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本着一心拉片的宗旨,本圆桌会成立的目的便不再是去揭示这部电影的表达主旨等,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观众,肯定就有一千位教父了。因此,我们将以视听语言的艺术等硬条件为主,辅以有关内涵的软内容,也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抒发己见,进行探讨。

那正篇开始。

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教父I》是如何采用灯光为人物塑造性格的?

开场。

随着包纳萨拉(殡仪馆老板)的声音,“I believe in America”,镜头淡入,然后,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时的灯光是顶光。

有一定生活常识或摄影摄像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光的种类从方向分大概为正面光、顶光、底光、侧面光、斜侧光,而斜侧光是上述光的种类中尤其能将人烘托得十分漂亮的光。正面光太平,侧面光会把人造成阴阳脸(该手法可以用来表示演员某种清绪,例如琢磨不定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等,这在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饰演的电影《红高粱》中有明显的体现),而顶光和底光在一般电影中就更不受待见了,除非要用它们来表示某种特殊的情感,否则它们是没有出场机会的。

底光表达的情感,是恐怖。

而顶光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

答案是:神秘。

对,神秘。

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因为观众朋友们不难看出,如果打的是顶光,那我们是看不真切人物的眼睛的,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两个黑窟窿般的阴影。俗语有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眼睛被阴影遮住时,我们看不透,当然也更猜不透人物的内心。

现在,让我们回到电影剧情,说说顶光的作用:

开场的顶光营造出神秘感,烘托了包纳萨拉压抑怒气(因为女儿出事而他们一家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阴森的情绪,同时也与剧情相呼应,暗示他想请教父帮忙的,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

一个简单的顶光、一个小小的人物身上就能表达出如此多的情绪,那导演又是如何塑造教父的呢?

答案是:阴影的调度。

让我们来看。

身为受人尊敬的黑手党教父,为他塑型的灯光大概有一个顶光,一个斜侧光,也许还有一个侧面光,这些光让教父的面部阴影更为复杂,也更让人看不透,体现了老教父的老谋深算。

但除了光的方向,各位观者可以在看看光的冷暖与软硬。

冷光是硬光,用于立体化人物面部;暖光是软光,与冷光作用相反,是柔和人物面部线条。而冷暖光的表达情感自然也各不相同。

纵观这部《教父I》,它是以暖调为主,名场面有开头老教父的谈判,这里暖光的作用从情绪角度而言,是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甚至于温馨。因为从电影剧情上,我们不难看出教父是一个爱护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一个也不能少的男人,这从他在女儿婚礼时他说迈克不在我不拍照以及对大儿子桑尼不顾家庭行为的不满中可以看出端倪,而在照相时迈克将凯拉过来一起合影既暗示了凯在后续剧情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迈克和父亲一样是个重视家庭的男人,也许这就是老教父言传身教的结果。

因此,暖光在这里代表温馨也能解释得通了,而这也从侧面展示了人性的灰度,就像老教父的黑西装与红玫瑰一样,从黑西装看,他是个冷酷无情的黑手党教父,但红玫瑰是他对女儿婚礼的祝福,在人群中也起到了使教父更显眼的作用,异曲同工,暖光也强调了他对温馨的家庭的向往。

再来看迈克。

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一开始迈克是比较单纯的,所以他的光大多也是简单的侧面光,后来在西西里时光线也比较简单,但在射杀毒枭与警长,尤其是后续成为教父时他的光变了,脸上也增加了阴影的调度,更加深不可测。

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拉片圆桌会:从灯光阐述《教父I》


在教堂与杀人现场并行的平行蒙太奇中,暖黄的光代表了教堂的庄严神圣,但请不要忘了,血的红也是暖色,神与杀戮交织,教堂的神父与黑手党的教父并立,迈克成为了真正教父,而《教父I》也获得了世界的好评。

下一篇我将详细说明《教父I》的构图。那么,最后抛个问题,《教父I》中的百叶窗有什么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