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时要杀弘历,雍正派图里琛去救,老图为何说“奴才全明白”,他明白啥?

青灯问史


图里琛也是两朝老臣,经历过九子夺嫡的残酷状况。所以对弘时与弘历这档子事情,当然是一目了然。他向雍正说出这几个字: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其实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会把这件事处理的漂漂亮亮的。

当时弘时要杀弘历的消息,只有雍正等少数人知道,而且还都是雍正的亲信。不用雍正指示,图里琛就知道这件事当中的凶险。

01要是一般人去做这件事,极有可能会大动干戈,说不定会惊动沿途的官兵。

这么一来弘时可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如何处置弘时,其实当时雍正还没有想好,他只是打算先把弘历救下来,回头再收拾弘时。

  1. 所以要做好这件事,必须要保证一个原则,那就是保密原则。所以我们会发现图里琛直奔李卫家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卫是雍正的自己人,他当然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为了皇家的颜面,李卫自然不会四处宣扬。
  2. 而且李卫手里有兵马,可以成为图里琛的好帮手。图里琛作为雍正身边的人,如果带太多皇宫的侍卫出门,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3. 所以图里琛选择让李卫从地方上调兵,这就避免了这件事在京城传开的可能性。结果图里琛确实处理的非常优秀,不仅把宝亲王弘历给救了,也没有把这件事宣扬出去。让雍正充分掌握了这件事的主动权,没有给那些故意捣乱的人,任何反扑的机会。

早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图里琛就犯了一次大错,他把御林军的统治权给弄丢了。当时隆科多调走了原先的御林军,全都换上了自己的人马。而且联合胤禩等人准备发动政变。

如果政变成功,那雍正这个皇帝就算是做到头了。因为八王议政的目的名义上是为了架空雍正,实际上那就是逼死雍正。

02一旦他们手里掌握了权力,绝对不会让雍正活着走下神坛。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件事,雍正居然还有杀手锏。在十三爷胤祥憋着最后一口气的帮助下,雍正成功平叛,将胤禩在内的所有人一网打尽,当然也包括隆科多。

隆科多这件事,图里琛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为他掌管着御林军,却被隆科多给架空了权力。要么就是他能力不行,要么就是他的忠心除了问题。除此之外,雍正想不到任何其他理由。

可是早在康熙还活着的时候,图里琛就已经是非常老练的带刀侍卫头领,到了雍正朝,历经了几十年的打磨,难道连手下人被换了他也没有发觉吗?

所以雍正极有可能是怀疑到了图里琛的忠诚度,可以说图里琛在这件事上,处于墙头草的位置。他可能明知道隆科多等人要造反,可他不敢声张,因为他拿不准雍正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件事,毕竟十三爷胤祥快死了,雍正真正的嫡系一个都不存在,唯一的张廷玉还是个文职。

雍正真的能斗得过胤禩他们吗?图里琛心里存疑,所以他这稍微一犹豫,就导致了御林军被换岗,隆科多差点就奸计得逞。



03事情被解决以后,图里琛虽然明面上依旧还是雍正的心腹,可是他没有哪一秒不是在谴责自己的摇摆不定。

他认为雍正一定是看出了什么,可是没想到雍正居然还是重用图里琛。

比如说这件事,一般心腹压根就不可能知道这件事,雍正能够让图里琛去,就表明他对图里琛的信任已经到了骨子里,把他当成真正的自己人。

  • 所以图里琛心里非常感激,不管雍正此前到底有没有怀疑过他,这次的事情也表明,过去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 图里琛的生命力再次充满了阳光,因为雍正不计前嫌,当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当年曹操与袁绍打官渡之战之前,他手下不少人给袁绍写投降信,曹操打败了袁绍以后,得到了这一箱子的信。可是曹操没有打开来看到底是谁背叛了自己,而是一把火把这些信全给烧了。
  • 这是何等的气魄,至此手下人对曹操是言听计从,拼死效命。雍正这次对图里琛的态度,其实也有点这方面的意思。

当时雍正已经岁数大了,他再也经不起折腾,所以图里琛心里非常明白雍正的苦楚。他向雍正表态的意思,就是想要告诉雍正,自己一定会为皇上把这件事办好,他只是想要报答雍正对他的知遇之恩。

总结:再说了当时弘历如果知道这件事的话,那他一定会直接去找弘时算账。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拦得住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图里琛这种高手和心腹出马,才能够制得住这俩兄弟。

图里琛已经做好了关键时刻对这俩兄弟下手的决心了,大不了得罪他们俩,但是一定要对得起雍正交给他的任务。

图里琛不负众望,总算是把这件事解决得十分漂亮,雍正帝虽然在最后处死了弘时,但是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而图里琛便是给了他思考时间的那个人。


江湖小晓生


图理琛说“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这是图理琛对皇上的承诺,毕竟这么多年了,从康熙到雍正,图理琛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多次外出办事几乎都没有失败过,原来外出办事,图理琛都是一句“喳”,就退下了,为什么还特意说了这八个字呢。因为这次事件极为不同,牵扯甚大,关系到了皇上的儿子。十三爷死了皇上一直很伤心,图理琛是十三爷原来的手下,十分佩服十三爷,现在又遇到一档子事儿,憔悴了很多,所以这次派遣任务的时候,语气里都透着心累,不再是原来威严的命令,而是千叮咛万嘱咐般的



“你带上几个人,连夜赶到江南,让弘历早些回来,再让李卫带上五百人马护送宝亲王回京”

图理琛这时候也老了,他也算和雍正经历了这么多,前不久八爷逼宫,自己办砸了差事,让隆科多把兵都换了。完事儿后,皇上没有怪自己,这次关系到下一代皇位人选和安全的事情,依然托付给自己去办,图理琛一方面对雍正的信任心怀感恩,另一方面也是让雍正放心,自己一定全力完成任务,或许还有的就是对雍正现在状态,图理琛心里也是心疼的,给雍正一个安慰。听了图理琛后,雍正缓和的说“快去”,图理琛才回应了一声“喳”。果然图理琛这次事情办的很好,宝亲王被李卫顺利护送回京。



其实图理琛的位置很尴尬,他一方面忠于皇帝,另一方面自己的顶头上司隆科多绕过自己做了背叛皇上的事。隆科多在康熙时期做到了步军统领,深得康熙信任,历史上康熙还让他监视京城阿哥们的举动随时汇报。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隆科多成为总理王大臣,是雍正身边四巨头隆科多,胤祥,胤禩,张廷玉中重要的一环,这一次隆科多向皇上透露弘时要杀自己,还可能要杀宝亲王的事。雍正心里着急,图理琛估计每次脑袋都是嗡嗡的,作为大内重要人物之一,他有些事知道也要说不知道,不知道也要说不知道。



所以说图理琛是《雍正王朝》一等一的聪明人也不为过,要不然自己一直辅佐在两个皇帝身边,一直深得信任,自己自己的上司换了,却依然奋斗在皇帝眼皮底下,靠着就是自己的智慧。押送肖国兴回来以后,康熙老爷子单独问话,图理琛明知道说的八阿哥其心可诛,图理琛却要说去杀肖国兴。雍正登基,要把十四阿哥召回来,图理琛一路上尽职尽责,不多说话,也不少说话,顺顺当当的带人回来。山西诺敏案,图理琛该硬气硬气,一下子就镇住了山西一帮官员。逼宫案,图理琛在雍正劣势下,依然能主动和皇上认错,但又不得罪任何人,可见他真的是老油条一个呢。


所以说图理琛明白,他是陪在皇帝身边,知道了全部事实以后,知晓皇帝圣心,所以说了明白。他的明白是告诉皇上放心,我一定能把吩咐的事情办好的明白。对于观众来说他的明白应该是图理琛是最聪明,皇家那些事儿,他心里所有事都清楚的明白。


红雨说历史


图里琛何许人也,在与田文镜侦办山西巡抚诺敏案之时,图里琛自报身份,他实是雍正的粘杆处"处长"。粘杆处乃是血滴子的原型,是雍正的秘密特务组织,专一替皇帝干秘密差事的。作为这个特务组织的头儿,一些基本素质比如忠心,还有精明,这是必不可少的。



回到故事的开始,弘时串通八爷党,企图行八王议政,架空雍正。图里琛的队伍却被隆科多换防了,致使雍正陷入险地。图里琛这位老江湖算是彻彻底底的摔了一跤。图里琛将功补过,配合十三爷控制了局势,也逮住了居心叵测的隆科多。经过此役,雍正势必会对三阿哥弘时有所怀疑,图里琛的兄弟们工作也就来了。

图里琛必定会派人监视隆科多、弘时等人。之所以弘时没能杀人灭口,干掉隆科多。想必是有图里琛的暗中保护,否则的话,隆科多一个阶下囚,岂能逃过弘时的毒手。图里琛知道这一切,再通过隆科多,传递给雍正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有人已经狗急跳墙了,弘历也很危险。



一切都逃不过雍正和图里琛的法眼,弘时果然有了大动作,他要对身在江南的弘历动手了。雍正知道,此时最重要的便是保护弘历,时间不等人,老图,是时候表演你真正的"技术"了。

"你带上几个人连夜赶到江南去,见到弘历之后叫他立刻回京。另外,叫李卫带上五百人,亲自护送弘历。"图里琛当即叩首表示道"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图里琛究竟明白啥呢?

其一、图里琛作为粘杆处的头儿,此行的首要目的便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弘历。如果弘历有半点闪失,图里琛肯定会小命不保。这一点,图里琛应该很清楚。事有轻重缓急,图里琛明白,兹事体大,必须快马加鞭,一刻不能耽搁的去完成任务。

其二、图里琛的第二个任务便是李卫,李卫也得跟随弘历进京,李卫进京,既是为了保护弘历,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图里琛身份太为敏感,如果由他单独护送弘历,不仅危险,也可能让弘时察觉雍正的意图,从而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来。李卫作为封疆大吏,带兵进京述职,图里琛传旨,合情合理,弘时不会起疑心。再者,皇上雍正可能有事向李卫求教,所以李卫也是图里琛此行的任务之一。


其三、图里琛明白,自己不能擅自处置弘时,更不能将皇家兄弟相残的事泄露出去,所以图里琛既要保护好弘历,也要不露声色。让弘时感到安全,等回京后,雍正自会有所安排。

作为雍正的贴身心腹,图里琛是两朝元老。对这些事情,他看的很透彻。皇帝的旨意,他必须一字不落的执行,而且,图里琛更要明白雍正的弦外之音。图里琛每次办差,都是生死一瞬间的事。差事一旦办砸了,老图也就只能"提头来见"了。所以,他不可以不明白,不可以犹豫,只有"全明白",图里琛才能有一线生机,这也是图里琛作为队长必须要有的技能。


风雪梦不逝


《雍正王朝》里面的角色,都很丰满。不仅主角如此,配角也不例外,图里琛就是成功演绎配角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说“奴才全明白”,是因为他早已经了解雍正的心思,并且把弘历作为新君来看待。


在弘时谋杀弘历时,他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这一点,从后面的一个情节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在弘历脱险后,雍正忍痛处死了弘时。弘历假情假意地进宫问雍正:皇阿玛,我三哥呢?雍正不耐烦地呵斥他:不要问了!这时候,弘历把目光扫过图里琛,而图里琛则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向弘历微微点了一下头,暗中通知弘历,他三哥弘时已经被干掉了!

如果两人事先没有联系,图里琛没有向弘历效忠,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和默契。 《雍正王朝》的拥趸们有个共识:图里琛面相粗俗,实则心细如发,绝对是位权谋高手!

康熙在位时户部案发,八王爷夜审肖国兴把祸水引到太子身上,结果康熙大怒,命令图里琛带着大内侍卫将肖国兴押送盛京。途中肖国兴不断喊冤,图里琛回来后禀告了康熙,康熙明白了八王爷的险恶用心,评价说:其心可诛! 图里琛这时候表现的十分愚钝,立刻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结果遭到康熙的训斥:谁让你杀肖国兴? 图里琛知道了天家父子的矛盾,用一句话就轻而易举地探出了皇帝的心思,也保全了自己,可谓是一举两得!

雍正继位后诺敏案发,图里琛作为钦差去调查情况,在诺敏和田文静中间,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了田文静一边。因为他明白,田文静还是雍正追比国库钱款时用过的人,是简在帝心的大臣,将来前途无量。 更何况如果田文静查清了山西藩库案,他图里琛也是跟着立功的,如果田文静失败了,诺敏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反而会拉拢自己一起对付田文静,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


图里琛这样的人,绝对是官场高手,难怪能历经康熙、乾隆和雍正三朝而不倒!


李飞叨


导读:《雍正王朝》中图里琛绝对是面带猪像、心中嘹亮的扮猪吃虎的狠角色。一个大内侍卫统领已经可以接触到很多皇家机密,能够在经历过那么多隐秘的事情后跨越两代帝王牢牢的占据视为统领的角色绝对是个办事滴水不漏的人。能让雍正这么刻薄的人都引为心腹,何其难也。作为老十三胤祥带出来的兵,无论从谁的角度来看都是站在雍正这一方的嫡系人选。从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到弘时、弘历的夺嫡,没有人比从康熙就担任大内侍卫统领的图里琛更清楚的明白弘历才是必然的继承人。所以深知这次办差的重要性,稍微一差迟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所以才说“奴才全明白”。这就有点朋友间生死相托的意味了,所以图里琛也没有按照往常普通上下级那样说喳。


历史背景

这次图里琛需要办的差事比以前都凶险,因为从康熙、雍正到图里琛这一派都清楚的知道必须让宝亲王弘历来继承大统。如果弘历被弘时害了,那么弘时代表的是老八等人的利益这相当于自己推行的新政等施政方针都面临着推到重来的可能。多年苦心苦熬的心血都有白费的可能,再有就是弘时不但狠毒而且没有治国的手段还不知道把这个国家带到那里去?

在八王议政的逼宫后,隆科多就被扣押起来。但是经过雍正亲审隆科多,终于拿到了弘时参与的直接证据。其实在之前雍正就怀疑过弘时,否则没有皇子参与关外的旗主王爷如何能轻易控制兵权。因为控制丰台大营的都是上三旗的雍正的家奴,普通旗主王爷根本命令不了他们,于是弘时就呼之欲出了。

此时宝亲王弘历就在江南办差,这下可下出了雍正一身的冷汗。因为雍正子嗣不丰比较出色的只有弘时、弘历和弘昼三人,况且只有弘历接受过皇家继承人的系统培养。如果万一弘历出了意外,那雍正在垂暮之年已经来不及重新培养合格的储君那将是一场灾难。


图里琛

图里琛作为大内侍卫统领从康熙时代就执行过很多秘密任务,可以说见多了隐秘的皇室机密。比如肖国兴案,除了康熙外无人知道。见证了九龙夺嫡的残酷,也见证了雍正的上位。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忠诚真正的在雍正朝站住了脚:比如诺敏案、西北协助岳钟琪接管年羹尧兵权等等,都是秉承雍正意志行事。后来更是兼任了粘杆处的头领,这绝对是心腹的待遇。

当然八王逼宫的时候,图里琛没有及时发觉被隆科多的人完成了换防。但是依然凭借自己手中的侍卫来进自己的力量保护皇上并诚恳的承认了错误。但是雍正并没有更换他依然把他用作心腹,这让图里琛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念想。


图里琛办差

情况已经非常紧急,弘时在雍正审问隆科多的时候已经派人去执行针对弘历的任务了。 当雍正如同一位老父亲焦急絮叨说的时候,图里琛已经明白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即使拼了性命也要完成否则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而雍正也不知道康熙弘时掌握了多少力量,所以只能相信图里琛来办这件事了,这让二人有共患难的感觉。

“你带上几个人连夜赶到江南去,见到弘历之后让他立刻回京。另外让李卫带上五百人亲自护送弘历”


图里琛连夜出发赶到李卫哪里的时候,宝亲王弘历已经去了扬州。这下可把图里琛急的立刻和李卫带领军队向扬州进发。从北京到江南图里琛可是一刻不敢停歇,这刚喝了口水立刻又赶到扬州这么大岁数了也是拼了。

而同时心里焦急的雍正也无法安静的批复折子,下笔的手直哆嗦。还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雷霆,其实都是因为为弘历的事情担心。


好在弘历安然无恙,但是知道情况的弘历照样气得压根都痒痒。当李卫和图里琛保护这弘历完好的出现在弘时面前,弘时有点尴尬。之后弘时就旁敲侧击的打听刺杀人的情况唯恐牵连到自己,弘时还是修炼不到家啊。图里琛也总算是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差事。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图理琛(1667年-1740年),字瑶圃,号睡心主人。 其先世为叶赫人,姓阿颜觉罗。 图理琛生于清圣祖康熙六年(一六六七),隶满洲正黄旗。图里琛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贴身近侍,更是在雍正时期执掌秘密机构粘杆处,被皇帝视为心腹,屡加重用。图里琛身居关键地位,自然少不了各方势力的拉拢,但是图里琛用他的行动展现了这位憨态可掬的汉子其实情商非常高。他有三大优点:一是绝对忠于皇帝;二是对人性把握非常准确;三是行动果断迅速。


比如在雍正刚刚继位,图理琛奉旨“护送”十四阿哥返京奔丧,他非常了解些时雍正的心态和十四阿哥的心情,为了不再激起新的矛盾,任凭十四阿哥怎么折腾发泄,他都不作任何表态,路上十四阿哥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他仍在返京的路上。

山西巡抚诺敏案中,当田文镜说出案中关键时,他果断作出判断要支持田文镜,于是对于山西以诺敏为主的一系列官员,采取先安抚、再恐吓、最后直接上手段,硬是给田文镜留出了宝贵的一天时间。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田文镜对图里琛说要两天时间,但图里琛只给了田文镜一天,多一天便会多出许多变数,甚至激起山西兵变都有可能,毕竟涉及到那么多的官员。从这一点看,打仗出身的图里琛就显得比田文镜要老道。最后两个人都不辱使命,海宸觉得这头功应该算在图里琛身上。

皇子之间的矛盾不是雍正时期独有的特色,整个封建王朝史,估计皇子之间的斗争史可占三分之一以上。雍正自己继位前,和诸兄弟的斗争亦是惊心动魄。但有一点不同,他们争权争宠争皇位,却不夺他人性命,一切都交给康熙处置,无非就是送到宗人府圈禁起来,像十三阿哥允祥一圈禁就是十年。

弘时和弘历之间的争斗不一样,弘时起初认命,不想与弘时争,但八爷插了一脚把弘时拉下水,自不量力去和弘历斗,并且一定要置在南方的弘历于死地。八爷本想借弘时挽回曾经与雍正相斗失败的局面,自己当一把皇帝,只不过当年他没有斗过雍正,现在更是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雍正通过隆科多反映的情况,意识到了弘时的下一个目标是弘历,背后的主谋肯定是八爷。所以,护送弘历回京的任务,恐怕只有图里琛能够完成。

图里琛说他全部明白,无非是基于三点:

一是图里琛是去制止弘历和弘时之间的直接争斗,涉及到皇家脸面,也涉及到朝廷安危,不能把这种争斗白日化。大家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能挑明。弘历和弘时一直在暗斗,弘时背后的主谋是八爷,也就是说弘时只不过是八爷的一颗棋子,表面上是弘历和弘时在斗,实际上是雍正和八爷在斗。弘时派出去的刺客未能刺杀成功,当弘历平安地出现在驿站时,由于图里琛和李卫一直护着,弘时也就只能强装笑脸迎接弘历。而弘历也像个没事人一样,压根就不提遇刺这事。图里琛一直把功夫下在暗处,确保弘历平安回京。

二是不能擅自处置弘时。大臣处置皇子,历来是为臣大忌,图里琛这点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雍正的态度还不是那么明朗的时候,他更加要小心。说是保护弘历,实际上也要保护弘时,难保弘历不会对弘时下手。两个皇子,无论伤了哪一个,都无法向雍正交差。双保护就是双保险,图里琛绝对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当然,作为雍正的贴身护卫大臣、亲信,图里琛自然知道雍正更看重弘历,但他绝对不能让弘时看出端倪,否则难保弘时不会狗急跳墙,再做出对弘历不利的事情,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三是不能太过招摇,一定要掩人耳目。必须隐蔽这次行动的真实目的,以免被八爷党的人一锅端。图里琛以皇帝召李卫回京的名义,由李卫带着500兵士护送。这下,八爷党的人再想下手,已经无能为力了。无论是两位皇子,还是图里琛自己也都安全了。倘若不如此,极有可能在返京的路上,仅图里琛自己护送的话,加上粘杆处几个人,压根就不是八爷党的对手,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以召李卫回京的名义,将这一切都掩盖住了。并且李卫何等聪明,说是带500军士,估计远远不止这个数,一直只能暗中动手的八爷党,只能望其兴叹。

这一次,图里琛不辱使命,将两位皇子安全护送到了京城。

一回到京城,弘时就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弘历在雍正心中的份量更重,直接任命为监国,政权的交接也就不在有什么悬念。


海宸聊兵法


图里琛是什么人我想不用我多介绍。老八伙同隆科多逼宫之后,雍正即对弘时的怀疑开始进行一一验证,见隆科多的一面让雍正意识到,弘时处于危险之中,至于雍正怎么知道弘时要暗杀弘历的,是隆科多告诉雍正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说是隆科多告诉雍正的,这里面的关系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来看隆科多倒台之前的爵位和职位。

康熙去世前,两道密旨宣隆科多正式上位,由张廷玉宣旨,授隆科多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兼步军衙门统领(九门提督),理藩院尚书等职位。雍正继位之后,原先的职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擢升为上书房大臣,与廉亲王胤祀、怡亲王胤祥、张廷玉等受封总理事务大臣。所以说,隆科多位高权重,在雍正朝屈指可数。

这些职位与弘时要暗杀弘历有什么关系?雍正继位前在雍亲王府邸创建了一个秘密特务组织粘杆处,这个大家都知道,而当时胤禛兼领侍卫内大臣之职,直接领导粘杆处的特务活动。

雍正继位之后,隆科多为领侍卫内大臣之职,这个特务组织被发扬光大,但是行事却十分低调,只是在诺敏案中,图里琛提起过,当时图里琛提起自己是粘杆处的侍卫,诺敏立刻吓坏了,可见,钦差这样的名号都不如粘杆处的卫士来的有力。这说明,粘杆处的作用在雍正时期,确实力量强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诺敏案中,图里琛说粘杆处卫士归皇上领侍卫内大臣管,似乎就意味着隆科多作为领侍卫内大臣也对粘杆处有行使职权,所以说,隆科多对刺探情报的事并非一无所知。弘时刺杀弘历的事,实际上已被隆科多掌握,但是隆科多为什么隐瞒呢?

逼宫案失败后,隆科多自知小命不保,弘时为了杀人灭口,必将对隆科多采取措施,果不然,隆科多难以忍受,以此作为“立功”表现保命。也就是说,隆科多故意隐瞒不报,实际上是想留住弘时的小辫子,到时候为了保命立功。

而这一切,作为粘杆处“处长”的图里琛,隆科多是否绕开了图里琛监视了弘时不说,但是作为政治敏锐性十分强的图里琛来说,一定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情况进行监视。

且图里琛作为雍正的贴身禁卫首领,对雍正也是忠心耿耿,图里琛为什么没有报告这些事?一方面可能是隆科多知道图里琛忠心,绕开了图里琛。作为图里琛的领导,他是有这个权力的。另一方面,图里琛并没有因此闲着,他知道情况复杂多变,但是还没有事实依据,加之在逼宫案中,图里琛搞砸了一回,所以也异常小心谨慎。另外,弘历是未来的接班人,图里琛实际上是知道的,他也会押宝,对于弘历的保护或者说是联合其实在暗中早就进行了,这从雍正杀弘时后双方的眼神就知道了。

事关国本和江山的安危,图里琛当然也深知其中的要害。所以,对于弘时刺杀弘历这件事,图里琛其实暗中早就掌握了,并且可以说与弘历也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面对雍正派他去营救的时候,他才有底气镇定的说: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


青灯问史


如果看懂了图里琛在《雍正王朝》中的一些举动,就会对图里琛佩服的五体投地,跟随了两代郡王,图里琛的情商和智慧,跟他臃肿的身材完全不相称。

在雍正交代图里琛此事之前,二人一同前往牢房看到了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隆科多,不仅雍正第一时间明白了其中缘由(弘时要杀人灭口),图里琛也门儿清。

所以在雍正向图里琛下令“连夜赶往江南,让李卫带500人,护送弘历立刻回京”,图里琛心领神会“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

回忆一下《雍正王朝》中图里琛的言行举止,出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里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吧:

康熙听闻肖国兴大骂老八的时候,说道“其心可诛”,图里琛在旁边立马答话“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可康熙说的“心诛”明明是老八,这是一个尴尬的时刻,涉及皇家父子的秘密,这时候图里琛只能装糊涂,最后康熙一句“谁让你杀肖国兴了”之后,图里琛赶快就退下去了。

康熙夜访郑春华,撞见了太子和郑春华的勾当,图里琛远远看到了窗户上两个人的倒影,于是假装小便,远离了众人。很快康熙发现了异样,让众侍卫去抓人,另一个刚刚挨了康熙一巴掌(如果图里琛不小便,挨这一巴掌必然是图里琛)侍卫对图里琛说“别装假了,办差吧”。

图里琛在山西和诺敏针锋相对的一幕更体现了他智勇双全的行事风格。

山高皇帝远,图里琛率一行人深入虎穴,面对诺敏的发难,图里琛不拘一格,终于镇住了在场诺敏的人马,否则恐怕后果堪忧。

所以,图里琛在任何时候都是“全明白”,而不仅仅是这一件事,他绝对是一个“人精”。


史味人生


这个时候的图里琛必然明白,无论如何要救下宝亲王弘历。

八爷党串联关外的四位铁帽子王以及隆科多逼宫雍正,企图迫使雍正下台,但是朝堂之上张廷玉据理力争,十三爷由重夺丰台大营的兵权,带兵勤王护驾,这才帮助雍正化解了这场登基以来的最大危机。

而从暗中帮助八爷党等人雍正儿子弘时,因为隐藏的太好、太深,并没有被雍正抓到证据,而十三爷弥留之际点破了弘时的问题,这才有了雍正在此之后一些列的查访,最终确定了弘时也参与其中,并且知晓了弘时在八阿哥胤禩的鼓动之下,准备对弘历下手的消息。这才有了雍正赶忙指派图里琛前往保护弘历的一幕。

图里琛作为两代帝王的贴身侍卫,长期混迹于宫廷之中,深谙皇上的内心所想,他非常清楚此时的弘历对于雍正以及整个大清王朝的重要意义,因而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要接下这样的差事,并且要完成这件差事,切实保证弘历的生命安全。

他的一句“奴才全明白”也是给雍正的信心,让雍正放心自己能够承担起来这个差事。


图里琛接到的任务除了要保护弘历,还要拿到弘时犯案的证据。

从图里琛和李卫紧追弘历,避免让弘历和弘时“打起来”的情况来看,图里琛已经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弘历的哥哥,弘时。而雍正如此坚定而又决绝的态度,也让图里琛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雍正已经准备好了惩治自己的这个不孝的儿子。

对于图里琛而言,此行有两个目的,除了与李卫共同保护弘历的安全外,更是要抓下活口回来,以坐实弘时犯案的证据,进而让雍正能够有理有据的惩治弘时。

尽管行刺弘历的人已经被弘时杀人灭口的,可是前去灭口的人害怕弘时在除掉他们,反而自首举报了弘时。而接受这些人自首之人,图里琛是有着最大的可能性。


此时在雍正身边,唯一能相信的人也就只有图里琛,因而前往保护弘历的人选也必然是非图里琛莫属。

弘时的背叛已经让雍正感到万分的惊讶,毕竟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与自己的政敌为伍共同对付自己,这是何等的伤心和失望。更加让雍正感到震惊的是,弘时对于八阿哥胤禩的家人以及隆科多会如此的残忍和决绝,其心狠手辣程度远超过了雍正的想象。

这个时候的雍正在为远在江南办差的弘历担心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周遭之人产生了极大的疑心,会不会有人被收买,或者会不会有人被胁迫,亦或者说让别人去做会不会阳奉阴违反而误了大事。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雍正才会将这个职责交给图里琛,因为此时的朝堂之上能够为雍正信任而又能担负此项任务的人也只有图里琛了,只有安排给图里琛,他才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与怠慢,至于其他人,雍正都不会放心,更不会安心。

而图里琛自己也非常明白,自己作为大内侍卫的首领,一旦要自己的亲自出马的事情,必然是有重大干系的,送肖国兴去宁古塔,彻查山西藩库弊案,前往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都是如此,因而图里琛对于这次的任务也必须高度的重视,不能拖延怠慢,并且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雍亲王府


我先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他明白啥?其实这个答案图里琛已经说过了,或者说题主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题主问题中的“奴才全明白”。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图里琛,图里琛能是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同时作为大内总管的他自然也对皇家私事要知道的多一点,图里琛有个优点——长得憨厚老实,容易得到人的信任,这也成了他最好的障眼法,其实呢?他在《雍正王朝》里是数一数二的精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他之前办差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次是康熙发现太子和郑春华通奸的时候,当时图里琛已经发现窗户上有人影却假装没有看到,借口去一旁撒尿了,为的是不让自己做捅破这件丑事窗户纸的人,结果后来是康熙自己发现了里面有人,而这时的图里琛还装作什么都不明白,直到另一个侍卫给了他一脚说“别装了,该干活了。”图里琛这才跟了上去。


当是屋子外有个把风的侍卫,康熙和图里琛走近时侍卫发现了他们,也认出了是康熙,于是大喊大叫了起来,康熙看情况不对指示图里琛让他闭嘴,结果图里琛“一不小心”就把他给扭死了,事后向康熙请罪说“奴才失手,一把小心把他给弄死了。”,这种行为算什么,违抗皇命,但康熙怎么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声算了,图里琛是真的不小心把他给弄死了吗?其实不是的,扭死一个人需要很大的力气,你认为图里琛会一不小心使出这么大力气吗?他只是为了替康熙除去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毕竟这种皇家丑闻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他料定康熙是不会治他的罪的。


而关于他知道什么,抄八爷家、审隆科多时图里琛全部在场,他会不知道弘时和八爷和八王议政有关,再说图里琛在康熙和雍正身边多年,听到的见到的比谁都多,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关于图里琛说“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是指这件事情该怎么办,首先是要快,不要声张,第二个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的保住弘历,必要时可以杀了弘时。明白了这两点图里琛才敢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