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聚焦“新型肺炎”|網約車行業在行動#


新冠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網約車市場消費需求斷崖式下降

2020年農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患者確診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在此防疫關鍵時期,政府執行居家隔離、延遲復工開學、交通管制等防疫措施,較大抑制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網約車業態短期內遭遇重創,呈現斷崖式下降。

我們認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網約車市場每日直接訂單損失超5.8億元。

新冠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新冠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此外,有數據顯示,2020年2月10日-2月24日,伴隨政府組織企業有序復工以及各地逐步解除疫情期城市網約車禁運規定,中國網約車市場活躍用戶規模在波動中呈現回暖態勢。

因此,新冠疫情雖短期內擾亂網約車市場節奏,但疫情穩定後,在龐大共享出行需求推動下,中國網約車市場有望迎來較快增長。

保障“健康出行”基本出行需求,考驗網約車平臺敏捷決策與高效執行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間,“健康出行”成為用戶對網約車出行的首要訴求。良好衛生安全運營能力,將成為網約車企業在後續疫情穩定及復工潮期間的市場競爭決勝力。

對此,行業頭部企業做出快速響應,分別從保障防疫物資發放、健全司機日常防疫規範、升級車輛軟硬件配置、以及建立線下防疫網點以高效服務司機群體、注重用戶溝通反饋等方面,確保乘客及駕駛員出行安全。

新冠疫情期間網約車企業保障“健康出行”基本措施盤點:

新冠疫情重壓下,中國網約車行業的自救與轉機

本次疫情危機將成為網約車企業服務能力一次大考:能夠應對市場需求快速變化,具備高效決策能力、企業組織及執行能力的網約車平臺,將在這場戰役中勝出,鞏固平臺品質出行服務品牌形象。

需求端:把握復工潮,刺激出行需求釋放,企業用車場景成為行業熱點

近日疫情逐漸好轉,各地迎來企業復工潮,城市用戶出行需求激增。對此,各家網約車平臺把握復工潮機遇,紛紛推出疫情時期企業員工通勤產品服務方案,並加大優惠折扣力度,以刺激網約車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對此,首汽約車提供“定製化企業拼車”服務,並在所合作的企業周邊設置消毒站點,實行“一單一消毒”的專屬消毒方案,全面保障企業員工的用車安全。同時,T3出行2月23日率先推出企業用車20% 優惠活動,吸引B端企業用戶。

此外,北京公交集團推出“定製公交”,首批推出200條定製線路,為中小企業提供“類企業班車”服務,減少員工疫情期間通勤顧慮,在“定製公交”開放申報首日,已收到約300份企業申請,受到企業僱主歡迎。

供給端:供應鏈維穩,行業關注並扶持司機及中小汽車租賃公司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壓下,網約車司機及產業鏈上游的眾多中小型汽車租賃公司已面臨資金流吃緊的至暗時刻。

司機方面,疫情期間訂單量銳減,陷入收入難以覆蓋營運成本的困境。對此,行業內部分企業已出臺針對駕駛員群體的車輛延租方案。

其中,滴滴出行作為行業頭部企業,表示正在與國內3000多家租賃公司溝通,為駕駛員提供車輛租金順延的幫扶方案。與此同時,東風出行已宣佈自1月24日至疫情結束,免除東風出行平臺上武漢等三座城市駕駛員車輛租金。

汽車租賃公司方面,眾多中小企業在此次疫情衝擊下,面臨資金盤活無力問題:由於不少司機在疫情期間因收入不理想選擇退租觀望,使得眾多中小型汽車租賃公司在大量車輛資產閒置無法帶來營收情況下,仍需按月給授信機構繳納所有車輛的貸款。

根據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調研數據顯示,僅2020年2月4日-17日的兩週時間,已有約85%的受訪汽車租賃公司遭遇司機退租或欠貸現象。79%汽車租賃公司表示,期望國家相關部門金融紓困政策給予銀行貸款展期2月及停運期間車輛保險返還或順延。

目前,滴滴出行表示正與國內30家金融機構協商,期望金融公司能夠為汽車租賃公司,提供合適的貸款延期、展期等政策傾斜,並已得到浙商銀行等四家金融機構響應。

關注並扶持供應端中小企業應當成為行業疫情期間重點工作之一,以保障行業上游供應能力能夠在“後疫情時代”得到較快恢復。

歷劫過後,疫情對網約車市場長期影響分析

網約車供應端洗牌,頭部網約車平臺及主機廠等高門檻玩家加速滲透

新冠疫情蔓延下,延期復工開學、網約車司機退車潮在內的諸多因素,將導致部分資金實力弱,過度依賴金融機構借貸的區域性中小型汽車租賃公司企業,遭受資產停滯的生存打擊,從而加速離場。

疫情之後的網約車供應側,將更多得向資金實力強、風險抵禦能力大、司機管控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中。此外,針對網約車業務的汽車租賃市場具備利潤可觀、回報週期短等特點。

近年來,不少主機廠及網約車平臺紛紛嘗試在此領域進行佈局,如比亞迪、一汽分別與滴滴出行成立合資公司,為網約車司機提供汽車租賃服務。預計疫情過後,網約車供應端競爭門檻逐步提高,頭部網約車平臺和主機廠將成為該領域的競爭焦點。

2020年主機廠網約車市場進軍計劃,將按下“減速鍵”

過去兩年間超9家主機廠跨界進入網約車市場,在探索出行服務轉型之路上“邊燒錢邊擴張”。這些主機廠背景網約車企業,作為市場新入者,對用戶及司機端持續投入大額用戶補貼,並採取較快城市擴張策略,以實現平臺用戶規模化拉新。而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使得主機廠背景網約車企業的止虧盈利之路更加漫長。

基於網約車市場具有市場進入門檻較高、前期投入大盈利週期長等特點,Analysys易觀認為,2020年主機廠將重新審視網約車業務,在整體經濟環境下行情況下,採取休養生息,維護原有出行業務,暫緩擴張策略。

定製公交或將成為下一個新興移動出行領域

定製公交模式早已出現,從滴滴出行、首汽約車等行業巨頭,到小豬巴士等互聯網初創企業都曾在此領域佈局試水。但受限於城市居民新型消費習慣尚在養成中,定製公交發展一直處於市場啟動階段。

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北京和浩特等城市為復工企業推出定製公交,將成為定製公交領域市場掃盲、用戶培育的良好機會。

交通產業智慧化,將上升至國家安全層級,政府投入力度有望加大

經此“新冠疫情”一戰,交通產業智能化已被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疫情期間,深圳、南京等十餘城市以率先實行公交、地鐵、出租車實名制方式,實現乘客信息可追溯,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降低防控成本。

此外,山東、湖南等地在疫情期間,利用互聯網化手段,將高速公路設卡檢查轉為在線數據聯網查詢,提高高速公路通暢性,提高疫情期間物流暢通性。

由此可見,預計新冠疫情結束後,政府將大力推進包括公交、地鐵、傳統線下巡遊出租車、以及高速公路等在內的多種交通方式智慧化轉型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