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文件:不允许强制打卡,我们学校却对打卡越来越严格,该怎么办?

六月语文


作为一线教育者,还是班主任,我来谈谈你的问题。

虽然没有正式到校,但从2月10日以后,各学校陆陆续续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授课,学校借助各式各样授课平台(云教育、QQ、企业微信、飞书、钉钉等)让老师们开始了网络主播的生涯,期间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尴尬😓,但还是顽强的前进着,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网课学习基本走上正轨(主要是老师们的主播尝试),但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估计就让人头疼了,当然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过对部分同学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笔者就接到家长打来的电话,要我和孩子说说,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还特意强调,孩子就听你的话,和我们有代沟,双方完全不能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就吵起来了。我听后也无语了,在学校吧,作为班主任,必须和学生沟通,没想到放假了还是这样。还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课期间,电脑打开,进入班级群,显示老师讲课的画面,但是(强调),关掉音响,打开手机游戏,就开始了他的个人活动了。前阶段给学生发书,在指定领书点,老师给那位同学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后来很长时间才姗姗来迟,给老师回电话,可是老师已经在确定无人领书的情况下回家了。下午领书的时候,老师问那位学生:“上午给你打电话,你在干啥?”学生回答:“当时正忙着打游戏,没顾上接。”这就是我所碰到的真实案例。当然,更有学生,手机或者电脑打开,然后又回到床上睡觉的现象也有,就像迟到现象更是家常便饭。

如教育部的文件,不允许打卡,我觉得并不现实,不打卡,迟到的情况会更加频繁;不打卡,学生的身体情况上报(指体温、咳嗽等)就没办法向学校上报……学校也是没办法,班主任更是没办法,谁让现在的孩子都是神兽呢?



旅枕梦残


对于此次“在线教学”,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主管部门被舆论带起了节奏。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在主管部门第一次做出延期开学决定时就提出各学校要开展在线教学,只是他们也没想到一件为学生考虑的事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对声。

于是主管部门腔调一改,调整政策为除毕业班外,其他所有年级都不得上新课,不得强制学生打卡。这又被舆论扩大为全面叫停在线教学。

而今,面对不得不再次延期开学时,各地又基本一致地决定在3月2日全面开展在线教学。从这一周我县的情况看,那是教育界所有人都在手忙脚乱。

我在想,如果不被舆论左右,从2月10就开展在线教学,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学生白白浪费一个月。

我更想不明白的是,现在开展在线教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诸多的困难,但在不得不的情况下,为什么反对声如此之大。

说到打卡,不只是手机上点击一下的事?让孩子参加在线学习真的是害孩子们?这几天我所经历的,我所看到的是老师们苦口婆心地让一些家长进群,学生学习什么时候真成为学校和老师的事了?


轻风教育


一旦开始正式推行“网络授课”,那么“上课打卡”就是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教育部之所以不允许强制打卡,那是因为担心出现“为了打卡而打卡”的形式主义!


在刚上“网课”之初,部分学校推行“形式主义”,强制老师和学生打卡,引起了家长们的反感!

家长们之所以反感“网络打卡”,那是因为刚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学生还不习惯。在2月10号,第一批学校推行上课的时候,部分学校严格要求学生每天打卡,在老师们和学生们都是初次接触网课的时候,大家都对网课不熟悉,连课堂教学内容都无法保障,却被要求天天打卡,这就让网课存在形式主义的嫌疑。随后,教育部才出面解释,要求学校上网课时,不得强制学生打卡。

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说,“上课打卡”是十分必要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网课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虽然教育部强调不强制要求打卡,但是,如果不打卡,那么来听的学生就少,他可以不来听课,你又不能拿他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上网课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些学生根本不自觉,你不说“必须”做的话,他就不参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网课的参与度和听课的学习效率,学校或老师有必要强调一下“上课打卡”的要求。注意,是“强调”,而不是“强制”。这样一来,对学生多少有些约束力,不但要求打卡,而且还要求上课记笔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收获!

结束语:

很多家长、学生或者老师,反对“上课打卡”的理由,就是“太麻烦”,有“形式主义”的嫌疑。但是,我认为,“形式主义”并不是“打卡”本身,而是“为了打卡而打卡”。

所以,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必须得面对现实,不是要“强制”打卡,而是要“强调”打卡,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所收获!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飞鱼劝学


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不愿意打卡?开学日期还能有多少时间,班主任详细掌握学生的情况,汇总到学校,学校再汇总到教育局,这样所有的学校都是一盘棋,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们的健康情况,这样不好吗?难道孩子开学之后你不是一样要按点接送吗?每天打卡总比接送孩子要好办的多了吧?为什么要抵触这件事情呢?家长们就把每天的打卡当成接送孩子放学就可以了。现在这个病毒的潜伏期不一定是14天,也许会更长时间,所以多掌握一些孩子们的健康情况还有家长们的健康情况,对开学有帮助。


睿圣教育


我这两天也在上网课,说老实话,我也不是很适应,也知道效果一般不会太好,但在现在形势下,又能怎样?毕竟生命更重要!所以,只有尽量备好课,把内容讲得简洁明了一些,但就是这样,还是有家长说我们在应付,在免责!我就不知道了,在老师无法监管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下,让家长监督一下,打一下卡又怎么了?学校、老师有责任,但家长和学生也有责任啊,也不能免责吧!!!恰恰相反,我认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孩子学习才是负责,而一些家长不想监督孩子学习,连打个卡都觉得是负担的,才是不负责任,或者就是当甩手掌柜当惯了!一直都觉得孩子学习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殊不知,孩子学习还有家长和孩子自己的责任在里面,如果说这场疫情对于教育的又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就是让学习的一部分重新回归到家庭,让很多人意识到,学校不是教育的全部!!


细水长流143250276


教育部不允许强制打卡,这是怕加重家长负担。但是我要说,家长连这点负担都不要承担,肯定不是好家长。

打卡,严格打卡,这不是为你家孩子坏,绝对是为了你家孩子好,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家长如果时间允许,还是配合一下学校,毕竟孩子是你的。

再说,打卡也费不了多少时间,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情。学生上学时,家长是要送学生去学校的吧?打卡比接送学生需要的时间、花费的精力要少得多。

教育部的规定真的很多,也不可能全部执行到位,如果真的执行到位了,一些家长又要反过来叫唤了。

教育部规定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家庭作业,但是,事实上,老师真的不布置了,家长又叫了,还投诉老师。有些家长就是这样,老师怎么做,都不符合他们的心意。不打卡,说老师不负责任,打卡了,又抱怨烦,搬出教育部的规定。

在这些家长中,有的家长确实是忙不过来,工作忙,时间不多。这种情况,应该跟老师沟通,老师不会强求的,只要说清楚就行。

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什么事都不愿做。连督促孩子做作业,做好后签个字确认一下都不愿意,这样的家长,真不想说你什么,根本就不配做家长!


当代师说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

父亲是社会的灵魂。

家庭的不稳,由于女德的缺失。

社会的不稳,由于家庭的不稳。

廉耻是立国之本。男人不懂廉耻为盗。女人不讲廉耻是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是相处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复礼。若不克己,子弑其父者,有之,母杀其子者,有之;夫妇互杀者,有之……

义是行为底线。忽见孺子坠井,见之者必发乎怵惕恻隐之心。发乎心,践乎行,义也。若不信乎义,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重庆公交之事,可怖也!国家未尝不似一辆行驶中的列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义之义!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养廉!若不知廉,妇叛其夫,夫叛其妇,官叛其位,国叛其家,家庭之道绝矣!

耻是羞耻之心!书曰“一夫不获,是余之辜;百姓有过,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羞耻是人性最后一道防线。不自知,不知耻,何为人!

育民不以廉耻,是为育畜!畜类只有被食用的价值!死不足惜!

帮忙复制粘贴,转发。中华复兴有你一份力量


用户52245638526


打卡只是一种考勤。有人去学校也上课玩手机睡觉,一周在家打卡,五天没有那么大的罪过,只是说我们是学生我们在线。如果连这样都不能做到,那也就不是主流学生。在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家也解决不了而已。。。

有家里设备不完善的,老师要分析一下原因,看是地区普遍现象,还是个别问题,如实反应情况,认可合理结果就行了,不要做无为的个人努力,更不用因为孩子家庭困难难为孩子,先用短信给家长推荐,孩子手里有的课本让孩子自己先看看,考试,试题用短信传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用本子写东西。尽量别落下。等疫情过了,在学校,上网络大课,老师落实作业答疑解惑,老师也可以看网络大课改进自己教学的不足,像一线城市优秀教育资源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是老师之福孩子之福家长之福,变革时代不变的就是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荡涤一切污泥浊水,要求老师准备好自己,人品贵重业务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已恶小而为之。为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阳光明媚的童年。。。


子水涛涛观荷艳


骈开教育部的文件不谈,先来说说打卡点名的问题吧!山村所在学校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课前打卡,为什么要要求?因为任课教师要了解有多少学生在线听课。

网课由于各种原因,它总是无法和课堂教学相比的。有的网课,仅仅是通过家长群与学生互动,不点名不打卡,如果家长有事不在家,孩子拿着手机在打游戏,这不是让网课变成了学生们的游戏课了吗?



上周山村的网课上,有一学生直接在家长群里邀约游戏。发出来后发现打错群,赶紧撤回。但还是被山村看到了。下课后山村找孩子家长反应了情况,家长告知山村,家长复工后就开始上班,家里就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根本无法管教孩子。


缺少了家长的监督和管教,网课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课。老师点名打卡尚且如此,那不打卡不点名,那会有多荒唐?上课没人,老师自己在那唱独角戏?那这样的网课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别觉得打卡烦,这是为了孩子好!你觉得呢?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区别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网上教学的特点,合理选择学习资源。对上网学习的要求,可借鉴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同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可是很多家长反映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打卡”,对此事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呢?

1.教育部要求不得强行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其目的就是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因为学生每天要上好几科的课程,需要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天下来,学生就已经感到很疲劳了。如果各科老师每天早中晚再要求学生必须按点“打卡”、上传学习视频,上传作业等。这样会让家长和学生非常紧张和疲惫,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学习效率也不高。

2.目前有的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天天“打卡”、上传视频,如果不做,老师还严厉批评家长。这让家长非常无奈,有的家长还得忙于工作,还得监督管理孩子的学习,还要按时参加老师安排的一些会议等。心里虽不满,但又不好意思得罪老师,只好照办,把家长忙得不亦乐乎,令家长非常不满。

3.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可以向学校、老师提出建议,把学校的一些做法,存在的一些弊端给学校讲清,做好家校间的交流和合作,尽量争取向好的方向发展,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目的,做好沟通和协作。可要求每天打一次卡,告知学校学生已在听课;每天上传一次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4.作为学校每天让学生“打卡”,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按时上课,监测学生的听课状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是为了学生负责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老师让学生上传作业、视频等行为,是为了让学生有事可做,巩固加强所学知识,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更深入。希望家长们要多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抱怨,有问题多交流沟通,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着想。

以上是我给你的一些解释和建议,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也诚挚邀请大家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