礎的朋友都知道,光的種類從方向分大概為正面光、頂光、底光、側面光、斜側光,而斜側光是上述光的種類中尤其能將人烘托得十分漂亮的光。正面光太平,側面光會把人造成陰陽臉(該手法可以用來表示演員某種清緒,例如琢磨不定或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等,這在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飾演的電影《紅高粱》中有明顯的體現),而頂光和底光在一般電影中就更不受待見了,除非要用它們來表示某種特殊的情感,否則它們是沒有出場機會的。

底光表達的情感,是恐怖。

而頂光表達的是什麼情感呢?

答案是:神秘。

對,神秘。

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因為觀眾朋友們不難看出,如果打的是頂光,那我們是看不真切人物的眼睛的,呈現給我們的,只是兩個黑窟窿般的陰影。俗語有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眼睛被陰影遮住時,我們看不透,當然也更猜不透人物的內心。

現在,讓我們回到電影劇情,說說頂光的作用:

開場的頂光營造出神秘感,烘托了包納薩拉壓抑怒氣(因為女兒出事而他們一家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陰森的情緒,同時也與劇情相呼應,暗示他想請教父幫忙的,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情。

一個簡單的頂光、一個小小的人物身上就能表達出如此多的情緒,那導演又是如何塑造教父的呢?

答案是:陰影的調度。

讓我們來看。

身為受人尊敬的黑手黨教父,為他塑型的燈光大概有一個頂光,一個斜側光,也許還有一個側面光,這些光讓教父的面部陰影更為複雜,也更讓人看不透,體現了老教父的老謀深算。

但除了光的方向,各位觀者可以在看看光的冷暖與軟硬。

冷光是硬光,用於立體化人物面部;暖光是軟光,與冷光作用相反,是柔和人物面部線條。而冷暖光的表達情感自然也各不相同。

縱觀這部《教父I》,它是以暖調為主,名場面有開頭老教父的談判,這裡暖光的作用從情緒角度而言,是顯得更加莊嚴、肅穆,甚至於溫馨。因為從電影劇情上,我們不難看出教父是一個愛護家庭、注重家庭成員一個也不能少的男人,這從他在女兒婚禮時他說邁克不在我不拍照以及對大兒子桑尼不顧家庭行為的不滿中可以看出端倪,而在照相時邁克將凱拉過來一起合影既暗示了凱在後續劇情的重要性,也表明了邁克和父親一樣是個重視家庭的男人,也許這就是老教父言傳身教的結果。

因此,暖光在這裡代表溫馨也能解釋得通了,而這也從側面展示了人性的灰度,就像老教父的黑西裝與紅玫瑰一樣,從黑西裝看,他是個冷酷無情的黑手黨教父,但紅玫瑰是他對女兒婚禮的祝福,在人群中也起到了使教父更顯眼的作用,異曲同工,暖光也強調了他對溫馨的家庭的嚮往。

再來看邁克。

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一開始邁克是比較單純的,所以他的光大多也是簡單的側面光,後來在西西里時光線也比較簡單,但在射殺毒梟與警長,尤其是後續成為教父時他的光變了,臉上也增加了陰影的調度,更加深不可測。

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拉片圓桌會:從燈光闡述《教父I》


在教堂與殺人現場並行的平行蒙太奇中,暖黃的光代表了教堂的莊嚴神聖,但請不要忘了,血的紅也是暖色,神與殺戮交織,教堂的神父與黑手黨的教父並立,邁克成為了真正教父,而《教父I》也獲得了世界的好評。

下一篇我將詳細說明《教父I》的構圖。那麼,最後拋個問題,《教父I》中的百葉窗有什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