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歐洲騎士與日本武士、中國俠客都誕生於奴隸制土地改革的廢墟之上,是封建社會的產物。養俠客為主人服務,最早起源於中國,然後才是羅馬、日本、英國等。中國的俠客最早出現在以私田為中心的私人采邑中,多來自落魄貴族階層。日本武士生在貴族、豪族、寺廟的莊園裡,多數來自農民,一旦成為職業武士就脫離生產,專職從事各種武力征戰。不同於中國早期俠客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也不同於日本武士既是莊園生產的管理人,又是莊園幕府的武裝力量。歐洲騎士早期就與掠奪戰爭聯繫在一起的,他們以戰爭為職業,穿著沉重的鎧甲,使用各式武器,對武力精益求精。在整個歐洲軍事系統中,騎士曾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代表了生而為人的最高榮譽,歷史學家們一直把歐洲的中世紀稱作“騎士時代”。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成為騎士,門第和金錢必不可少

騎士一詞最初的主要含義為騎馬的戰士,後被引申為具有一定的尊貴意味,與勇敢、犧牲、高尚等詞連用可形容某個人的高貴身份。與中國民間流傳的偏見“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截然不同,在歐洲能成為騎士的門檻還是挺高的。首先要出身高貴,只有擁有爵位和土地的人家的孩子才能進入騎士階層,其次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的,至少要能夠買得起盔甲、基本武器裝備和戰馬。一名全副武裝的騎士,大約需要300~450英畝的耕地來維持供給,而普通自由民的土地擁有量通常只有60~90英畝。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按照程序,註定要從事軍事職業的人,要在7歲時被送到父親的領主或是有精湛技藝的騎士家接受鍛鍊,跟中國的學徒在師傅家裡一樣,給人家端茶倒水、清掃整理。同時也會接受騎士“七藝”的培訓,即騎馬、游泳、射箭、擊劍、遊獵、弈棋、及作詩。其目的是為了把他們訓練成為一名舉止大方、談吐高雅、衣著得體、彬彬有禮的受歡迎的人。直到21歲,在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準騎士,才能由領主以劍拍肩說:“以上帝之名,我封你為騎士。”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中世紀的職業分工將社會劃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是教士,負責代表整個社會向上帝祈禱;第二等級是貴族,負責打仗;第三等級是從事農工商的平民。騎士屬於第二個等級,中世紀早期,封建軍事集團分為上下兩個階層,上層是顯赫的王公貴族,下層是由上層統領的騎士。

貴族和騎士分別指代一個社會集團,不只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榮譽,是國王都想相擁有的一種榮譽。宗教也將自己的理想灌輸給披甲的騎士,使其成為宗教的衛士,在十字軍東征過程中形成的宗教騎士團,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騎士原則是高貴還是蠢笨?

每個騎士都想建功立勳,用單挑形式活捉對方知名騎士,無疑是騎士提高自己江湖排名的最佳方式。不僅可以炫耀武力,還能索取贖金。贖金多少根據俘虜的地位來決定,領主花了這麼多精力和金錢培養一個騎士,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而贖金的多少根據俘虜的地位決定。騎士的榮譽包括一些“高貴”的準則,不準搞偷襲這種可恥的攻擊行為,雙方都會讓對方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當一方成為俘虜,對方也要待他如上賓。哈斯丁斯戰役後威廉公爵曾解除一名諾曼底騎士的綬帶,因為他砍傷了躺倒在戰場上的哈羅德國王的大腿。依據當時的騎士準則,襲擊處於劣勢的對手是一件不體面的事情。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中國古代也曾有人試圖在戰爭中遵循類似的騎士原則,宋襄公就與楚國在戰爭中使用騎士理念:“君子不再創已經負傷的人,不俘虜頭髮斑白的人…敵人處於狹窄艱危之地,就不要進攻…也不攻擊還沒有擺開陣勢的敵人…結果大敗…千百年來被嘲笑、被批判:“我們不要宋襄公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他那一套用來打仗是不行的。”(見《論持久戰》)。騎士原則到底是高貴還是蠢豬,取決於對手跟你是否遵循同一遊戲規則。如果大家都遵守騎士準則,以此為榮譽,當然是好的,可是如果周圍都是“兵不厭詐”的對手,你還抱著騎士準則就肯定水土不服了。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中國俠義在書中

對中國俠客的最早描述見於《韓非子·五蠹》,“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文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對俠客的評價代表歷代統治者對俠客的態度。雖然司馬遷在《遊俠列傳》中力贊過遊俠言必信,行必果,但在東漢之後,俠客地位便一蹶不振,他們行俠仗義、替天行道是對封建統治者權威的一種蔑視和威脅,所以朝廷官府始終視他們為異類。處於社會邊緣地帶的俠客很難像歐洲騎士和日本武士那樣形成一股有力量的社會階層。就算一旦組織興旺形成氣候,又容易被官府絞殺或利用。所以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俠客不多,寫俠客的作品倒是挺多。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小說《三俠五義》總結了中國式“俠義”的兩個主要特徵,一:“行俠仗義的人…見了不平之事,他便放不下,彷彿是自己的事一般,因此才不愧為那個俠字。”二:“凡你我俠義做事,不要聲張,總要求機密…不露本來面目。”到了金庸先生那裡,武俠小說上了一個臺階,在他打造的武俠世界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張藝謀的武俠片《英雄》中,刺客無名也是追求為社稷蒼生而死。但在史料中,刺客的高光時刻——靳柯刺秦王,也更多是對“士為知己者死”的踐行,最後還以未遂終結。戰鬥力存疑。即便是在中國的武俠文學作品中,俠客也很少像日本幕府武士和歐洲騎士團那樣崇尚戰爭、好勇殺伐。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歐洲騎士盛極而衰

據《騎士團編年史》記載,庫爾姆城被圍時,守城部隊曾三次派人去雷登求援,他們所要求的僅是派來一名騎士。在一場戰鬥中,一名騎士的戰鬥力就可能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鮑德溫四世就曾率領幾百騎士,數千步兵擊敗了薩拉丁統領的兩萬士兵。戰事越頻繁、越持久騎士平步青雲,發戰爭財的機會就越多。在血雨腥風的中世紀,百年戰爭、十字軍東征等大型戰役給力騎士們充足的時間牟取暴利。騎士們的莊園土地越來越多,他們越來越富有,開始放下武器,享受上流階層的悠閒生活,12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成功地將騎士轉化成了紳士。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在黑暗漫長的中世紀,有關騎士傳說的文學衝破禁慾主義的帷幔,熱情綻放,在歐洲各國風靡了一個世紀之久。儘管騎士文學是歐洲中世紀世俗文學的一部分,就跟中國武俠小說的文學類型差不多,但因為騎士文化是中世紀的主流文化,騎士文學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主流的文學。直到被塞萬提斯的《堂吉柯德》消解。畢竟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騎士作為一種戰爭武器,當他們的作用在戰場上無足輕重的時候,騎士的末日也最終降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