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吃酒席,如果混进去吃喝,会被发现吗?

精准三农


农村吃酒席,如果请的人多,混进去吃喝,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发现。

在我们这边的农村,红白喜事上吃酒席一般都是流水席。在礼桌上写上礼,就有人招呼着去吃酒席。八九个人凑成一桌,管事儿的就开始安排着上菜。而通常这一桌吃饭的人,都是随机的,互相之间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或认识其中几个。除非结伴去的人多,或者本村的,能够凑够一桌。

如果有人混进去,一桌吃饭的不知道他随礼没随礼,也不知道他和主家什么关系,而主家过来敬酒,也不知道这是家里谁的关系。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发现。

当然,即使主家发现了,也不会怎么样,不过一顿饭而已。而且这些蹭吃蹭喝的,都属于好吃懒做混子型的,非得撵他走,他使点儿坏,主家办事也不顺利,还会添点儿腻歪。

另外,在红白喜事上,不仅有蹭吃蹭喝的,还有假冒账房的。我们这里在饭店里办事,礼桌一般设在饭店的大厅里。有时主家认识的人多,还会多设几个礼桌。

有一家办喜事,第二天到饭店,安排人摆好礼桌,准备收礼。一会儿,过来了两个人,也搬了一张桌子,放在已经摆好的礼桌旁边,摆上礼单和笔,倒上茶水,还和另外一张礼桌上的人打招呼。大家以为是主家安排的,都没有在意。

后来,宾客陆续来了,由于人多,便分别在两张礼桌上写礼。

后来,主家过来找烟,看到后来的两个人,都是生面孔,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就去问家里其他人,结果谁都不认识。便马上把两人抓住,报警送到了派出所。


布鲁伯德


农村里吃酒席,什么情况都会遇到,至于混进去吃喝的,那肯定是有的,有的会被及时发现,有的会在敬酒的时候发现,而有的吃喝走了也不会有人发现,主要就看实际情况了。


前几年,记得有一次我们村王叔家儿子娶媳妇,亲戚朋友请了上百桌。因为王叔常年在外跑生意,朋友弟兄交往的人比较广泛,加上自家的亲戚,只王叔夫妻两个请的客人大概有80多桌,儿子和儿媳妇的朋友也就20桌左右。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谁请谁收红包,也就是收“份子钱”,吃饭呢不分,凡是来人皆为客,安排客人就席的也是自家的亲戚朋友。


因为邀请的客人多,除了亲戚和少部分朋友之外,父辈的朋友和儿子儿媳的朋友圈都是陌生人,安排入席的人不一定全部认识,所以就经常会发现有部认识的人前来酒席上蹭吃蹭喝。

再说,我们当地农村人都是自办酒席,地点有的在村子的公房里,有的就在村子的晒谷场或者空旷地带,没有门,很随意。


开饭的时候,只要约够8个人一桌就上菜吃饭。我记得当天,就有七八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就来到酒席上,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上菜后自己倒酒、倒饮料喝,添饭、夹菜,和其他客人并没有两样。

如果他们当天不贪杯,吃饱喝足走人也没人发现,后来,王叔夫妻俩带着一对新人一桌一桌敬酒,敬到他们那一桌才发现,来吃喝的满满一桌人一个也不认识,问他们从哪儿来,他们才支支吾吾地说,是外地来打工的,见请的客人多,想的不会发现,来顺便蹭点吃的就走,没想到喝多了就忘记自己不是来做客的。


王叔一家当时也没说什么,还很客气地敬了他们一杯酒,叫他们吃饱了走人,不要闹事。后来,那几个年轻人在众人的眼光中灰溜溜地跑了。 每次说起这件事情,总会有人议论说,其实,每个村子办酒席都会遇到来混吃喝的人,聪明的人还会热情地和其他人打招呼,然后赶紧吃喝,立马走人,这种还真不容易发现。


当然,请的客人少的,或者一桌一桌敬酒的,始终是要被发现的。混吃喝最多的就是办丧事的酒席,因为主人家一般都是在家里守灵、忙碌,而吃饭的地方则在公房里,这样情况下,安心来混吃喝的是不会被发现的。

你们村里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花腰妹


主人家办事喜事图的就是乐呵,即使发现了也不会说什么,下面说下我的亲身经历。

小时候特别调皮,记得有一年暑假,到隔壁村子去玩,正好赶上一户人家儿子娶媳妇。

本来开始是看热闹的,后来开始摆酒席的时候(我们那里农村酒席都是摆在街上),我看到桌上的好菜就挪不动腿了,当时也不知怎么想的,就坐在那里开始吃了。

后来新郎的父亲挨桌敬酒,当他看到我时愣了一下,但没说什么,因为我们两个村相隔也就二三里地,大家多少都有点印象。

晚上回家,我把白天的事告诉了父亲,差点被父亲打了一顿,幸好被母亲拦下了,父亲没说什么,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一直到很晚才一个人醉醺醺的回来。

后来有次我听母亲说,父亲和那人本来关系不错,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闹得不太愉快。

那天晚上父亲去了那人家里送了20块钱(那时候的礼金是10块钱的),解释说白天有事让我去,结果我忘记把礼随了。

那人硬留下父亲喝酒,两人冰释前嫌,又和好如初了。

真没想到小时候的一次贪嘴竟然成就了一段友谊。


隔壁老王的幽默


感谢大家。

现在大家一般有什么大喜事了,都会办个酒席,邀请亲朋好友过来聚一聚。

在农村的话,大多数都是请人来做的流水席。因为自己办比去酒店办要划算,有些地方交通也不方便,人多还要租车,办个酒席就是图个喜庆嘛,所以自己办也热闹。

但是自己办的话,难免会有人来蹭吃蹭喝。虽说之前随份子时也有登记,但也很难察觉出来,有些人在外地安家、工作。几年都难得见一次,能认识几个就不错了,更不用说那些远房亲戚之类的,恐怕都没见过。

其实就算被主家认出来了,一般当时也不会说什么的,因为办完酒席基本上都会剩下许多菜,除了亲戚各自带一点之外,其余的只能自己留着慢慢吃,实在不行要么喂猪或喂鱼。

但是那些混吃混喝的心里面不羞愧吗?如果是生活困难倒是情有可原,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顿饭,我觉得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小胖影记


农村吃酒席,如果混进去吃喝,是绝对不会被发现的。

如果说去农村混吃酒席会被发现,我相信他一定是没去过农村,不知道农村吃酒席的具体情况。

可能各个地方不一样,我就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

不管是喜宴,还是丧宴,人流量都非常的大,至少至少有二三十桌客人。

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农村吃酒席,一般会连续吃上三轮之后才结束。

我们不说多的,就说一桌六个人,二十桌议论就是120个人。

这些亲朋好友里面,办喜事的人有几个认识,五个里面认识两三个已经很不错了。

剩下的都是亲戚的家属,平时根本没见过面。

像这种情况根本没法认谁是谁的亲戚,谁是谁的朋友,陌生人混进去吃饭谁知道?

再者说了,农村有几个人会去混宴席吃?

就算被认出来,农村一般不会说什么,反正办事的时候菜多得吃不完。

最后吃不完的,主家会挨家送,或者喂猪,没必要搞得尴尬。


遇我得福


农村吃酒席,如果混进去吃喝,会被发现吗?现在农民办宴席,根本就没有混进去吃喝的人。

对于这个情况,我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村屯的大事小情,红白事写人情帐,基本都是我的专利,因为我的字写的还可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现在农民生活都过好了,一般家庭如结婚,升学、过生日、买楼等等都会举办宴席,招待亲属近邻及四面八方的朋友客人,少则10了桌,多点100桌左右。

个别家庭场面是非常大的,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宴席,摆了300多张桌子,场面相当惊人。那么,现在有没有人趁人多,混个饭吃呢?可以肯定的说,正常人跟本没有去混饭吃,因为叫人家发现了,这人丢不起。

但另有例外,我们村有个智商较比正常人低的人,30多岁,独身。毎当村里谁家有红白事,他保证一大早第一个就去了,帮东家干这干那,一忙就是一天,而且从不随份子,红白事不完他是不会走的,他的目地就是凑热闹,图个吃喝,他不管到谁家,东家都挺高兴的,因为举办宴席,也不差他一个人。

现出,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都有较高的素质和觉悟。混饭吃过去有,现在根本就没有,因为混吃喝不仅丢人,丢面子,而且还突破了道德底线和做人的良知。


沙尘暴5478


题主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不过我以前也有过一样的想法,但是经过我慎重的考虑和比较以后,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至少这个想法在农村是不可行的,在大城市里面估计是可行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吃酒席,所有来的客人是经过主人一一亲自邀请过的,不是光发请帖就可以了的。而且每家来几个人,来什么人都是有不成文的规定的。也就是说主人对每一个客人是见过面认识的。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主人会一眼就认出来。

第二,农村吃酒席邀请的人,相互之间本身也认识。甚至,请来的人跟主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其他人也都很清楚。突然冒出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是很容易被辨识出来的。

第三,农村吃酒席场面小,通常也就几桌客人,超过十桌的都已经算是大场面了,不像在城市里摆酒,动不动就是几十桌上百桌。也就是说,来的客人总共不超过100人,而且相互认识的占绝大多数。突然来一个不认识的,被发现的几率非常非常大。

第四,农村吃酒席,同桌的聊天内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跟主人有什么关系,以及相互之间有什么亲属关系的内容。如果问到你头上,对其他在座的一问三不知,这样就会露出马脚来。

第五,农村吃酒席,主人一家都会出来挨桌的敬酒。因为农村酒席桌数本身就不是很多,所以敬酒的时候,基本上一家人全部一起去挨桌敬酒。不会像城里摆酒那样,需要分开行动。这个时候露出马脚的机会也很大。

鉴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我就打消了我的那个想法,希望也能打消题主的这个想法。





爱折腾的老程


怎么可能认出?

一家那么多人,是谁的朋友来参加红白喜事都不知道,因为不可能全家人都在门口欢迎,只要你进来就说客套话,哪个人还能去拦你啊,若是有桌牌还行,若是没有桌牌,根本就分不清!

有一次一个朋友家里办丧事,偏要去吃饭,我一般不参加的,后来没办法就去了,结果就晚了,到了饭店我选了个座位就坐下,看看朋友还没到,也有几个认识的,看他们开吃我也吃,这时,有人开始说话了,我发现怎么说话时朋友还不出来呢?我就问身边的人,闹了半天朋友的地点在二楼,真是不好意思!

故意蹭吃的,我想很难被发现,但是是人谁能去白吃人家的饭啊!😂😂😂


陈庚子


前几天一群老汉在公园坐着闲聊。说到兴处,一个老汉讲起了他到婚礼混吃混喝的往事。

后来听别人介绍,此人今年60多岁,一生好吃懒做。三十多岁时媳妇领着孩子跟人跑了,只剩他孤身一人。

他说,农村的婚礼一般喜欢大操大办。隆重些的婚礼一般都摆三四十桌。有新郎家人亲友,新娘家人的亲友。还有很多乡亲,同学,战友,同事。一般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一眼望去,大半都是生面孔。你坐到桌上,娘家人认为你是婆家人,婆家人认为你是娘家人。只要你大大方方,該吃就吃,该喝就喝。根本就不担心露餡。就是露了餡,主人也不会因为有人白吃影响欢乐气氛。大都装作没有看见。

他说,不过还是要注意一点,他认识的混吃喝的有好几个人,其中就有一人被主人家逮住过。

混吃混喝要挑那些大飯店,人多排场大。人多眼杂,不容易被发现。还有就是一定要镇静大方,适可而止,适时退场。

说起来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没有人因为一顿飯去混吃混喝了。


朱增林呀


这个问题有意思,也很可笑,你还别说,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呢。

我们附近就听说过这样的事儿,一个人大摇大摆的坐在了酒席桌上,大家谁也没问,吃完就走,后来有人就聚到一起问这个人是新郎的啥亲戚啊,大家都说不知道,因为我们这里新娘及新娘的家人都坐屋里,新郎的亲戚也单独坐几桌,很少跟村里的人坐一起的。

还有就是我们附近的,有几个小孩子,四五个吧,不管村里红白喜事,他们几个风雨不误,他们几个总是坐在一起,菜刚放桌上就被抢个精光,跟他们坐一起吃饭的可倒了霉喽,他们都是孩子,大人又不能说什么的,最气人的是,吃完了剩下的他们几个全打包拿走,哈哈,乐死我了。

其实现在吃顿饭也没什么,生活都好了,只不过多几双筷子而已,还给东家带来喜气是不,再说了,这样的人很少很少的,只是各别现象而已,不说了,到此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