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拳


醉翁之意不在拳

成龍在《新精武門》裡已經有了功夫喜劇表演的雛形,但為什麼《新精武門》票房慘敗而《蛇形刁手》和《醉拳》卻開了一代風氣之先。八爺只是很淡定的回答了三個字:“劇本好。”一句“劇本好”,正說明了文戲才是一部電影的根本,哪怕功夫片也一樣。

醉翁之意不在拳


醉翁之意不在拳


七十年代,香港功夫片鼎盛時期,往往武戲才是一部影片創作的出發點。元彪就曾經說過:“當時我們一場戲就是為了表現一個邪乎的、拼命的動作,很少考慮文戲合不合理的問題。”那時候,一段精彩的打鬥、一件稀有的兵器都可以成為支撐一部電影的主題,比如《瘋猴》、《血滴子》……即便是袁和平導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從片名上看也並無什麼高明之處,但細細品味,這兩部戲的文戲卻是相當可觀。

醉翁之意不在拳


醉翁之意不在拳


且說《醉拳》。名為“醉拳”,但前面大半段卻對醉拳隻字不提,直到袁小田將成龍折磨的十分經打之後,才授以醉拳。原來醉拳虛虛實實,以柔克剛,敗中求勝,所以學醉拳前得先學捱打。最後成龍與閻鐵心決戰,喝了蘇乞兒的三鞭酒,在招數用盡之後,自創一套何仙姑拳。高手過招,到最後經常都是無招勝有招,就好象獨孤不敗,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倚天屠龍記》最後張無忌與玄冥二老的對戰也莫不如此。這些武戲自然精彩,但若比之劉家良的真功夫,成龍的花拳繡腿確實沒什麼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拳


醉翁之意不在拳


但文戲部分《醉拳》堪稱經典。別的不說,單袁和平用了古曲《將軍令》做配樂,就已經具有了開創性的意義。據八爺說,這是第一次把《將軍令》用進了電影裡,因為它可以讓人熱血沸騰。於是,後來的名家也紛紛效仿,劉家良在《瘋猴》裡用過,再到後來被黃霑填了詞,成為唱遍大江南北的熱門金曲《男兒當自強》。

醉翁之意不在拳


在情節上,《醉拳》也沒有一味的只注重對功夫的展現,即便是展現的過程中也無不極盡搞笑之能事。比如袁小田教成龍練功時那些五花八門的方式,而這些早已被人說了千便,在此不做累述。其他的一些細節,比如成龍受罰,石天作為監管,從雞毛撣上拔下一跟雞毛撓他的癢,活用了成語“雞毛當令箭”。但這些也只是皮毛。

醉翁之意不在拳


縱觀全篇的文戲,唯袁小田與成龍把酒對詩一段最為精彩。當唸到“對影成三人”時,便一個鏡頭打到袁小田在牆上的影子,而念道“欲飲琵琶馬上催”時,則成龍已經醉倒在“馬”(凳子)上了。這一段對酒當歌,把師徒二人之間由疏遠到親近的關係描摹的十分妥帖,當真是“醉翁之意不在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