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年幼的他把梨子讓給哥哥吃的舉動,從此被傳為兄友弟恭的佳話。但是這個看似乖乖牌的小孩,長大後可一點都不“溫良恭儉讓”,還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嘴炮王,就連當時天下最有權勢的曹操都被他的伶牙俐齒扎得渾身刺痛,最後還因為這張嘴實在太沒有把門,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嘴炮王初露鋒芒

那孔融是什麼時候顯露出嘴炮王的天賦的呢?十歲!

孔融十歲那年,隨著爸爸到京城洛陽,要拜訪當時的首都市長李膺,但是這個市長有點宅,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如果不是有百萬粉絲的名人或是自己的親友,通通都要吃閉門羹。

孔融家族雖然是孔子的後代,但是孔爸爸也不過是個地方官,粉絲最多也只有千百人,根本上不了檯面。不過這時年幼的孔融卻向李膺家門口的家丁說:“我們兩家族是世交,請開門放我們進去。”

李膺見到“自來熟”的孔融父子後,非常納悶,連忙問他們到底是打哪來的世交?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這時十歲的孔融,初次展現出他一本正經鬼扯的絕妙天賦:“我們的祖先孔子,曾經向你的祖先老子(李耳)求教,所以我們兩家當然是世交啊!”在場眾人無不對這位嘴炮神童感到驚呆。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也到場了,他聽聞孔融的事蹟後嘖嘖兩聲,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時候聰明,不代表長大會有出息啊!

但嘴炮神童孔融卻馬上反擊了回去“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那你小時候肯定很聰明吧!陳煒瞬間臉色一沉,沉默不語。這時一旁的李膺捧腹大笑,指著孔融說:“這小子以後一定是個嘴炮王啊!”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小時候讓梨給哥哥,後來哥哥因自己被殺死

不過這趟洛陽之旅後沒兩年,孔融的爸爸就過世了。他悲痛欲絕,傷心到要人攙扶才站得起來,鄉里之間都稱他是孝子。雖然失去父親的陪伴,但孔融仍然勤勉好學,絲毫不敢怠慢“孔門後裔”的招牌。但過沒幾年,家中這時又出大事了。

在東漢末年,發生了歷史上第一起學生運動,士大夫、太學生抗議朝政被宦官把持,沒想到卻反被宦官濫捕、殺害,史稱“黨錮之禍”。其中一名被通緝的學者張儉因為與孔融的哥哥是好朋友,於是逃亡到孔家想尋求庇護。當時哥哥不在家,張儉看到來應門的孔融年紀還小,覺得不該透露實情。不過觀察力敏銳的少年孔融早覺得張儉神色不對,於是就將他留下來。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後來事蹟敗露,孔融一家都被抓了,在被審問時,卻得到了驚人的答案:

孔融說:“張儉是我放進來了,要殺就殺我。”

哥哥說:“張儉是要來找我的,要殺就殺我。”

這時候媽媽說話了“我是家長該負全責,要殺就殺我。”

一家三人搶著被砍頭,這種要求判官從來沒聽過,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請示上級,最後判決書下來,朝廷決定將哥哥處死。孔融也因此聲名遠播。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直言極諫的下場,就是調去做炮灰

在東漢末年,是個有名聲、背景就能當官的年代,身為當時的網紅孔融,當然也有很多人找他當官。但孔融即使進入官場,仍是不改其本色,他彈劾貪官汙吏毫不手軟、完全不怕得罪其他朝中權貴,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總是直言頂撞或嘲諷,若是被要求拍長官馬屁,或是跟上司不合,甚至還會丟下辭呈一走了之。

但因為孔融的名氣實在太大,官員都很怕他亂說話,所以每次辭官都很快就被回聘,而且還加薪升官(最快升官紀錄是3天)。另也有官員看孔融不爽,想找刺客殺他,但沒想到刺客不但不接單,還勸說委託人:“殺了孔融,小心你被融粉刷屏、負面聲量爆表,到時全天下都會唾棄你!”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但靠著名聲行遍天下的孔融,還是有踢到鐵板的時候。當時董卓進京憑著自己的意志廢立皇帝,憤青孔融因此屢屢跟董卓對罵。但長年雄霸西北跟遊牧民族打仗的董卓可不吃關東讀書人這套,一怒之下把孔融外放到黃巾賊最猖獗的北海(今山東一帶)當地方官。

要比唇槍舌劍,確實沒人比得上孔融,但如果真要舞刀弄劍外出打仗,可就真的不在行了。孔融率領少量的兵馬對抗數十萬計的黃巾軍,每次出征都輸得丟盔棄甲,好在後來有劉備、太史慈等將領來救援,不然這一代嘴炮王恐怕就要死在亂軍之中了。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禍從口出,滿門抄斬

後來孔融所管理的北海城,還是被袁紹軍團攻打拿下了,但他很快地又被成立新政府的曹操找去做官。但是回到朝中當官的孔融仍不改本色,屢屢發言跟曹操唱反調,雖然盡是酸言酸語,但仍可引經據典、妙語如珠。

像是曹操要到北方攻打遊牧民族烏桓的時候,孔融說:“去打那種邊疆小患做什麼?那周武王時候不進貢的古國肅慎、偷走蘇武牧羊群的丁零要不要也順便處理一下啊?”

另曹丕要把袁紹兒媳、絕美人妻甄氏娶回家時,孔融對曹操說:“你知道武王伐紂的時候,紂王把妲己賜給了周公嗎?”曹操頓時滿頭問號,學養豐富的曹操從沒聽過這典故,於是問孔融是從哪裡看來的?不料他回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從今天發生的事來看的話,推測以前大概也這樣吧!

種種酸度爆表的發言,讓曹操火冒三丈,他發誓一定要除掉這個嘴炮王,不然耳根永遠不清靜。於是曹操命他的親信羅織了好幾條罪狀上奏,將孔融全家都處死,就連未滿十歲的孩子也不放過。

禍從口出、被曹操所害,孔融是直言敢諫,還是“檸檬精”附體

說書客有話說:是犯傻,還是敢言?

孔融可以說是個名言製造機,“孔融讓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想當然耳”、“覆巢之下無完卵”等成語都跟他有關。另他當時也是文壇偶像團體“建安七子”的成員。

如果活在今天,孔融應該是各大電臺節目都爭相邀請的名嘴,他不畏權勢、敢說敢罵、酸度爆表、金句連發,絕對能夠成為收視率的臺柱。但在東漢末年的官場,孔融雖然靠著自身的名望、運氣度過劫難,甚至升官發財。但也許是他屢屢踩人痛點不留情面,使最後他仍是禍從口出,讓即使是以愛才為出名的曹操都容不下他。究竟犯傻與敢言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孔融的故事值得我們好好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