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些行業堅持要求使用現金,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竹茂思考


如今移動支付在我國可以說是遍佈了每一個角落,就連菜市場賣菜的大爺,大多數都支持移動支付,因為移動支付真的太方便了,不僅讓老闆們省去了找零錢的煩惱,也讓消費者避免了出門忘記帶錢的尷尬。不過,即便如此,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堅持使用現金,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情況。


說說筆者遇到的幾個比較尷尬的時刻吧。一次是外地的一個超市購物,把車停在了地下停車場,去超市購物結賬的時候用支付寶支付沒有受到任何的困擾,順利支付成功。而就在地下停車場準備把車開回家的時候,遇到了麻煩,當車開到了收費亭,收費人員表示只支持現金,而沒有帶現金的我就尷尬了,最後不得不向周圍的車主借了現金才順利出了停車場。

還有一次是高速收費站,目前有一部分高速收費站已經開通了移動支付的功能,但多數收費站還是不支持的。筆者又一次開車回老家,原本選擇的路線重點收費站原本是支持掃碼支付的,由於開錯了方向,結果尷尬了,最後到了一個計劃外的收費站,結果等了好久,才解決問題。

除了筆者提到的兩種情況,你還遇到過堅持要求使用現金,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行業嗎?


嘉禾聊房


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目前有以下幾個地方仍然堅持現金,當然並非全部,應該只是局部的地方。

兩桶油

我是真真正正的被兩桶油給氣到過,記得當時剛買車不久,我並不知道有的中石化或者中石油的網點不收現金,有次晚上,汽車要沒油了,我在路邊隨便進的一個網點加油了,加油後,結果說必須現金,支付寶、微信以及銀行卡刷卡都不接受,因為不是在城市裡,是在那種一條公路邊,孤零零的一個加油站,兩頭都沒什麼居民區或者商業區的,所以沒地方換沒現金。我問油站是否可以兌換,結果說不行,他們收的現金要上繳,個人身上也沒有,我要把身份證各類卡壓給他們然後開車去找地方取錢,也不同意,最後在加油站裡等了半個小時,終於有來加油的人,身上又有足夠現金可以兌換給我才走的人,所以部分地區的兩桶油是隻接受現金的(難以理解)。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也是一個奇葩,同一個地級市裡,幾十個高速出口,理論上而言,應該都是統一接受支付寶(微信支付)或者統一不接受才是。但是我們這裡的高速就很奇葩,其中三分之一的支持,另外三分之二的只收現金,所以現在每次要上高速,特別是跨市的,我都必須帶現金才敢上,畢竟本市常走的幾個,哪些支持哪些不支持還大致清楚,跨市的基本都是盲區。

個別景點

去年去成都出差,剛好就在杜甫草堂旁邊,中午的間隙跟朋友順遍去逛逛,因為習慣了用支付寶和微信,我的錢包現在基本都沒放現金的,然後到了杜甫草堂後就尷尬了,別人只接受現金,不接受手機支付也不接受刷卡,倒是可以網上買票,再去自助取票,但是要提前一個小時才能使用。還好杜甫草堂對面不遠就有銀行的自助ATM機子,然後取款順利進入。其實不僅杜甫草堂,我們本地也有不少旅遊景點僅支持現金收款,這點我也一直搞不懂為什麼。

總結

其實是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或者銀行卡支付,明明比現金快捷方便,而且避免假幣以及丟失的情況,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部分地方仍然雷打不動的堅持使用現金。


鯉行者


座標某十八線小縣城,自從支付寶微信支付流行起來之後,

出門基本上就已經養成了不帶現金的習慣。

但有一次,我去菜市場買菜,就尷尬了。

其實,菜市場大部分賣菜的攤位都是有支付寶微信收款的。

因為都是做生意的菜販子。

但我那次買菜的對象是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

她是自己種的青菜和小蔥。

一般這些常有的應季菜,我還是習慣於買這些像是老奶奶自己種的。

但老人年紀大了,是真的沒有支付寶和微信啊,甚至可能連手機都沒有的。

好吧,那次實在是無奈,我就在買肉的攤位上給人家多掃了10塊錢,

後來,讓賣家給了我現金,又去找奶奶買菜。


這之後,再去菜市場買菜,

自己就記住了,看一下兜裡有沒有零錢。

以備不時之需。

免得尷尬。


老徐說事999


我是西安的,我來吐槽一下

1、11月份去半坡遺址博物館參觀,門票,講解費,甚至包括在裡面買食物和水,景區一切收費的項目到去年為止,只收現金,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2、18年去澳洲留學前做了個公證,公證費也只能收現金

3、辦理身份證(包括補辦),不能用微信,支付寶,只收現金


偽王毛


目前不支持微信支付寶的,還有部分地區的公交車,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司機說用帶ic卡的銀行卡可以,我測試不能用,然後就只能用人民幣了,我身上沒有零錢,本來是一塊錢的那個車費,我只能把10元頭進去,司機說我可以在門口再問上車的要,我只坐了三站,這幾站上車用零錢的少,錢就白白放進去了。

再就是醫院掛號窗口,比較人民幣,幾毛錢的一個掛號證,你必須花錢買,哪個卡好像是1元錢,也是人民幣購買。

非要人民幣不可的,現在很少了,現在連要飯的都有二維碼了,賣菜的,都用二維碼。

對了,還有個別地區性質的收費站,也必須用人民幣,其他不行,部分地區的高速收費口也只能用人民幣。

現在停車費也可以用二維碼了,實在是方便。


會跑業務的名片


我們小區物業就只收現金,繳費的時候,他說只收現金,我就拿起手機跟他們說!我最近在成都兩年都沒有用過現金了,為了你們非要單獨去取現金?然後她們就扯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說什麼不方便各種理由!最後她們(前臺服務員)實在覺得好像沒有什麼道理只收現金,就拿出自己的手機,打開個人微信讓我手機付款給到她,她自己拿現金入帳!不用想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網絡透明一些,現金收入不易查賬,公司收入繳稅都在偷稅唄!各種不透明現象!


小豬三弟


2019年正月初三,座標成都。

既然到了成都,怎麼也得去成都的旅遊文化景點轉一轉吧。遠了的先不急著去,咱就先去市區的青羊宮武侯祠罷…大過年的,燒燒香,許許願,祈禱全家平安健康吧。

停好車後,全家三口就帶著手機直奔青羊宮而來——老婆嫌麻煩,沒帶包,我是害怕錢包被偷,所以放車裡了,心想反正包裡沒多少錢而且停車場有值勤人員,也不咋擔心…



輪到買票時,傻眼了,人家只收現金!微信支付寶一律行不通——俺急中生智,求助附近的一對情侶,通過微信轉賬換取了三十塊現金(門票一人十塊,如果換多了又擔心別人誤會我是騙子套錢的)。

進了青羊宮,逛了一圈人也有點累了,剛好裡面有茶館,得勒,喝杯茶,休息一會吧。

到收費處交茶錢,茶水倒是不貴,最貴的才12塊錢一杯,但收費阿姨表示只收現金——而且告訴我,道場裡面所有服務收費都只能是現金支付——甚至包括小賣部……唉,只能故計從施,向一個東北口音的大哥換了一百大洋…

下一站去的武侯祠,已經有了經驗的我,趕緊把錢包帶上,果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這裡還是行不通。



我以為移動支付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支付方式,想當然的認為任何場合都可以用移動支付。怎麼到了這裡就行不通了?

估計是人家就是為了保留傳統文化,而不願意引入高科技的支付方式。

所以,大家以後需要到佛教或者是道教的道場去旅遊,建議最好還是帶上現金。


當代包不同


我這裡是上海,來說說我遇上的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方吧!都是自己近期遇上的!

1、車輛檢測站:這月剛去把車做了年檢,付費的時候我環顧了下四周,看到有一個支付寶的二維碼,於是就問能不能手機支付,收費員的回答是,最好使用現金支付,聽了這個我也不多和他廢話,直接拿了現金付費。

顯然檢測站對於移動支付還是未習慣,雖然放了支付寶但並不太樂意用戶使用這個來付費,至於微信二維碼我是沒看見。檢測站本質上也就是一家普通公司,按理應該不至於這麼落後,不支持這類新鮮事物,況且這裡還是一線城市,不知道其他地區的車輛檢測站什麼個情況。

不過這家檢測站相比去年已經進步了,至少支持了支付寶,去年還一個都不支持。

2:部分加油站:此外,再說一個就是加油站,我知道部分地區的加油站其實是支持移動支付的,但就我目前常去的加油站來說,並不全面支持移動支付。家附近一箇中石化的加油站近期才剛剛開始支持微信支付,為此是特意豎了塊牌子表示歡迎使用微信支付,但仍未提供對支付寶的支持。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兩家競爭的關係,存在排他等協議。

3:部分小區停車收費:進出過很多小區,發現能支持移動支付的不是很多,基本上還是給現金為主,當然也有部分放了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以我的觀察,是放微信支付的較多。另外,我自己住的小區是兩個都不支持!就個人習慣而言,進出小區付停車費倒是喜歡給現金,因為手機經常用作導航用,拿下來挺麻煩,不如給零錢。

最後看到有其他答主回答說高速路口、醫院等等地方也有不支持移動支付的,其實這兩塊領域已經有很多支持了移動支付,不光是支持微信、支付寶,也包括銀聯的雲閃付。但是我國畢竟是個大國,各個地區發展也不均衡,部分地區不支持移動支付也是可以理解。



Lscssh科技官


看到這個問題,哥們直接抖個機靈:公司食堂!

充值只接受現金且每次充值不低於100元,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移動支付~

至於為啥不接受移動支付,哥們覺得是管理食堂的人少,而且年齡大了點。

食堂只有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年齡六十上下,女的四十左右,一開始以為這兩位是父女關係,後來才知道是兩口子。

嗯……像極了《飲食男女》裡的老朱和錦蓮。

哥們第一次去食堂辦卡的時候,興沖沖的掏出手機,準備先充100塊錢的吃著,“錦蓮”說只收現金,如果沒帶的話,先吃飯,記賬,回頭把錢帶來,直接扣除這頓飯的花費。

然後,哥們接過從“老朱”手裡遞過來的餐盤,看著“錦蓮”拿了支圓珠筆,數了數餐盤裡的菜,在掛在牆上的小本本上寫寫畫畫,說:一共5塊5,先記上,下次帶錢過來~

是的,在“老朱”和“錦蓮”的食堂裡吃一餐,三菜一湯兩個饅頭或者一份米飯,菜基本上就是兩葷一素,時不時的還加個雞腿或者燉個瓦塊魚什麼的,每頓飯只需要5-8塊,超過十塊都很少~

哥們問過同事外邊吃一餐最起碼十幾塊,這食堂為啥這麼便宜,

同事講,這個食堂是公司的房子,公司提供水電燃氣,“老朱”和“錦蓮”只是買菜做飯,收的錢基本上就是個成本價……

講真,在現在這種大街上買個肉夾饃都能掃碼支付的年代,公司食堂只收現金,哥們依然是不嫌麻煩,每次都是美滋滋在銀行取了錢再去充卡,不為別的,食堂嘛,一來乾淨,二來便宜~至於只收現金,這種小事情,忽略不計了~

最後,題外話,推薦沒看過《飲食男女》的筒子們,去看一哈~哥們高中看的這部電影,對裡面情節內容神轉折,驚為天人~膜拜李安大神~~


浮生一小白


現在只收現金的地方,多少有些問題了。

比如我就遇到過,現在很多醫院都用電子病歷了,可是有個醫院卻一直堅持使用紙質病歷本,而買這種病歷本沒有發票,同時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寶付款,只能用現金購買,兩塊錢一本,每個看病的人都要買,一本就幾頁紙。

這個醫院有自助掛號機,有自助檢驗報告打印機,掛號繳費都可以用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唯獨病歷本必須現金買。另外還有一種自費的膏藥也必須現金購買,而且需要到護士站去買,不在藥房買。

再有公交充值卡,我們這邊公交車都可以刷二維碼乘車了,可是公交卡充值卻必須用現金,去充值經常能夠看到有乘客拿著手機招人換現金,感覺很好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中必有緣故,因為一直都是這樣,相信也絕對不是設備技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