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在眾多的抗戰影視劇中,《盤尼西林1944》這部電影想來最讓人痛心,就是為了一箱盤尼西林,原本應該對抗在第一線的革命者,卻不得不拋卻戰事而為之廝殺。沒辦法,盤尼西林是藥,但也是戰鬥力,更是生命力,有了它才能讓革命運動更好的繼續。這是那個時代賦予戰爭的條件,也是那個時代給予人們的抉擇。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戰爭年代的奢侈品,一瓶盤尼西林換一根金條,到底是不是真的?

當一個國家物質貧窮,科技落後的時候,藥物便不再是普通的救死扶傷,更是能讓敵方於傷病面場束手無策的“武器”。

所以,盤尼西林在那時候不是普通的西藥,而是用一根金條也不見得換到一瓶的奢侈品。這真的沒有誇大其詞,敵人就一度用遏制盤尼西林的流向而打壓革命力量。

這完全可以理解,以當年那個特殊的時代為例,一個因為不小心而被利器傷及的傷口,或者是得了某種普通的炎症。只要吃盤尼西林,就可以順利好轉並康復。但是,如果得不到盤尼西林這樣有效的抗菌消炎藥物的治療,這個人就很可能失掉性命。

據說,當年沒有這類用來抑制炎症的抗菌藥物時,很多人因為一點外傷便眼睜睜地看著傷口惡化,直至生命殞落。

而著名的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盤尼西林的出現而改變了它勝利的走向。不要懷疑這種說法的真實性,畢竟有了這種藥,那些因為戰爭而受傷的戰士便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死亡率大大降低。

也正是因為如此,盤尼西林一經問世,便成了各軍隊用盡心機取得的有效藥物。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盤尼西林都是緊俏的藥物。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記得《父母愛情》中的一個橋段:江德福就是因為幫助普通百姓安傑的侄子弄到了盤尼西林,從而迎來了愛情的轉機。

當然,這其中有著戲劇性的表演成分,但也絕對說明一個事實:盤尼西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是普通人隨便就可以消費的藥物,更何況是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戰爭年代呢?

其實作為普通人,我們很好理解盤尼西林的金貴,金屬類利器以及子彈等傷口在得不到有效的殺菌、消毒處理時,傷口勢必會引起發炎、惡變。而有了盤尼西林,這些普通的傷就真的變得普通起來。

如此來看,一盒進口藥物的貴重是必然的。為著它去拼去打,其實就是為了在挽救生命。有一根金條未必能讓人保留生命,但傷者有了盤尼西林,那肯定能好起來。這就是對比,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真的值一根金條的價格。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盤尼西林的發明雖為一個“美麗的失誤”,但其殺菌的效果卻讓人驚喜,特別是用於戰爭之中,強烈的對比讓人無法抗拒它的存在

眾所周知,盤尼西林的發明也是因為意外而獲得藥物,其實這也可以說明一個事實:很多意外事實上就是一次轉機,它很有可能帶給發明者新的腦洞拓展機會。

當年盤尼西林的發明者亞歷山大·弗萊明為了寫一篇關於葡萄球菌的論文,他特別培養了一些有著高強致病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可是,這位醫學家有點心大,培養好細菌之後竟然去度假了。直到一個暑假回來,他才發現被汙染的器皿里長出了青色的黴菌。但因為這黴菌的緣故,原本高強致病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卻消失了。

這青色的黴菌便是最早期的盤尼西林,又名青黴素。只不過弗萊明的發現當時並沒有引起什麼關注,直到後來又經過了若干的分離、精進,於1943年盤尼西林(青黴素)才被成批的以藥物的形式推廣出來。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因為它的成功問世,以及它強大的抗菌消炎作用,戰場上的士兵被大副救治。據記載,當年日本士兵的戰場後給是一個人一公斤,而美國士兵的後給則是一個人六百公斤。充足的後給讓日本死亡無數,而美國卻得到了勝利。

有人不解,盤尼西林與後給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專家所說的:戰爭中內行看後給,外行看戰術。而盤尼西林本身就是後給的一部分,當年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是因為有充足的盤尼西林來保障發熱、瘧疾之類的疾病,所以才讓傷亡可控。

而日本就沒那麼好運氣了,熱帶雨林的蚊子、螞蝗隨便咬一下就有可能讓他們產生疾病,而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他們就只能等死了。這就是戰爭的殘酷,你不僅會被敵人打死,還有可能死於戰場的環境以及自身抵抗力。

當年蘇聯的一名大將瓦圖京,其名氣在蘇聯與朱可夫相近。但在一次視察中他不幸受傷,傷口受到感染不治而死。為什麼會這樣?據說是因為斯大林因為面子,不肯向美國購買盤尼西林。

看看,這就是為什麼在戰爭年代,很多有錢的人家會攢黃金的同時還攢盤尼西林,因為這都是救命的。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盤尼西林在戰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貴的有原因,戰場角逐與勝負都與它直接相關

有資料顯示,抗戰時期,黑市上有盤尼西林出售,但哪怕是貨源充足,一支盤尼西林也要四塊大洋,如果是資源緊張的話,那就更貴的離譜了。不用擔心它的銷路,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價無市。

而在戰爭之中,盤尼西林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曾經說過:青黴素(盤尼西林)是二戰時最偉大的發明。

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它不但是普通人的救命藥,更是戰場上士兵的救心丸。外傷是戰爭最不可避免的,那些野戰醫院都會配備大量的盤尼西林,從而減少戰爭的人員傷亡。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在盤尼西林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對於外傷、炎症、傷寒、瘧疾等症往往就是採用中醫的清熱解毒以及消腫活血等方法。這樣的手段不僅時間漫長,而且效果一般。顯然這對於戰場上的急性所需就明顯落後,且加速減少戰鬥力了,畢竟戰事不等人。

有統計證明,在盤尼西林沒有發明之前,美國因為南北戰爭,死於疾病的南軍高達18.6萬人之多。這個數字是打仗中戰死人員數量的兩倍,其中只是痢疾這一種病,就導致4.5萬人失去了生命。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只是初期的前半年時間裡,塞爾維亞就有15萬名的戰士死於傷寒,而俄國在整個一戰中竟然因傷寒死了300萬人之巨。

可這些損失都是可以通過盤尼西林而得到改變的,所以,在戰爭中盤尼西林不僅可以救命,更能有效的扭轉戰局。可以這樣說,盤尼西林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看不到銷煙的有力武器,有了它,戰爭的保障性就得到了有力把控。

根據記載,1944年的時候,盤尼西林(青黴素)曾在一天時間裡,於奧馬哈海灘讓3000名戰士得到生命的保全。有人說盤尼西林就是讓戰士重返家園的“神藥”,想來這是戰士們對於此藥的由衷之言吧。

戰爭時期的奢侈品:盤尼西林,為什麼會一瓶可頂一根金條

當然,時至今日,盤尼西林(青黴素)依舊在救治疾病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雖然有時用此藥會引起過敏反應。但它的真實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哪怕現在的價格已經不再貨比黃金,也完全不影響其在藥物中的排名以及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