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用饵,有人说用“腥”有人说用“香”,到底用哪种比较好?

饵料对钓鱼人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饵料选对了鱼口会明显好很多,饵料没选对,鱼口会就不会太理想了。但是选饵料是个比较复杂的环节,要根据鱼的习性,当前的气候条件来决定。但正常来说,天气越冷用的饵料就越腥,在秋末的时候就比较难选了。温度不高,但也不低,但是温差大,所以有的钓友说要用腥饵,有的钓友说用香饵,这样一争论下来,很多钓友都蒙圈了。那么到底该怎么选呢?还是那句话,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秋末用饵,有人说用“腥”有人说用“香”,到底用哪种比较好?

首先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几种常见饵料的区别和功能

腥饵,一般是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的饵料,比如说里面有螺肉,虾粉,鱼骨粉之类的。饵料的味道比较浓郁,在水中传播的范围比较广,在低温情况下能够起到快速诱鱼,刺激鱼儿开口的效果。同时因为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类饵料也特别吸引小鱼的主要。

香饵,这类饵料的味道比较浓,但是对大鱼和小鱼都有不错的吸引力,吸引小鱼的能力比腥饵低一些。这类饵料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简单的搭配其他饵料而不死窝。对大鱼小鱼的吸引力都不错。比如说薯香,酒香,奶香之类的钓大鱼的效果也比较好。

秋末用饵,有人说用“腥”有人说用“香”,到底用哪种比较好?

饵料的味型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注重饵料的状态也是没用的

对很多钓友来说选择饵料很简单,大不了听说某个配方比较好用照着用就好了。但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饵料状态肯定是不行的。比如说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温度也在15度或者更高,不算特别冷,也不热,大板鲫开口不错,小杂鱼闹窝也不差。甚至在南方地区现在还是连竿小罗非。所以有的钓友还在用香饵,有的用腥饵,但是奇怪的是大家渔获都还过得去。但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用腥饵和香饵的钓友钓上来鱼的品种是有差别的。

秋末用饵,有人说用“腥”有人说用“香”,到底用哪种比较好?

反正就我这几天作钓的经验来看,用腥饵,尤其是用腥味拉饵的时候,钓上来的白条和小鱼明显会多一些。如果用腥味搓饵,小白条和杂鱼数量明显会减少,饵料到底的情况明显好很多,即使有杂鱼闹窝也处于可控的范围。为啥会这样,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地区饵料雾化太好肯定是会有很多小杂鱼吃饵的。这时候要用腥饵也可以,但要控制好饵料的状态,多打揉几次。如果小鱼闹窝比较频繁,还是继续用香饵吧,毕竟没那么闹小鱼,不管怎么钓保证让饵料到底才是关键。

但是在北方地区就不一样了,温度只有个位数,晚上的时候甚至已经零下了。这时候当然首选腥饵,发窝的速度会快很多,而且饵料的比重要很轻,很蓬松,让饵料的适口性更好一些,因为饵料比重过大,太硬,太粘,都不利于鱼儿吸食饵料。在水温很低的情况下鱼儿吸食饵料是有气无力的,不是它不想吃,而是真的吃不动。

秋末用饵,有人说用“腥”有人说用“香”,到底用哪种比较好?

​所以,钓友们说用腥也好,用香也罢,都是没错的,关键是要根据当地的鱼情来实际调整。没有小鱼闹窝,或者目标鱼干脆就是小鲫鱼,想钓快鱼,那么用腥味饵料是个首选。如果小鱼有点影响你钓目标鱼,那么可以适当控制一下饵料的状态,减少饵料的雾化,让饵料平稳到底。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温度还比较高,小鱼闹窝比较频繁,但目标鱼是大个体的鲫鱼之类的,这时候可以选择用香饵。北方地区的钓友,现在可能不仅用上浓腥饵料了,而且还用的活饵,比如红虫,蚯蚓之类的,来刺激鱼儿觅食的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