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随着乐坛大环境的转变和艺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唱将型歌手到唱作型歌手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转变,越来多唱作新人走向幕前,将“唱作人”的大旗扛了下来。其中,以内地《中国好歌曲》、《我是唱作人》、《歌手·当打之年》等为代表开启了“唱作元年”,听众也开始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唱作人身上。越来越多优秀的唱作人在华语乐坛的变革中相继涌现出来,用他们兼具辨识度的嗓音和独树一帜的创作,在乐坛惊起了水花。

今天要说的创作歌手魏嘉莹就是其中之一。在我看来,2019年推出的第二张专辑《夜空里的光》,就是互联网时代风潮下,一张典型的集唱作属性、现场属性、人文属性和多元审美包装为一体的作品。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魏嘉莹的创作才华和干净的嗓音,再加上笃定的演唱,让专辑的整体氛围一气呵成,形成了如“夜空里的光”的既视感。而专辑故事合集的呈现效果,基于不同维度和风格的切入,都为听众提供了动人的聆听体验。

这些,可以说要归功于成长中点滴的积累。国小学过三年钢琴,国中开始抱着吉他后又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的魏嘉莹,音乐是件耳濡目染的成长伴随功课。她一边投身学习与创作,一边也迅速积攒起舞台经验,把对生活的独到体验,透过吉他与歌声传达出来。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在《夜空里的光》中,专辑就紧扣成长的感悟,以细腻的人文笔触抒情见长。城市民谣、都市芭乐、EDM电子等多种曲风游弋出自由的音乐形态,既是独立人格又是互助模式的展开。理性的思考与创作中的感性视角联结,恰如“夜空里的光”,在四散的空间里串联出一份专属于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12首歌曲是主题,Bonus追加收录的3首Live是补充,都充分佐证了这份音乐启示录的完整性。如果说前者对应的是录音室作品的唱作属性,那么后者则是现场属性的加持,让你回到现场大合唱的场景内。专辑通过不同情绪交织,描摹出对应的画面感,几乎呈现的是百变的全新面貌,最终组成了这张专辑的理想模样。

简而言之,上张专辑《是什么夺走太阳》是“想为对方做些什么”的魏嘉莹,用音符串成了一张自画像,“我想”撑起了这张专辑的精神内核;那这张《夜空里的我》则是告诉你“如果黑夜里没有光亮,那就自己去做一道光”,“我是”是魏嘉莹的态度揭露,也是音乐中可能性的凝练,信息量和音乐呈现都更加成熟,它变成了一本启示录。两张专辑都是木吉他为主要载体,但这一回,

不仅仅是纯粹演唱的进步,也有唱作、Live等多重属性,魏嘉莹迎来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如果你看过《HIStory第三季「那一天」》,那么这首片尾曲《我还是不懂》你一定不会陌生。歌曲从英伦抒情摇滚的角度切入,埋置线条化的旋律勾勒,以电吉他Solo营造出简单素净的画面感,情感非常无遮掩。

歌曲是纯粹的音色流表达作品,作为整张专辑的开场曲,它无前奏,托出的是一种清新的、直截了当的轻电子舞曲印象。魏嘉莹扑面而来的流行气息,是声音前置的做法,更好地让人声和音乐高度贴合。歌曲几乎没预设太多的技术难度,却凭借真诚率真的初印象先入为主。

有了《我还是不懂》的铺垫之后,到第二首同名主打《夜空里的光》就有了相当充分的动机。这首歌更偏重于律动性的梳理,魏嘉莹以私人化的视角打造出Urban-Folk的主体骨架,finger style的技巧,让旋律和歌词都随心随性,却是魏嘉莹音乐里最理想化的面相。

它丰富的段落性和参差感,促成了对这首歌的解读:光很微弱,但光存在;黑夜无垠,但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的光。在整张专辑确定的基调里,魏嘉莹选择了一个很柔和的打开方式,这是与她的唱腔表达甚至音乐性一脉相承的。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再看接下来的几首歌。

既有很走心的情感流作品,《他从不挣扎》是偏民谣的深刻小品,一种冷冽的孤独感扑面而来,“是否在这个世界上非得有名字才有价值”是为不卑微的梦想而写;《有没有想过我》虽是小魏的灵感迸发之作,但旋律却非常有记忆点,将感情跃然纸上成灵动的音符。又有趣味性十足的生活流小品,《东东路》源自曾经打电动的经历,小魏用童话逗趣的歌词展开意象,把“陪伴”这个主题写得新颖;而《刚刚好 的眼泪》歌名的空格扣上用切分音吉他表达不在乎和分开后的祝福。将这些作品放在整张专辑来看,魏嘉莹都充分贯彻了“唱作”一词,在作品中自如地表达着她对世界人、事、物的种种看法。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体现多元审美的作品,更多是通过合作模式的展开,碰撞出音乐火花。在上张专辑中,魏嘉莹就与庄鹃瑛、鼓鼓和王汇筑有过合作。这张也不例外,与Arrow Band默契演出Band风的《年轻是一种罪》,与法兰、八三夭阿电、宇宙人方Q合作完全不同曲风和状态的歌曲,在多种情景中小魏自由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Feat.法兰的《故障了》是整张专辑我很偏爱的一首,魏嘉莹声线的暖与法兰的冷形成一种补合的气质。如果说专辑是“光”为主要构成,那么“黑暗”也必不可少。这首带着黑暗气质的《故障了》就是最突出的,歌曲写于创作低潮期,是对普世价值的回击,“我不是怪异,我只是独特”无疑是整张专辑态度最为明确的一首。黄少雍的编曲增设了歌曲的迷离气质,歌词以黑色幽默的自嘲来反击社会的刻板片面看法,旋律则以独立摇滚的动向故意营造出一种“故障了”的状态。

《反正孤独才是我的朋友》和《他从不挣扎》是一个体系,偏重于本心的唱作写法,而“孤独”向来是一个极具共鸣的话题。但相较于《他从不挣扎》,这首歌里魏嘉莹却把“孤独”写得更为另类,并且在编曲上加入了高音和Percussion,用很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去挖掘出孤独的另一面。这使得,这首歌与八三夭阿电和宇宙人方Q的合作,是三个共同体的特别组合——方Q负责Bass,阿电打木箱鼓,小魏弹吉他。作为整张专辑配饰最复杂的一首,这首歌带来了一种爵士蓝调风味的情景剧式表达。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常理说,通常一张专辑的体量不过是8-10,但魏嘉莹并没有让自己的音乐在第二张专辑止于此。相反,重新编曲的《脱轨》和《花香》,有种脱胎换骨的味道,可见小魏人文属性的延伸,在乐坛的历练下又碰撞出新的想法来颠覆之前创作的可能性。

有了苏打绿阿龚的弦乐,《脱轨》从本来灵魂摇滚的合唱曲目脱胎成另一种拉丁摇滚风的个人气质,加多了乐器效果,听感也全然不同。而另一首本是18年推出的小清新歌曲

《花香》,作为演唱会的大合唱曲曲目,也充当了一个回溯的功能性收尾,它与开场曲遥相呼应,记载了魏嘉莹这几年的音乐全貌。

《夜空里的光》:魏嘉莹的音乐启示录

当然,结尾追加收录的三首Live Version,《喜欢我吧》、《遗落的脚步》和《泡泡气球岛》则是对小魏现场属性的补充,它们让专辑的风貌更加完整,形成了一本丰富的音乐启示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