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在位十年,貢獻不可磨滅,被史學家稱為太平天子

明宣宗在位十年,貢獻不可磨滅,被史學家稱為太平天子

明宣宗在位十年,貢獻不可磨滅,被史學家稱為太平天子


明宣宗在位十年,對明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被史學家稱為太平天子,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正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明朝歷史上才出現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朱瞻基之所以是守成之君,並不是說他在位期間,僅僅守住了前朝帝王的成就,而是有所建樹,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他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卓有成效:

其一,順利解決藩王難題:

朱瞻基即位之後,馬上著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戰功赫赫,很會帶兵,永樂朝被封樂安之後,從沒有放棄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也就是說,明宣宗朱瞻基也面臨著像以前朱允炆和朱棣那種叔侄對抗的局面,但這一次歷史沒有重演,英明的朱瞻基果斷御駕親征,剿平了一直覬覦皇位的皇叔朱高煦,又順利的解除了另一個皇叔朱高燧的兵權。

事情的經過:仁宗病逝,宣宗即位,國家動盪,皇帝年輕,正是朱高煦造反得好時機,他在經過精心準備後,也像他的父親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明宣宗尚未穩固的皇位。早已準備就緒的宣宗皇帝,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以前同意與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幾路兵馬也都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見大勢已去,朱高煦只得棄城投降,這次戰役以明軍的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

群臣都勸朱瞻基將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叔父網開一面,沒有殺他,而是將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內逍遙城。

  得勝之師回到北京後,朱瞻基馬上傳召給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當時的親王都有自己的軍隊,稱作衛),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其二,處置貪官,重用賢臣:

明宣宗保留了原來的政府結構,讓許多傑出的官員繼續效勞。但是,他在政治制度方面和行政實踐中的確作了某些變動。他不但屢次下令,減少宦官的採購和諸如伐木和造船等宦官的指導活動,而且他處決和嚴懲了那些犯有重罪的宦官。但是,由於提供了正規教育和使用他們處理公文,他無意中為宦官濫用權力開闢了道路。

他整頓統治機構,罷免“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年老體疾”的官員,實行精簡裁冗措施,以振朝風。如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誠實清廉的顧佐被任命為都御史,取代臭名昭著的劉觀,劉因任職期間犯下許多罪行而被判刑。在以後的幾個月,北京和南京都察院的四十三名官員因不勝任而被罷官,接替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查。宣宗還試圖清除軍事的腐敗現象,大力建立文官統治。

宣宗朝還能大膽重用人才,使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浦)、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這些舉措,不僅使人才濟濟,也使君臣關係融洽,促進了政治清明,保障了社會安定。

其三,關注民生,仁政愛民:

在治國之道上,宣宗能夠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內,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宮九重,思田裡三農”,這是關心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宣宗的真實心態。他繼續推行洪武朝以來,招人墾荒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產。

有一次,他外出返京,看到幾個農民正在耕田。他親自到田間同農民談話,並接過農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他感慨地對隨從諸臣說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覺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頭勞作不休,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說完就命人賞賜農民錢鈔。他對農民的生活和處境的瞭解,使他能夠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到民眾的利益。一位封建帝王能夠做到如此這般,已屬不易。

其四,執政理念比較開明:

一是在修建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時,朱瞻基遵照朱高熾的遺囑,力主儉樸,注意節約,三個月就把陵墓的工程完成了。朱瞻基帶了這個頭,以後幾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較為儉樸。直到明朝的第十一個皇帝世宗朱厚熜在位時,才壞了這個規矩,為自己營建奢華的陵墓。

二是朱瞻基有兩句名言:“省事不如省官”,“安民為福”。前一句“省事不如省官”,是在批評一個巡撫時說的。那巡撫要求在杭嘉湖地區增設一名專門管理糧政的布政使司官員,朱瞻基認為,國家的賦稅有常額,不能養冗官,駁回了他的要求。後一句“安民為福”,是在批評一個工部尚書時說的。那工部尚書建議修建山西圓果寺的佛塔,好為國家求福。朱瞻基認為,百姓安定就是國家的福氣,用不著借修佛塔來“求福”。

三是明宣宗懂得從諫如流的道理。河南有一個知縣,在當地發生災荒時,未經請示,就將驛站公糧上千石發放給災民。朱瞻基對他加以表揚:“如果拘守手續,層層申報,那老百姓早就餓死了。”他還繼承了他父親願意接受意見的作風。他要求大學士楊溥盡力輔佐自己。楊溥叩首回答:“臣決不敢忘記報答陛下的恩情。”他囑咐楊溥:“直接指出我的過錯,就是對我的最好報答。”

綜上所述,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能君臣和睦相處,能大膽選拔人才,能無情鋤奸懲惡,能關注民生民情,使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空前發展,將明王朝推向了二百七十餘年間的極盛時期,無愧於史家評價的“守成之君”稱號。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