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书会做读书笔记吗?有何习惯?

荆白雪


会,我不仅会做读书笔记,而且我还会在书上做各种标注。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如果我看书不做标注不做笔记,我觉得这书是我看过跟没看是一样的。

现在,更多的是会在笔记本上写一遍我的读书笔记,然后以其他的形式输出,比如写文章或者写朋友圈。

而且我有一个奇怪的理论,“不能亏了”。

读书就是这样的,如果我没有从书中获益,就是亏了,20块钱买的,我要读出来200的知识价值,我觉得才是值得的。

还有在书上做标注,写自己支持或者不一样的看法,不是为了反驳抨击别人的观点,而是让自己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输出倒逼输入,读书效果才会更好。


王千夜


读书的时候我是做笔记的,但是做的笔记属于整理,复习,所以我读书都会做好笔记,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我现在工作,怕自己把事情忘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我分享一下我读书时候是怎么做笔记的。

1、.记录,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把重要的内容记录,因为上课还是集中精力听讲,所以只把重要内容记录,阅读时也是一样。

2.下课以后,尽可能回顾一下老师讲课的内容,看自己有没有遗漏得知识点,尽可能的概括起来。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把一节课的内容简化吸收。

3.思考,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总结出来,并记录再笔记本上,并把自己不懂或者不会的重点画出来,然后问同学,问老师,把不懂得搞懂。

4.复习,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重点内容。 加深自己的印象。

希望我的学习方法对你有帮助。





恋上打开的窗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也是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并且喜欢做读书笔记。但我不是读每本书都做笔记,是觉得某本书有实用价值才做笔记。因为阅读分为泛读、粗读、细读、精读。我只对细读和精读的书本做笔记。

对于细读的书作简单的笔记,对于精读的书本用多种方法做详细笔记。而且这类型的书籍一般情况我都是反复读的,有时也会选择由粗读到精读的重复再重复。以下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以供参考:

首先,第一步骤是作划线。

我的划线有讲究…先划目录,后划内容。举个例子,比如我读《神采为上--书法审美鉴赏》这本书,

打开书本先看序言和目录,然后粗读…读到最有用的地方放慢速度,继而在该内容对应的目录划线作记号(如下图

而目录章节中,于我目前需要又分重要和次要,那以我的习惯…重要的划波纹线,次要的划直线或圈个圈(根据各人习惯,用不同颜色的笔也可以)。接着在对应内容中于自己所需有启发的重要部分,同样以划线标记,如图

当你第二次、第三次…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对这些划线内容印象很深刻,它就有点象这本书的提纲那样呈现在你面前。这样的好处…是能把一本厚厚的书本“越读越簿”,最后轻而易举地装进脑袋里成为知识!

这是我体验过的…当别人和我讨论或交流书法知识的时候,我头脑里面很清晰地浮现出…某本书出现过某句话…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第二步骤是旁注。

就是读到书中有用之处划线,然后旁边作言简意赅的记录,这个记录可以是自己的理解、或怀疑、或启发。如图例

一本书中,内容有主有次;一章节中,也有主有次;一段落之中,同样如此。有时候在某一段落中,有一句话很受启发,那么就可以用笔记抄录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接下来的第三步骤…笔记本。

笔记本记录什么呢?

1.摘录书中重要的段落。你认为有价值的均可抄写下来。

2.有感悟的地方,可在笔记本上写下心得体会。最好标上日期,因为也许以后经过实践经验之后你的看法不正确,那么你会清楚哪段时期的作品是带着错误观点创作出来的。

3.阅读中常常会延伸出新的知识点,也把新的知识点写进笔记本上。

如果说要做整本书的纲要,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目录就基本是一本书的纲要了,而且反复读几遍,再加上目录划线、重点划线、内容旁注和做完心得笔记之后,整本书对你有用的框架已经非常清晰了。

以上是我几十年来的阅读习惯,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适用,要结合自身的记忆特点、理解方式去做笔记。比如有些人对颜色的印象特别深刻的,可以用颜色笔在书中划线;又如有些人不喜欢在新书上圈圈点点的,也可在笔记本上注明书名、第几页、内容是讲什么、重点段落或句子摘录…等等!方法千变万化,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方法。望读有所获,学有所成!


许悦爱书法


会做读书笔记,因为只有做读书笔记,才不会让自己读的书都忘记,并且经常复习笔记,还能温故而知新,把书读薄,为我所用。


习惯的话有这样几个:第一是先通读一遍,了解的大概内容,目录,序言,每一章节的主旨,每一段的意思,大概有个初步印象。第二就是有了第一遍做铺垫,第二遍阅读就可以加快速度,同样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就可以做笔记了,好词好句,同意书中的观点,不同意书中的观点,有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现在通过读书知道了,都可以记录下来,可以用手写,嫌麻烦可以用各种网络笔记软件也挺方便的。第三就是两遍结束以后,整理笔记,感悟,可以写心得,可以写读后感,并且要与自己或者现实能够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第四就是时常要复习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要结合时间,不断复习笔记,这样就不用看书了,也是把书读薄的一个好的方式。希望这些能对你有用。


姚老师谈教育


……必须有。它可,强化重点应用方便矫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