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我是池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重症监护室)一名护士,2月15日加入安徽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现在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方舱医院完成了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开始“休舱”,这段“方舱”经历必将让我永生难忘。

Part1.从邵医到武汉

大年初一,我还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进修。疫情突发,求战心切,第二天夜班刚结束,经医院领导同意后,我立刻拖上自己的行李箱,搭上了回池的列车。

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上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只能待命。放下行李,我又投入到监护室工作当中,同时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经常和武汉一线的同事们微信联系,及时传送邵医团队在前线传来的工作经验与防护措施。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2020年2月15日凌晨2点25分,战斗的号角终于吹响,当天下午我跟随安徽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乘坐飞机到达武汉,经过专业培训和实地演练之后,我立刻投入到方舱战斗中。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Part2.初入方舱

体育馆成为我工作的场所,“全副武装”去工作,这样的职业场景我从来没遇到过。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手卫生,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扣上密封口罩,再装上护目镜,说实话,除了一双眼睛可以看到外,其余都包裹在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内,外面看大家都是移动缓慢的“星际特工”,里面看除了视野受限就是偶尔的水滴下滑,自身的感觉特别像一种贵池的名小吃——糯米饭包油条,那感觉你只有体会了才能明白其中滋味!更像小时候家里农忙时抢双抢的感觉,都是热得不行,蒸桑拿一样!

方舱医院很大,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是羽毛球馆改造的,四个场区非常的大,每个单元划分32张床位,全在一层楼,行进区域广阔,前后距离较远,对护士的体力要求很高。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帮助病人解决,测体温、心率脉搏、血压、血糖,其他相关慢性病问题,分发口服药、申领物资、记录特别事项,一日三餐的分食,几百人的电子医嘱等等,这些看着琐碎且简单的事,在全套防护装备下来回奔波,我经常会感觉呼吸困难,汗流浃背,里面热了湿,湿了又自我烘干,再动再湿,循环反复,很少有小便强憋的感觉。有些护士老师刚来时,可能因为过度紧张或者劳累,直接晕了过去,大家着实吓得不轻,紧急出舱,更有甚者恶心欲吐,呕吐物从护目镜溢出来,大家真的不容易!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Part.3 出舱

舱内工作近10小时,出舱后真想喝它一件矿泉水!但是漫长的排队出舱,更是一场煎熬,消毒间一次只能进去一人,一共4个房间区域,每次都是反复洗手,敲门,进入,关门,洗手,负责院感老师会给你进行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双足底、全部无死角酒精喷洒一遍。

头次进入都会没有经验,当酒精喷到你的面部,没有屏气,会直接吸入气道,加上酒精的挥发性快,让你顿时透心凉的感触,同时强忍打喷嚏的感觉。进入污染区第一次是脱去脚套,接下来继续手卫生,慢慢脱去你的最外层隔离衣,只要靠近头部区域都要屏气闭眼,预防感染的可能性。继续手卫生,敲门,手卫生,进入第一缓冲间,手卫生,敲门,手卫生,进入第二缓冲区,二次全身上下前后酒精喷洒消毒,手卫生,屏气闭眼去除护目镜,手卫生,对着镜子开始脱去防护服,这是最关键的时候,要保证安全有效撕开胶条,缓慢拉下拉链,慢慢将防护服帽子脱下,再将防护服一点一点内卷褪至脚踝处,成功一大半了,最后将自己的脚从防护服靴套中一把脱出来,过程很艰难,需要反复将混合的防护服及靴套一点一点拉至鞋底处,再慢慢一点一点用力撑开,将脚脱出,而后同样另一只脚艰难脱出。

继续手卫生,院感老师酌情给你再进行一次全面酒精喷洒,此刻只穿着洗手服或秋衣,加上单排风扇的持续送风,阵阵寒意,不禁开始哆嗦起来。洗手,敲门,进入清洁区,全面消毒,手卫生,屏气闭眼轻摘帽子,继续手卫生,屏气闭眼去除口罩,手卫生,戴清洁外科口罩,最后那一刻可以清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像新鲜玉米棒一样,被一层层剥去装备后有多“水嫩”,面部都是大小不一,各种形状的压痕,耳根耳后及头皮处都是深深勒痕,尤其鼻尖部金属条塑形处,早已红肿破皮,耳部不同程度压迫肿胀及破溃,切身体会了压力性损伤的痛楚!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最后一关需要进行一次酒精全面喷洒消毒,手卫生,开门出去。至此,拖着疲惫身躯,外加瑟瑟发抖的饥寒,来到换衣间,快速穿上外套和裤子,颤悠悠的往公交班车处集结回宾馆。就这样,一个完整的班次完成了。辛苦劳累是自然,毅力煎熬是本质,坚定信念是根本,敢打必胜是宗旨!这是每位援鄂队员的座右铭,加油!

Part4.意外的赞扬

今天我白班,入舱后,发现夜班收了不少病人。常规几个病区单元看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突然有个病友十分吸引眼球,远远的我只看到一个红色塑料袋随着呼吸在摆动,细看还有不少水蒸气在里面了,几乎看不见她的脸,全身也包裹的严严实实。走上前去,我想帮这位阿姨把塑料袋拿下来,“不,不,不,千万别拿,我怕自己被病毒感染,我免疫力差,容易感染加重。你看我里里外外穿了三层衣服,除了脖子露在外面,其他地方我都包起来了!”她连忙摆手拒绝。

很显然,她是过度自我保护了,心理防御也很强。于是我查了她的病历资料,肺部还好,只是核酸两次阳性。“没事阿姨,您听我说,不用过分担心,我看了你的资料,还好啦,积极配合治疗,会很快好的,您太紧张了,这样不利于您的恢复。”“哎呀,我怎么办哦,这么长时间了,就是好不了,我都快急死了!刚刚还在跟同事交流,他们安慰我,可我就是烦躁呀!所以我要把自己全封闭才好,这里这么多病人,感染性更大,愁死我了!”......抱怨、怀疑、抵触、过度行为,在这位阿姨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整理了思路,跟她聊聊家常,想让她情绪缓冲一下,她太激动了,“阿姨,我这有个缓解压力好方法,你要不要试试,很简单的,你在床上就能做,是一套呼吸操,做起来会让你身心舒适,尤其有利于肺部的康复,既能缓解压力,更能让你恢复健康!”我想通过呼吸操来让她放松。

“好好,只要有帮助,我都愿意试试,快教我怎么做!”说着她掀开被子做了起来。“来,吸气坐起来,呼气躺下去,继续,做十个,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有点累,但躺下去吐气时很舒服,对对,要不把塑料袋拿下来,这样做更能好好吸气换气了。”成功诱导阿姨去除了头上的袋子,接着教她第二个抬拱桥动作,“来,请听我说,吸气抬抬臀,呼气躺下去,做十个,抬得越高越好,对对,很好,有点累吧,休息十秒……”最后一个动作是空中踩脚踏车,深吸一口气,屏气,快速空中踩车,一边踩,一边慢慢吐气,持续十个循环。“哎哟,好累,我感觉有点出汗了,但人感觉轻松不少。”说着阿姨又脱了一层毛衣毛裤。

慢慢地,我们经常交流,一起做呼吸操,阿姨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有次在医疗大查房时,医疗队张队长询问阿姨情况,阿姨突然感慨我们安徽医疗队,个个负责,对我们赞赏有加:“谢谢你们为我们排忧解难!我是武汉一家企业的领导,手底下1000多员工,这段时间你们安徽队的小朱帮我解开心结,他一直开导我,教我做呼吸操,仔细的讲解,认真帮我做动作,小朱的敬业精神值得赞扬,比我女儿对我还要好!真的很感谢!”

最初患者来到这个地方有担忧和焦虑,现在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我们的护理工作其实也和医院一样在变好。

一名援鄂护士的自述:你不知道的方舱医院里的“日常”

Part.5 尾声

20多天,我和这座城市一样,经历过从不安、焦虑、手足无措到适应、有序、一切向好。我也见证、参与了方舱医院一点一滴的改变。

20天后的医院,有了秩序,也有了活力。这里有的患者在跳舞,有的在看书,有人直播聊天,患者参与到医院的管理中,让医院更加井然有序。

武汉不是我们的家,方舱医院也不是患者的家,期待我们都能够早日回家。

口述:安徽省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朱芳宏

审稿:周劲风 监制:徐翔

池州“安康码”升级公告|微视频|“今天,我们在武汉”|详细指引!我市这些稳就业政策,你应该知道|网友和市民热议“清零”:就像今天的阳光一样温暖明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