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不随世俗任孤行”是林散之先生论书诗中的句。艺术的本质要求有个性和原创性,学书应是一个从与人同到不与人同的过程。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

“不随世俗任孤行”,强调的就是要树立独立的艺术品格,这是习书能达到较高造诣的前提。

衡量书家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是看他的作品是否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强烈的个性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这几个方面,是书法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上“任孤行”的结果。王献之与王羲之虽为父子,但书风却有各自的特点,否则书史上就没有“二王”而是“一王”了。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画作

当然,艺术上特立独行并不保证你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自己的面目,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则肯定不会成功。作品与古人一样、与名人一样、与老师一样,没有自己的特点、特色,最终也就失去了自身的艺术地位和存在的价值。

讲个性并不是新道理,徐悲鸿早就写过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但是知易行难,难就难在“任孤行,并不是坦途,而是常常会产生内心的困惑,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这个困惑、干扰就是世俗的力量,所以要“不随世俗”才能“任孤行”。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书法

现在,学习书法的环境条件好,但各种困惑和干扰也确实很多。

其一是旗帜林立,主义繁多。

其中有真诚的探索,但也有招摇过市的炒作。“乱花渐欲迷人眼”,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容易令人无所适从。

其二是名利诱惑,难耐寂寞。

展览获奖、书坛职务、市场价位,这些本属书法以外的东西,对书家形成了种种诱惑,冲击着书家宁静的书斋。“板凳要坐十年冷”难见效益,不如走跟风、学名人的捷径。

其三是受社会影响大,缺乏独立思考。

现在,各种书法展览、书法组织、书法媒体和网络宣传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社会对个人学书的影响,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在强大的社会影响下,有时你想不跟风都难。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书法

这时候,能够做到“不随世俗仼孤行”,就表现为书法家的一种艺术眼界、艺术定力和勇气了。

“不随世俗任孤行”“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大家的名言,是值得我们遵行的至理。

我以为,“任孤行”首先方向要正确。“任孤行”的目的是要超越别人、走在前列,这就需要认真读书学习,把书法当作学问来做。学养深厚,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才有底气,才能独具慧眼,辨别妍媸。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书法

“不随世俗仼孤行”,要点在“行”,就是说要苦下笔墨功夫,只有下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的功夫,才能感悟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真谛,把握书法创作的规律和方法,达到笔精墨妙、炉火纯青的境界。

不下苦功夫,没有真功夫,再美好、再正确的设想,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切无从谈起。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林散之一句话,道出书法学习的真谛

林散之书法

“任孤行”有可能得不到当下的认可,这就要求以平常心对

应,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乱了方寸。这时候,用得着一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毕竟,在学书的过程中,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你已经得到了求艺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