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最近,因为疫情,我终于刷完了颇具盛名的台湾悬疑偶像剧《想见你》。

作为一个影评人,我不常占热点,往往等一部剧完全完结,或完结好几个月以后才会打开。

这一次看《想见你》完全是由于朋友的强推和网上的评价,看完之后惊觉:台湾的影视剧创作者们对作品中包含的人文关怀注重到如此恐怖的地步了!

2019年3月24日,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轰动,一度成为2019年中国影视剧中的一匹黑马!

评分高达9.5,就连《与恶》的导演都没料到会有这么高的评分。

主角贾静雯更是凭借这部剧成了2019年金钟奖戏剧类节目女主角,华鼎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部剧可以说非常成功。

关于《与恶》我写过一篇相关影评,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s://www.toutiao.com/i6703922897494213127/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时隔八个多月后,爱情悬疑偶像剧《想见你》成为2019年年末的另一匹黑马!

自2019年11月17日开始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在好评不断中引进内地同步播出,如今评分9.2。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想见你》乍一看像是一部“融梗”偶像剧,就是其他偶像剧里的狗血套路,想要的它都有,关键其他偶像剧里没有的特点它也有,结合在一起变得好看。

比如,由穿越引起的,多种身份和时空的转换重叠,1998年到2019年的时空跨度下,包含了高中清纯的三角恋,大学时期一起甜蜜的初恋,工作以后与恋人之间发生的一些小摩擦。

甚至是连前世今生,车祸,失忆,双重人格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它一网打尽了所有元素,也将一部传统套路下的台湾偶像剧,变成了一部悬疑剧。

但今天想要说的是在一系列的“融梗”底下,这部剧对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上的努力。

《与恶》的核心是消除标签和偏见,《想见你》的核心依然是消除偏见,拒绝歧视。

剧中每个演员几乎都要饰演两个角色,两个角色之间又有很大的反差。

除了女主角黄雨萱和男主角李子维之外,女二号陈韵如和男三号谢芝齐,包括一开始就下线却一直存在的隐形男主角王诠胜身上都体现了很广泛的“社会问题”。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陈韵如:被一条黑狗拖着,我并不是那么讨厌的一个人

由于剧情设置,陈韵如生活在1998年,和2019年穿越而来的黄雨萱一模一样,理所当然,黄雨萱穿越到陈韵如的身上,变成了“黄雨萱版陈韵如”。

陈韵如原本的家庭十分压抑,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一个在夜店陪酒的妈妈,一个还没长大脾气却很糟糕的弟弟。

爸妈整天为了生计焦头烂额,争吵不断,弟弟每天吊儿郎当惹是生非。

在学校,陈韵如成绩平平,长相平平,是同学中最平庸的那一撮人。

长此以往,陈韵如的性格也变得异常沉闷压抑,不与人交流,独来独往。

为了讨父母喜欢,担心爸妈离婚后自己被丢弃,她努力变得懂事乖巧,照顾弟弟,做好家务,打理一切,到舅舅的唱片行打工,为自己赚生活费想要逃家。

可这一切没有人在意,陈韵如竭尽全力的在“扮演”一个好女儿,好姐姐,好学生。

遇到李子维和莫俊杰,莫俊杰因为天生失聪戴着助听器,以前也像陈韵如一般沉默,所以他懂她,他默默守护她,默默喜欢她。

但陈韵如还是喜欢上了莫俊杰惟一的好兄弟李子维,莫俊杰默默退出,陈韵如鼓足勇气表白。

结果,陈韵如被李子维拒绝,回到家又因家人不在以为被遗弃,出门找人遇到袭击,清醒后被2019年过来的黄雨萱的灵魂占据。

“我觉得我是星空中最暗淡的那一颗……”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自此黄雨萱占据了陈韵如的身体,黄雨萱是一个热情开朗,成长顺风顺水的女孩,所以她勇敢,乐观,跟所有人都成了朋友,所有人都看到了“陈韵如”性格中的闪光点。

李子维慢慢爱上了拥有黄雨萱灵魂的陈韵如。

知道真相后没有人在意原本的陈韵如在哪里,除了莫俊杰。

第二次穿越依然如此……

第三次……

陈韵如在不知名的角落看着黄雨萱用她的身体,活得那么多姿多彩,有那么多人陪伴关心她。

这让一直处在黑暗中的陈韵如见到了一束耀眼的光。

一个人只要见过光明,就再也无法忍受黑暗!

所以陈韵如开始了冒充黄雨萱的计划,她利用时空差别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李子维就是王诠胜”,这让想念王诠胜想到崩溃的黄雨萱像看见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不顾一切的再次穿越。

这一次,陈韵如的灵魂占据了身体的主导。

即便如此,借着黄雨萱身份的陈韵如,面对自己喜欢的李子维,总是怯生生的,带着小心翼翼。

“我们就这样牵着手一直跑下去,我的眼睛该看着前面还是看着李子维,一会儿停下来,我要说什么?如果是黄雨萱,她会怎么做?”

陈韵如即使得到李子维的青睐和他人的关心依然十分不安,顾虑重重。

她没有考虑过真正的陈韵如的感受,别人更不会考虑她的感受,莫俊杰除外,只是她看不到莫俊杰的付出。

当一切被揭穿,李子维说“请你不要以黄雨萱的表情面对我,只会让我更讨厌你!”

同学们说“陈韵如求求你不要变回以前的样子,你原来的样子真的超讨厌的!”

弟弟说“姐,你不要老是低着头不说话,这样的你不会有人喜欢。”

原来,陈韵如是这么令人讨厌,黄雨萱是这样让人喜欢。

陈韵如终于承受不了,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

“你完全不知道,不被人需要,不在乎,不被人爱的感觉是什么!我想要的不是被拯救,我想要的是结束这一切!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你们每个人还要跟我说,你要再努力一点,你要开心,你要快乐!”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这条叫做抑郁症的黑狗,拖着陈韵如,不允许她的世界看到光明,即便她再努力也没有用!

随着剧情发展,一部分观众似乎也不喜欢那个“耍心机”假借黄雨萱灵魂的陈韵如。

可是当初黄雨萱占用陈韵如的身体又有谁在乎过呢?

谢芝齐:不被爱,只好追求完美

谢宗儒和谢芝齐是两个兄弟,因为穿越功能,主导了这一切,喜欢陈韵如,就想把她最好的时期“保留”下来。

为此,他从做蝴蝶标本,到杀了宠物狗,再到一个个杀人,变成真正的心理变态,精神分裂患者。

一步步走来,究其原因还是原生家庭不被爱,担心继父不接受自己,只能追求极致的“完美”最后心理扭曲,策划了所有悲剧。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王诠胜:希望这个世界不会有偏见,可以勇敢的爱每一个人

王诠胜这个角色一出场就安排了飞机失事,从此只存在于黄雨萱的记忆里。

正片中的王诠胜可以说跟李子维相辅相成,他们是两个时空相互依存的,虽然他的存在感很低,但极其重要。

但《想见你》在台湾播放的番外里,四分钟的时间,浓缩了王诠胜的一生。

高中时期,王诠胜意识到自己的性向,并勇敢的向喜欢的男孩表白,并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吻了喜欢的人。

随后,他被同学欺负,大家骂他“死人妖,臭娘炮,死变态”。

最后,他不堪重负,跳海自杀。

临死的心愿是: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偏见,每一个人喜欢一个人都会被接受!

不过因为首播审核原因,关于同性恋话题的部分被删除了。

《想见你》:台剧都在注重人文关怀了


可以看出《想见你》整部剧核心的人文关怀表达是想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剧中一些小细节也透露出这一点,比如陈韵如的弟弟被学校同学欺负,他变得异常叛逆;莫俊杰失聪,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本来也十分内向敏感,但他遇到了李子维这个朋友,有了喜欢的陈韵如才慢慢走出来。

抑郁症,同性恋,原生家庭成长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每一个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讨论和重视,可依然有绝大多数人对此讳莫如深。

他们或许是不了解,不关心,或许是有口难言,如今一部电视剧能把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来,并提出思考,这是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从《与恶》的“撕掉标签,关注人权,维护人治和法治”的成功,到《想见你》披着偶像剧的皮关注社会问题的大热,台湾本土的人文气息越来越浓厚,不再局限于以前显得小家子气的影视剧套路。

这是台湾创作人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关注,也是市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

国外在“人文关怀”中早已屡见不鲜,内地文化输出仍然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