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和小无相功都能模仿别派的招式,谁更厉害呢?

CLOCK792


“小无相功”是逍遥派三大绝技之一,也是李秋水得以抗衡天山童姥最强绝学。当然,“小无相功”是一门道家内功,这门内功最大的威力不仅仅是模仿别人的武功绝学,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效用。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镇教之宝,也是修炼起来具有相当难度的神功。“乾坤大挪移”同样有两大威力,一是具备斗转星移借力打力之功效,二是能够很快模仿对手的武功绝学,威力甚至盖过对手。

在《天龙八部》中,“小无相功”存在的非常重要,一是让李秋水具备对抗天山童姥的资本,二是让鸠摩智具备单挑少林的底气。

但是,细心一点可以发现,李秋水和鸠摩智修炼同样的绝学,可是二人针对这同一门绝学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

鸠摩智修炼“小无相功”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在短短三十年中,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全面修炼成功,得以挑战大理天龙寺,以及单挑少林寺。鸠摩智的确是武学奇才,他虽然不是正常渠道修炼少林绝技,但是能够将“七十二绝技”修炼成功发挥的威力远超少林高僧,也算是极为罕见。可见他个人的功力着实远超玄字辈高僧。“小无相功”无形无状,用来催动七十二绝技刚好合适,可是身为行家的少林高僧没有一人发觉这种冒充的手段,也足以体现出“小无相功”的特点。

“小无相功”对于李秋水而言,意义却完全不同,因为“小无相功”是李秋水的保命神功,在几次李秋水被天山童姥逼入绝境之时,都是靠着“小无相功”保命,那么“小无相功”如何能够让绝境中的李秋水起死回生呢!岳老三认为这是“小无相功”一项特殊效能,就是能够在危急之时让人突然释放出极大的潜能,发挥出比平时更强的威力,这才在瞬间能够得以击退天山童姥,得以保命。

“小无相功”具备高深绝学具备的特点,就是能够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乾坤大挪移”极其难以修炼,因为修炼需要高深的内功作为基础,一般的内功只能修炼一二层,再往上就极难进展,而且极为凶险。

一代枭雄阳顶天修炼到第四层就已然异常吃力,在关键时刻突逢夫人与成昆偷情,造成他气血攻心,真气逆行,最终七窍流血而死。阳顶天功力虽然说不是最顶级,但也是当时天下前列的人物,却依旧倒在“乾坤大挪移”面前。

后来,张无忌修炼了“九阳神功”并在光明顶打通任督二脉,功力之强不弱于张三丰,正是有这超强的功力作为基础,张无忌才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将“乾坤大挪移”修炼到第六层。

“乾坤大挪移”是一门内在结合的绝学,修炼这门武功需要强大的内功基础,这是外功的表现;而修炼成功以后,“乾坤大挪移”又可以反过来激发体内巨大的潜能,对于内力的发挥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这也是“乾坤大挪移”相比“斗转星移”的高明之处吧!

“乾坤大挪移”最粗浅的技能就是与“斗转星移”一样,借力打力,然后将对手的力道和招式挪移方位,使得对方招式威力落空。杨逍修炼一二层“乾坤大挪移”,在光明顶面对五散人青翼蝠王之时,就将韦一笑“寒冰绵掌”功力反转到其余几人身上,让其余几人都甚为骇然。也就是说“乾坤大挪移”最低级的功能就是转移功力和招式。

张无忌在光明顶排纷解难当六强,此时他只有“九阳神功”护体,以及“乾坤大挪移”,再就是一些粗浅的武功。面对六大门派各路高手,张无忌在招式上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乾坤大挪移”却帮了大忙。张无忌借助“乾坤大挪移”之力,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模仿对手的拿手绝技,特别是少林空性的“龙爪手”,本来张无忌是没有破解之法,只是借助强大的功力和快速模仿能力,竟然将“龙爪手”发挥出比空性更强的威力。“乾坤大挪移”的高级效能可见一斑。

“乾坤大挪移”能够在短期内模仿对手武功绝学,也是建立在高强内力基础上。



“小无相功”和“乾坤大挪移”的确有相似之处,可是更多的是不同,毕竟“小无相功”只是模仿内力,毕竟这门武功无形无状,而“乾坤大挪移”更多的是模仿招式,需要建立在强劲内力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小无相功”模仿的是内力,“乾坤大挪移”模仿的是招式。

两门神功在本质上还有诸多不同,但也都能够激发潜能。“小无相功”作为一门道家内功,显得有些偏阴柔,“乾坤大挪移”又显得有些刚猛。

但是两门绝技都需要配合其他的武功绝学才能发挥威力,正如“小无相功”,如果没有七十二绝技等一些招式武功,其威力是很难发挥出来,毕竟只是一门内功,像“九阳神功”没有招式同样难以发挥威力;正如“乾坤大挪移”,如果没有超强的功力作为基础,也是完全没有效用,也修炼不成。两门绝技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也都得去配合其他武功去使用。可见,单纯去比较哪门武功更强完全是没有意义。

当然,“小无相功”算是一门高深内力,能够催动少林绝技这么具有难度的绝学,可见威力很大,而“乾坤大挪移”在短时间内模仿对手功力也是能够让对手措手不及。

如果将“小无相功”和“乾坤大挪移”相结合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刚好一个是内功,一个是技能,简直配合的相当完美。正如“九阳无招式,九剑无内功”,可是如果将“九阳神功”和“独孤九剑”相配合,那也是威力奇大。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77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当然是乾坤大挪移更厉害了。

首先,小无相功是《天龙八部》里逍遥派的一门武功,李秋水、虚竹、丁春秋都会用。而尤其在大轮明王的手里,扬威少林,险些把少林寺几百年来的泰山北斗声誉给毁了。


其次,乾坤大挪移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一门武功。明教前后两任教主阳顶天和张无忌精通此功,而明教光明左使杨逍在阳顶天的传授下,也学会了此功,但是水平堪勘入门。

凭借此神功,张无忌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驰援武当、降服玄冥二老等战役中,居功至伟,奉为天人。


第三,之所以说乾坤大挪移优于小无相功,是因为乾坤大挪移的属性是属于“写实”,有迹可循,比较实在,完完全全是对手使用什么招数和内功,都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而小无相功属于“模仿”,无迹可寻,虽威力强大,但是有一个致命缺陷:首先要预先知道招数。

试问如果对敌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对方什么招数,你又如何使用?所以在少林寺藏经阁,扫地僧和鸠摩智的对话中,对小无相功不以为然。


孙少侠品金庸


先介绍一下这两种神功:

一.小无相功

1.出自于《天龙八部》,乃是逍遥派的上乘内功之一,本来仅传给李秋水用以防身之用,至于鸠摩智如何习得金庸只字未提,因此会使用小无相功的人物有无崖子,李秋水,虚竹,鸠摩智。(第三版丁春秋亦从李秋水处习得。)

2.小无相功精微渊深,且同为玄门正宗内功故可配合少林武学施展,最大特色为可强催内力、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爆发力以求速战速决,但时间一长便后继无力,原理如寅吃卯粮。与强调生生不绝、发力缓慢但愈战愈强的易筋经完全相反。

二.乾坤大挪移

1.出自《倚天屠龙记》,原为明教镇教武学,历代只传教主一人,本由波斯总坛所传来,但在波斯早已失传。乾坤大挪移异常难练,练功者若无雄浑的内力配合定然难成。要是内力不足者强求练成,定会全身瘫痪或疯癫痴呆。

2.乾坤大挪移的武学主旨在于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其根本道理并非极为奥妙,只是先求激发自身潜力,再牵引挪移敌劲,个中变化神奇,令人匪夷所思,乃是一种运劲用力的巧妙法门。

三.对比之下:

1.其中,小无相功在天龙八部里面描述较少,总结出来小无相功的两个特点,一是增强内力,用以防身。二是强催内力,提高战斗力。在天龙八部里面眼花缭乱的绝顶武功中,小无相功可以说是排不上名次,出现次数也少。

2.而乾坤大挪移不同,它是明教镇教绝学,也是张无忌两大护体神功之一。张无忌也多次使用乾坤大挪移击退玄冥二老,力战波斯高手,大战少林三位高僧。此外,

杨逍仅凭修炼的二层乾坤大挪移,便可以位居明教顶尖高手之列,并一度暂居教主之位。并在韦一笑和五散人的围攻下,以乾坤大挪移从容应对。

3.乾坤大挪移有点类似慕容家的斗转星移,顾名思义为乾坤挪动,月移星换,以内力颠倒阴阳,挪移劲敌,减少伤害……所以,相比小无相功来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多次实战已经充分证明乾坤大挪移的威力是深不可测,令人惊叹……

4.但二者有一相同之处,便是是二者均不可强行练习,否则便会走火入魔,为其反噬,反深受其害。


江湖茶馆


乾坤大挪移和小无相功虽然都有复制功能,但二者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小无相功只能模仿招式,而乾坤大挪移却可以完完全全的复制,无论招式还是运功法门,这使得张无忌对天下武功皆可附拾即用,也是金庸为什么说张无忌武功最全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金庸武侠体系,按照简单的归纳,一般都将武功分为内功和外功,所以很多人才会将乾坤大挪移归为外功,小无相功归为内功。但从倚天屠龙记来看,更严格的分类是武功分为内功修炼心法,内功运用心法以及招式。所谓内功修炼心法,即修炼后可以增加内力的法门,比如九阳神功,易筋经,九阴真经上篇等等。内功运用心法,即如何将体内内力运用和释放的法门,每一门外功都有自己独特的运功法门和招式组成,比如七十二绝技,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对于高手而言,对于外功的运用可以随心所欲,达到无招境界!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渡难对于须弥山掌的运用。

“陡然之间,殷天正将右手圣火令交于左手,将渡难的黑索一压,右手一招劈空掌便向他击了过去。渡难左手一起,五指虚抓,握成空拳,也是一掌劈出。空闻、空智等一齐“噫”了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惊讶佩服之情。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力极难练成,那是不必说了,纵然练成了,每次出掌,也须坐马运气,凝神良久,始能将内劲聚于丹田,哪知渡难要出掌便出掌,一动念间就将“须弥山掌”拍了出来,跟着黑索一抖,又向杨逍扑击而至。”

可以说渡难对于须弥山掌的运用已经达到无招境界,心随意动。

但有些武功就是单纯的内力运用心法,没有招式,比如乾坤大挪移,小无相功,葵花宝典,紫霞神功,龙象般若功,太极心法等等。

乾坤大挪移是一门极其巧妙的内功运用法门,根本在于激发人体潜力,这是乾坤大挪移主要的功能,这一点和法王的龙象般若功增大人体力气的功能类似。

其次还可以借力卸力,积蓄对方的内力反击,前者和斗转星移,太极心法类似,三者之中借力卸力的威力以太极心法为第一,斗转星移可排第二,但乾坤大挪移的蓄力功能却非常强大,比如张无忌和范遥交手时就用到此功能。

最完美的功能是乾坤大挪移可以寻找武功破绽,即使没有也可以制造破绽,有“天下诸般内功修炼心法皆不出九阳之藩篱,天下诸般运功法门皆不出乾坤之左右”的说法,前一句书中有交待,后一句却是根据书中对于乾坤大挪移功能的介绍,“一法通万法通,天下任何武功在他面前已无奥妙可言”因此乾坤大挪移可以对天下武功皆可附拾即用,七十二绝技级别的可以现学现卖,太极拳剑,圣火令武功则需要几个时辰便可!这也是乾坤大挪移对武理的认知。

紫霞神功,葵花宝典也属于内功运用法门,因为书中交待紫霞神功可以提升人体的感知能力,运使之后,耳聪目明,而且及其消耗内力。葵花宝典的原理是通过运用内力来增加身法移动的速度!

小无相功只能模仿招式,却不能学习运功法门,至于威力超过原版七十二绝技,也是在于修炼者的修为,鸠摩智本来就是武学奇才,少林玄字辈高僧与之实力差距太大。


易柒柒


首先要明确,小无相功是和九阳功一样,万能的内力催动。乾坤大挪移和斗转星移一样是招式的模仿。

所以不能将小无相功与乾坤大挪移做对比。本文先进行小无相功,与九阳神功对比。首先,我们先确认一点倚天时期,少林绝技练成的僧人变多了,比之天龙更甚。而整体的武林环境明显天龙更好,究其原因,是倚天时期是使用少林九阳功来催动七十二绝技的。从侧面印证一点,九阳神功作为道家内力可以催动佛家招式,这点是最重要的,这点和小无相功一致。而两者的护体功能,不能同修易筋经的特性,证明了二者更加一致。

再来谈谈斗转星移,和乾坤大挪移的异同。这两个的共性在于可以模仿招式和反弹,至于其他的斗转能反弹的力度更大,慕容复山崖接人,乾坤能够更好的把握运功法门。一个内力需要不高,一个内力需要极高。

拙见……


Never12581


首先《小无相功》是内功,《乾坤大挪移》属于外功,不能一概而论。


徐氏鸠摩智


没可比性,对顶尖高手来说乾坤大挪移强,对普通高手来说小无相功强。

小无相功不过是道家初阶高深内功,在内功上既不如北冥易筋经又不如神足八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