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牛若不穿鼻,岂肯推人磨。

马若不络头,随宜而起卧。

干地终不涴,平地终不堕。

扰扰受轮回,祗缘疑这个。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已。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

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

不知今是梦,道我能畜积。

探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

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

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仇。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若言梦是空,觉后应无记。

若言梦非空,应有真实事。

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

令汝尝惊魇,岂知安稳睡。

人人有这个,这个没量大。

坐也坐不定。走也跳不过。

锯也解不断,锤也打不破。

作马便搭鞍,作牛便推磨。

若问无眼人,这个是甚么?

便遭伊缠绕,鬼窟里忍饿。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知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袴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

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

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

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

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

十一

傀儡只一机,种种没根栽。

被我入棚中,昨日亲看来。

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呆。

终日受伊谩,更被索钱财。

十二

季生坦荡荡,所见实奇哉。

问渠前世事,答我烧炭来。

炭成能然火,火过却成灰。

灰成即是土,随意立根栽。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王安石-《楞严经旨要》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十三

众生若有我,我何能度脱。

众生若无我,已死应不活。

生不了此我,便听佛与夺。

我无我不二,四天王献钵。

十四

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

即往念即晚,未来思又早。

见之亦何有,歘然如电扫。

恶既是磨灭,好亦难长保。

若令好与恶,可积如财宝。

自始而至今,有几许烦恼?

十五

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

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十六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十七

有一种贫儿,不能自营生。

若不作客走,即须随贼行。

复有一种贫,常时腹彭亭。

若有亦不蓄,若无亦不营。

十八

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十九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

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二十

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间。

汝痴分别心,即汝澹魔罗。

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编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背诵宰相王安石悟道诗歌: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书作简介】

中国北宋王安石书法真迹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此卷纸本,楷书,纵29.9厘米,横119厘米,卷末自题2行:“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是年王安石65岁,书时退居江宁(今南京市)。此卷正书中间稍带行书笔意,以淡墨书写,笔划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感。用笔似漫不经意,而萧散之韵,溢于毫素。通篇布局,有“横风疾雨”之势。王安石的墨迹传世极少,据目前所知,除此卷之外,尚有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一通,并为墨苑珍品,而评书者尤瞩目于此卷,论析特详。

卷后有南宋牟,元王蒙,明项元汴等题跋。牟题跋中指“道原” 为刘恕,实误,应为沈季长(字道原)。卷上有明项元汴,清曹溶、安岐所钤收藏印,《珊瑚网书跋》、《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汇观》等书著录。1942年,曾经节录入影印本《雍睦堂法书》中,现藏上海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