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前言:一個經歷情傷,不再相信愛情的女性單身主義者,還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嗎?《單身女士》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答案。

《單身女士》又名《單身麗人》,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泰國電影,導演是Thanakorn Pongsuwan,主演是被稱為泰國第一高顏值CP的帕德容琶·砂楚和亞瑞克·阿莫蘇帕西瑞。帕德容琶·砂楚被泰國圈內人士尊稱為妖精,而亞瑞克·阿莫蘇帕西瑞被譽為泰國當今影壇的“鬼帝”。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多金的單身女青年布萊,她不僅事業成功,還喜歡寫博客,也是暢銷書作者,擁有著眾多的粉絲,被奉為單身女性的偶像。

經歷過幾段不順利感情的她不再相信愛情,覺得單身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快樂。

直到在好朋友的婚禮上,算命師告訴她是前任們的痛苦導致她遇不到真愛,於是她開始了尋找前任們,並且幫助他們的旅程,而在此過程中,她也與男主克姆相識,最終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布萊從開始認為談戀愛很無聊,鼓吹單身快樂到最後墜入愛河,並承認令女人最快樂的是愛情,倡導大家都努力尋找真愛。這中間她的心態在不斷變化,我將分三個階段和大家講述她的情感心路成長曆程,並結合影片故事分析女性容易陷入的三大情感誤區,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我個人因為這部影片所感悟的關於女性情感的三點現實思考。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01、布萊的情感心路成長曆程

根據影片情節的發展,我將布萊的情感心路成長曆程分為三個階段來和大家講述。

第一階段:情感受挫,喪失對愛情的信心,信奉單身主義。

作為一個大齡女子,布萊經歷過幾段情感,可是都沒有修成正果,所以導致布萊對愛情失去了信心,轉而信奉單身主義,覺得放棄談感情,把精力都傾注在工作和生活裡,做一個快樂的單身女郎才是正確的選擇。

她在她的書裡面寫到:

其實單身還是有許多好處的,我們依然能找到快樂。人生是自己的,為何要痛苦的活著,在單身的時候,我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是對自己的獎勵。所有女孩兒都要有變獨立的決心,即便還沒找到對的人,依然能美妙的活著,利用我們寶貴的時間來尋找自己的快樂。

她在她的博客上,書裡面,還有新書籤售會上都向女性宣揚單身的好處。倡導大家做一個快樂的單身女子。也因為她自身的優秀,被粉絲們奉為單身女性的偶像。

布萊在公開場合是激情四射,光彩照人的,但是在她自己獨處的時候,也會感覺到孤獨。在幫助好朋友奧伊獲得了愛情以後,奧伊特別開心地向她表達感謝的時候,她也不禁想:原來女人內心都是期待愛情的。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第二階段:幫助舊愛,解開心結,對往事釋然。

布萊在好朋友的婚禮上接到了新娘拋的捧花,享有了一次免費算命的機會。大師說有個很愛她的人在等著她,但是她必須找到前任們,幫助他們擺脫痛苦,真愛才會出現。否則她將遇不到真愛,而且會遭遇厄運。

布萊起初並不相信大師的話,但是接著她就被公司停職了,她開始擔憂,於是開始找尋前任男友們。

她一共有五位前男友,其中有小時候的玩伴,有初中同學,有樂隊主唱,有帥氣的花花公子,也有華人暖男。

五位前任各有各的煩惱和痛苦,布萊和陪伴她的男主克姆一起幫助他們化解,並且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也明白了原來他們當年都是真心愛她的,消除了彼此的怨恨和誤會,解開了心結。

五位前任的煩惱都得到了解決,並收穫了真愛,而布萊也心結打開,對往事釋然了。

曾經相遇,曾經相愛,曾經在彼此的生命裡光照,就記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雖然無緣,也是無憾。

就如電影里布萊的樂隊主唱男友為她寫的那首歌裡唱的:感謝命運註定我們相遇,感謝那位讓我們認識的人,感謝所有的故事和所有的原因。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第三階段:認清自我,改變心態,收穫真愛。

布萊在幫助前男友們的過程中,男主克姆一直陪伴著她,協助她。布萊對他好感漸深。

克姆告訴布萊,其實在很多年前他們就已經遇見,他一直喜歡她,只是因為她身邊總是有男友,所以他選擇了默默守望,沒有打擾她。

而當他從美國回來,再次見到她,他沒有再回避,而是選擇了陪伴在她身邊,和她一起去幫助她的那些前男友們,也因此瞭解了她所有的愛情故事。

布萊又驚又喜,開始並不完全確認自己對克姆的感覺,所以並未答應和他在一起,可是後來發現自己非常思念克姆,才明白其實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他。

於是布萊為克姆放棄了去美國深造的機會,並且在自己獲得年度最佳女人獎的獲獎感言裡說:令女人最快樂的是愛情,只不過完美的愛情就是那個時刻陪伴你的人。

然後她呼籲大家都去尋找真愛,自己則義無反顧地去追隨前往中國工作的克姆,卻發現克姆也為了她辭掉了中國的工作。

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堅定地確認了對方就是自己的真愛,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愛情是生活中的詩歌和太陽,讓相愛的人變得激情而浪漫,勇敢而堅定,明媚而溫暖。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02、女性情感的三大誤區

結合影片里布萊的情感經歷,以及現實裡諸多女性的愛情故事,我來和大家分析下現代女性容易陷入的三大情感誤區。

①經歷情傷後,喜歡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否定愛情,排斥男人。

現實裡很多女性都像電影裡的布萊一樣,在經歷過失敗的感情後,就對愛情產生了懷疑,覺得愛情是虛幻的東西,根本不存在,而男人也都是不可靠的。

於是她們會把愛情摒棄於自己的生活之外,把事業或者孩子當做自己的全部精神寄託,對男人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不相信愛情的存在,會使人變得極為絕望。生命就失去了本原的力量。

而且很多女性在感情裡,容易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上,總覺得男人欺負了她,特別是如果被分手或者被劈腿了,更是覺得自己好倒黴,慘不忍睹。從而滿腹怨氣,並且關閉自己的心門,防禦心變得非常重。

受害者心態產生的根源,就是不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依賴於他人對自己負責。

擁有受害者思維的女人,不願意為修復關係做出努力,也斷絕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可能。

其實一段感情的結束,男女雙方都是有責任的,很多時候並非誰對誰錯,而只是彼此不合適了,也有很多時候是因為彼此溝通不暢,導致了很多隔閡和誤會,而並非是男人故意要傷害女人。

除了真正的渣男,大部分的男人其實都很善良,並不願意去傷害女人。

站在男人的角度,他們也有很多的委屈和無奈,甚至對於一段感情的結束,也會有深深的痛苦,只是男人很多時候不會像女人一樣的表達出來,他們習慣了自己默默承受。

像電影裡的布萊一直對樂隊主唱男友土爾的劈腿耿耿於懷,對花花公子男友肯的戲弄懷恨在心。但是後來才知道,其實當初他們都是深愛她的。只是造化弄人,情深緣淺。

治療愛的創傷最好的辦法,不是迴避愛情,而是加倍地去愛。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②認為愛就是被愛,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德裔美籍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艾裡希.弗洛姆在他的《愛的藝術》這本書裡指出: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電影裡女主布萊的前男友們都愛她,但是因為之前的她並沒有真正具備愛的能力,所以才會造成各種隔閡和誤會,導致愛情不順。而後來她在幫助前男友們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如何去愛,慢慢地讓自己擁有了愛的能力,所以最後才能擁抱真愛。

很多女性覺得愛情裡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她們採取了各種方法去吸引男人,比如保持身材,比如服飾打扮,甚至冒險去整容。

事實上,“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與愛無關。

弗洛姆指出努力成為被愛的對象並不能獲得愛,只會淪為被愛的客體去取悅別人,最終在群體或兩性關係裡被別人同化導致失去自己。

弗洛姆呼籲要想獲得愛,人必須要發展愛的能力。

真正的愛必須首先自己具備愛的能力,能夠主動給予對方愛,能夠正確感知對方的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對方愛自己。

弗洛姆說:愛是門藝術,真正的愛情就是“一種積極的行動,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③認為女人應該被動等待,不能主動去爭取愛情。

電影裡女主布萊的好朋友奧伊渴望愛情,就積極尋找機會,在布萊的幫助下,故意撞在了她有好感的帥哥吳因身上,然後借道歉搭訕,最後兩人相愛,喜結良緣。

而在傳統的觀念裡,總認為在兩性關係裡,應該男人主動,女人就應該站在原地等待男人來追求。很多教女人戀愛的文章裡也說女人不能主動去追男人,主動的女人不會被男人看重和珍惜,都不會有好結果。

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在愛情面前,不論男女,都應該主動出擊,積極爭取。

因為如果出現一個優質的男人,必定會有很多女人喜歡,如果你只是原地等待,就算你比別人好,男人的視線也未必能夠穿越所有的女人只看見你。

那種高富帥無視身邊的美豔嬌娥,眼睛只看見角落裡獨特女孩的橋段只可能在小說裡出現,現實裡優質男人往往被那些主動出擊的“心機女”拿下。

你被動等來的未必是王子,或許是渣男。

現代社會套路越來越多,為什麼不把愛情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呢?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看準目標,勇敢出擊,收穫愛情的機率會更大。

真正愛你的男人不會因為你的主動而看輕你,只會因為你對他的在乎而更加珍惜你。

人生就像自助餐,你不主動拿自己喜歡的菜,那麼註定吃得不爽。

想要什麼就爭取什麼的人生,比站在原地東顧西盼的人生好多了。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03、關於女性情感的三點現實思考

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愛情裡少走彎路,早日收穫真愛和幸福,那麼女性如何避免陷入情感誤區呢?下面來談談我因為這部影片所感悟的關於女性情感的三點現實思考和啟發。

①相信愛情,摒除受害者思維,用成長型思維去經營感情。

泰戈爾說:“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亞里士多德說:“愛情是在兩個不同的身體裡住著同一個靈魂。”

愛情的美好和神聖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努力追求。而只有相信愛情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愛情。

在愛情裡,女性一定要摒除受害者思維,學會理性地審視自己,承擔責任,放下對男人的成見。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識。

真正的愛,是一種擴展自我的體驗,它與自我界限密切相關。在愛的過程中,我們感覺自己的靈魂無限延伸,奔向心愛的對象。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希望對方能夠成長。

《終身成長》這本書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告訴我們:人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戀愛關係中,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一切都可以培養。他們相信健康長久的兩性關係,需要彼此磨合,共同努力。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愛情是理想的,是完美和永恆的和諧相處。如果愛情需要努力,說明它不屬於自己。如果兩個人之間發生問題,就意味著彼此不合適。

而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來說,即便兩人發生衝突,他們也仍舊相信彼此的關係是良好的。他們會通過積極的溝通以及共同的努力,讓愛情跨越障礙,得以開花結果。

電影裡最後,男女主角剛開始相愛,卻因為工作的原因要分隔兩地,但是他們並沒有認為這是註定的結果,而是把這個當做是對他們愛情的考驗,彼此為了真愛都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工作追隨對方。

他們在共同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後,都擁有了成長型思維,懂得愛情是需要經營和磨合的,就如男主所說的:緣分只會給我們機會,若真想快樂,我們必須一直努力。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②修煉成熟的心智,讓自己具備愛的能力。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提出他的觀點:

“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一個人只有心智完全成熟了,懂得了愛情裡首先應該是給予而不是獲得,才能真正具備愛的能力,經營好一段情感關係。

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所謂“給”,其實就是用你的愛喚起他人的愛。

給的人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方的生命感。給並不是為了得,但是通過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因此給同時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為一個給的人,而雙方都會因為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其實“給”恰恰意味著“得”,這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邏輯相似。

電影裡女主在幫助前任們化解痛苦的過程中,就是在給予愛,而同時她也解開了自己的心結,釋然了往事,對愛情有了新的認識,逐漸擁有了愛的能力。

我特別喜歡羅伊·克里夫特的詩《我愛你》裡的兩句: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還因為,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③放下矜持,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和擁抱愛情。

電影裡,男主克姆愛了女主布萊很久,卻一直沒有表白,導致女主全然不知他對自己的感情,如果男主勇敢一點,或許他們早就在一起了。

幸好後來男主明白了“即便與對的人相識,若不爭取,我們就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道理。於是他非常積極主動地陪伴女主去幫助她的前男友們,讓女主逐漸對他產生好感並愛上他。

女主在後來發現自己已經愛上男主的時候,也是放棄了深造的機會,主動去找尋男主,擁抱真愛。

而女主的好朋友奧伊渴望愛情,就在舞池裡大膽跳舞,盡情展現自己的魅力,並且在布萊的幫助下,故意“不小心”撞在了帥哥吳因身上,因此相識結緣,收穫幸福。

美國兩性情感問題專家莉爾.朗茲在《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這本書裡寫道:根據研究,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浪漫邂逅是由女性發起的。

她教導女性可以使用“非語言誘惑信號”,主動引起男子的注意,從而讓男性主動展開對話。奇妙的是:那些後來主動展開對話的男性往往認為是自己發起了戀情的第一步。

“非語言誘惑信號”指不主動和男士說話,但是會對目標對象有特定的行為表現,包括很多,每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優勢來選擇使用,比如:明確地朝他微笑、飛速地看他一眼、隨著音樂獨自起舞、“不小心”撞在他身上、對他點頭、與他進行目光接觸等等。

電影里布萊故意讓奧伊撞到吳因身上,用的其實就是“非語言誘惑信號”的方式。

所以女性要學會放下矜持,主動創造機會,運用情商和智慧,巧妙地進入心儀男性的視野,引起他們的興趣和關注,從而慢慢進駐他們的心房。

《單身女士》:從女主角心路成長曆程解析女性情感誤區及現實思考

結語:《單身女士》這部電影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女性的情感心路成長曆程,也讓我們看見了愛情的美好和力量。

但丁說:“愛情使人心的憧憬昇華到至善之境。”

薄伽丘說:“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著的力量和潛藏著的才能。”

女性如果想收穫真正的愛情,就應該讓自己不斷成長,擁有成熟的心智,具備愛的能力,避開情感誤區,積極主動地去追求愛情,並且用成長型思維方式去經營屬於自己的愛情。

最後祝願所有的單身女士都能和電影裡的女主一樣遇見真愛,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本文由“夕湄聊情感”發佈,2019年11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