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印度首艘国产歼敌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夜剑影


“歼敌者”级是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种国产战略核潜艇,对于如何评价它,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歼敌者”级在全世界现役战略核潜艇中处于末位,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歼敌者”级潜艇使用了核动力,搭载了一个80兆瓦的反应堆,虽然是在其他国家的帮助下建造的,但对于印度来说这依然是一大进步。该级潜艇的反应堆作为动力,驱动一个单轴推进的7叶螺旋桨装置,位于潜艇的最后端。“歼敌者”级核潜艇的水面最大速度为12~15节,水下最大速度为24节,排水量只有约6000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印度“歼敌者”级核潜艇搭载的反应堆性能并不先进,和其他国家的战略核潜艇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但是,印度能够把核动力装置安装在潜艇上,并且能够使其正常运转,已经实属不易,毕竟全世界能够建造核潜艇的国家并不多。

从结构上看,“歼敌者”级核潜艇采用了常规设计,艇首是光滑的圆形,有利于减少阻力。潜艇指挥塔位于艇中部的前方,同时还可以容纳潜水装置。潜艇的表面十分平坦,以便更好地适应垂直发射导弹,艇体的侧面和腹侧线都是圆形的,符合水动力学设计。潜艇的尾部结构是一个传统的十字形尾桨,延长了一个短距离的尾部。

在武器系统方面,“歼敌者”级核潜艇可以搭载两种武器发射装置,配置两种不同型号导弹。“歼敌者”级核潜艇安装了8根发射管,可以携带24枚K-15导弹,也可以根据需要换装为8枚K-4导弹。另外在该级核潜艇的艇首,印度海军还部署了6枚533毫米鱼雷。那么,以上两种导弹的性能如何呢?

K-15导弹是印度第一种国产潜射型弹道导弹,虽然它的最大射程只有750公里,但是印度依然宣称它属于弹道导弹行列。K-15导弹长10米,重17吨,能携带1吨重的核弹头。K-15导弹虽然非常普通,甚至有些落后,但印度毕竟掌握了从水下发射导弹的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核导弹。K-15导弹的研制成功,使印度具备了立体的核威慑能力——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发射核武器的能力。

K-4导弹要比K-15导弹的威力大,最大射程为3000公里。K-4导弹长12米,直径1.3米,重量约19吨,可携带2吨重的核弹头。2014年3月24日,K-4导弹在水下30米深的一个发射装置上进行了首次试射并取得成功。K-4导弹虽然比K-15强一些,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潜射型弹道导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歼敌者”级核潜艇的吨位不大,速度不快,导弹数量较少,性能也非常落后。相比于世界上其他现役的战略核潜艇,“歼敌者”级至少落后几十年。但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因为,“歼敌者”级核潜艇的诞生,使印度的大国梦又近了一步。


老豆说军武


技术很糙,性能指标低,算是目前世界上战力最弱的一款核潜艇。
歼敌者号概念图


据资料显示,“歼敌者”号核潜艇于2009年下水,长111米,高15米宽11米,装备有4个垂直发射管,理论上能够携带6枚533毫米重型鱼雷和12枚K-15导弹或者4枚K-4巡航导弹。
歼敌者号核潜艇结构示意图

潜艇的主动力系统为加压轻水式反应堆,功率为83~85MW,由印度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IGCAR)研发。歼敌者号核潜艇排水量约为6000吨,水面速度约12~15节,水下速度为24~30节,可载约100人,单艇造价约29亿美元。
歼敌者号


之所以说歼敌者号太弱,一是排水量太低,仅有五六千吨,吨位更接近攻击核潜艇,跟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潜艇有差距。二是武备不仅威力弱而且不成熟。
围壳很粗糙

比如K-15最大射程仅有700㎞,即使是K-4巡航导弹,理论最大射程也只有3500公里。这跟中美俄战略潜射导弹性能有较大差距,一般后者射程都在8000公里以上,比如70周年阅兵式上的巨浪-2。至于近几年频繁试射的巨浪-3,最大射程更是超过1万公里。


兵者诡道也


印度首艘国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使印度成为世界上除了联合国五常以外唯一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无一例外与印度其他军工国产项目一样,歼敌者号早在1998年就已经立项,直到2014年才下水,2016年方才服役,虽然号称是印度首艘国产战略核潜艇,却是交给俄罗斯来设计的,印度自主完成了多少也不得而知。该级潜艇排水量超过5000吨,相比其他国家动辄万吨的战略核潜艇是比较袖珍的。不过据说歼敌者号参考了俄罗斯607型核潜艇的构造,兼具了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的功能,内置隔仓有4个导弹发射单元,可以发射12枚K15潜射弹道导弹,但是毕竟吨位限制、设计已经过时,歼敌者号战斗力很难说有多强。

在服役后不久的2018年,歼敌者号就遭遇了海水漫灌进入轮机舱,最后趴窝8个月,进行了一次开膛破肚的大修,尚未形成战斗力就遭遇如此事故,歼敌者号已经留下硬伤。

歼敌者号历经磕碰,虽然不能说是先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毕竟也是印度首艘战略核潜艇,还是具备非常重大意义,印度因此也具备了初级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标枪毒刺


6000吨级印度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2016年入役时,显得很低调,2018年水兵忘关舱门,涌进了大量海水,说能修理维护一下还能用,从目前看多半是不能用了,精密的电子设备被海水侵蚀要更换,艇体内部被腐蚀以后会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本级第二艘只能等到2020年才能入役。因此手中没用的,其海军正在等待当中。

目前可以确信的是,“歼敌者”号可以搭载12枚改进自“大地”的K-15导弹,射程750公里。传说中射程3500公里的K-4导弹,还未见试射成功的消息。普遍认为K-4改进自“烈火”,而各型“烈火”可靠性不高。根据印度以往的做派和风格,往往一种事情未成功,鼓就敲得山响,K-4真个存在的话,恐怕要等待第二艘“歼敌者”级入役。试验了以后才知道成不成。

根据英国媒体的披露,印度正在试验射程5000公里的K-5,不过K-4弹头减轻以后的发展型号。莫说射程更远的K-4,现在的问题是K-15成功的试射也不多,其中一枚离开水面以后就找不着了,可见改进自高可靠的“大地”,并没有完全解决潜射的技术问题。因此只能说,“歼敌者”级还面临有舰无弹的尴尬状态,真正与距离使用,为时尚远。

按其搭载4枚K-4和12枚K-15的设计,两种型号的潜射导弹,就是能真正成功,也是在核潜艇中射程最短的,短得不能再短。因此可以说,目前“歼敌者”,只是印度的一个实验型号,只作为实验型号是合格的。未来有计划发展吨级更大的,致于何时能成,只有天知道。


魂舞大漠


去年年底,印度首艘国产核动力潜艇“歼敌者”号完成了威慑巡航任务。当然,对于这艘潜艇的实际性价比,外界均持有怀疑态度。

首先,这是一艘全世界迄今为止最贵的核潜艇。一般而言,可发展战略导弹的核潜艇造价都在30亿美元左右,而印度的首艘核潜艇造价,竟然高达130亿美元,直逼美军福特级核动力航母。


然而价格是上去了,但“歼敌者”号的服役历程却充满了艰辛。这艘核潜艇于2009年下水,经过7年的测试才宣布可以入列。然而在2018年初,这艘刚刚“大获成功”的核潜艇就在自家门口撞了个稀巴烂,6500吨海水倒灌进潜艇内部,由于这个奇葩的失误,该潜艇又被推迟10个月服役。即便是如今完成了首次巡逻任务,印度梦寐以求的海基核威慑能力也依然不够看。

首先,“歼敌者”号装备的K-15弹道导弹射程只有700公里,这意味着该潜艇连巴基斯坦内陆都够不着。更不用谈威慑其他更远的国家。

虽然印度目前在研制一款12米长的K-4潜射导弹,据悉射程是3000公里,但该项目至今没有眉目。服役时间完全无法预计。不过尴尬的是,“歼敌者”号只能携带4枚K-4导弹,可以说是全世界弹道导弹核潜艇中携弹量最低、射程最近的一艘。

(“歼敌者”潜艇)

更加不乐观的是,印度目前只有一艘战略核潜艇,根本达不到全天候战备值班的需求。

当然,印度海军对自身的落后很有自知之明。按照计划,印度将继续建造8艘更大的核潜艇,最大排水量可达15000吨,载弹量扩容到12枚,射程升级到6000公里。而到2022年,印度将修建自己的第一个核潜艇基地。

(K-15导弹)

尽管想象很美好,但依然无法掩盖印度海基核威慑力量严重不足,甚至是几乎没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被印度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的中国却早已实现了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这种差距,印度人何时能够弥补?恐

怕差距会越来越远。

印度说起来也不是一个小国,可奈何军工实力总是上不去,一艘航母造了三年没有造成,期间却下水三次,成了国际笑话!

(“歼敌者”潜艇)

眼看航母造不成,修修补补又三年,凑合着一艘二战的时候用吧!印度军工的制造水平,不仅别人看不下去,就连印度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国部长表示,咱造不了航母,那就把咱的潜艇给改一下,升级换代,这可以了吧!

(“歼敌者”潜艇)

可笑的是,10年前就被批准实施的AIP潜艇项目,到现在还没动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印度空有理想,没有技术!是不是很可悲!印度目前拥有的十余艘潜艇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可想而知,自己根本没有维护和升级的能力!

(“歼敌者”潜艇)

眼看国防部长安排的任务期限快到,怎么办,只能求俄罗斯了!但天下没有白做的买卖,而且还是印度这样一个军工短小的冤大头,肯定要狠狠宰一顿!


铁杆军迷


如果要评价印度的核潜艇项目的话,那么只能用:“强行上马,步子太大,闪了腰”来形容了,印度在没有良好条件的情况下强行上马这个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相关的想法,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实现了核潜艇的国产,但是本身的条件不适合于上马是一个绕不开的现实。

印度在造船业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潜艇工业方面,在连常规潜艇都无法自制的情况之下,非要上马核潜艇项目,自然就是上马的难度太大,强行上马的后果就是,进度缓慢,即便建成依然遇到了很多问题,至今不成熟的,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步子太大,造成了闪了腰的后果。

如果印度能够切实一点放低要求,先从常规动力潜艇开始,然后再上马核潜艇,也许速度会晚一点,但是步子不至于像现在,更不会闪了腰。


麦田军事观察


歼敌者核潜艇共有四个导弹发射筒,K-4潜射导弹个头大,只能携带4枚,K-4现在正在研制阶段,所以现在主要携带的是K-15导弹,一个发射筒里放三枚,这样四个发射筒就是12枚。歼敌者核潜艇下水时间并不晚,早在2009年就下水了,核反应堆是俄罗斯帮忙建造的83MW型反应堆,虽然说是印度自产,但大多数都是国外产品。歼敌者没下水时的2008年印度就迫不及待的试射了一枚K-15潜射导弹,导弹出水非常顺利,虽然导弹怎么也没找着,但可以肯定是出水了,因为发射筒里面没有了导弹,证明这枚导弹确实是射出去了,只不过是不知道跑哪去了而已,应该算是发射成功了。


随后印度就一直研究K-15导弹试射的问题,2015年进行过一次模拟弹头的试射,结果没有报道,估计算是挂了,2018年试射成功一次,2019年印度歼敌者核潜艇进行了K-4潜射导弹试射,结果印度媒体集体失声,失败了。公平的说歼敌者核潜艇就是一个半成品,无论是K-15导弹还是K-4导弹都不成熟,一款导弹只有进行无数次的试射才能定型,印度搞了几次失败多,成功基本属于撞大运。这还不算,根据K-15和K-4潜射导弹的弹道来看,基本就是预设固定弹道,完全按照预定的弹道飞行,实战价值有限,另外K-15只有700多公里的射程象征意义大于实现用途,而K-4潜射导弹目前仍然在研究,何时能用还难说。印度的这艘核潜艇无疑又是一个“光辉战斗机”,“阿琼坦克”的缩影。

2018年的年初,媒体披露出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印度歼敌者核潜艇出事了,被海水倒灌了,原因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忘记关舱门了,据印度海军一名人士称,“歼敌者”号核潜艇推进舱进水,海水浸没了一些重要的设备,推进舱受损非常严重,原因是潜艇推进舱后部一个舱门忘了关闭,海水倒灌涌入,估计又要维修一段时间了。歼敌者核潜艇的数据性能并不弱,水下速度可达24~30节,水面速度也能达到12~15节,乘员约95~100人。目前来说,歼敌者核潜艇以及所要携带的两种弹道导弹都处于完善阶段,并不能说这艘核潜艇形成了战斗力,何时真正形成战斗力很难说清楚,不过印度的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的节点非常不明确,例如,光辉战斗机,阿琼坦克,是形成战斗力了还是没有呢?印度自己也说不清楚。


兔哥42928


歼敌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印度首型自主研制的核潜艇,一型两艘目前服役一艘在建一艘。首艇于2009年7月26日下水,成为印度三位一体水下打击平台并使印度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潜艇国家。

大家都知道三哥对于核力量是有着迷之爱恋的,不管不顾顶着美国人的压力完成核试验,在有了一定成果之后当然想着把世界第六的地位坐牢。不过由于没有建造经验,虽然曾有两次租借苏/俄核潜艇的经历,最后研制中的首艇“歼敌者”号核反应堆还是在俄罗斯帮助下建成,至于花了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

2016年10月,和以往习惯向全世界展现成就不同,这次“歼敌者”号核潜艇低调入役。该型核潜艇排水量6000吨级,最多携带4枚K-4型中程潜射导弹(还处于初期试射阶段),真正实用的是射程仅700公里的K-15潜射导弹。就这么点距离以及携弹量想要达到战略威慑能力,确实有点勉强。

另外“歼敌者”级采用1台83兆瓦级压水核反应堆,是五常所有核潜艇中功率最小的,正是由于功率过小歼敌者级最大只有24节的水下航速,仅比现代柴电潜艇最大21节速度略高。从性能上看这级核潜艇确实很一般,也发生过被海水倒灌的事故但最终还是能用。

在俄罗斯帮助下顺利打造出核潜艇,对于印度而言水下核力量的获得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外界也不能完全小看印度的军工水平,虽然在装备研制上从来都是问题多多,但毕竟解决了有无问题下一级还是会逐步赶上。


河东三叔


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的霸主,从来都不甘心偏居一隅,开国之父尼赫鲁曾经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可见印度从建国之初就拥有远大的抱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光靠打嘴炮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拳头要硬,腰杆子要粗!想要拥有硬拳头,最主要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常规军力方面,印度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从外界源源不断的采购先进武器装备。但是在更关键的核武器领域,印度无法得到外界的帮助,但最后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也终于在1998年成功的进行了核武器试验,成功跻身世界核俱乐部之列。


▲印度核试验

但是拥有核武器只是成为世界强国的第一步,如何将核武器投掷出去,攻击敌人,这是更为重要的环节。在核武器搭载平台上,印度近年来发展出了烈火系列弹道导弹,获得了不错的陆基核打击能力,通过采购幻影2000和苏30MKI又具备了空基战术核打击能力。但是烈火导弹战时存活能力不足,空基战术核打击覆盖范围和破坏性又不足,因此发展生存能力和核打击能力最强的战略核潜艇成为了最为迫切的需求。
▲印度展示其烈火弹道导弹


战略核潜艇涉及到两大技术难点,一个是小型的封闭式舰用大功率核反应堆,一个则是水下发射的潜射战略导弹,自从中国在1974年下水了首艘核潜艇之后,此后近40年没有国家再能够突破这两大技术瓶颈,跻身战略核潜艇俱乐部。印度从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就开始自己代号为ATV的核潜艇制造计划,但是受制于薄弱的工业能力和技术储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突破性发展。从1988年开始,印度先后租用了两艘苏联/俄罗斯核潜艇,并命名为查克拉1号/2号,由此积累了一些核潜艇使用经验,了解了其内部构造和设计方向。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


但就算是这样,印度仍旧不具备独立制造核潜艇的能力,因此只能携手俄罗斯一起共同进行核潜艇制造,从1999年开始,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印度开始了核潜艇工业的艰难起步,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花费了近30亿美元之后,印度在2019年终于下水了自己的所谓国产核潜艇,这就是传说中的歼敌者号潜艇。
▲歼敌者号核潜艇下水

歼敌者号潜艇从性能上来说根本不能称之为战略核潜艇,首先从动力上来看,它采用了基于俄罗斯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动力包开发而来的加压轻水反应堆,功率只有约80兆瓦,这是世界上所有战略核潜艇中功率最小的。由于推进功率不足,歼敌者号潜艇的排水量只有约6000吨,水下速度也只能勉强超过20节,与世界主流战略核潜艇相差巨大。更为可怕的是,歼敌者号核潜艇的反应堆设计十分不完善,在实验过程中甚至发生多次故障,并且还可能存在核泄漏的危险,这不仅对核潜艇水兵,对海洋环境也是重大威胁。种种缺陷导致歼敌者号在服役仅仅一年后就发生了推进舱进水事故,虽然反应堆所幸没有波及,但是蒸汽轮机也已经瘫痪,时至今日,歼敌者号也鲜有报道,实在不符合印度风格。


▲歼敌者差点把自己人歼灭了

再看歼敌者核潜艇的武器配备,它仅仅拥有4个导弹发射管,羸弱的携弹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印度为其量身打造的K15潜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只有750公里,这样的距离也就只能在印度西海岸对巴基斯坦构成勉强的威胁,对于其他对手而言,没有什么太大存在感。K15导弹的载荷为1吨,联想到印度目前还没有掌握氢弹技术,核弹头小型化也依旧是蹒跚学步阶段,1吨的重量也就只能安装个10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杀伤半径也完全不够。
▲印度K15潜射导弹试验

总的来看,印度这艘歼敌者号战略核潜艇还只是小学生水平,它唯一的意义就是印度在核潜艇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很可惜却完全不具备实战能力,基本上可以算作一个失败的项目。联想到印度在歼敌者号下水后又继续租借了两艘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想必印度国防部也是对其国产核潜艇失去了信心,果然还是造不如买,俄罗斯核潜艇不香吗?
▲阿库拉级核潜艇


军武吐槽君


印度这个国家还真是不能小看,能制造出只有五常国家才能拥有的战略核潜艇,拥有了歼敌者,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就有了陆基,海基,离世界性大国就一步之遥,并且还扼制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想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还真不是说说而己。

再加上印度最近几年,得益于美国印太战略,左右逢源,成为扼制中国的重要棋子,而印度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向好,再加上印度人生性澎涨,总把自己看成是小姐命,时不时总要跟我国比较,有了美国和俄罗斯的默许,还一门心思想加入五常,成为六常,现在有了战略导弹核潜艇,自我感觉更是得意,使得印度人又多了一份底气,总之,印度有了“歼敌者”,我国对待印度不能大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