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前的最後幾天是如何度過的?

夏目歷史君


有些人死了,就像一滴水融入水中,掀不起半點漣漪,但有些人註定不平凡,即使去世也能激起風浪,慈禧就是如此。

慈禧主掌權柄,是對封建社會男人當政的一種挑戰。她因“母以子貴”而保命,又以辛酉政變而上位,主政半個世紀,好事沒多做,壞事倒不少。

1908年,慈禧的生命如同大清王朝一樣,漸漸步入尾聲,她的健康狀況,成了朝野關注的話題。當年四月,春暖花開,她去頤和園遊玩,卻突然病倒。很長時間,都沒消息,留給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間。四個月後,慈禧重返公眾視野,大家才知道,老佛爺尚在人間。

10月20日,慈禧帶著後宮妃嬪以及李蓮英,泛舟遊昆明湖,並拍照留念。下船後,她來到萬壽山的寺廟祭拜,這是她贊助的寺廟。離開時,她還不忘囑咐工作人員,每天為她誦經燒香,為她祈禱,因為她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

歸途中,慈禧還參觀一下動物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回到宮中,慈禧的救疾發作,不過依舊還能批閱奏摺,治理朝政。

11月3日,是慈禧的生日,京城的主要街道都裝飾一新,宮中安排了持續五天的戲劇表演。光緒病重,已無法按照規定的禮儀向慈禧叩首祝壽,只派了親王代為行禮。

老佛爺彷彿知道,自己和光緒已經快要油盡燈枯,但國不可一日無君。11月13日,慈禧召集大臣開會,準備討論立嗣的問題。參加立嗣會議的王公大臣有慶親王、載灃、張之洞、袁大頭、鹿傳霖等人。光緒病情嚴重,行動不便,沒能出席這次會議。

眾人經過一番討論後形成兩種聲音,慶親王和袁大頭傾向於立溥淪為君。溥淪是道光帝的長曾孫,按照宗法傳統,是最合適的繼位人,載灃為同意。其他官員傾向於選載灃之子溥儀為君。

聽完眾人的意見,慈禧拍板,決定立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儲,載灃為監國攝政王。載灃之妻是榮祿的女兒,這樁婚姻由慈禧指定。榮祿是慈禧的寵臣,也讓外孫得到實惠。當天下午五點,溥儀被送入宮中,載灃抱著他見了光緒和慈禧。

11月14日,慈禧接到太監彙報,光緒大限將至。下午三點,慈禧帶著帶著皇后、謹妃等人,去看望奄奄一息的光緒。

按照大清禮制,皇上歸天之時,必須穿上長壽禮服,否則就是不吉祥。光緒雖然神情恍惚,但制止了太監為他更衣。慈禧看到這一幕,也同意了光緒的意願,沒有堅持讓太監為他更衣。

下午五點,光緒去世,慈禧兔死狐悲,哭了幾聲。隨後立即回到寢宮,傳諭光緒遺詔,並頒發新皇帝繼位的喜詔。實際上,這道詔書,慈禧安排人早已擬好,就等光緒去世。

11月15日早上六點,慈禧就起床了。隨後,她召見了軍機大臣、皇后、載灃談話良久。慈禧以新皇帝的名義,下達指令,尊自己為太皇太后(她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太后),尊皇后為皇太后。

上午八點,舉行新君即位大典,並宣佈攝政王就職。到了中午,慈禧吃飯時突然暈倒。經過御醫的急救,慈禧才恢復意識。醒來後,御醫診斷為勞累和痢疾病鬧得久,元氣大傷。

此刻,慈禧也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再不安排後事,只怕就沒機會了。於是,她緊急召見隆裕太后、載灃以及軍機大臣等人齊集榻前,囑託後事:

“昨已降諭,以醇親王為監國攝政王,秉承餘之訓示,處理國事。現餘病勢危急,自知不起,以後國政,即完全交付監國攝政王。若有重要之事,必須稟詢皇太后者,即由監國攝政王稟詢裁奪。”

這條指示的結尾處,非常具有創造性,清楚地為隆裕太后在特殊情況下的最終話事權提供保障,也讓葉赫那拉家族能夠繼續輝煌(隆裕太后是慈禧的侄女)。

慈禧叮囑完後,要求大臣寫成正式文書,並交她審議。所擬旨意經過反覆斟酌修改,並參考隆裕太后的意見,最終定稿。期間還加入一句話,“我主政是迫不得已,但這是職責所在”。因為在其他人看來,慈禧掌權被認為是個人野心,所以,她要為自己辯解。

慈禧的遺詔,是傳統王朝的絕響,她的侄女隆裕太后,沒有她的權威,註定了守不住大清的基業。

傍晚時分,慈禧魂歸九泉。統治大清王朝半個世界的慈禧,終於走完她的一生,僅比光緒晚一天。

慈禧生前享樂,花費無度,歸天后隨葬品也極其豐富。宮女為她穿上繡有龍圖案的長袍;棺材是早已準備好的,選用的上等金絲楠木製成;內棺是楠木紅漆填金,棺蓋上有九樽團佛;裡面金銀珠寶無數。

按照清朝禮法,皇帝與太后無論死於何處,都要在皇宮中停靈數日,然後再移到宮外停靈處。慈寧宮是太后的寢宮,為太后舉行朝賀禮等活動都在慈寧宮。所以,皇太后去世後,都會將梓宮停放慈寧宮。

但慈禧例外,梓宮停在了皇極殿。這座宮殿是乾隆準備當太上皇時,頤養天年的地方。皇極殿停放梓宮,屬清朝首例,可能也是因為慈禧去世時,身份是太皇太后的緣故才得以如此吧!

慈禧去世的消息傳到國外,日本皇宮為慈禧服喪二十一日,各國駐京使者前往宮廷行禮致哀。

縱觀慈禧的一生,權力如同她的精神食糧,缺之不可。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慈禧依舊是大清不可動搖的話事人。她掌握權力,權力也反過來侵蝕她。她的離世,也敲響了大清王朝的喪鐘。

秋媚說:作為事業型女人,慈禧已經登峰造極;作為母親和家庭長輩,慈禧很失敗,前後兩位帝王都是她的玩偶;作為領導,她沒有力挽狂瀾,更沒有完成富國強兵的歷史任務。


秋媚讀史


慈禧是在1908年11月15日下午去世的,而光緒則是在1908年11月14日的下午去世的,也就是說,光緒死後一天,慈禧正好也死了。那麼慈禧在死之前都幹了些什麼呢?

慈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溥儀繼承光緒的皇位。

溥儀是光緒的親侄子,當時只有三歲,那麼為什麼寧願讓一個三歲的孩子繼承皇位,也不讓光緒已經長大的弟弟載灃當上皇帝呢?

當初同治皇帝在去世以後,慈禧讓同治的堂弟,也就是光緒繼承同治的皇位,但是當時有很多大臣都不同意,就是因為同治沒有子嗣。不過慈禧太后對大臣們說等到光緒有了子嗣以後,就過繼給同治,作為同治的子嗣,但是很可惜的是光緒也一直沒有子嗣。所以等到光緒死了以後,慈禧就直接讓溥儀繼承皇位,讓溥儀做同治和光緒的皇嗣。

除了讓溥儀繼承皇位以外,慈禧還讓溥儀的父親載灃監理國政,做監國攝政王。

雖然是讓溥儀登基為皇,但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很明顯不能夠治理朝政,所以慈禧就讓載灃做監國攝政王,讓他幫溥儀管理朝政。這個做法其實也是在為大清的未來著想,但後來的局面卻超乎了慈禧的意外。慈禧死後4年,在攝政王的一頓操作之下,大清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而第二件事就是慈禧讓自己的侄女,就是隆裕太后制衡載灃

慈禧這一生,採用的方法就是相互制衡,不讓一方獨大。讓載灃監理國家也只是因為溥儀現在暫時無法管理朝政,所以才讓載灃監國,但是並不代表慈禧就對載灃很放心,所以慈禧又下旨說讓載灃遇到大事的時候一定要和隆裕太后商量,也就是說最後真正掌權的人還是隆裕太后。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溥儀退位的時候是隆裕太后簽署了退位詔書。

最後一件事慈禧是在遺詔當中反思自己以及替自己辯解。

慈禧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所以就寫下了一道遺詔。在這道遺詔當中,慈禧雖然在反思自己違反祖制,作為一個後宮人士卻擅自干政。但是後來慈禧卻一直都在為自己辯解,說這些都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是形勢所迫。

不過看起來慈禧對於這種事情好像特別在意,可能是因為自己快要死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不知道該如何像愛新覺羅的祖先們交代。

慈禧在最後死的時候,下了一道口諭,而口諭的主要內容就是:從今往後後宮不得干政,太監不得干政。結果剛說完自己就嚥氣了。

咱也搞不懂慈禧這個意思到底是說給誰聽的,明明說後宮不得干政,但是還是讓隆裕太后跟載灃一起管理朝政,難道隆裕太后不是後宮的人嗎?又或者慈禧下這個旨意是為了讓除了隆裕太后的其她人不得參加朝政,怕影響了隆裕太后的地位?還是因為慈禧當時已經神志不清了?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都已經無從查證了,因為畢竟慈禧太后已經去世很多年了。

舊時樓臺月


慈禧的最後那幾天該吃吃該喝喝,什麼事情都是一如既往,包括她去世的當天早上還是容光煥發!但不得不說的是慈禧的臨終之言還是挺讓人感動的,只是來的晚了一些!


像素相信在大多數人的心中,特別的討厭慈禧太后,都認為他是一個賣國賊,在他掌權的半個世紀裡,大清徹底淪為了西方列強們的盤中餐,甚至阻止了光緒皇帝的變法,導致我們的富強晚了幾十年才來到!

至於說到慈禧太后的最後幾天,可以說一切如同往常一樣。在光緒皇帝死後,慈禧先是將光緒的身後事處理妥善後,那一天慈禧很晚才入睡,但第二天很早就起身的慈禧依舊是容光煥發,看不出一絲的疲倦。在早上六點左右用過膳後,就開始著手處理朝政,同時還叫來了軍機大臣們商量新帝人選,最終確定溥儀為新皇帝,慈禧也成了太皇太后,繼續垂簾聽政。



就這樣一個早上就過去了,慈禧在用完午膳後突然一陣眩暈。也許慈禧是意識到了自己可能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便馬上召來各部院主要大員們,商量大清以後該怎麼走。接著慈禧整個人頭痛欲裂,馬上命人起草遺詔,回憶自己這半個世紀的種種過往,也許是悔悟了,她對身邊的人說到:

“你們只看到了我手握權勢,卻沒看到我的無奈啊。”並記下遺囑:“不允許女子干政,同時要防範太監專權,將此二事視為大清的家規祖訓。”

光緒死後的第二天下午五時,慈禧走完了她人生,合上了自己的雙眼。其一生功過對錯留與後人評說。


像素說


作為統治晚清接近半個世紀的無冕女皇,慈禧註定是不平凡的一生,因此她生前的舉手投足都會影響到朝廷格局,而很多人疑惑的是慈禧如此大權在握的皇太后慈禧在去世前的最後幾天是如何度過的呢?

到了光緒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74歲的慈禧進入這個帶給她無上尊榮的皇宮已經有58年,對大清的統治已經有48年。

這一年十月,慈禧因為年紀大了,體力不支,儘管她每天都在千方百計的保養自己的身體,讓御醫給開各種補藥,但是都無濟於事,她還是病倒了。

慈禧病倒以後,大臣們和很多太監宮女看到老佛爺身體不舒服,一群人一直伺候在旁邊,慈禧還對大臣們說了很多話,其中無外乎就是自己垂簾聽政多年的無奈。

甚至還假惺惺的說千萬以後不要讓後宮女子干政,不能重用太監等話,想必這是慈禧死前的悔悟也說不定。

慈禧儘管想不到自己即將駕鶴西去,但是也知道病倒了對自己非常不利,因此她依然抓著朝廷權力不放,另一方面還必須考慮自己的身後之事,做一些安排。

光緒死於慈禧去世前一天,慈禧在去世前,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醇親王載灃將近3歲的兒子小溥儀帶入了皇宮中,溥儀成為了慈禧所立的第三個傀儡皇帝。

慈禧在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2點左右,在儀鸞殿去世,統治清朝半個世紀的女強人駕鶴西去,紫禁城哭聲震天,在她去世以後,大清國也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慈禧死後,清王室為她籌辦了盛大的,超越皇帝和太后的規格的葬禮,1908年11月16日,慈禧太后蓋著金黃色柩布的靈柩被緩緩移出紫禁城,一個風光威風了數十年的女人也算壽終正寢了。


小聰歷史客棧


1908光緒皇帝病重,慈禧也到了古稀之年。對於光緒皇帝的病情,慈禧似乎並不放在心上。她每天依舊在鏡子前花費很多時間打扮著精緻的妝容,彷彿在鏡子中能夠看到年輕時的自己。不同的是慈禧此時心中多了一份平靜,她的腦海中總是會回憶起從前的事情,那些美好的亦或辛酸的畫面像是一個輪迴,在她的腦海中一幕幕地重現。

這些事都是她平時不願想起的,可是又怎麼都忘記不了。她從入宮開始從一個秀女一步步地走到皇太后這個位置,通過自己的手段成為了大清朝的無冕女皇。這一路她走得很快也很累,累到她不願意回想。

從獲得咸豐皇帝的信任,到打敗贊襄大臣取得垂簾聽政的至高權利,這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才懂得。為了將權力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她不顧母子之情、姐妹之情、君臣之情最終她得到了一切,卻也失去了一切。



或許是以前過得太過辛酸,在得到權力之後才會做出這麼多窮奢極欲之事,如拿軍費辦壽辰、對萬國宣戰,都是想要彌補以前的缺失。

人最清醒的時候往往是經過大難之後和臨死之前,慈禧此時格外的清醒,她不願意去想那些事,只想隨著自己的心走。

隨心而行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這應該是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了吧!只可惜她以前從來沒有聽過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只有到臨死之前才能任性一把。權力的掌控欲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或許她以前也有想過放下,她也想放下但是不能!一旦放下死的那個人可能就是她。

不在其位,不得所思。慈禧做過很多在我們看來是很荒唐的事情,可是如果站在她的角度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日,慈禧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想去走走的心思。一時興起,那就隨心而去吧!今日慈禧身邊最看重的德齡、容齡都已經告假出宮,身邊只有一眾丫鬟妃嬪陪同,心中難免有些遺憾,可也不影響老佛爺的興致。

在南苑的湖中慈禧讓李蓮英取來戲服,她今天想要一回自己想做的事。她讓宮女太監們裝扮成善男信女,自己則裝扮成了菩薩的模樣並且讓人拍了照片當做紀念。


待到日落西山時,慈禧才興盡而歸。看著那一輪夕陽,她似乎想到了自己。她感慨道“今日和你們玩得開心,不知道明年的今日是什麼樣的情景”慈禧身邊人聽出了其中的悲情,連忙回道“老佛爺萬壽無疆,奴婢們正是因為老佛爺的福萌無窮而高興著呢!”

慈禧笑了笑“本宮到了古稀之年,辛酸苦辣都嚐了個遍只想要得個善終,這就心滿意足了”慈禧身邊的人慾言又止,慈禧擺了擺手。她累了,只想靜一靜。人年紀大了就愛回憶,就想做一些從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來彌補內心的遺憾。

人在死之前,最遺憾的往往是那些沒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慈禧此行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慈禧這次的遊行盡興了,可也得上了風寒。或許是年紀大了受不住寒還染上了痢疾,御醫開的藥方也沒有用病情逐漸加重。

身後事

此時的慈禧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或許真的是時日無多了。控制了這麼多年的權利,也該放手了。慈禧決定安排身後事,一件有關大清國未來的事。立儲!光緒病重沒有子嗣,立誰為儲成為了一個問題。

慈禧召來眾多大臣,詢問他們的意見該立誰為儲君。說是詢問其實慈禧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這只是整個過場而已。奕劻與載灃的意見是立年長的溥倫為君,慈禧聽了搖了搖頭。

她艱難地從病榻上起身,多日疾病纏身讓她看起來非常的虛弱,可是她的聲音依舊亮如宏鍾字字有力。“我就喜歡那聰明伶俐的溥儀,其他人都不合我的心意,我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我了”就這樣年僅三歲的溥儀被立為了皇帝,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不久之後光緒帝駕崩,這個傀儡一般的皇帝久鬱成疾,死亡對他來說更是一種解脫。光緒的死慈禧像是早有意料,她的內心毫無波瀾。

她經歷過太多的人死了,要說她與光緒沒有感情也不見得看開了也就放下了,她覺得很累累到想一覺不醒。

她即將離世放不下的還是那大清帝國,她在思考一個問題大清朝的現狀真的是由她造成的嗎?或許有幾分關係吧!

或許是真的看開了,慈禧臨終之前找來載灃。囑咐載灃說她自己這一輩子爭強好勝,臨朝訓政了三次也都是迫不得已,今天找你來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以後千萬不能讓婦人執政也不能讓宦官從政前車之鑑不可不防,說完便一閉眼離去了。

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在從前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臨終之前慈禧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之前不是她不肯承認,而是身在這個位置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或許對她來說死亡也是一種解脫吧!

慈禧死亡的前幾天一直都在反思之中度過,她在反思清帝國的現狀真的是因為她的關係嗎?最終她想通了,也走了。


李青蒿


慈禧晚年重病時光緒以為自己這個傀儡終於熬到頭了,沒想到慈禧死的前一天晚上,他先去世了。那麼慈禧去世前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那天早上慈禧雖然已經知道了光緒帝的噩耗,可還是像平常一樣洗漱用早飯,隨後召見很多的軍機大臣,一起商討帝王的人選,後來決定立溥儀為皇帝。

中午時慈禧用過飯後覺得身子不爽,她也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了,連忙召集來軍機大臣,準備立遺囑,那個時候慈禧說話已經奄奄一息,有氣無力的,大臣們從慈禧的話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終於擬好了一份慈禧滿意的遺囑。

太后身體不舒服,一群人一直伺候在身側,下午四五點時,慈禧突然做了起來,氣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接著說了很多的話,其中無外乎就是自己垂簾聽政這些年的無奈,甚至對外說此後不允許女子在干政,也不能走明朝的老路,不得重用宦官,說過這樣的話沒多久,慈禧便撒手人寰。這就是慈禧的最後一天。


狸玖月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由於光緒皇帝無子,慈禧命醇親王之子溥儀入繼大統,並且肩挑同治和光緒。慈禧安排完這些事情後,於第二天(也就是11月15日)下午五點逝世於中南海儀鸞殿,史書記載死於痢疾。

兩天之內兩位大清的重要人物去世,實在是太蹊蹺了,關鍵是光緒竟然剛好比慈禧早一天去世,這不禁讓人懷疑光緒是被人暗害的。至於是誰暗害的,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慈禧絕對有一定的嫌疑。慈禧害怕光緒從新掌權後,對自己不利,萬一自己再和多爾袞一樣,被鞭屍麻煩了。所以還是先料理了光緒,這樣比較放心!(最後一樣難逃厄運,孫殿英把她鞭屍了)



那麼統治清朝近半個世紀的慈禧最後幾天怎麼渡過的呢?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慈禧死前有什麼遺言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其實慈禧在自己死之前這幾天的安排還是比較中肯的,作為一個善於權謀的慈禧,也是又再一次秀了一把神操作。可以說從發動“辛丑政變”,到後來的“甲申易樞”,再到最後的立溥儀為帝,慈禧在政治權謀上就沒有輸過,在這一點上本人確實很佩服,如果慈禧不死,清朝估計真的可以續命。





慈禧死之前的操作。

根據末代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慈禧在病重期間得到消息:袁世凱準備廢掉光緒,推戴奕劻的兒子載振為皇帝。慈禧太后認為不管這個消息確切不確切,不管袁世凱過去對她立過多大的功,也不管他們這次動手的目標正是被她痛恨的光緒,慈禧為了愛新覺羅,為了自己也會警惕起來。所以慈禧直接讓奕劻去查看東陵修的進度,把北洋軍的段祺瑞第六鎮調出北京,開往深水,調鐵良的第一鎮接防京師。

然後等到奕劻從東陵回來,基本上就大事已定了,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也就是公元1908年11月13日)慶王回來,被招至宮中,然後宣讀慈禧太后懿旨,指定載灃為攝政王,讓載灃之子溥儀到宮內教養,在上書房讀書。當天就把溥儀帶到宮中,還讓溥儀見了慈禧一面,由於溥儀才三歲,看到這麼多人害怕的哭,慈禧讓人給溥儀個冰糖葫蘆,溥儀嚇得直接摔倒地上,並且說,要嫫嫫,要嫫嫫,弄得慈禧都沒有辦法,只能說這孩子真彆扭,把他抱到一邊玩去吧!




根據溥儀父親載灃日記裡的內容,應該是光緒皇帝駕崩的那一天,即1908年11月14日,載灃在宮內跪聞光緒皇帝駕崩後,慈禧召見慶王、載灃、袁世凱、張之洞等大臣和皇親。

面承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欽此。又面承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儲貳,曾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穆宗教皇帝為嗣。現在大行皇帝龍馭上賓,亦未有儲貳,不得已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併兼承大行皇帝之挑。欽此。又面承懿旨:現在時勢多艱,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予之訓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歲漸長,學業有成,再由嗣皇帝親裁政事,欽此。是日住於西苑軍機處。(出自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由此可以推斷在光緒皇帝駕崩的那一天,慈禧就確立了溥儀為新的皇位繼承人。也根本沒有像網上說的和大臣們商量什麼的,直接下了懿旨。然後剩下的事就是光緒皇帝的後事了,需要料理。所以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天基本上把大事做完了,很滿意的入睡了。

慈禧太后的最後一天。

由於前一天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慈禧太后最後一天和往常一樣不慌不忙的洗涑,吃早飯。然後就以溥儀的名義封裕隆為皇太后,封自己為太皇太后,這時候慈禧還想著能和孝莊一樣當太皇太后再活幾年。這時候慈禧還覺得自己沒事,因為前一天宣佈完立溥儀為帝后,還和攝政王載灃說,遇到大事還得請她來拿主意。


等到慈禧中午吃過飯以後,就突然覺得不行了,昏迷了好久才醒來,然後立馬招王公大臣來,下了最後一道懿旨,大體就是說小事攝政王做主,大事還是得和皇太后(裕隆)商量。到最後了,還在為她們葉赫那拉氏著想,讓自己的侄女有一定權勢可以自保。


說完這些又讓張之洞給她看看起草的詔書,自己覺得不利於自己的慈禧又改了改,大體就是說自己這些年垂簾聽政實屬無奈之舉,不是自己貪權。改完後,慈禧很滿意,然後又昏睡過去。


到了四點左右,慈禧突然迴光返照了,坐了起來,然後說出了,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說完這些話後,慈禧太后馬上又昏迷了,直到死亡。


慈禧太后到最後或許可能意識到了後宮干政確實壞處很多,還有太監擅權危害也很多,但是她自己卻把這兩件事都做了,實在是打臉啊!就這樣慈禧走完了自己的最後一天,不過不得不說,慈禧的權謀確實無人能及,慈禧最後的安排也無懈可擊,如果自己不死,一樣可以掌握大權,載灃老實,肯定聽話。而且載灃痛恨袁世凱,因為袁世凱背叛過自己的哥哥光緒皇帝,這樣即使自己死了,載灃也不會重用袁世凱。只是她沒料到年輕的載灃根本不是老辣的袁世凱的對手,最後武昌一聲槍響,清朝滅亡。




總評,慈禧太后作為清朝最後幾十年的掌舵者,確實在清王朝風雨飄搖,搖搖欲墜時穩定了局勢。她重用漢臣,整頓吏治,鎮壓太平天國,後來又興辦洋務,使清朝後期的國力有所提升。慈禧太后最後幾年的新政,確實也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氣象,中國已經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了,它已經有資本主義的成分了。可是慈禧太后生活奢靡,貪戀權勢,她的政治舉措雖然有進步的意義,可是這也是在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下不得已而為之。而且慈禧掌權期間,簽訂了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肯定負有主要責任。死之前又立幼帝繼位,為中國的動亂紛爭埋下了禍根,所以溥儀繼位僅三年,大清滅亡,中國直接進入了民國軍閥割據的時期。


楚風說歷史


中國有句古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說的是臨死之人,說出來的言語也是善良有理的。但是我想這句話,用在清王朝最後一位掌權人慈禧身上,恐怕是不合適的。慈禧在她人生的最後幾天,從史料記載中,她過的還是比較正常的,只不過在即將離世當天,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匆忙召集百官,商討清朝該何去何從,並立下遺囑,嚴禁女子當政。

說實話,直到這一刻,我才認為慈禧還算有點良心,起碼並沒有拖著整個王朝跟她一起陪葬的想法。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在她賓天沒多久,她的清王朝就和她一樣,徹底的埋進了歷史的墳墓,她的遺願也就不復存在了。

那麼,慈禧去世前幾天裡,她都幹了什麼事情呢?

一、料理光緒後事

光緒的死亡時間是公元1908年的11月14日,據說在光緒還沒死之前,慈禧就應該為他預備好了棺木,確定已經死亡後,連更換壽衣的人都沒有,他的皇后伺候到一半人就跑了,最後還是慈禧身邊的太監大總管李蓮英幫忙換的衣服。當天慈禧操持光緒的身後事宜,一直忙碌到很晚,沒想到第二天起來後,還是容光煥發。

二、立溥儀為帝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雖然這位“主”可能沒什麼權利,但是不立是不行的,明面上還是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溥儀是光緒弟弟載灃的兒子,也是光緒的親侄子,他的年級小,當時才三歲,這樣的孩子,在血統上是名正言順,由於年紀小,也適合慈禧繼續握在手裡掌控,是符合慈禧的個人利益的。

三、下遺詔

慈禧在1908年11月15日中午用過午膳後,突然昏厥。醒來後的慈禧預感自己可能不行了,馬上著手安排後事,召集重要官員,立下遺詔,由醇親王全權主理朝政,大事需稟明皇太后。然後下午又出現迴光返照的情況,嚴令以後女子和太監不可干政。說完隨機陷入昏迷,直到死亡。

小芊芊說,從小處看,慈禧是一位雷厲風行有著非常厲害的馭人手段的女人,如果放在現在社會,妥妥的女強人一枚,然而在那個大廈將頃的王朝,她的出現雖然多少撐起了王朝的支柱,延緩了滅亡的時間,卻在很大程度上,讓中國陷入到更大的危機。

我是【小芊芊愛歷史】,一個喜歡戲說歷史的小妞,每天聊點趣味歷史小知識,留下你對歷史的見解,友情分享,歡迎留言評論,歡迎你關注我呦!

小芊芊愛歷史


是非成敗轉頭空。縱觀慈禧太后的一生,玩弄計謀權術無數,將整個大清國玩弄於股掌之中,將死之際她還在安排著她的事情。在她死之前的幾天她做了些什麼呢?

讓我們來看一下。

清除異側,為皇位繼承做準備慈禧太后崩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廿二日未時(1908年11月15日下午1點40分左右)。在她死之前,這位心機重重的老太后仍然頭腦清清晰,為了保住清廷,她準備著計劃下一位皇帝。

慈禧七十四歲時,重病纏身,此時的光緒帝也是身患重病,此時的慈禧看到皇帝的病不能治癒,而自己已經病入膏肓,死亡也是在劫難逃了,那麼皇位的繼承問題,就成為了刻不容緩的大事,慈禧面對著千瘡百孔的大清王朝,誰能在未來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國家,皇帝的選人十分重要,儘管慈禧已經行將就木,但在這座表面平靜的皇城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這個皇位,如果慈禧出錯了,那麼後果不堪設想,這可關係著大清帝國的未來命運走向。

面對死神的威脅,留給慈禧思考斟酌的時間不多了。在決定皇位繼承人之前,她就要先剷除一個威脅,那就是慶親王王奕劻,慈禧知道,作為軍機首輔的慶親王,在朝野內外羽翼甚多,隨時都有可能篡位的可能,慈禧得知王奕劻在自己生病的期間,和北洋大臣、袁世凱密謀篡位,廢了光緒帝,這一信號十分危險,於是她便把慶親王調去東陵做陵寢的最後安排,慶親王一走,慈禧趕緊佈置著她的計劃,首先發布了兩道緊急懿旨,把統轄京師的北洋軍閥段祺瑞的人全部調出了北京,命自己的心腹大臣鐵良入京接防,以防不測。

確定溥儀繼位十月廿一,光緒帝駕崩。在光緒死的前一日,慈禧太后以皇帝載湉的名義發佈了兩道上諭,諭曰:“朕欽奉皇太后懿旨,醇親王載灃之子,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朕欽奉皇太后懿旨,醇親王載灃,授為攝政王。”光緒帝得知後,也是很高興的。

當天下午,溥儀由他的父親帶入了皇宮。第二天,皇帝病死加深,還沒有把諭旨全部發出去就死在了瀛臺,死前,慈禧還來看過他,等到酉正二刻三分,崩於瀛臺涵元殿,時年38。

隨即宣佈溥儀為皇室子嗣繼承皇位。

“欽奉皇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又欽奉皇太后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儲弍,曾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降旨,大行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祧穆宗毅皇帝為嗣,現在大行皇帝龍馭上賓,亦未有儲弍,不得已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併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清實錄》

臨死權力不放,幻想高壽決定溥儀繼承皇位的第二天,遵慈禧皇太后為太黃太后,當時溥儀才三歲,慈禧又在病中,只好將國事暫時交給攝政王載灃,但是慈禧以為自己病馬上就會好,幻想著能夠高壽,所以,也不想就此把政權交出去。

其實在光緒帝駕崩的那一天,慈禧的病就有所加重了,她還堅持料理大事,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十月廿二日早上,慈禧還堅持召見軍機大臣,籌議太皇太后尊號的慶典活動,直到中午才結束。

中午過後,疲勞的的慈禧暈過去了好一段時間,慈禧知自己大限將至,立即召光緒皇后、攝政王、軍機大臣等吩咐後事。最終把處理軍國政事的權力完全給了攝政王和她自己親侄女隆裕,這也是慈禧的最後決定了,沒過多久慈禧就死在了西苑儀鑾殿裡,享年74。

慈禧懿旨:“昨經降旨,特命攝政王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現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者,由攝政王隨時面訓施行。”《宣統政紀》光緒三十四年十月

慈禧猶如一個女強人,獨掌著整個清朝政權,死前也是不消停,慈禧駕崩,大清王朝也就撐不了多久了,最終清朝還是走向了滅亡。

浮人語

對慈禧的負面評價已然太多,對民族的罪責不可磨滅,對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作為一個政治家而言,慈禧又是一個極為出色的,政治手腕極為幹練,憑藉自己出色的政治能力強行為孱弱不堪的清王朝續命幾十年。


海浮人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慈禧在去世前的幾天冊立了下一任皇帝,把裕隆皇太后的位子坐實了,並且說出一句驚天動地的話就直接嘎嘣脆了。

事件回顧

我們先來看一看慈禧所說的那一句對於驚天動地的話:這句話是當時年那個年代的最大笑話。

慈禧太后的身體出現了大問題,甚至在吃飯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暈倒,而當自己然後最後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如同迴光返照般的說道:自此開始朝廷上的事情,絕對不允許後宮干政,一旦後宮干政的話,會容易出大亂子的。

所有的臣子礙於慈禧的影響力,以及當時說話的場合,全都唯唯諾諾並沒有表態,想必這些臣子們心中也在默唸:後宮當中最為厲害的干政者,也就是慈禧老佛爺您了吧。

好了,這件事情暫且放在一邊,我們看一下慈禧太后去世前的兩天裡面,究竟做了哪些驚天動地的事,又對於大清王朝做出了哪些貢獻?

倒數第二天,慈禧雖然身體不太舒服,但是沒有大礙,依然該吃吃該喝喝,在自己的思想認知當中,自己可能還多活幾十年,保不齊能夠與大清的江山共存亡呢。

突然北方傳來消息,張作霖準備立溥儀為皇帝,而慈禧得知這件消息之後突然來了精神,因為無論如何光緒皇帝是絕對不能再當皇帝了,這個小兔崽子就如同一個養眼不熟的白眼狼一樣,時時刻刻想給了想給自己一棍子,慈禧便把溥儀叫了過來,至於其中的怎樣安排,咱們不得而知,可是在溥儀曾經寫過的那本書籍當中有過明確表示,在慈禧太后去世之前,溥儀就已經是名義上的皇帝了。

第二件事則是在慈禧去世的倒數第1天,曾經發布過一個密詔,這個密詔是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放的,儘管光緒皇帝壓根不曉得發生了什麼,而且自己的生命也進入倒計時,可是該走的儀式還是要走的,在這道密詔當中,裕隆太后成為了皇太后,慈禧太后成為了太皇太后,也就是說慈禧太后哪怕自己在臨死之前都要拼盡了力氣為自己這個大家拉攏一點利益。

沒錯,這就是事實

相比於最後的這兩件事而言,慈禧太后臨死前的迴光返照才是最大的諷刺,後宮不得干政,這樣的話,竟然從慈禧太后的嘴裡面說出來,實在是一個除了笑話之外,好像不能用其他詞語來形容的事情了。

只不過慈禧所做的一切似乎都白費了,因為在1908年慈禧太后所說的最後那幾句話,似乎沒有一個能夠應應景的,再加上自己不久後就死了,而大清王朝在不久之後也亡國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