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始,西方列強叩開中國沉閉已久的大門,中國在帝國主義的衝擊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腐朽落後的清政府與帶著先進思想技術的列強的一次次碰撞中,有一場戰爭的結局到現在都有爭議——這就是中法戰爭。又被稱作清法戰爭的中法戰爭,發生於1883年12月到1885年4月,因為法國侵略越南和中國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人們對於中法戰爭的爭議主要在於戰爭的結局究竟是中國乘勝即收還是不敗而敗。要探明這個問題,就要了解這場戰爭並知道兩種說法的出發點和依據都是什麼。


一、中法戰爭的經過


1.法國企圖越南:蓄謀已久

法國對越南早由想法,將侵略越南視為入侵中國西南諸省的跳板

。從18世紀起,法國通過派遣傳教士和商人開始了對越南的滲透。1787年,越南爆發了反對國王的內亂,成為法國干預越南事務的開始。19世紀40年代開始,法國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入侵越南,奪取越南領土和主權,到1867年越南交趾六省都被吞入法國版圖中。

1873年法國再次入侵越南,先後攻陷河內、海陽、寧平、南定四省。越南不得不向清政府和劉永福的黑旗軍求救。黑旗軍在河內西門外重創法軍,法軍被迫退出北圻。戰後越南當局乘勝收復部分失地,但越南被迫和法國簽訂了法越媾和同盟條約和續訂的商務條約這意在確認法國對交趾支那擁有完整主權,迫使越南政府放棄與中國之間的宗藩關係。

1882年5月,法軍再次佔領河內地區,黑旗軍在越南人民的支援下擊敗法軍。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侵略者,再次調集海陸大軍,兵分兩路入侵越南。1883年8月,法軍攻入越南首都順化,迫使越南當局訂立《順化條約》二十七款。至此,越南被法國正式納入羽翼之下,徹底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2. 法國劍指中國:新仇舊念

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越南已經淪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距離其所要建立的包括中國滇、桂、粵三省和整個印度支那地區在內的“法蘭西東方帝國”目標更進一步。一邊是對中國覬覦已久,另一邊是在入侵越南時中國的不斷阻撓。新仇舊念下,法國對中國開動了炮火。

1883年12月,法軍向駐紮在越南山西的清軍發動進攻,中法戰爭正式爆發。清軍寡不敵眾,被迫撤出陣地,越南山西陷落。

1884年2月,法軍水陸並進,直撲北寧。因為防守漏洞百出,3月12日法軍攻陷北寧。此後,法國侵略者乘勝進兵,佔太原、取興化、進據紅河三角洲。

因甲申政變,軍機處經歷了官員的大撤換。以此掌握實權的奕譞暗中支持李鴻章跟法國外交官議和。1884年5月11日,中法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清政府默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中越邊境開埠通商,清軍從越南北部撤回了中越邊界。

1884年6月23日,迫不及待想接收諒山等地的法軍搶佔諒山附近的觀音橋,並向清軍開槍。守衛觀音橋的清軍被迫還擊,兩度打退法軍的進攻。觀音橋事變立即成為法國政府擴大侵略戰爭的藉口。

1884年8月5日,法國進犯臺灣基隆,被劉銘傳所率守軍擊退。23日法國向福建水師發動突然襲擊。指揮失誤和倉促應戰下清軍傷亡慘重。這使得中國人民群情激憤,清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對法宣戰。此後,中法之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1884年10月,法國再犯臺灣,攻佔基隆。三個月後,法軍進攻鎮海等地。1885年2月,法軍集中優勢火力,在猛攻下諒山、鎮南關失陷。3月23日,法軍再犯鎮南關前隘,法軍大敗。清軍乘勝收復文淵和諒山。此時,黑旗軍與滇軍也在越南民眾的配合下,於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廣威府等十幾個州縣,法軍全線潰退。

正當中國軍隊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勝利時,清廷卻於1885年4月7日發佈停戰命令,要求駐越清軍限期撤回邊境。6月9日中法簽訂《中法越南條約》,中法戰爭至此正式結束。

“乘勝即收”的說法由何而來?

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有種觀點認為清政府在中法戰爭取得未曾有過的勝利時與法停戰求和,是乘勝即收。乘勝議和是清政府審時度勢,為顧全大局而不得已採取的決策。

鎮南關—諒山大捷後,清軍在越南戰場上雖然有了

轉機,但並不等於清軍佔有全局的優勢。何況清政府的心腹之患在臺灣和東南沿海,其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聯繫此前,中國在與法國海戰中輸多贏少,前期陸戰亦是如此。雖然後期清軍在陸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但這並不能保障清軍在最後也可以獲得勝利。更何況法國政府對華戰爭的政策並未改變,且增兵增餉,準備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

除了軍事上的局勢情況複雜外,清政府為中法戰爭的投入也已經使得其財政出現了困難,甚至得用苛刻的條件向外國借款充晌。另一方面,英美地等西方國家從中介入試圖調停,俄國和日本也悄悄擴張在華勢力。日本甚至在朝鮮支持發動了甲申政變。清政府除了眼前和高盧雄雞的戰鬥外,其所面臨的戰場之外的國際形勢也不容樂觀

所以乘勝即收的觀點是在軍事戰情、經濟情況和國際局勢多方面考慮下,認為中法戰爭的結局是清政府在避免更大損失、顧全大局下做出的選擇。

重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乘勝即收的“勝”是指的後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勝利的“勝”,而非在與法國兩軍對壘時在全局上的“勝”。那這和接下來要說的不敗而敗是否有分歧呢?

三、“不敗而敗”的說法是否合理?

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人們通常說到中法戰爭的不敗而敗,是指中國在軍事上並沒有失敗,卻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這是賣國投降。在這裡對不敗而敗有一個新的詮釋: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在勝負未分且取得前所未有勝利的情況下確實是“不敗”,但被逼無奈簽訂條約,加深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蠶食,這也確實是“敗”。確實是不敗而敗,但這是顧全大局的停戰求和而非腐朽墮落的賣國投降。

1. 中國何以“不敗”

雖然在中法戰爭的海戰和前期陸戰時期,清政府出於硬件條件、準備不足、戰略失誤等原因都落於下風,輸多勝少。但後來在傑出將領馮子材等的領導下、在全軍鬥志昂揚下、在中國與越南人們的支持配合下,清政府在後期的陸戰中還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與法國戰鬥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使得列強對中國有所改觀,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第一次黃種人的士兵跟歐洲人接仗而且是沒有受辱的”

。這些對於清政府而言是“不敗”

後期臺灣及杭州灣的成功防衛,以及馮子材率領清軍帶來勝利的鎮南關之役,都給法軍帶來了重大傷亡。法國在中法戰爭中的挫敗直接導致了法國總理茹費裡內閣集體垮臺。同時,法國在侵略馬達加斯加上也陷入了困境,為了爭奪埃及也與英國大有火拼的勢頭,法國不可能集中全部兵力在遠東戰場上

所以無論是從法國在戰鬥中受挫、內閣被迫下臺來看,還是從法國在入侵馬達加斯加和埃及時遭遇困境而分身乏術來看,其實在中國和法國的這場戰事上,鹿死誰手並未可知

在我看來,不敗而敗的“不敗”包含且不限於乘勝即收的“勝”,“不敗”不僅指的是清政府在後期陸戰上取得的勝利。“不敗”更是指在中法戰爭的全局上,無論是清政府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勝利還是法國在中法戰爭受挫、入侵埃及和馬達加斯加遇阻,都使得中法之間的戰局撲朔迷離、勝負未分。這於清政府而言都是“不敗”。

2. 中國何以“敗”

因為中法戰爭,中國在軍事上受到重大打擊,財政上也因為戰爭支出而變得十分困難。在這場戰爭上,中國損失慘重。再重新考量清政府在海戰和陸戰全局上都是輸多勝少。更何況清政府最初迎戰的目的“固邊守藩”已隨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和法國對於中國西南部的入侵而破滅以上這些對於清政府而言是“敗”。

在取得鎮南關—諒山大捷後,清政府趁著勝利停戰求和。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代表李鴻章和駐華公使、法國政府代表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在勝利的情況下,清政府卻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這也是“敗”。

中法戰爭:晚清為何獲得短暫勝利後停戰求和?乘勝即收或不敗而敗

一般而言,都認為乘勝求和而簽訂的這個屈辱條約是“敗”的根本所在,是投降賣國。清政府大“敗”在於後續帶來的影響。條約的簽訂一方面使得清政府被迫承認法國和越南簽訂的條款,“受藩”失敗。另一方面,在中越邊界設通商地點讓法國商人可以在此居住和設置領事、降低中越邊界的進出口稅率

和中國日後修築鐵路應該讓法國商辦都使得中國的主權遭到攫取破壞。

因為這次的退讓簽約,後續清政府還被迫和法國簽訂了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使得法國在華獲得更多的權力和利益。中國西南門戶洞開也使得法國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的廣西和雲南

中法戰爭不僅是中國和法國的戰爭,更是中國為捍衛自身主權和侵略列強的一次鬥爭。清政府此次的妥協雖然是為了顧全大局,但卻使得中國在近代遭受到的侵略加深,一步步被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對於清政府而言,這些便是“敗”,和乘勝即收的“勝”並沒有矛盾。

結語

在中法戰爭中對於清政府的評價,不管是乘勝即收還是不敗而敗,不過是所選取的角度不同罷了,二者之間並

沒有重大分歧和衝突就中法戰爭而言,清政府在後期陸戰取得的捷報便是“勝”,在總的戰局中也是“不敗”。但內憂軍情財政、外憂列強虎視眈眈,清政府停戰求和確實是審時度勢、顧全大局下的最好選擇。就整個近代中國的被侵略歷史而言,中法戰爭

中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使得中國的苦難加深,被侵略殖民的腳步更加往前,是“弱國無外交”下面臨的“敗”。

中法戰爭對清政府而言,既是乘勝即收,亦是不敗而敗。乘勝即收是對清政府停戰求和的行為作出的評價。不敗而敗是對中法戰爭帶來的直接影響和深遠影響作出的評價,更是對清政府在一次次遭受列強入侵的作出的高度概括。

《光緒條約》

《英國對華外交》

《中法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